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 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 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C.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 D.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一颗1400光年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即:地球2.0)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直径是地球的1.6倍,与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公转周期为385天。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各级天体系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图中,与开普勒452b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开普勒452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其原因可能是( ) ①体积与地球相近 ②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③接受太阳光照稳定 ④与恒星距离适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软着陆,标志着嫦娥三号落月成功!随着嫦娥奔月的成功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 )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5.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颗行星的地方是( ) A. 由固体物质组成 B. 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C. 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 D.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2017年9月6日凌晨,太阳M处爆发一次强太阳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大气层之外 7.图示太阳活动( ) A. 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B.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 C. 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 D. 高峰年导致地球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8.下列关于太阳风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 对部分地区的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 会引起强烈的地壳运动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有关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B.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 ②层是软流层 D. 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大部分 10.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 莫霍界面附近 B. 上、下地幔之间 C.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11.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A. A B. B C. C D. D 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 ) A. I地 B. F地 C. G地 D. H地 13.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 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 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 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5.A 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侵蚀作用 B. 堆积作用 C. 地壳上升 D. 火山喷发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中游落差小 B. 地转偏向力作用 C. 河流含沙量大 D. 入海口潮差小 2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 B. 风化作用 C. 侵蚀作用 D. 堆积作用 下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2.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3.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C.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24.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 ①面积广阔,地价低 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下图表示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居民区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图中的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②河运便利 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6.c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发展水运 B. 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 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 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下列各题。 27.甲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沙漠 28.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 A. 九寨沟风光 B. 桂林山水 C. 泰山风光 D. 长白山天池 30.下列对该处景观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 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 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 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 3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合起来即为宇宙。( ) 32.月球上没有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质量太小。( ) 3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 ) 34.潮汐能和水能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 35.“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深刻影响。( ) 36.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最外层的光球上。( ) 37.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地壳“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 38.长江三角洲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39.瀑布一般会向河流的上游“移动”。( ) 40.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力沉积的结果。( ) 三、综合题 4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8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别的中心天体是______。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 。 (3)按运动特征,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若地球在③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42.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试题。 (1)图中圈层的名称:B为生物圈,C为 ,G为 ; (2)C圈层的特点 ; (3)D圈层的特点 ; (4)E、D合为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5)D层的平均厚度( ) A.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B.约为33 km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约为6 km 43.读我国南方某地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中的洞都是由于______岩受到含有______的流水的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图中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它们是由于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 (4)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答案 1.B 【解析】 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B对。