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月考)地理试题
景胜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冬季海岸(或湖区)周围“雪带”和“美国本土铁路网与城市”分布图,回答以下各题。 1. 上图显示,冬季甲、乙两国“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均分布在湖、海的东岸并偏南,其共同的原因是( ) A. 海洋性气候特征,水汽含量高 B. 极地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大 C. 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 D. 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 结合乙国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在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的正确原因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粮食经大西洋出口 B. 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 C. 大陆东西两侧海岸线较为平直,海运不便利 D. 南部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 【答案】1. C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国雪带均分布在湖、海东岸偏南的位置,是受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风经过海(湖)面时增温、增湿,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雪。乙图不是海洋性气候。甲图降温幅度不大。乙图不受暖流影响。 【2题详解】 在铁路运输网中,乙国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主要是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近一半的美国小麦出口量通过太平洋西北地区。美国海运便利。管道运输的主要是液体,北部煤炭资源丰富。 考点: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下列三图分别示意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 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 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4.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 A. 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5.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线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3. B 4. A 5. D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区是东北平原,丙区是山东丘陵,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B对。甲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不是深居内陆, A错。 丙区是丘陵地区,海拔不高,气温较高,C错。两区年降水量相似,不是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 【4题详解】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甲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地面积小,丙地地形起伏较大,B错。甲区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是冬小麦,C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分布,D错。 【5题详解】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①对。不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②错。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③对。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D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名师点睛】先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三地的共同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熟记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名称、位置。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6.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 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 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7.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大规模的咖啡种植无关的是 A. 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 引起当地空气湿度变化 C. 河流的流速不变 D. 生物多样性增多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哈尼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民居冬暖夏凉,适宜居住,B正确。山坡梯田具有保水护土、净化地表径流的作用,没有防止地震的作用,C错误。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D正确。 【7题详解】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比水稻需水量小,要求排水条件好,河流的流速增大是坡度影响,与大规模的咖啡种植无关,C无关。稻田湿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A有关。水田面积减小,当地空气湿度变化,B有关。引入咖啡种植,可能生物多样性增多,D有关。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8. 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 A. 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 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9. 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的差异 B. 纬度位置的差异 C. 大气环流的差异 D. 海拔高低的差异 【答案】8. D 9. D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分界线主要呈东西走向,且东部一直延伸至海洋。 A.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其为东北-西南走向,故A错误;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故B错误 C.图中分界线东段与海洋相连,属于外流区,故C错误; D.我国水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旱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呈东西走向,故D正确; 故选D 【9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该线为我国水田旱地分布区的界线。根据材料可知,该线是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而我国西部海拔高,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过渡带较窄;东部海拔低过渡带较宽,从而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存在差异。故D正确;该分界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纬度位置的差异不大;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的差异对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影响小,故ABC错误。 故选D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 蓝波段(第1波段) B. 绿波段(第2波段) C. 红波段(第3波段) D. 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 11. 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 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 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 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布,便于大规模地机械化操作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棉花盛絮期,第4波段棉花的反射率与其他作物差别最大。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推断得出:盛絮期棉花在1、2、3三个波段的反射率明显降低,在第4波段虽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注意纵轴数值的不同),总体来说,盛絮期棉花反射率降低。故选B。 【点睛】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3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12.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显示的车头朝向始终如图示,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货大楼位于当前汽车位置的东北方向 B. 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约2 000米 C. 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右下 D. 要查看更大范围的交通线路应放大图示比例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地图三要素的分析及应用。 【详解】结合指向标判断,百货大楼位于当前汽车位置的西南方向,A错误; 根据图中比例尺1cm代表实际距离250m,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约1000m,B错误; 汽车左拐弯后,汽车的右后方是北,故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右下,C正确; 图幅不变,要扩大查看范围应该缩小比例尺,D错误。 【点睛】大比例尺地图一般表现的地理事物比较详细,但表示地理范围较小。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关于黑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河属于内流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 图中乙处最有可能形成冲积扇,丙处可能有大面积沙丘分布 C. 受降水、蒸发、下渗等因素影响径流量从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 D. 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森林破坏严重 14. 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游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污染等,应节约用水。 B. 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 C. 在荒漠生态系统,合理规定载畜量,退牧还草。 D. 在流域内大兴水利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答案】13. C 14. D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根据题干和图示内容可以知道,黑河属于内流河,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答案A错误,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的地方,甲处最容易形成冲积扇,图中乙处出山口较远,不可能形成冲积扇,故答案B错误,从中游向下游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大幅增加,沙质土壤,水分下渗增加,所以受降水、蒸发、下渗等因素影响径流量从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答案C正确,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而森林破坏属于人类活动,故答案D错误。 【14题详解】 黑河流域为干旱的荒漠地区,由于人为破坏植被,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同区域应该结合当地存在的严重的环境问题,采取合理措施,中游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污染等,应节约用水,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减少水资源的用量,在荒漠生态系统,合理规定载畜量,退牧还草,努力保护植被,河流径流量较少,在流域内大兴水利设施,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大兴水利设施”不合适,应适当建设,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15.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问题。 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 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 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 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易造成水土流失,涵养水土的能力差;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C正确。 