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www.ks5u.com 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地理必修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 A. 年平均气温更高 B. 年平均降水量更多 C. 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D. 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 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3. 我国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自甲到丙由一年一熟逐渐变为一年三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土壤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甲区域为东北平原地区,乙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而言,甲区域年平均气温更低,年平均降水更少,AB错;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C正确;东北地区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D错。故选C。 【2题详解】 乙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中水田的比重大,A错;人口稠密,河网密度大,耕地破碎,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C错;土壤为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自甲到丙,纬度越来越低,热量条件逐渐变好,熟制也逐渐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C正确;其他因素均非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预计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系统的是 A. 交通运输 B. 作物估产 C. 海底矿产分布 D. 病虫害分析 5. 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北斗”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交通运输需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和导航,A对。作物估产主要运用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B不对。病虫害分析和海底矿产分布主要运用的是遥感系统,CD不对。选A。 【5题详解】 城市化过程发展过程中,监测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是遥感技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应用的现代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北斗”系统和雷达系统主要是定位功能,在监测和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中使用较少,B对,A、C、D错。选B。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安徽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 市场优势 B. 地理环境优势 C. 科技优势 D.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7. 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有相对一致的特定性质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地理标志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因此黄山毛峰的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B正确;与市场和科技等因素关系不大,AC错;其“独特的品质”主要受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其历史文化关系不大,D错。故选B。 【7题详解】 黄山毛峰茶产地为一个自然区域,其界线不明确(一般行政区的界线才明确),A错;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故选A。 【点睛】注意:我们平常看到地图中画着一些“自然界线”,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这些自然界线属于一种过渡性质的界线。这种界线由于存在比例尺较小的地图中,当我们把比例尺放大,这些界线便不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 四川盆地的中江县觉慧村是以制作“中江挂面”闻名的小山村。中江挂面主要是“手工制作,天然晾晒”,需要较好的天气条件。自明清时期开始,家家户户手工制作挂面,天然晾晒,挂面细如丝,口感与营养俱佳。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历史上全盛时期,挂面作坊林立,产量很大,销往鄂、湘等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地处稻食文化区的中江县觉慧村,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原因 B. 饮食习惯 C. 盛产小麦 D. 气候原因 9. 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销量大,适逢销售旺季 B. 原材料丰富,水质最好 C. 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 D. 劳动力丰富,空闲时间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处于稻食文化区的中江县觉慧村,自明清时期开始,家家户户手工制作挂面,远销省外,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故A项正确;该村与该县其他村饮食习惯和气候无差别,故B、D项错误; 稻食文化区,盛产水稻,故C项错误。 【9题详解】 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是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适宜晾晒,故C项正确;挂面需要天然晾晒,生产的最佳时间应是适宜晾晒的气候条件,销量、原材料、水质、劳动力丰富,空闲时间不是主要因素,故A、B、D项错误。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1. 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水旱灾害加剧 B. 湖泊淤积 C. 土壤盐碱化加重 D. 河床抬升 【答案】10. D 11. C 【解析】 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影响。 【10题详解】 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秋,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粘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保持水土能力降低,④正确。故D正确。 【11题详解】 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盐碱化。C符合题意。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ABD不合题意。故选C。 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下图为某红树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 A. 温带海滩,降水丰沛 B. 热带地区,沙质海岸 C. 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D.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13. 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 A. 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 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淤泥质沿海滩涂上,AB错,C正确;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区,降水稀少,多为沿海荒漠,不适合红树林的生长,D错。故选C。 【13题详解】 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沿海滩涂上,能够削弱风浪,减小海岸侵蚀,保护海岸;同时,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B选项不是其主要功能,排除B;红树林分布在沿海滩涂地区,而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破坏较严重,且降水较为集中的地区,C错;沿海淤泥质滩涂海水深度较浅,泥沙淤积严重,不适合船只停 泊,D错。故选A。 【点睛】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提供生物栖息地、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被称为“消浪先锋、海岸卫士”。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水资源枯竭 B. 煤炭资源枯竭 C. 耕地资源枯竭 D. 草场资源枯竭 15. 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 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B. 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 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因此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资源枯竭,选项B符合题意。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由此判断,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与水资源枯竭、耕地资源枯竭、草场资源枯竭无关,水资源、耕地资源和草场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可能枯竭,排除A、C、D。所以选B。 【1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和草场资源丰富,因此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D符合题意。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冬季受贺兰山阻挡,风力相对较小,春季多风,由于火力发电量大,风电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不是当地最适宜的转型发展产业,排除A。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这些产业不是当地最适宜的转型发展产业,排除B。石嘴山市技术力量有限,目前不适宜以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做为转型发展产业,排除C。所以选D。 读松花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②水量小,开发利用价值低 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 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有 A. 延长了下游的结冰期 B. 使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加大 C. 使下游水质变差,植被减少 D. 使洪水灾害得到控制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而且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结冰期长,故C项正确;黑龙江水量丰富,故②错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对能源需求量大,故④错误。 【17题详解】 结冰期与气温有关,故A项错误;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的补给有关,故B项错误;水利枢纽的建设与水质好差无关,故C项错误;水利枢纽可以调蓄洪水,使洪水灾害得到控制,故D项正确。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全国最大风电项目——平潭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在平潭兴建,平潭利用风力发电可以与水 电互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最大区位优势是 A. 距台湾近 B. 海陆交通便利 C. 市场广阔 D. 自然资源丰富 19.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初期应重点发展 A. 高新技术产业 B. 港口经贸业 C. 旅游休闲业 D. 交通等基础设施 20. 平潭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的原因是 A. 春秋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B. 秋冬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C. 夏秋季风力大,径流量小 D. 春冬季风力小,径流量大 【答案】18. A 19. D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最大区位优势是距台湾近,A正确。故选A。 【19题详解】 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初期应重点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便利的设施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注入,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平潭风力发电可以与水电互补的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冬季节径流量小,水电不足,但该季节风力大,可以发展风力发电与水电互补,B正确。故选B。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1.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22. 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答案】21. D 22. A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运能力。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电力资源(水能资源)要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2)明确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就减少了,这样就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黄河下游断流天数也会减少。 【21题详解】 川、渝地区河流水量大,地处河流的上游,且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川渝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D对。当地的煤碳等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且川渝地区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也并不丰富,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但与其电力丰富没有关系,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22题详解】 该方案实施后,减少了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A对。