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5题。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4.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采矿业 B.食品工业 C.制造业 D.电子工业 5.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6~7题。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① ② ③ 6.上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7.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9.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10~12题。 10.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亚洲 B.欧洲、亚洲 C.北美、其他地区 D.欧洲、其他地区 11.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广阔 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丰富 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科技水平高 12.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③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④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 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新疆 14.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15.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17.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读图,回答18~19题。 18.美国农业带的位置与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 A.①亚热带作物带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D.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19.农业带③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B.土壤贫瘠,改造成本高 C.能源消耗大,环境破坏较严重 D.运量大,交通拥挤 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20~21题。 20.乞力马扎罗山雪冠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21.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该大陆为( )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23.甲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4.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著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右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据此回答25~27题。 25.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 A.①是南亚大陆 ②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③是北美东部大陆 ④是欧洲大陆 B.①是欧洲大陆 ②是北美东部大陆 ③是南亚大陆 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C.①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②是南亚大陆 ③是欧洲大陆 ④是北美东部大陆 D.①是北美东部大陆 ②是欧洲大陆 ③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④是南亚大陆 26.关于人类大陆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 A.①大陆属于低—低—低型 B.②大陆属于高—低—高型 C.③大陆属于高—高—低型 D.④大陆属于高—低—高型 27.②大陆与④大陆( ) A.人口都以自然增长为主 B.人口都以机械增长为主 C.②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D.②大陆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④大陆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下面为“四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是( ) 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 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 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 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 29.关于四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地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荒漠广布 B.②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 C.③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D.④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森林广布 30.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 B.②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 C.影响③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 D.④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 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图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8分) 32.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经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指出图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图示地区是欧洲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评价该地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5分) (3)分析波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5分) 3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I:世界某区域图(图6) 材料II: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材料III: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3分)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2分)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3分) (4)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4分) 高二期末地理答案 1.C 2.D 3.A 4.B 5.D 6.D 7.D 8.D 9.C 10A 11A 12D 13.A 14.C 15.D 16.B 17.D 18D 19C 20A 21B 22.C 23.A 24.C 25B 26A 27D 28D 29B 30C 31 32 【答案解析】(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2分) (2)有利: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 不利:雨热不同期。(5分) (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的冰雪消融,使河流水量增大;(1分)冬春季,该地在西风的控制下,降水较多;(1分)支流众多,来水量大;(1分)泥沙含量高,淤塞河道;(1分)中下游流经波河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 33 (1)夏秋季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冬季为地下水(3分)。 (2)1960年以来,人类的大规模垦耕使灌溉用水激增,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1分)。咸海身居亚欧大陆腹地,流域年降水量极少,流域河流短少,入湖水量少。(1分) (3)(3分)(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消失),当地白天气温升高,夜晚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增大;冬季温度降低,夏季温度升高,气温年较差变大(1分);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愈发干旱(1分);风暴、沙尘暴等恶劣气象灾害频率增大。(1分) (4)(4分)赞同。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1分)。地下水开采技术较为简单,开采成本低廉(1分)。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1分)。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1)。(每点1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开采费用比引河水高(1分)。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补给,过度开采,也会导致地表水减少,无法解决“咸海”消失(1分)。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可能引发新的生态问题(1分)。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1分)。(每点1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