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 A.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B.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C.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D.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2.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灌溉水源     B.劳动力      C.热量         D.科技水平 被称为绿色能源的风能发电已成为世界优先发展的新能源之一,下图为“世界某地风能发电的风车景观图” 和“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 ‎3.风车叶片迎风可以得到最佳动能,若此风车叶片朝向为西南方,则该风车最有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   B.巴西高原 ‎ C.江苏沿海   D.印度半岛 ‎4.据右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A.海洋上高于陆地上     B.海洋上和陆地上相同    ‎ C.陆地上高于海洋上 D.据图判断依据不足 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50º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6.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据此完成7-9题。‎ ‎7.已建成的四个南极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 ‎ C.昆仑站            D.泰山站 ‎8.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9.第五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 B.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 D.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据此完成10-12题。‎ ‎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11.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于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4.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完成15-17题。‎ ‎15.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和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 C.②和③ D.②和④‎ ‎16.下列有关图中M点所对应地形区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 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7.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的规律是 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B.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先减后增 ‎ C.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变化不大 下图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8-19题。‎ ‎18.下图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 C.③              D.④‎ ‎19.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读我国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21.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褶皱隆起  D.风力堆积 ‎22.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读“我国季风区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甲乙两条河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流位于江淮地区 B.甲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C.乙河流位于东北地区 D.乙河流位于珠江流域 ‎24.甲乙两条河流,四月份左右流量均出现一个小高峰,有关四月小高峰产生的原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月气温回升甲河受冰川融水补给 B.该月地下水位高甲河受地下水补给 C.该月乙河进入雨季受雨水补给 D.该月气温回升乙河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读 “我国四地温度带和年降水量统计图”,完成25-26题。‎ ‎25.四地的熟制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年两熟 ‎ ‎ B.②一年两熟 ‎ ‎ C.③一年一熟 ‎ ‎ D.④两年三熟 ‎26.形成②地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环流 ‎ ‎ B.地形 ‎ ‎ C.纬度位置 ‎ ‎ D.海陆位置 读下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8.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9.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30-31题。‎ ‎30.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 ‎31.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政策扶持 读“中国某类化工产业的主要分布图”,完成32-33题。‎ ‎32.该化工企业的原料最可能是 A.石油 B.井盐 C.天然气 D.煤炭 ‎33.该类化工企业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 正确的是 A.加剧大气污染 ‎ B.导致地面塌陷 C.水资源枯竭 ‎ D.土壤盐碱化 下图反映近二十年来我国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转移的情况。读图回答34-35题。‎ ‎34.a地区发展木地板行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A.a地区市场广阔 B.a地区原料丰富   ‎ C.a地区交通便利 D.a地区技术先进 ‎35.由于某大事件的影响,国家出台了对b地森林保护的政策,从而使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从b地移出。推测该事件可能为 A.南方地区的雪灾 B.西南地区的地震 C.长江三角洲萎缩 D.长江流域大洪水 随着历时5年建设的(湖北)宜昌至(重庆)巴东高速公路(简称“宜巴高速”)的正式通车,标志着沪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读下图,完成36-37题。‎ ‎36.沪蓉高速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数目为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7.沪蓉高速的修建,最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是 A.沿途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B.上海港口的腹地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 C.成都到上海之间的航空客运量大幅下滑 D.成都市各区县土特产销量暴增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通俗易懂并广泛流传的语句,具有地方特色,蕴含地理知识。如①省流传的俗语有:粑肥叫饵块,常年出好菜……②有中部流传的俗语有:锅盔像锅盖,房子半边盖……左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右图为②省中部传统民居“房子半边盖”示意图。据此完成38-40题。‎ ‎38.饵块和锅盔分别是①、②两省人民日常食用的当地特产,它们的制作原料分别是 A.玉米、稻米 B.稻米、小麦 C.大豆、玉米 D.大豆、小麦 ‎39.如右图所示的②省中部民居,其好处有 ‎①节省建材  ②避风保暖  ③防止风沙  ④收集雨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符合③省地理情况的俗语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Ⅱ卷(共40分)‎ 一、 读图综合题(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牧场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目前,天山牧道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 ‎ ‎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6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全,试分析其原因。(8分) ‎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 (7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 ‎ 由于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拐弯地貌称为蛇曲。一般情况下,蛇曲形成在地势平坦、落差小和地面物质软硬、松散适度的草原或湿地上(如左图),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却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右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方。‎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后利用引进的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10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A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B D C D ‎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D B A B C ‎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 D ‎ A B D C B B D A 二、读图综合题(40分)‎ ‎41.(21分)‎ ‎(1)(6分)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少云杉林带(2分);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2分);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2分)。‎ ‎(2)(8分)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2分);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2分);海拔高,终年积雪,,降雪多,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丰富水源,草场繁茂(2分);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而有差异,种类繁多(2分)。‎ ‎(3)(7分)乙。(1分)优点:在不同季节均可获得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4分)‎ 缺点: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2分)‎ ‎42. (19分)‎ ‎(1)(3分)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1分);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1分);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1分),形成“嵌入式”河曲。‎ ‎(2)(10分)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无污染,原料优质;(2分)距离原料产地较近;(2分)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出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引进国际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2分);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2分)。(无简要分析适当扣分,直接答诸如“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等四字区位的得1分)‎ ‎(3)(6分)‎ 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2分);生长缓慢,产量少(2分);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