不是陡崖,危石崩落可能较小,A错误; 易发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不引发地质灾害,B错误; 人工修复的原因是恢复生态,不是增加旅游景点,D错误。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 ②地形 ③洋流 ④降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7.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 ) A. 吸引鱼群聚集 B.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 加剧海岸侵蚀 【答案】16. B 17.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因素以及湿地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红树林物种数量较多,南部和西部红树林物种数量较少。北部纬度低,南部纬度相对较高,东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西部有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因此影响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和洋流,①③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能够降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力度,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加剧海岸侵蚀,海岸侵蚀加大,泥沙淤积速度减慢,B错,D正确;红树林是鱼群的栖息地和逃避敌害的场所,破坏后不会吸引鱼群集聚,A错,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与水体中氮、磷元素积累有关,C错。故选D。 【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读世界某两区域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图中E海域和F海域洋流牲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E海域洋流为寒流 B. 两海域洋流均自南向北流 C. E海域洋流使该海域等水温线向北弯曲 D. F海域洋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19. 下列关于图中两个区域气候牲及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G岛屿西侧气候类型与H半岛不同 B. G岛屿东侧降水比西侧少 C. M区域东侧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多 D. P、Q两地均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火热干燥 20. 关于G、W两岛地理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岛按成因均属大陆岛 B. G岛西侧建设港口条件比东侧好 C. W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 两岛所在国家海运便利、经济发达 【答案】18. D 19. C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E海域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侧的莫桑比克海峡,有暖流流经,F海域位于墨西哥湾东南侧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A错误; E海域南半球暖流,自北向南流,F海域北半球暖流自南向北流,B错误; E海域暖流流经,使该海域等水温线向南弯曲,C错误; F海域洋流是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D正确。 【19题详解】 G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H半岛为龙卡坦半岛,属热带草原气候,G岛屿西侧气候类型与H半岛相同,A错误;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于西侧的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 P、Q两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D错误。 M区域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受暖流增温增湿和地形抬升影响,降水多,C正确。 【20题详解】 G岛所在国家是马达加期加,W岛所在国家是古巴,经济较为落后,D表述错误; 两岛都是构造运动形成,按成因均属大陆岛,A表述正确; G岛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风浪小,建设港口条件比东侧好,B表述正确; 中美地区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表述正确 【点睛】非地带性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中美洲东部)成因:盛行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 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图中两地区分别是德国的鲁尔区和我国的辽中南地区。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和市场广阔。鲁尔区铁矿资源不丰富,需要从法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德国缺少廉价劳动力,因此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故A正确。 【22题详解】 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成功经验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科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本题要求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第二小题易错选成A、B答案,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措施”。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 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 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 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 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24. 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 )。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生产规模 ④能源结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23. D 24. C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早期快速增长,1978年后下降,2001年至2005年又略有回升。 【24题详解】 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生产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所以C正确。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25.内蒙古武川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下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完成问题。 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风能开发条件。 【详解】图示武川县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①正确;武川县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地的土地广阔,②正确;武川县地处内蒙古,经济不发达,电能主要外送,③错误;武川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没有好的产业技术基础,④错误。选A。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北麓河路段的风沙灾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防治沿线风沙灾害,铁路管护部门在其两侧布设了风沙防护设施,主要有砾石方格、导沙墙、阻沙水泥栅栏等。下图为北麓河路段的风沙防护体系结构组成。 (1)简述图示地区风沙灾害严重的原因。 (2)描述图中北麓河南侧路段风沙防护体系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分别说明水泥栅栏阻沙与砾石阻沙的基本原理。 【答案】(1)降水少,千旱范围大:沙源广;风向稳定,多大风,风力强劲;生态环境恶劣,植被覆盖率低。 (2)特点:设置了多种防护措施;西侧(上风)方向设施多于东侧。原因:危害铁路沿线的风沙主要来自附近的沙地和滩地,沙粒粗细不同各防护措施相互补充共同防护;西侧是上风地带,是危害铁路设施风沙的主要来源地,在西侧设置多种防护设施能有效减少危害程度。 (3)栅栏阻沙原理:水泥栅栏能大大降低近地面的风速,风力减弱,风挟带的粒便沉积下来。 砾石方格阻沙原理:砾石铺盖在沙地表层,阻隔了风力对颗粒较小沙粒的起动砾石重,风难以吹动,达到固沙效果。 【解析】 (1)从地理位置可知此地处于大陆内部,降水少,再结合图可以看出沙源广;从风向图可知风向稳定,多大风,风力强劲;同时本区生态环境恶劣,植被覆盖率低。 (2)读图可知设置了多种防护措施;西侧(上风)方向设施多于东侧。原因主要从防风沙的方面分析,因为危害铁路沿线的风沙主要来自附近的沙地和滩地,沙粒粗细不同各防护措施相互补充共同防护;西侧是上风地带,是危害铁路设施风沙的主要来源地,在西侧设置多种防护设施能有效减少危害程度。 (3)主要从降低风速方面减少对沙的搬运能力,阻挡沙子移动。栅栏和砾石方格都是降低风速,阻隔了风力对颗粒较小沙粒搬运作用。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左图为美国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 【答案】(1)集中在春季。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盛。 (3)防护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区域风蚀危害季节及原因,区域风力差异的原因,防风林的防风原理。 【详解】(1)读图,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气温回升快,多风天气。地表土壤缺少保护,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结合右图月份判断,风蚀危害集中在春季。 (2)读图,乙地区靠近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时,升温、降温的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盛。 (3)建设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率,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根系发达,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防护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有利于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 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达3 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了牧羊业(图2),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 (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 (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答案】(1)优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 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 (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有助于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能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能源基地建设条件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详解】(1 )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地形、地价分析。从能源分析,塔拉滩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地形分析,塔拉滩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从地价分析,该地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主要从风沙、基础设施、高寒气候分析。该地风沙大,沙尘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施工条件差。 (2)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主要从风沙、土壤、能源角度分析。从风沙影响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从土壤条件分析,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从能源角度分析,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3)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主要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从发电角度分析,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生产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