木星与冥王星是同级,A错。银河系比太阳系大,C错。地球、哈雷彗星属于同级,D错。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等级,包含关系,大小特点。 2.B 3.D 【解析】 2.开普勒452b是一颗行星,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根据天体系统等级,最低一级是地月系,最高一级是总星系,图中,与开普勒452b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②,是恒星系统,B对。①是行星系统,A错。③是银河系,④是总星系,C、D错。 3.开普勒452b直径是地球的1.6倍,与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公转周期为385天。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其原因可能是体积与地球相近,①对。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不是相同,②错。不在太阳系,接受与太阳相似恒星的光照,③错。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④对。D对,A、B、C错。 4.D 5.D 【解析】 4.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有昼夜现象,①对。月球没有大气,没有电闪雷鸣、朝霞、晚霞现象,②、③错。在月球上不会有月食,④错。月球的体积质量小,引力小,行走如跳远,⑤对。D对,A、B、C错。 5.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颗行星的地方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D对。金星、火星等类地行星是由固体物质组成,A错。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是八大行星共同特征,B错。巨行星的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没有生命存在,C错。 6.B 7.D 8.D 【解析】 6.图示太阳活动是增大增亮的斑块,是耀斑暴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B对。光球层的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A错。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C错。位于大太阳外部大气,不是大气层之外,D错。 7.图示太阳活动的活动周期约11年,A错。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应是距离最近的水星,B错。引起两极极光产生的是太阳风活动,C错。高峰年导致地球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D对。 8.关于太阳风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强烈的地壳运动无关,D不可信。干扰地球电离层,对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A可信。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可信。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C可信。 【点睛】 耀斑暴发太阳活动是增大增亮的斑块,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太阳系中最先受太阳活动影响的行星应是距离最近的水星。干扰地球电离层,对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9.A 10. C 【解析】 9.据图可知,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范围,地壳分两层,上层①为硅铝层,下层②为硅镁层。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比较均匀,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 10. 经过莫霍界面附近时横波和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经过古登堡界面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波速下降,所以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 11.A 【解析】 地壳厚度越大,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需要的时间越长。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A点的地壳厚度最大,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点,A对。B点位于半岛上,距海近,C点位于盆地风,地壳厚度较小,D点位于海岛上,地壳厚度最小,接收到地震波较早,B、C、D错。 12.A 13.B 【解析】 12.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I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A对。F地、G地、H地阴雨天气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B、C、D错。 13.相对于日地距离,海拔高度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B对。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A包括。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C包括。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D包括。 14.D 15.D 【解析】 14.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图中所示的圈层中,岩石圈位于最下面,对应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跨三个圈层,A为生物圈。B为水圈,位于中间。A、B、C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对。A、B、C错。 15.A圈层是生物圈,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对,①错。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③错。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④对。D对,A、B、C错。 16.B 【解析】 首先各景观图要判读准确,①为褶皱景观图,为水平挤压力内力作用所形成;②为风蚀蘑菇地貌,为干旱区风力的侵蚀地貌;③为三角洲景观图,为流水的沉积地貌④为断层景观图,为内力作用所形成。 考点:考查景观图的判读及所成因。 17.B 18.A 【解析】 17.河漫滩指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滩地,由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图中①④位于河流较上游地区,河道较直,水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不明显,故河漫滩面积小,排除AD。图中②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河段弯曲,河流凸岸堆积明显,凹岸侵蚀,河漫滩面积最宽阔,B对。图中③处河道较直,水流较快,河漫滩发育差,C错。 18.图示河流出现袭夺现象。读图,由于分水岭坡度和长度不一样,南北两侧河流侵蚀的速度也不同,南侧河流以溯源侵蚀为主,北侧以侧蚀为主,南侧河流侵蚀速度较快,与北侧河流连接形成新的河流水系,A对。图示河流袭夺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不突出,B错。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规律判断,该区域流域内海拔变化小,地层连续,局部地区没有地壳上升现象,故河流袭夺与地壳运动无关,C错。图示没有显示火山活动,D错。 19.B 20.C 【解析】 19.甲处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是河口三角洲地貌,其形成因素无关的是地转偏向力作用,不影响三角洲形成,B无关。中游的落差小,河流泥沙在中游沉积,三角洲面积小,不利于形成,A有关。河流含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三角洲面积增长快,C、D有关。 20.乙现象是瀑布景观,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侵蚀作用,受流水溯源侵蚀影响,瀑布向上游移动,落差减小,最终消失,C对。地壳运动可能导致陡崖形成,A错。风化作用主要在干旱地区,B错。堆积作用主要在平坦地形区,D错。 【点睛】 河口三角洲地貌,其形成因素无关的是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向左、向右偏,不影响三角洲形成。中游的落差小,河流泥沙在中游沉积,三角洲面积小,不利于形成。受流水溯源侵蚀影响,瀑布向上游移动,落差减小,最终消失。 21.D 22.A 【解析】 21.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凸岸泥沙淤积;图中E岸为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大,F处河床坡度小,故D项正确。 22.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A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故B、D项错误;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23.B 24.C 【解析】 23.读图可知,甲位于山麓地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区,随着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地貌,A对。甲地既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B错。