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运用所学的有关地理原理,回答问题。 1.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大气 B. 水 C. 岩石和土壤 D. 生物 2. 图中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中的是(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答案】1. D 2.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 【1题详解】 地球上生物圈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所以选D。 【2题详解】 地球上的水圈通过水循环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和转化之中,所以选B。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列问题。 3. 图中M日最接近(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4.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C. 海陆位置 D. 天气状况 【答案】3. B 4. A 【解析】 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a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M处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b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日,故B正确。 【4题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下图的a、b、c表示“北半球某区域一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图中各点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点的角速度相等 B. 甲点的角速度比丁点大 C. 乙点的线速度比丙点大 D. 甲点的线速度一定比乙点小 6. 若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 ) A. 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 B. 甲、乙两地温差大于5℃ C. 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吹向乙地 D.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除极点外,地球任何地方的角速度都一样。故A项正确,B项错误。垂直方向上,海拔高,线速度大,海拔低,线速度小,所以乙点的线速度比丙点小。故C项错误。影响线速度的还有纬度,甲地纬度可能比乙地低,线速度不一定比乙地小。故D项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读图分析,甲地气温高于乙地。若甲乙两地纬度相同,那么在一月份,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所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故D项正确。甲地位于海洋,乙地位于陆地。故A项错误。甲、乙两地等温线高差500米,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温差约3℃。故B项错误。海洋气压低,陆地气压高,风应从乙地吹向甲地。故C项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上海、广州、乌鲁木齐和拉萨四地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依次为( ) A. 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拉萨 B. 拉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 C. 上海、乌鲁木齐、广州、拉萨 D. 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 8. 造成①、②两地春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原因是( ) A.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 B. 春季雨季的推移 C. 海拔高低的差异 D. 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变化 9. ③地在夏季日照时数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地势高低 C. 天气状况 D. 昼夜长短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大气状况影响。读图可知,④地全年日照时数都较多且比较稳定,原因是地势高,故应为拉萨,排除BD;图中③地夏季日照时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纬度高,且多晴朗天气,故为乌鲁木齐,排除C。故选A。 【8题详解】 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大气状况影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为上海,②为广州。读图,春季日照时数广州比上海少,主导原因是春季我国锋面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广州降水多。太阳高度角、植被覆盖率影响较小,两地海拔高低的差异不大。故选B。 【9题详解】 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大气状况影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地是乌鲁木齐,夏季日照时数最大,主导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乌鲁木齐纬度较高,昼长较长,故D正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会对③地夏季日照时数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ABC错误。故选D。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单位: 千米),回答下面问题。 10.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1.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部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由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走向和分布可知,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大,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A。 【11题详解】 地球内部圈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被称作地壳,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应以莫霍界面为0千米起点,C正确。海平面是海拔高度的0千米起点,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是岩石圈,软流层中部位于地幔,A、B、D错误。故选C。 2013年10月15日,俄罗斯“科柳切夫”火山重新喷发火山灰,喷射高度达7000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 地壳上部 B.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13.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B. 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C. 图中①②③合为岩石圈 D. 图中④全部是软流层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选B。 【13题详解】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①②③;④包括软流层,并不是全部。故选C。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读图,大气中( )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15.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A. 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 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二氧化碳能增加导致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因而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得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量减少,故B项正确;臭氧层破坏,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进而使得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故A项错误;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可以加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进而使得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故D项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A与题意不符;冰面可以使地表反射太阳光线能力增强,冰雪面积减少,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可以加大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会导致近地面增温,故B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增大大气相对湿度,故C与题意不符;全球气候变暖与土壤有机质没有关系,故D与题意不符;故选B。