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供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下题。 1. 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 联系性 B. 差异性 C. 整体性 D. 连续性 2.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 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 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D. 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3. 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B.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C. 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 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乙城市为甲城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甲城为乙城提供劳动力、资源等,是两城市的经济联系,反映了区域间的联系性。选A正确。 【2题详解】 甲城经济落后,乙城经济发达,甲城空间结构比乙城简单;乙城市呈岛状;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选C正确。 【3题详解】 地理环境差异影响文化环境差异,影响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经济发展快、发展水平高,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经济发展受限、发展水平较低;两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地理环境相同可能性不大;人种分布差异对发展水平差异影响不大。选B正确。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落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雄厚 B. 水陆交通便捷 C. 自然资源丰富 D. 劳动力素质高 5. 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 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 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 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6. 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 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 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 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 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与“长三角”相比,“中三角”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铁矿资源、水能资源相对丰富,C正确;工业基础、水陆交通、劳动力素质方面没有优势,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中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发展潜力巨大,B对。该地区人口密集,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A错。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较低,C错。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D错。故选B。 【6题详解】 区域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A对。城市化面积增加,种植作物结构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锐减,B错。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增大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C错。人多地少,休耕土地少,D错。故选A。 目前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完成下题. 7. 吸引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的因素是( ) ①市场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劳动力工资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相比苏南,苏北和苏中地价低、劳动力廉价,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力大;两地政府对各自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促使苏南产业向苏北和苏中转移;苏南经济发达,市场更广。选B正确。 【8题详解】 “腾笼换鸟”使得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产业的迁入,增加了苏北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①正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带来污染,环境质量下降,②错;产业迁入,促进苏北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③正确;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减少,④错。选D正确。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9.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10.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修建水库 拦截径流 B. 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 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 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C正确;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A错误;大量鱼类可能死亡,鱼类密度会减小,B错误;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少,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耕地、灌渠增加,大量截留入湖河流水量造成的。防止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B正确;修建水库,拦截径流,会加剧湖泊萎缩,A错误;水产养殖与种植芦苇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水质下降,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 11. 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 新疆 B. 青海 C. 陕西 D. 宁夏 12. 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答案】11. A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新疆的荒漠化比例最高。选A正确。 【12题详解】 草地退化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治理措施以上合理规定载畜量,合理放牧;对生态脆弱的草原区,应生态移民;开采矿产会加重对草原的破坏,不可取;草原地区气候干旱,抽取地下水会加重草原退化,不可取。选C正确。 【13题详解】 我国荒漠化防治主要内容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最高整治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做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选D正确。 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题。 14.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B.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5. 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 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B. 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 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 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选C正确。 【15题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田纳西河流域夏秋降水较少,冬春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主要是雨水补给,所以径流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选A正确。 下图为某大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6. 关于该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B. 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C.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D. 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进口量大 17. 下列关于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③世界上主要粮食进口国 ④大规模开垦荒地是该国保障粮食供应的措施之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是美国的地形剖面图,美国是世界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小麦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粮食总产居世界前列,但不是首位;美国热带面积小,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进口量大。选C正确。 【17题详解】 美国大部分是大陆性气候,①正确;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②正确;是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③错;美国农业生产大规模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生产效率高、产量高,开垦荒地不是该国保障粮食供应的措施,④错。选A正确。 云南鲁甸地震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迅速启动卫星测控应急预案,调动4颗卫星不间断地为灾区救援提供图像数据支持。据此回答下题。 18. 卫星不间断地为灾区救援提供图像数据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19. 获得灾区图像数据主要经过的工作环节是( ) A. 目标物→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B. 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物→成果 C. 目标物→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D. 目标物→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答案】18. B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卫星不间断地为灾区救援提供图像数据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可以动态的监测受灾变化;地理信息系统是对遥感数据的分析,不是猎取数据;全球定位系统,是导航和定位功能,不能猎取受灾信息;数字地球互联网+“3S”技术。选B正确。 【19题详解】 遥感卫星是利于电磁波信息获取地物信息特征的,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共工作环节是:目标物反射或发射电磁波→传感器获取地物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卫星收集并传到地面系统→成果。选D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20. 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二、三阶段 21. 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 B.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C. 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 D. 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工业化水平增幅小;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减少;第二阶段工业发展水平增速最快,城市化水平提升幅度大,即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第二阶段。选B正确。 