-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咸阳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的故事。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的是 A. 其他行星系统 B. 其他恒星系统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中,属于地球外部条件的是 A. 安全的行星运行轨道 B.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C.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D. 有液态水的存在 3.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 B. 是岩浆的发源地 C. 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D. 处于下地幔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是恒星,太阳系是恒星系,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其他恒星系统,故B正确。比太阳系低一级的是行星系统,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故A、C、D错。 【2题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中,属于地球外部条件的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在太阳系中太阳本身是稳定的,能源源不断的给予地球光和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故A正确;而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保证地球温度适宜,有液态水的存在,这三个都是内因,故错B、C、D。 【3题详解】 因为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KM,并由岩石构成。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在地壳中,故C正确,横波、纵波都能够传播,故A错,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的顶部,故B错,处于地壳中,故D错。 读我国局部年太阳总量分布图(下左图)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下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4.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的是 A. 煤炭 B. 温泉 C. 潮汐 D. 火山喷发 5. 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弱②强 B. ①强②弱 C. ③弱④强 D. ③强④弱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温泉、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潮汐来自天体引潮力,煤炭的能量归根到底主要来自太阳能,选A。 【5题详解】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小,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多,据此选B。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A. 日珥 B. 耀斑 C. 黑子 D. 太阳“风暴” 7.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A. 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B. 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 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 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故C正确,日珥和耀斑在色球层中,故A、B错,太阳“风暴”在日冕层,故D错。 【7题详解】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中断,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故选D,其它选项均不是最主要影响。 【点睛】太阳风暴是指太阳风,它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最外层--日冕层,因为此层距离太阳中心较远,受到的太阳引力也较弱,因此有一些高能带电粒子逃逸太阳,也就象从太阳中吹来的“风”,我们把它叫“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下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 若拍摄地经度为15°E(东一区),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北京时间是 A. 5时 B. 5时16分 C. 18时44分 D. 19时 9. 与北京相比,该地 A. 冬季更短 B. 热量更丰富 C. 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D. 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 【答案】8. D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若拍摄地经度为15°E(东一区),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即15°E地方时12点时,此时东一区的区时是12点,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是19时,D对。A、B、C错。 【9题详解】 根据拍摄日不落景观,该地有极昼现象,纬度比北京高。与北京相比,该地冬季更长,A错。热量较少,B错。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小,C错。有极昼、极夜现象,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D对。 【考点定位】区时、地方时计算,昼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注意材料中拍摄的日不落景观,说明是极昼现象,该地纬度高。结合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变化规律,判断年内昼长变化幅度更大。一日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当地的地方时正午时间。根据时区计算区时,求东边的加,求西边的减。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下凹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A. 午后2时左右 B. 午夜前后 C. 日出前后 D. 正午前后 11. 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 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 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 水库盛行上升气流 【答案】10. A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下凹弯曲幅度最大时,气压最低,则说明是气温最高时,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故选A。 【11题详解】 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水库为高压,裸地和林地为低压,在同一水平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A对,B错;裸地相对于水体,比热容较小,温差较大,故C错。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水库处气压较高,故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故D错。故选A。 读某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示水循环属于 A. 地下水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陆地内循环 13. 该水循环系统 A. 不能更新各种水体 B. 破坏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 可以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 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最终流入海洋,发生在海陆之间,所以为海陆间循环,故该题选B。 【13题详解】 图示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不同地区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故A错误;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故B 错误;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吸收、转化、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故D错误;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所以该题选C。 读“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为暖流 B.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 均为寒流 D.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5. 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 ①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B. ②洋流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 C. ①洋流是秘鲁渔场重要形成因子 D. 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在南美洲,①是位于大陆西侧秘鲁寒流,②是位于大陆东侧巴西暖流,故本题选B。 【15题详解】 ①洋流秘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②洋流巴西暖流全年流动方向稳定不变,不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B错;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C对;洋流的流动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所以选C。 下图为某日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关于图中城市此时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海狂风暴雨 B. 北京秋高气爽 C. 哈尔滨吹西北风 D. 乌鲁木齐天气晴朗 17. 未来2-3天连云港的气温、气压状况变化可能是 A.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B. 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 气压逐渐增大 D. 气压逐渐减小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乌鲁木齐位于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D正确。上海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好,北京冷锋过境,大风降雪天气,哈尔滨吹东南风,故A、B、C错。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连云港将经历冷锋过境。气温将逐渐下降、气压将逐渐增大,故C正确,其它选项自然排除。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制约性 D. 平衡性 19. 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生物 D. 水文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当一个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变化时会带来其它要素的变化,体现整体性。据图可知当森林被破坏时,引起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等,故体现整体性,B正确,其它选项排除。 【19题详解】 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生物,故C正确,其它选项自然排除。 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 下图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山地灌木林带 21. 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 A. 南坡2000m左右 B. 北坡2500m左右 C. 北坡1500m左右 D. 南坡2500m左右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图中①位于天山南麓地带,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降水少,属于温带荒漠带,故A正确,其他选项自然排除。 