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及答案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甲、乙两图及其中的古诗回 答 1~2 题。 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 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 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 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 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 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 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 3~4 题。 3.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一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 —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4.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2015·潍坊二模)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 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 5~6 题。 5.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⑨—海陆位置 B.⑨—海陆分布 C.⑧—海陆分布 D.⑧—地形 6.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⑥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 (2015·南京二模)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7.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8.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2015·辽宁协作校上学期期未)大高加索山脉,全长约 1 200 km,最宽处达 200 km,山 势陡峻,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观带谱。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 5 642 m)是欧洲第一高峰, 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43°21′,东经 42°26′。据此完成 9~10 题。 9.大高加索山脉从基带开始的 3 个垂直自然带依次是( ) A.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 B.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 D.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 10.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 )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丙地此时炎热干燥。读图完成 11~12 题。 11.若 a 表示洋流流向,b 表示盛行风向,c 表示昏线, d 表示等温线,则其中绘制错 误的是( ) A.a B.b C.c D.d 1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 52 分) 13.(2015·济南调研)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 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 分)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6 分)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8 分) (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特征。(12 分) 14.(2015·武汉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26 分)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 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6 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8 分)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12 分) 答 案 1.C 2.B 第 1 题,甲图中的“叶正稀”反映的是落叶林景观区,“一行飞”指的应 是北雁南飞,反映的是秋天叶落时节的景象;乙图中的“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由此 可推断出乙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区。第 2 题,根据上题分析,甲图反映落叶 林景观,乙图是桂林山水,导致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3.C 4.D 第 3 题,温度不同着装不同,从描述中可知穿衣指数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 规律。第 4 题,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差异性。 5.B 6.A 第 5 题,图中①是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季雨林带、③是热带草原带、④ 是热带荒漠带、⑤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⑧是温带荒漠带、⑨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由于相应纬度没有陆地分布而缺失亚寒 带针叶林带。南美洲大陆南部东岸有巴塔哥尼亚沙漠,属于温带荒漠带。第 6 题,依上题分 析,⑥所在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无高温期而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 牧业。 7.D 8.B 第 7 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 南坡 7 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第 8 题,图中①7 月等温线为 3 ℃、②有雪 线经过,则①②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 9.B 10.C 第 9 题,大高加索山脉基带主要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域,自然带为草原 带。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有向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高 山苔原带—高山冰雪带的变化过程。第 10 题,厄尔布鲁士山西坡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 较多、雪线较低。 11.C 12.B 第 11 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非洲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 说明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图中 c 表示晨线,而不是 昏线。第 12 题,甲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沿海暖流的影响,形成热 带雨林气候,而乙地位于南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所以两地自然景观差异 大。 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甲到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它以热量为基 础。第(2)题,甲为热带雨林带,因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形成热带雨林 带。第(3)题,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与大气环流、洋流等有关。然后按要求进行分 析即可。 答案:(1)规律:纬度地带性。形成因素:热量。 (2)热带雨林带。未横穿大陆是由于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3)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温 减湿作用,气候极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或有季节性河流,风化作用和风力 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动植物稀少,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4.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第(2) 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 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 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 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 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 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 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