【21题详解】 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而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地经济发展进入高效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占比大,即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不再以第二产业为主,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工业发展趋于分散。选D正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 ) ①授时 ②通信服务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3. 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 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 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 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 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授时和通信服务;农作物长势监测和气温异常监测是遥感卫星,不是导航卫星。选A正确。 【23题详解】 由图示经纬度和海拔信息可知,考察队是在青藏高原北部,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喜马拉雅山海拔超过8000米,该地海拔只有2827米,A错;塔里木盆地海拔低于2000米,B错;河西走廊海拔低于2000米,D错。选C正确。 “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具体利用与体现。读“数字校园”的应用图,回答下题。 24. “数字校园”的思想核心是( ) A.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 建设网上学校 C. 发展远程教育 D. 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25. 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教学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 B. 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范围、动植物物种等信息 C. 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 D. 想要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数字校园”是数字化校园,思想核心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上学校和远程教育仅是其中一部分,不能代表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并不能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选A正确。 【25题详解】 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这是数字地球虚拟技术的应用,A正确;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范围、动植物物种等信息,是基于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数字化信息,B正确;数字校园是信息上的提升可丰富课堂教学,不等于课堂上不需要老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C错;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想要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即虚拟技术应用,D正确。选C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 【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 (4)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秋明油田油气资源丰富;降低能源运输费用;扩大海外市场。 【解析】 (1)由图示可知,西线是俄罗斯经中亚联到西气东输线路,东线是俄罗斯进入东北到北京;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可从对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安全、环境质量等角度说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状况;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相比煤炭,清洁环保,能源调配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影响施工难度,要结合管线经过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俄罗斯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经内蒙古高原到达华北,沿途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气候寒冷,不利于建设;经过西伯利亚高原、山地、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等地,沿途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沿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也影响施工难度。 (4)大庆将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可结合大庆油田减产、海外建设能源充足、及扩大海外市场等方面分析;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俄罗斯的秋明油田油气资源丰富;在秋明建设炼化产业和天然气产业,就近加工可降低能源运输费用;在俄罗斯建设油气加工业,也利于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大庆的海外影响力。 27.“3S”技术之间密切相联,它们都为数字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____和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____和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 (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技术的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3)目前我国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说“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 【答案】(1)① ⑤(①和⑤可互换) ④ ⑥(④和⑥可互换) ② ③ (2)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答案合理即可) (3)促进土地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发展、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等。 【解析】 (1)根据图示,遥感具有提供影像的功能,所以是图示①⑤。空间定位信息是GPS的功能,对应图示④⑥。能将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反馈出来的是地理信息技术,对应图示②。 (2)从图示得知,丙是GIS与GPS技术组合,案例收集地理定位,对数据管理、分析,反馈即可。乙为RS和GIS技术组合,案例涉及信息采集,并对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后输出的。丁是RS和GPS技术组合,案例运用了信息数据采集,并准确定位即可。 (3)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从我国国土整治角度出发,“数字中国”能收集调查中国土地资源的信息数据,建立系统数据库;数据库数据的管理、使用能为国土规划、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增加政府决策科学性。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6月国家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五圈四带”空间发展格局。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3)在“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发展方向。 (4)分析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原因。 【答案】(1)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科技发达;海陆空交通便利。 (2)矿产资源、常规能源短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矿产资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 (3)沿海发展带:依托海岸线,加强海港建设,促进江海联运;遏制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 沿江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港口建设,促进(南京以下河段)江海联运;推进合肥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增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地形(南岭)的阻隔使得珠江三角洲的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政策优势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经济腹地广阔。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最具活力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交通、科技、城市群的合力及政策等方面说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源、矿产资源压力大与其能源、矿产短缺、消费量大有关。区域的发展方向要立足于其优势资源的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即是考虑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沿海发展带优势是海洋资源,结合交通、生态保护说明;沿江发展带的优势是长江航运和流域内的资源。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要从影响两地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分析,珠三角的劣势是经济腹地小、生产成本上升、技术力量不强及政策优势减弱有关,长三角的优势是技术人才、经济腹地广等。 (1)城市群最具活力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交通、科技、城市群的合力及政策等方面说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数量多,发展快,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长三角产业基础好、科技发达;海陆空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利,使其经济最具活力的特征。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源、矿产资源压力大与其能源、矿产短缺、消费量大有关;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常规能源短缺;该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矿产资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成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3) 区域的发展方向要立足于其优势资源的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即是考虑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沿海发展带优势是海洋资源,结合交通、生态保护说明:依托海岸线,加强海港建设,促进江海联运;遏制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 沿江发展带的优势是长江航运和流域内的资源: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港口建设,促进(南京以下河段)江海联运;推进合肥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增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 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要从影响两地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分析,珠三角的劣势是经济腹地小、生产成本上升、技术力量不强及政策优势减弱有关,长三角的优势是技术人才、经济腹地广等;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最先吸引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但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珠三角工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北部南岭的阻隔,使得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发展潜力受限;政策优势也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本产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沿长江向上,经济腹地广阔,对外资企业的只吸引力更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