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主要是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故B可排除;不会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也不会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C排除;由于是输电,不会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D排除。 【点睛】要解决黄河断流问题,重点在于解决枯水季节来水少用水多的矛盾,其原则有四: 一是增加来水量; 二是减少用水量; 三是调整用水时间; 四是强化水体质量保护。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 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B. 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C. 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D.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24. 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 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③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④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3. B 24. B 25. D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发展方向和对区域的影响。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特色小镇的产业有智能设备制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装珠宝设计等,可知产业发展方向是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A正确;读材料可知,“特色小镇”建设为推动新一 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较低,不能以此类产业为主,推动城市化进程宜降低第一产业比重,B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要求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浙江经济较发达,具备这些基础条件,②③正确。故选B。 【25题详解】 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小城镇或乡村,不会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③错误;发展特色小镇能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①②④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共4大题,满分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授予“生态治沙”的典范。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之前荒漠化严重,经过近30年治理,已经实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了,沙漠不再是危害之源。如今库布齐地区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建成占地2万亩的光伏治沙发电综合示范区,首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形成光伏发电、农业产业与荒漠治理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下左图示意库布齐沙漠的地理位置,下右图为库布齐某产业园区光伏发电景观图。 (1)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齐沙漠逐渐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2)评价库布齐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条件。 (3)说明该光伏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当地区域发展的意义。 【答案】(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樵采、开垦、放牧或植被破坏)。 (2)利: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土地广阔,地价低;不利:风沙大,维护成本高。 (3)光伏发电可增加当地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优化能源结 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促进牧草生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治理荒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详解】(1)沙漠逐渐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根据库布其沙漠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同时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如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注意题干关键词“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说明。①有利条件方面:该区域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太阳能较丰富;同时,光伏产业占地面积较大,该地土地广布,地租较低。②不利条件方面:该区域风沙活动较多,维护成本高。 (3)意义可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以及生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光伏发电可增加当地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通过在板间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生态方面:发展光伏产业,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光伏电板吸收了部分太阳辐射,从而降低了地温,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促进牧草生长,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效地治理了荒漠,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点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②市场需求量或与市场的距离;③资金与技术水平。新能源开发一般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④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广,需要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核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当地常规能源缺乏以及技术水平、资金等;⑤其他条件:如基础设施(如电网线路建设等)、交通便捷度(利于设备运入等)、生态环境等。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下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实施“疆煤东运”原因。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3)说明“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这主要和我国能源的分布与消费不均有关。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根据材料“新疆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预储量的40.5%”可知,其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新疆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而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因此我国大力实施“疆煤东运”。 (2)“疆煤东运”向东部地区运输的是煤炭,运量大,铁路交通压力大,且煤炭在东部地区消费,环境污染较大。相比而言,“疆电外送”向东部地区输送的是电能,有利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且电能的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3)该题可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方面回答。首先,通过“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新疆能源开发,有利于将其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意义);其次,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 和谐(社会意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豆属于高蛋白植物。我国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消费国,国内对大豆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饲料、压榨、种用和食用等方面,消费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均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较高,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下图为我国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 (1)推测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低的原因。 (2)分析大量从国外进口大豆对我国的影响。 (3)针对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主要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小;大豆品种和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单位面积产量低;我国种植大豆的单位成本较美国、阿根廷和巴西高等。 (2)有利影响:缓解我国大豆短缺的危机;减少因播种大豆而造成的耕地短缺问题等。不利影响:大豆的进口量和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不利于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扩大大豆的进口来源;研发优质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适度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加大对豆农的扶持力度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大豆的现状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1)本题为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低”,答题方向“原因”。从大豆种植面积少的原因看:因为我国人多地少,所以耕地面积短缺,主要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小;产量较低的原因:大豆原有的品种和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单位面积产量低;单位成本较美国、阿根廷和巴 西高,和进口大豆比较明显劣势,减小了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2)本题为影响分析类题,关键词“从国外进口大豆”,答题方向“对我国的影响”。需要辩证的看,一般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上:我国对大豆需求量大,从国外进口大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大豆短缺的危机;弥补了因播种大豆而造成的耕地短缺问题等。不利影响:对外依存度较高,那么大豆的进口量和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不利于农业安全;长期的大豆比较劣势,不利于我国本土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从材料中得知,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较高。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所以需要丰富进口来源,不仅仅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三国进口;针对单位面积产量低,需要研发优质满足需求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品质,适度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从政策上,一定程度加大对豆农的扶持力度等,鼓励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的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外汇汇率不稳定的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使这些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将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下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 (1)分析珠三角低端制造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近省区进行转移的原因。 (2)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简要分析对其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更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境保护压力较轻。) (2)有利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生态环境保护;有利改善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推进城市化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该题既可以从珠三角地区的“推力”因素分析,也可以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拉力”因素分析。随着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环境污染加剧,促使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而相比而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更低,资源更丰富,内部交易成本低,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小,并且在空间位置上距离珠三角地区较近,有利于吸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2)广东省通过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促进了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同的区域发挥了不同的区位优势,促进了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将粤东、粤北地区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进一步促进非农就业比重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城市化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