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红对勾》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回顾二 高考必知的11个地理规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红对勾》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回顾二 高考必知的11个地理规律

回顾二 高考必知的11个地理规律 ‎1.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3.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 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①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5.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6.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分布规律(北半球):‎ ‎(上述风均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①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 ‎②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 ‎③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气压带——30°,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带——90°。‎ ‎(2)移动规律:‎ ‎7.“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形成“梅雨”天气;7~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为“伏旱”天气);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3)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 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8.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9.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0.地形变化规律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1.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压缩或淘汰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转入国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则投资于新产品研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