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一中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土楼墙体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通过击、敲、打、拍夯筑而成。墙体底厚上窄,略向内料,墙顶出挑3米左右的大屋檐(如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墙顶出挑3米左右大屋檐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观 B. 防晒 C. 防雨 D. 保温 2. 下列属于土楼功能的是( ) ①居住②防盗③防震④防风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等一带,此区域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因此屋檐主要功能是防止雨水浸湿墙体,C对。土楼修建主要是体现其实用价值,与美观无关,A错。人们居住在土楼内部,外沿不能防晒,B错。开放式屋檐不具备保温功能,D错。故选C。 【2题详解】 土楼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风沙较小,因土楼分布地区无风沙天气,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 - 11 - 闪光是炎热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电都会伴随闪光,但寒冷地区却极为罕见。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2019年8月第二个周末,距北极点约500公里的冰冷区域内发生了48次单独闪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正常年份的北极夏季闪光极为罕见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冰川融化,陆地吸热增温 B. 植被覆盖增加,空气对流减弱 C. 风力强劲,云层稀薄 D. 气温偏低,大气湿度小 4. 2019年8月北极闪光频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冰川融化 B. 气温升高 C. 太阳辐射增强 D. 暖流增强 5. 在北极闪光频现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北大西洋浮冰数量增加 B. 玉龙雪山雪线下降 C. 两极极光现象增加 D. 北极企鹅生存空间缩小 【答案】3. D 4. B 5.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北极地区纬度高,近地面气温低,且空气湿度小,不易形成云层摩擦生电,D正确;注意材料“闪光是炎热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可知,应主要关注气温因素,而不是考虑陆地吸热增温、植被覆盖率情况以及风力等因素,排除ABC;故选D。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闪光频现应主要关注气温因素。所以2019年8月北极闪光频现,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月气温升高导致闪光频现,B正确;与冰川融化关系不大,A错;8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极地区太阳辐射不会增强,C错;北极地区受暖流的影响小,D错。故选B。 【5题详解】 闪光频现间接表明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导致北大西洋浮冰数量增加,A正确;气温升高,玉龙雪山雪线应上升,B错;与极光现象的变化关系不大,C错;北极无企鹅分布,D错。故选A。 【点睛】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读“中国西瓜上市时间图”与“中国2017年西瓜年产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11 - 6. 海南西瓜上市时间与其他区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 B. 市场 C. 土壤 D. 技术 7. 宁夏硒砂瓜品质好但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 ) A. 农业劳动力短缺 B. 种植技术落后 C. 复种指数低 D. 种植面积小 8. 新疆西瓜产量极高,为保障瓜农收益,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扩大销售渠道 B. 增开运输专线 C. 加大种植面积 D. 发展制种产业 - 11 -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市场决定农业类型与规模海南距离大陆市场远,运输成本高,只有反季节上市才具竞争力,才能保证利润。故选B。 【7题详解】 宁夏面积狭小,适合种植面积更小,从而影响总产量。故选D。 【8题详解】 新疆西瓜产量高,要保障瓜农收益,必须保证西瓜能够销售出去,而不是盲目扩大种植,C措施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C。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读图“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0月9日20时一10日20时)”,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数条霜冻线分布的共同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高低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影响 D. 冷锋运动 10. 下列对于我国霜冻线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 A 霜冻线与0℃等温线重合 B. 海陆温差较大时霜冻线南移速度较快 C. 霜冻线以南地区即霜冻区 D. 同纬度沿海地区霜冻线出现时间较早 11. 对于10月9日20时一10日20时全国天气状况,预报错误的是( ) A. 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将有4-5级偏北风,出现寒潮天气 B. 西藏东南部需防范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11 - C. 台湾海峡风浪较大 D. 青海东部和南部局部地区出现降雪 【答案】9. C 10. B 11. A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图中出现霜冻区域为高原、山地,数条霜冻线分布大致与沿线山脉走向重合,均是地形影响所致,C正确;与纬度高低、海陆位置、冷锋运动等关系不大。故选C。 【10题详解】 霜冻线为地温0℃而非气温,A错;海陆温差大,冬季风势力强,霜冻范围扩大较快,霜冻线南移速度较快,B正确;对于我国而言,一般来说,霜冻线以北为霜冻区,C错;同纬度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霜冻出现较晚,D错。故选B。 【11题详解】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降温,一天内降温幅度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才称之为寒潮过境,所以即便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不一定出现寒潮天气,A错,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西藏东南部降水量较大,且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地表松散物质较多,需防范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读图可知,台湾海峡风力大,所以风浪较大;青海东部和南部局部地区有降水天气,且位于霜冻范围内,可能出现降雪天气,B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寒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可以发布寒潮警报。