乙地由于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在汛期被淹没而枯水期出露的河岸地区形成河漫滩平原,C对。丙位于河口地区,在河流与海水的相互作用下,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对。故选B。 24.读图可知,甲位于河流上游,受两岸地形限制,平地面积小,而丙地位于河口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且靠河临海,适宜发展江海联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发展,故选C。 【考点定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城市区位因素 【知识拓展】影响城市具体位置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的区位因素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区位的主导因素。 一、地形与城市区位 1.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2.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 1.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 2.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等。 25.A 26.B 【解析】 25.图中的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①对。河运便利,提供运输功能,②对。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适宜生活居住,③对。材料不能表示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④错。A对,B、C、D错。 26.c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中下游地势平坦,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地势较高处,可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B对。居民区在地势较高处,与发展水运、获取淡水资源无关,A、C错。河流沿岸冲积平原,地势更平坦,D错。 27.C 28.A 【解析】 27.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图中甲为冲积扇,乙为沙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8.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9.B 30.B 【解析】 29.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山水景观,水如玉带,缓缓流动,应是桂林山水景观,B对。九寨沟风光多瀑布,A错。泰山风光缺少河流,C错。长白山天池是火口湖,不是河流,D错。 30.该处景观成因是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流水侵蚀形成,A正确。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夏季降水丰沛,B错误。气候湿热,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C正确。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D正确。 31.错误 【解析】 随着科技技术发展,人们对宇宙空间的探测、了解范围会不断扩大。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合起来即为可见宇宙。在人类目前了解的宇宙范围之外,应有未知范围。所以说法错误。 32.正确 【解析】 月球上没有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质量太小,引力小。不能吸引住一定的大气,导致月球表面温度不适宜,昼夜温差太大。说明正确。 【点睛】 月球上没有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质量太小,引力小,导致不能吸引住一定的大气。缺少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环境。 33.正确 【解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大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大气对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几乎全部到达地球表面。波长最短的紫外区和波长较长的红外区,所占能量较少。说法正确。 34.错误 【解析】 根据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特点。潮汐能的能量来源于天体的引潮力,使海水发生周期性涨落,产生能量。水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说法错误。 35.错误 【解析】 “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深刻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影响,但不是根本能量来源,说法错误。 36.错误 【解析】 根据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最内层的光球上。最外层是日冕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中间层是色球层,主要活动是耀斑、日珥。说法错误。 37.错误 【解析】 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地壳位于莫霍面之上,“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说法错误。 38.正确 【解析】 地质作用类型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二者始终同时存在,共同作用,只是有的时候某一种力表现的更激烈。长江三角洲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法正确。 【点睛】 地质作用类型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二者始终同时存在,共同作用,只是有的时候某一种力表现的更激烈。长江三角洲上游地势高,下游地势低,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外力作用影响明显时期,在上游形成河流冲涮、侵蚀地貌,在下游形成堆积地貌。 39.正确 【解析】 流水在陡崖处跌落下来,形成瀑布景观。瀑布一般会向河流的上游“移动”,是流水长期侵蚀、冲涮,导致岩石崩坍,陡崖位置向上游移动,属于河流的溯源侵蚀现象。说法正确。 40.错误 【解析】 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差,坡度陡,易衩流水侵蚀。风力沉积作用是黄土高原厚厚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 41.(1)二;太阳 (2)火星;木星 (3)逆;近圆;共面 (4)A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 (1)图中所示包括2级天体系统,有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其中最高级别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结合太阳系行星分布,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火星,③木星。 (3)按运动特征,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近圆性即公转轨道是下椭圆,和工作面性,即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4)若地球在③行星的轨道上运行,与太阳的距离变远,气温较低。则会发生的现象有地球变为寒冷的“冰球”,A对,B错。大气层受地球引力影响,不会消失,C错。地球的引力大小不变,体积不会变小,D错。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图中不能体现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条件,也不能体现液态水条件。 42.(1)水圈;地核 (2)连续而不规则 (3)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4)岩石圈;软流层 (5)C 【解析】 (1)根据地球圈层结构,图中圈层的名称,B为生物圈,C为水圈,G为地核。 (2)C圈层是水圈,特点是连续而不规则。 (3)D圈层是岩石圈,特点厚度不均,位于上面的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4)E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D是地壳,E、D合为岩石圈,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软流层。 (5)D层是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厚度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A错,C对。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 km,B对。大洋地壳的厚度约为6 km。 【点睛】 水圈,特点是连续而不规则,岩石圈,特点厚度不均,位于上面的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厚度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43.(1)石灰;二氧化碳;化学溶蚀 (2)石钟乳;石笋;石柱;化学沉积 (3)云南、贵州、广西 (4)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解析】 (1)图示为k喀斯特地貌,两图中的洞都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2)图中a是石钟乳,悬挂在溶洞顶部。b是石笋,外形似从地面生长出来,与石钟乳相对。c是石柱。它们是由于化学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 (4)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