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17.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 光照不足 B. 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 年温差较小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在寒冷季节往往这两方面不足;利用塑料大棚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温,也起到保湿作用,使蔬菜反季上市。对光照条件影响较小;对降水条件和土壤条件没有直接影响。故选B。 【17题详解】 蔬菜生产中,日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大棚生产,由于保温效益晚上更明显,故提高了大棚内夜间的温度,而减少了昼夜温差,而大棚中日温差较小,所以蔬菜的质量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对光照条件影响较小;增加了热量;蔬菜生长较短,年温差对蔬菜生长影响小。故选C。 下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题 18.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图示近地面( ) A. 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B. 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C. ①为郊区,④为城区 D. ①为海洋,④为陆地 19. 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为21.5℃,则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时,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8. C 19. A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同样是3℃,在①处海拔不足3000米,④处海拔为3500米,表明同样海拔④处气温比①处高,可以判断①为郊区,④为城区。故选C。 【19题详解】 ①处海拔最低,表明气温垂直递减率最大,气温下降最快,气流最不稳定。故选A。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 ) A. B. C. D. 21. 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20. C 21. D 【解析】考查大气的垂直变化。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读出,高空丁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丁地吹向乙地;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丙地,风从甲地吹向丙地。故选C。 【2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读出,在半空中的一个高度处两地气压值相等,气压差异为零,在此高度以上和以下,气压差异逐渐升高。故选D。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完成下面小题。 22.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 二层西部 B. 四层东部 C. 五层西部 D. 七层东部 23. 此后一个月内( ) A. 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 广东省进入雨季 C. 澳大利亚昼渐短夜渐长 D. 云南省昼短夜长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11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隔25个小时再次观测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由楼影方向可知该地区在北半球),楼影长度增加,所以应该照射在三层以上(一天的变化不会特别大)。由于现在时间为正午,25小时后观察为第二天的下午1点,一样向西,则影子在东部。根据选项排查,四层东部符合标准。故选B。 【23题详解】 根据资料可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11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云南省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的过程中云南省白昼时间逐渐减小,并且昼比夜短,故D项正确。冷饮畅销期通常在夏季,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处于冷饮滞销期,故A项错误。北半球冬季,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故B项错误。此时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故C项错误。故选D。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 4℃ B. 12℃ C. 16℃ D. 18℃ 25.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26.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8日15时左右 B. 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 9日18时左右 【答案】24. C 25. B 26.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大气运动。 【2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正确。 【2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 【2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最高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赌徒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B。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问题。 27.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 28.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 ③或④ B. ②或⑧ C. ③或⑦ D. ⑥或⑦ 29. 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27. A 28. C 29. D 【解析】 【27题详解】 由于PM>PN,可推知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若是近地面,则偏转为⑥风向。若为高空,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⑦风向;所以选A。 【28题详解】 已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则可推知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半球则为③风向,若在南半球则为⑦风向;所以选C。 【29题详解】 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180°角)时,则三力合力为零(或三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风向不再偏转,而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所以选D。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3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 等于1/2 B. 大于1/2 C. 小于1/2 D. 全球同在一天 31. 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 2014年1月6日16时 B. 2014年1月5日8时 C. 2014年1月5日16时 D. 2014年1月6日8时 【答案】30. A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据此分析选A。 【31题详解】 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3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3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4年1月5日16时,据此分析选C。 某学生设计了一款计时笔筒,拟在某地(30°N,105°E)推广使用,使用时让铅笔笔尖朝向正北,铅笔的日影能在盒盖上均匀移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32. 盒盖与地平面的倾角应为( ) A. 30° B. 36°34′ C. 53° 26′ D. 60° 33. 