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7小题,共135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1 - 青藏高原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部分居民保持着城内居住城外耕作的传统生活方式。自然条件、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各行政单元建制镇等是青藏高原城镇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区域内城市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对于青藏高原城镇体系演变具有参考意义。下图示意“1990-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变”。 (1)简述1990-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数量变化特征。 (2)依据“中心地理论”阐述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空间格局特征。 (3)试分析2000-2005年青海省城镇数量从52个剧增至126个的原因。 (4)请为青藏高原不同等级城镇协调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答案】(1)城镇数量总体增加;1990~2010年增长速度较快,2010~2015年增长速度减缓;20万以上人口城镇增长最少,1万以下人口城镇增长最多。 (2)城镇人口越多(20万以上),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远,分布越分散;城镇人口越少(1万以上),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城镇间距离越近,分布越密集。 (3)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工业建设、交通建设带动城镇形成;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城镇形成;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行政建制政策、牧民居住环境改善及民族宗教的融合推动城镇形成。 (4)不同等级城镇间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人员、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各等级城镇分工协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实现优势互补;高等级城镇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城市群;各等级城镇发展过程中做好合理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任答三点) 【解析】 - 11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不同等级城市的城市体系构成、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灵活分析作答。 【详解】(1)读图可知,总体而言,青藏高原城镇数量明显增多,但在不同时间段城镇增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根据图中城镇数量变化可知,1990~2010年城镇数量增长速度较快,2010~2015年城镇数量增长速度减缓;其次,不同等级的城市数量增长的多少不同,具体来说,20万以上人口城镇增长最少,人口小于1万的城镇增长最多。 (2)根据材料“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区域内城市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对于青藏高原城镇体系演变具有参考意义”可知,本题可从城市等级与城市规模、数量、密度、城市间隔等角度分析作答。根据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数量分布可知,城镇人口越多,其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远,分布越分散;反之,城镇人口越少,其城市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城镇间距离越近,分布越密集。 (3)根据材料“自然条件、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各行政单元建制镇等是青藏高原城镇形成重要因素”可知,2000-2005年青海省城镇数量剧增,应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各行政单元建制镇等因素密切相关(自然条件变化不大)。该时间段该区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工业建设速度快,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变快,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镇建设速度快;同时,随着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区域对外联系能力增强,带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城镇的建设;再次,牧民居住环境改善,民族宗教的融合,促使区域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建设速度较快;另外,该区域城镇数量增速快还与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行政建制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4)首先,青藏高原各城镇之间联系相对不便,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区域城镇之间人员、物质、信息的沟通交流,加强区域城镇之间的联系;其次,不同等级城镇协调发展应发挥各城镇不同的优势,加强各城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恶性和无序竞争。同时,高等级城镇应加强对低等级城镇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城镇间的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最后,地方政府应加强合作,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各等级城镇发展中的规划,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应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点睛】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1 - 阿富汗是亚洲中部内陆国家,是全球最落后国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2001年塔利班政权崩溃时,战争摧毁了阿富汗80%以上的基础设施。阿富汗矿产丰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因种种原因,迄今一直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勘探和开发。下图为阿富汗等高线图及部分矿产分布图(浅色部分即矿产)。 (1)据材料分析阿富汗矿产开采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请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评价阿富汗矿业投资环境。 (3)据材料推测阿富汗岩层断裂带走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壳运动活跃,多地质灾害;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施工;常年干旱缺水,冬寒夏热,影响施工。 (2)有利:国民经济重建的需要,潜在市场广阔,政策大力扶持;劳动力工资水平低,降低生产成本; 不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人才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 11 - (3)东北—西南走向。阿富汗有色金属矿产种类多样,储量丰富;金属矿的形成与地下岩浆活动有关,岩浆活动过程中各金属元素在不同地层深度结晶、富集而形成矿床;金属矿床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岩层断裂方向基本一致。 【解析】 【详解】(1)矿产开发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阿富汗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施工;阿富汗为山地之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地质灾害;阿富汗属于温带大陆性的气候,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影响施工。 (2)评价类问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矿业投资环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政策、科技、市场、工业基础等因素。“阿富汗是亚洲中部内陆国家,是全球最落后国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2001年塔利班政权崩溃时,战争摧毁了阿富汗80%以上的基础设施”,说明阿富汗矿业投资的不利因素有: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人才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此外,目前阿富汗局势动荡,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利因素为:国民经济重建的需要,潜在市场广阔;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 (3)钨锡矿、稀土、金等为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矿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的运动;大理石为变质岩,因此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断裂带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故图中矿床走向与岩层断裂方向基本一致。图中矿产分布成东北—西南走向,因此断裂带成东北—西南走向。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旅游纪念品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让人铭记于心的工艺品礼品(如图)。当前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和缓慢。一些商家因经济利益驱使随意照搬和复制别人商品和销售模式,导致部分民俗旅游产品被机械地随意庸俗化,很多优秀民间艺人艺术大量流失。 - 11 - 分析优秀旅游纪念品对游客的意义并指出我国旅游纪念品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案】意义:使游客更好感知当地文化,带来良好的旅游和审美体验;作为纪念品留存旅游记忆,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具有实用性价值,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任答两点即可) 问题:部分旅游纪念品内容肤浅,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权保护,缺乏知名品牌;旅游纪念品特色不够鲜明,创意产业链条不完善,难以体现当地民俗特征,纪念意义不大;优秀技艺传承者缺乏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受经济利益冲击,难以守住匠心。 【解析】 【详解】意义:旅游纪念品,在通俗意义上指的是和旅游业相联系的一系列带有旅行纪念意义的商品。它浓缩着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沉淀着一次旅行的记忆。优秀旅游纪念品可以留存旅游记忆,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图中的泥人、小背篓等能使游客更好感知当地文化,带来良好的旅游和审美体验;图中耳环具有实用性价值,能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 面临的问题:“一些商家因经济利益驱使随意照搬和复制别人商品和销售模式”,说明我国旅游纪念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权保护,缺乏知名品牌;旅游纪念品特色不够鲜明,创意产业链条不完善,难以体现当地民俗特征,纪念意义不大。“部分民俗旅游产品被机械地随意庸俗化”说明我国部分旅游纪念品内容肤浅。“很多优秀民间艺人艺术大量流失”,说明我国优秀技艺传承者缺乏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受经济利益冲击,难以守住匠心。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一直以来,麒麟区寥廓南、北路的柳树是曲靖城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每年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也给周边的市民带来了不少烦恼(如图)。 试分析柳絮飘飞对市民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答案】影响:传播疾病,引起皮肤过敏、上呼吸道感染等;对公共安全、交通安全和公共设施造成危害(飞絮遮挡行人、车辆视线,从而影响交通安全;成团柳絮极易引燃,存在火灾隐患);增加城市道路保洁负担。 对策:注射柳絮生长抑制剂,从源头上控制柳絮的产生;加大清扫作业力度与频次,洒水降尘,抑制飞絮空中漫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11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柳絮飘飞对市民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详解】柳絮飘飞对市民的影响主要从人类健康、交通出行、公共安全、道路保洁等角度进行分析。柳絮飘飞容易传播某些疾病,还会引起部分人群的皮肤过敏、上呼吸道感染等,影响人们的健康;大量飞絮会遮挡行人、车辆视线,可能带来交通隐患,从而影响交通安全;柳絮比较干燥,成团柳絮极易引燃,存在火灾隐患,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柳絮最后大多降落到地面,且不易收集,增加城市道路保洁负担。 解决对策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柳絮的产生,比如注射柳絮生长抑制剂等,另一方面对于飘飞的柳絮,要通过洒水降尘结合加大清扫力度与频次,来实现对飘飞柳絮的抑制。 - 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