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2单元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2单元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49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三圈环流(北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 ‎1.三圈环流的形成 ⇒三圈环流 ‎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A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E副极地低气压带、G极地高气压带。‎ ‎(2)风带:B东北信风带、D西风带、F极地东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图文助记] ‎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风带风向 ‎(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 ‎①看对应的纬线分布特点: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对应的中心纬线。‎ ‎②看相间分布特点:‎ a.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b.所有的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 ‎③看图形分布特点: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如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 ‎(2)风带风向的判断 以北半球为例如下所示。‎ ‎[理解—要点突破]‎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分析如下:‎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5)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 ‎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 因 特 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 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 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干季(冬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夏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 风气候 旱季(冬季)时因受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夏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 ‎(2018·辽宁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1.A 2.C [第1题,b处气流上升,应是赤道低气压带,结合指向标判断,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A错误,选A。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B正确。a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C正确。Q地位于东南信风带,D正确。第2题,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结合图中指向标,b气压带是上升气流,只能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b影响下气候湿润,A、D错误。Q地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西南风,B错误。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正确,选C。]‎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 ‎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丙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D.丙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思维流程]‎ 第3题,‎ 第4题,‎ ‎3.C 4.A [从图2中甲气压带两侧的风向看,甲气压带应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图1中甲气压带的位置,可判断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图中乙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丁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考向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影响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5~6题。 ‎ ‎ ‎ ‎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6.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5.C 6.D [第5题,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第6题,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该地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4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回答7~8题。‎ ‎7.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8.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7.D 8.B [第7题,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雨季时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水草丰美;当为信风带控制时,草原枯萎。D正确。第8题,野生食草动物是追逐水草而迁徙,而水草的丰美程度受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大致相同。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就是赤道低气压带从②地移动到③地的时间,最可能是7月底~8月中下旬,B正确。]‎ ‎[解题技巧] ‎ 巧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依据时间判断: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气压带、风带因北移而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气压带、风带因南移而位置偏南。‎ ‎(2)依据关键气压带的纬度位置判断:主要看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后的位置特点,如下图所示。‎ ‎(3)依据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现象判断:如地中海地区高温干燥时期,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等。‎ 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 ‎[识记—基础梳理]‎ 阅读下列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7月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理解—要点突破]‎ ‎1.季风环流的成因与分布:‎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分析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势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018·枣庄模拟)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 A.亚洲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 ‎2.当该地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我国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B.此时南极洲气候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 C.此时一艘海轮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向波斯湾航行正好是顺水 D.此时印度进入多雨季节 ‎1.C 2.D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太平洋上,图中中心气压值为高压,故应该为夏威夷高压。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气压为夏威夷高压,该气压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长江处于丰水期;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科学考察;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故为逆水;此时为印度夏季,故进入多雨季节。]‎ ‎(2018·洛阳模拟)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3~5题。‎ ‎ ‎ 甲 乙 ‎3.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  )‎ 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B.50°N附近 C.中纬度地区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5.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 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 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 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 ‎3.D 4.B 5.C [第3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冬季气压高于海洋。故D项正确。第4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在50°N附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5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 ‎◎考向2 季风环流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6~7题。 ‎ ‎6.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 B.冬季风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发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7.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南半球夏季 ‎6.D 7.D [第6题,主要考查对南亚季风的分析能力。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性质湿热;冬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发生洪涝灾害;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第7题,主要考查对澳大利亚西北季风的理解。澳大利亚北部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 ‎8.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D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形状,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示区域西部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寒流会降温减湿,东北季风来自大陆内部,气流干燥,均不易形成降水。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地理图表专攻(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识记—常考图示]‎ ‎ ‎ ‎[领悟—判读技巧]‎ 等降水量线图是等值线类型图的一种,符合等值线的基本特征和判读的基本规律,在具体判读时也有它的特点和判读技巧。‎ ‎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 ‎(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 ‎2.描延伸方向 ‎(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 ‎(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 ‎(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侧)‎ ‎[运用—母题迁移]‎ ‎[母题示例] 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解图流程] ‎ ‎[尝试答案]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迁移应用]‎ ‎(2018·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图甲 图乙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第(2)题,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 ‎【答案】 (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 ‎(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