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三章第11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教学案(浙江选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三章第11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教学案(浙江选考)

第11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考点一 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2.热力环流 ‎(1)一个过程 ‎(2)三个关系 ‎①温压关系: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②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呈相反关系。‎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教材金句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1.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类型 示意图 应用 山谷风 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巴山夜雨”现象;夜晚,当冷空气在谷底集聚时,容易出现上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 海陆风 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 热岛 效应 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小,如冬季城郊温差大,热岛效应最显著,热力环流最强。有污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外,避免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区 ‎2.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读气压高低 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同一地点,下高上低,即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同一高度,高高低低,即等压面凸向高处对应的点气压高,凸向低处对应的点气压低;‎ 如上图中的③⑤是同一地点上空气压③>⑤,①④也是同一地点上空气压④>①,④⑤是同一高度气压④>⑤,①②③是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最终为④>①=②=③>⑤。‎ ‎(2)判读气流流向: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如上图中,气流由④流向⑤。‎ ‎(3)判断下垫面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 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近地面等压面下凹地区气温高,等压面上凸地区气温低。‎ ‎1.(2017·11月浙江选考)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云雾天数增多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降水天数减少 D.气温年较差增大 答案 A 解析 水库建成蓄水后,会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增强,所以云雾及降水天气增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变小。‎ ‎(2015·四川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题。‎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该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的气温高,空气对流更旺盛,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项正确;城市中心在热岛效应影响下,气温较郊区高,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小;由于城市热力环流的存在,高空气流由市中心流向郊区,大气污染物较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导致城市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因此B、C、D项错误。‎ ‎3.(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B 解析 由图知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近地面两地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37.5°N处为高压,38°N处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差异 B.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地面高度不同 D.地面冷热不均 答案 D ‎2.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 A.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热力环流 D.大气环流 答案 C ‎3.图1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2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答案 B 考点二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过程 ‎1.形成风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教材金句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摩擦力始终与空气运动的方向相反,有减小风速的作用。在这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的风向,始终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风向的判断方法与绘制 按照以上方法可绘出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1)近地面风:‎ ‎(2)高空风:‎ ‎2.风速的判读 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则小,如下图,风速:A>B>C>D。‎ ‎(2018·11月浙江选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 此时甲地吹________风,其风力比乙地__________。‎ 答案 东北 小 解析 风向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呈正相关。‎ 下图所示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回答1~2题。‎ ‎1.②③两地的风力大小比较为(  )‎ A.②>③ B.②<③ C.②=③ D.不能确定 ‎2.有关④地风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②处等压线比③处密集,所以风力②处大于③处。第2题,④处是近地面的稳定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再根据指向标可判定为西风。‎ ‎3.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答案 B ‎4.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答案 D ‎5.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地面摩擦力 D.以上三个力的合力 答案 A 考点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教材金句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1.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读 ‎(1)看纬度位置 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看“偏转”记风带风向 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 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 如右图,画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然后根据气压的高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V。‎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规律:“点北带北,点南带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2018·4月浙江选考)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日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 D 解析 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顺时针方向为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说明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图示半球为南半球。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所在位置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此时应该为北半球冬至日,故选D。‎ ‎(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 ‎2.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流上升,乙气流下沉。‎ ‎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上升的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 D ‎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 C ‎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有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 答案 D 读下图,回答第4题。‎ ‎4.图中字母D代表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 答案 B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B.赤道上空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C.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D.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答案 C ‎6.(2018·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略图”。图示风带的名称与风向为(  )‎ A.东南信风带 东南风 B.东北信风带 东北风 C.盛行西风带 西南风 D.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 答案 D ‎(2018·浙江选考模拟)读“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1~3题。‎ ‎1.此时最可能的是(  )‎ A.10月 B.1月 C.4月 D.8月 ‎2.甲地此时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低气压带风带北移至赤道以北 B.南亚季风为西南风 C.浙江的风速大于甲地 D.欧亚大陆上形成了高压中心 答案 1.B 2.D 3.D 课时训练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  )‎ ‎①地转偏向力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  )‎ A.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改变风的方向。第2题,结合图示烟雾的飘动方向可知。‎ 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3~4题。‎ ‎3.如果四幅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  )‎ A.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南风 B.东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C.东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D.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4.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 A.a B.b C.c D.d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结合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确定答案。第4题,图幅大小相同,①②图比例尺是③④图比例尺的5倍;四图等值差分别是6、2、3、2。综合考虑,①图单位距离气压差最大,即气压梯度力最大。 ‎ ‎(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度环流 答案 5.A 6.C ‎(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完成7~8题。‎ ‎7.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天气晴朗 B.青藏高原空气稀薄 C.下垫面大面积抬升 D.青藏高原距太阳近 ‎8.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  )‎ 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 B.森林的分布上界低 C.雪线海拔高 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 答案 7.C 8.C 解析 第7题,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抬升,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第8题,温度越高,雪线越高。‎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9~10题。‎ ‎9.“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 ‎10.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水流运动 C.气温的日变化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答案 9.D 10.D 解析 第9题,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中央气温低,气压相对高,气流从中间向四周流,垂直方向下沉。第10题,库区比周边降水少是因为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库区为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11~12题。‎ 项目 气候区 年平均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平均热岛效应 亚热带 ‎0.24 ℃‎ ‎0.14 ℃‎ ‎0.39 ℃‎ 温带 ‎0.54 ℃‎ ‎0.80 ℃‎ ‎0.25 ℃‎ 高原区 ‎1.03 ℃‎ ‎1.70 ℃‎ ‎0.45 ℃‎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 亚热带 ‎15.38%‎ ‎15.38%‎ ‎23.08%‎ 温带 ‎25%‎ ‎33.33%‎ ‎0.0%‎ 高原区 ‎50%‎ ‎75%‎ ‎50%‎ ‎11.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答案 11.B 12.D 解析 第11题,城市热岛效应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高大,降低风速,使得城郊之间热量交换困难。B正确。第1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不等于高原区发生热岛效应的城市最多,C错。‎ 下图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飘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完成第13题。‎ ‎1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答案 A 解析 在③至④段飘移的距离最长,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14.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西北 东南 (3)大 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 (4)丙 丁 ‎1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其中盛行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A、B之间的风带在南半球风向为________。‎ ‎(3)A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半球C和D之间的风带由南极洲的大陆中心吹向四周时为________(“逆”或“顺”)时针。‎ 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BD (2)东南风 (3)赤道附近地区获得热量较多,空气受热上升 (4)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