【21题详解】 天山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北坡2500米左右发育有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南坡没有),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山地寒温带针叶林,据图可知分布在北坡2500米左右,故B正确,其他选项自然排除。 读1980~2018年9月北极附近海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时段,全球气温 A. 波动上升 B. 波动下降 C. 持续升高 D. 持续下降 23. 据图能判断出的趋势是 A. 南极冰川扩大 B. 极端天气减少 C. 沿海低地被淹 D. 全球蒸发减少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气温降低,海冰面积扩大图示时段,北极附近海冰面积波动减少,说明全球气温波动上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图示时段,北极附近海冰面积波动减少,据图能判断出趋势是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A错误,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蒸发量变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我国三大自然区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B. 人口稀少,人均占有量大 C.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D. 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5.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人工增雨 ②优化农业结构 ③推广节水技术 ④降低水费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青藏高寒区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冰川广布,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故A正确。人口稀少不属于自然原因,故B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地势高,故C错误。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除河谷地区外几乎不受季风影响。故D错误。 【25题详解】 西北地区降水少,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②③正确。人工增雨仅能缓解小范围内短期的气候干旱现象,而不会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应提高水费价格,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①④错误。故C正确。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需注意题干要求“自然原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0分) 26.下图为“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该日东营市(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该日之后,东营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夏至日 (2). 晨线 (3). (0°,23°26′N) (4). P、Q、M (5). (2)18 (6). 3 (7). (3)76°26′ (8). 变小 (9). (4)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析】 【分析】 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在夏至日附近,北极有极昼现象。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中弧PM 是晨线。0°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直射经线。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详解】(1) 图为“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在夏至日附近,北极有极昼现象。图中所示时期北极圈有极昼现象,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中弧PM是晨线。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0°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直射经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23°26′N)。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P、Q、M。 (2)该日,0°经线是正午12点,结合等份,Q地的日出时间是3点,昼长为18小时,日出地方时为3时。 (3)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东营市(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6°26′。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东营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4)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图甲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下图)。 (1)读材料一,图甲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甲中)____(气压带)和____(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均填名称) (2)材料一中,图乙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地____。 (3)E处箭头代表风向____,此时E地正值季____,分析此季节E地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 【答案】 (1). 北 (2). 西南风 (3). 副热带高气压带 (4). 盛行西风带(中纬西风带) (5). 温带海洋性气候 (6).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 (7). C (8). 西南风 (9). 夏 (10).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为背景,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1). 据图甲可知位于低纬度的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发生偏转,故推断是北半球。风带⑥是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A地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受图甲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中纬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 图乙所示最低温在0°C以上,降水全年分配均匀,判断出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C地。 (3)E处箭头代表西南风,是南亚的夏季风,成因是: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亚洲低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发生偏转,受亚洲低压吸引,形成西南季风。 28.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甲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 。 (2)乙丁两处形成的地貌分别为 和 ,两处地貌均是流水 作用而形成。 (3)②③两处地下水丰富是 处,有可能找到石油是 处。 (4)简述②处适合建过江隧道的原因。 【答案】(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2)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沉积 (3)③ ② (4)岩层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地下水会顺着岩层裂隙向两边流走,不易渗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 【详解】(1)甲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地质构造为向斜,甲处形成山地,属于地形倒置中的向斜成山,具体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逐渐形成山地。 (2)乙为山前冲积扇,丁为河口三角洲。两处地貌均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3)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所以地下水丰富是③处,有可能找到石油是②处。 (4)一般选择背斜作为隧道选址,因为背斜处岩层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地下水会顺着岩层裂隙向两边流走,不易渗漏。②处为背斜,所以适合建过江隧道。 29.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____,B____,C____,I____,F____。 (2)由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____基础的。 (3)由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 (1). 热带雨林带 (2). 热带草原带 (3). 热带荒漠带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6). 纬度 (7). 热量 (8). 经度 (9). 水分 (10). 中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涉及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A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B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C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I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F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由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自然带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3)由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自然带是随经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城市的选址和营建非常注重与地形、水系之间的关系。山环水绕之地是古城建设的首选。天然的有利地形和后来开凿的龙首渠、明清渠、永安渠、黄渠和槽渠等五条人工渠满足了长安城的各项发展需求,也成就了其宏伟壮观的景象。左图示意长安城的位置,右图示意长安城周围的河流和水渠分布。 (1)分析地形对古都长安的有利影响。 (2)说明“五渠”对长安城的作用。 【答案】(1)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北部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冬季相对温暖;该区域三面环山,有利于都城的军事防御;东部开口,夏季通风凉爽。 (2)引水人城,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防洪排涝,减少洪涝灾害;以水造景,美化环境;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解析】 【分析】 河谷地形的影响,河谷中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河流两侧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山脉地形阻挡冬季风,有利于都城的军事防御。谷口朝东,利于夏季风进入。五渠引水入城,纵横交织在城区,为长安提供水源,防洪排涝,水运便利。 【详解】(1)长安位于河谷中,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河流两侧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种植业发展。北部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冬季相对温暖。该区域三面环山,有利于都城的军事防御。东部开口,夏季通风凉爽,利于夏季风进入,带来的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 (2) 五条人工渠满足了长安城的各项发展需求,也成就了其宏伟壮观的景象。五渠引水人城,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渠道与河道干支流相通,利于防洪排涝,减少洪涝灾害。以水造景,美化环境。五渠纵横交织在城区,为长安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