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03地球上的水-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必刷考点汇编(5年真题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03地球上的水-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必刷考点汇编(5年真题版)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目录 考点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考点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8‎ 考点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2‎ 考点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陆地水体类型 ‎(2015年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D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 ‎2.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根据该半岛地理位置推测,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水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半岛海拔较低,不可能存在冰雪融水,因此其灌溉水源最可能来自于地下水。‎ ‎(2015年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图3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3,回答10-12题。‎ ‎10.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3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位置位于3°N-6°N之间。南北纬10°之间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1、 河流水文特征 选择题 ‎(2019全国卷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 该地区北临黄土高原,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说明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河床有大量泥沙淤积。该段冲淤变化剧烈说明河流的搬运、堆积在一定时间内会交替出现:丰水期,河流水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更加明显。枯水期,河流水量小、流速慢,堆积作用更加明显。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 对比汾河以下、涑水河以上其他河段,中部河段河道摆动范围小,从根本上看是由当地的地质地貌条件决定的。由于两岸岩性比较坚硬,该处河道侧切作用不明显,狭窄的河谷限制了河流的摆动。同时,该河段河道狭窄,流速较快,不利于泥沙堆积,因此狭窄河谷地貌和两岸岩性导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③④,故正确答案为C。‎ ‎3. 渭河在主汛期流量大,当洪峰到达两河交汇处时,洪峰的高水位会使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河水下泄受阻,河水中的泥沙将伴随流速降低产生沉积。同时,由于黄河小北干流上游不断来水,该河段的水位在不超过渭河洪峰水位的情况下会不断抬升。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9江苏卷)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答案】17. B 18. C ‎【解析】17. ①项,潼关以上河段为取水、发电修建了多座水库和水电站,这些水利设施滞留了大量的泥沙。故①项正确。‎ ‎②项、③项,潼关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近些年水土流失减轻,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植被覆盖率上升,水土得到保持,生态环境改善。削山平地对黄土高原的影响具有多面性,不一定会减少入河沙量。故③项正确、②项错误。‎ ‎④项,气候变暖会使得气候的不稳定性加强,产生强降雨的可能性更大。故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正确答案为B。‎ ‎18. 黄河下游主要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与中游相比,下游输沙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近些年黄河下游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拦截了大量来自中游的泥沙。‎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9北京卷)读图3,回答第4、5题。‎ ‎4.图示区域内(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答案】1. A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A项,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A项正确。‎ B项,该地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湖泊水主要来自降水及天然河流水。故B项错误。‎ C项,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农田盐渍化现象并不普遍。故C项错误。‎ D项,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 ‎26.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 ‎【答案】25.AD 26.BD ‎【解析】‎ ‎(2017•新课标Ⅲ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2016•新课标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9.D 10.B 11.A ‎【解析】‎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A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C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错。‎ ‎(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0-11题。‎ ‎10.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 ‎【答案】10.D 11.B ‎【解析】‎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 ‎(2015年全国卷2)圣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 4个月 D.5个月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气温低于0℃时,河流出现结冰期。流动的水不易结冰,圣劳伦斯河水量丰富。读图可知,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低于0℃的月份是12月至次年3月,因此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该地冬季温度较低,但是由图可知,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位于水电站附近,河流落差大,水流比较湍急,不利于河流结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①,加深河道对减少凌汛危害帮助不大,故①错误。‎ ‎②,绿化河堤只能稍微减少河流含沙量,对减少该河凌汛危害没有帮助,故②错误。③、④,拓宽河道、分段拦冰可以避免冰块拥堵而形成冰坝,故③、④正确。‎ 综合题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 ‎(2015年全国卷1)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12分)‎ ‎【答案】(1)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解析】(1)读图2,甲地河流全年水位在3m以上,全年水位高。该地在南半球,根据图中月份,高水位在冬季,图中6-7月,低水位在夏季,图中12月-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量丰富。根据图1,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沼泽湿地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019年天津卷)吉林省珲春市(图11)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 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 ‎【答案】(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3分);含沙量减少(3分)。‎ ‎【解析】(3)该地位于河流上游,森林植被的恢复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使得下游河段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小。‎ ‎(2016•上海卷)(十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36.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37.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答案】‎ ‎(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解析】‎ 1、 水循环 选择题 ‎(2019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2. C ‎【解析】②项,不透水面增加,意味着自然土地面积减少,这会使土壤-大气热量交换受阻,地表气温增高。故②项正确。‎ ‎④项,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少,进而导致地表径流增多。故④项正确。‎ ‎①项,地表水下渗减少,会使地下水位下降。故①项错误。‎ ‎③项,不透水面增加,既减少地上生物的可生存范围,又改变了原来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故③项错误。‎ ‎(2018·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答案】6.A 7.C 8.D ‎【解析】‎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在有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表明贝加尔湖湖盆还在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C正确;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相对干旱,降水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易干旱加剧,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增多只能说明湖水水位暂时有所上涨,因为在湖的西南部还有一通道口流出,如果在湖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深度一直加大,AB不对;入湖泥沙增多只能表明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时会抬升水位,湖水会向处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D也不正确。故选C。‎ ‎8. 解题时要注意“主要原因”‎ 这个关键词。湖水的更新与水体的流动、蒸发、湖水蓄水量大小等都有关,湖泊所在地虽纬度高,气温低,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周边多干旱区,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蒸发量不会过弱,再则这么大水容量,其湖水更新快慢也不会以蒸发强弱为主,与设问指向“主要原因”不符,A不符合;湖泊面积大,湖水与大气接触面积广,其蒸发速度也会加快,这样可能会致更新速度加快,B也不是主要原因;贝加尔湖有流入流出,为淡水湖,湖水更新快可致其盐度低,但湖水盐度低并不影响湖水的更新与流动,因果不符,且有颠倒之嫌,C不符;当湖水深度大时,可容纳更多的水体,湖水的蓄存量大,再加上整个湖泊只有西南部一条出口流出,更加剧了湖水更新缓慢,所以由于湖水深度大可以致湖水的更新缓慢,D正确。 ‎ ‎(2017•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6.C 7.A 8.B 7. 该地区实际蒸发量主要受实际水量的影响,坡面有一定坡度,不利于储水,故实际蒸发量最小。‎ 8. 如果大量种植耐旱作物,植物吸收吸收水量,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 ‎(2016•新课标Ⅲ卷)‎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7.B 8.C 9.D ‎【解析】‎ ‎8.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C。‎ ‎9.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2015年全国卷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1、D 2、B 3、C ‎【解析】‎ ‎1、树皮覆盖层对雨水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避免表层土壤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故D正确。‎ ‎2、在雨水花园的各个填充层中,种植土层和砂层(砂层,砂质土壤,和种植土层成分一样。)为植物根系以及微生物降解碳氢化合物、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有较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另外,从各个填充层的孔径大小来看,过滤性能最好的就是种植土层和砂层。故正确答案为B。‎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短暂滞留并渗透雨水,增加了雨水的渗透时间和渗透量,降低了雨水径流的流速,削减了径流量,减少了雨水给市政排水管道带来的压力,缓解了河湖水系堤岸的防洪压力,从而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故选C。‎ ‎(2015年海南卷)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 ‎【解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综合题 ‎(2019全国卷1)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2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2分);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分)。‎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2分);蒸发大于补给(2分);受冰雪融水补给(2分)。‎ ‎(3)地处内陆,蒸发强烈,补给大于蒸发,导致盐度升高(2分);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2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2分)。‎ ‎(4)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4分)。‎ ‎【解析】‎ ‎(1)山脉隆起隔绝了里海与外界水体联系,使其成为内陆湖;山脉隔绝与海洋水体交换,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与大气降水,使得里海面积减小;山脉阻挡作用使水汽难以深入,使得汇入里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剧,逐步转变为内陆湖。‎ ‎(2)里海北部大陆冰川消融使得冰川水进入里海;冰期气候转暖初期该地气温较低,蒸发较弱,补给大于蒸发,湖水含盐量小。‎ ‎(3)里海为淡水湖期间,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里海为咸水湖期间,其主要补给水源为河流水与大气降水。里海为内陆湖,入湖河流携带矿物质较多,导致湖水盐度升高;该湖成为内陆湖,难以与外界进行水体交换,盐度较高;且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强烈,导致盐度不断升高。‎ ‎(4)要使黑海、地中海演变为湖泊,需要隔绝其与海洋的联系。黑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板块相向运动,直布罗陀海峡与土耳其海峡较早消失,使其与外界水体分离,演变为湖泊。‎ ‎(2016•浙江卷)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0分)‎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答案】‎ ‎(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解析】‎ 考点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017•江苏卷)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3分)‎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5分)‎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2分)‎ ‎【答案】‎ ‎(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 ‎(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2016•上海卷)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答案】13、D 14、A ‎【解析】‎ ‎(2016•江苏卷)图9 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9 ~20 题。‎ ‎19. 图9 中洋流甲( )‎ A. 自南向北流 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 使沿岸增温增湿 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20. 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BC  20.BD ‎【解析】‎ ‎(2015年江苏卷)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0.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答案】1.AC 2.CD ‎【解析】1.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核泄漏物质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答案选AC。‎ 2. 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答案选CD。‎ ‎(2015年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1.A 2.B ‎【解析】1.4月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 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对.非洲以南-南海之Ian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错.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错.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错.‎ ‎(2015年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1.C 2.B ‎【解析】1.读图,与陆陆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东部地区,增强贸易灵活性,④对;轮船运量比车马运量大,可增加运量,②对;海运的路程长,①错;海上风浪大,不能减少货物破损,③错。C对。‎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A错;乙处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助船后方风作动力,B对;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暴涨,C错;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及季风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D错。 ‎ 考点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选择题 ‎(2016•江苏卷)图13 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5~26 题。‎ ‎25.2013 年( )‎ 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增大 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6.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答案】25.AC   26.AD ‎【解析】‎ ‎(2015年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形成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可以判断外力以风力为主。‎ 根据图例判断绿洲分布位置,推理出河流流向,地下水流向。‎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干旱区,水源是最主要限制因素。‎ ‎(2015年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8-9题。‎ ‎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答案】B ‎【解析】9. B项,退耕还草可以保护水源,增加涵养水分能力,增加入湖水量,防止湖泊萎缩,故B项正确。‎ A项,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会减少入湖水量,使湖泊萎缩,故A项错误。‎ C项,流域内不适宜大量退耕还湖进行水产养殖(西北地区较干旱),而且,进行水产养殖并不能增加湖水水量,对防止湖泊萎缩无作用,退耕还湖更应该在湖区进行,故C项错误。‎ D项,种植芦苇仅对改善水质有帮助,防止湖泊萎缩作用不大,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综合题 ‎(2015年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2分)‎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3分)‎ ‎【答案】(14分)‎ ‎(4)雨水 冰川融水 ‎(5)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控制人口数量 调整产业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等(任答3点)‎ ‎【解析】(4)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雅的冰川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5)印度河流域发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快速增长造成水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而我国绿洲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好生态环境。‎ ‎(2016•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38.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6分)‎ ‎【答案】‎ ‎38、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解析】缺水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根据题目要求,从人为原因入手答题。人为原因主要是从生产与生活两个角度展开叙述。对策是基于原因作答,根据找到的原因一一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