若铅笔影子如图所示时,北京时间为( ) A. 5∶00 B. 7∶00 C. 17∶00 D. 19∶00 【答案】32. B 33. B 【解析】 试题分析: 【32题详解】 该设计通过一天中不同时刻铅笔的影子朝向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实现计时的目的,因笔尖朝向正北方向,因此需保证一年中正午时太阳光线至少和盒盖平行或从盒盖上方照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若该日满足上面的条件,则其他时间也能满足上面的条件。根据该地纬度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此时太阳光线和盒盖平行,则盒盖与地面的倾角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故选B。 【33题详解】 铅笔笔尖朝向正北,则图中此时铅笔影子朝向正西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正东方向,此时该地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该地早1小时,为7点。故选B。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季风环流 D. 热力环流 35. 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 0点 B. 5点 C. 15点 D. 20点 【答案】34. D 35. C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湖泊与湖岸之间的局部环流成因是湖泊与湖岸的比热容不同,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同,而形成的热力环流,D正确。 【35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此时的风向为偏西风,风从湖泊自西向东吹向湖岸,说明此时湖泊气温低,气压高,应是白天,白天湖岸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C正确。 考点:热力环流 36.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落的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10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完成问题。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昼长约为( ) A. 16小时 B. 14小时 C. 10小时 D. 6小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和题干获悉,P点位于75°W,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是10时0分0秒;两地相差195(13个时区)个经度,时间相差13个小时,可推算P点的地方时是前一天的21时,则昼长是18小时;从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分布状况,可推知P点位于南半球,接近南纬54°;而我国最北端漠河位于北纬53°40′左右,纬度基本相当,但所处的南北半球的位置相反。所以P点的昼长是18小时,漠河的夜长则应该是18小时左右,昼长 6小时。故选D。 二、综合题(共46分) 37.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 【答案】(1)西 6 (2)北 60°E (3)11 (4)2 (5) 69° 【解析】 【详解】(1)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根据图中的经度,按东、西半球划分,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此时甲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是6时。 (2) 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甲地位置,位于图示两条经线中间,是30°W,时刻是6点。太阳直射点的时刻是12点,可以计算出经度是60°E。 (3)读图,甲地是6点,该日乙地的日出时间是6:30,根据昼长计算方法,乙地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的纬度与乙地纬度接近,昼长时间与乙地夜长时间相似,可以计算出上海的日落时间约18:30。此时,西2区区时6点,北京时间是16点,上海地区人们至少还需要等待约2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太阳直射纬线是10°N,上海(31°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9°,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要与太阳光线垂直,效果最好。所以电池板与水平面夹角是21°,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 38. 读“高空等压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 处,C、D两处相比, 气温较低的是 处。(填字母)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地的温度差为5℃,B、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地气温为6℃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 ℃。 【答案】(1)A D (2)顺时针 (3)-2℃ 【解析】 【详解】(1)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为高压,B处等压线向下凸出,为低压,A处气压较高,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故C处气压较低,气温高;D处气压较高,气温低;故C处气温较低。 (2)水平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故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地的温度差为5℃,B、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地气温为6℃时,D地为1℃,则B处的气温较D处低3℃,应为-2℃。 39.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地里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解析】 【详解】(1)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2)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对应图中的③。 (3)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由于云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获得补偿少,大气降温多,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4)农民焚烧秸秆相当于增厚了云层,从而更多的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40.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江苏省出台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发展。目前,南京、淮安、徐州等地均有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其中位于徐州市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材料二 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甲)和太阳能电池方阵示意图(图乙)。 (1)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南京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的数值约为________兆焦耳/平方米·年。 (2)为了最大效益发电,图乙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是________,南京、淮安、徐州三地D值最大的是________。 (3)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江苏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 【答案】(1)南部少北部多 4 500~4 700 (2)正南 徐州 (3)太阳总辐射量较大;位于市郊,地价较低;政策支持 (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解析】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江苏省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南部低北部高;南京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的数值约为4500-4700兆焦耳/平方米·年。 (2)江苏纬度较高,一年四季太阳都在南方,为了最大效益发电,图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应是正南,朝向太阳,此时太阳直射电池版,发电效益最高;纬度越高ą值越小,D值越大,三市中徐州纬度最高。 (3)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在江苏北部,太阳总辐量较大;位于徐州市郊,地价较低,基础设施较齐全,建设成本较低;政策支持;建设太阳能电站优势突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