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吉林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据(单位:万人),据此完成 1-2 题。 1.2015—2018 年中,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A.2015 年 B.2016 年 C.2017 年 D.2018 年 2. 关于近年来吉林省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总人口减少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下降造成的 B.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是由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C.死亡人口上升是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所致 D.2017 年出生人口明显增加是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 3-4 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3.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 社会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技术因素 4. 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有经济学者研究发现,现在中国出现了“城归”。即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认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技术,积累了一些钱,更懂得了市场怎么运作,然后回去干, 因为家乡有用武之地。据此回答 5-6 题。 2. “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发展可期 C.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6.“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是指“城归”人员 A.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D.性别结构的均衡 “互联网+农业”是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互联网之长补农业之短的模式。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互联网+农业”通过众多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销售直接面向网络消费群体,可有效解 决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据此回答 7-9 题。 7.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农业增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劳动力素质 C.淡水资源 D.科技水平8.下列问题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解决的是 A.土壤肥力低 B.农业生产市场定位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D.交通运输不便9.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需要首先改善 A.物流配送服务 B.冷藏保鲜技术 C.乡村道路条件 D.农产品加工技术 近年来,西安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如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10. 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 D.区域政策扶持11.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降水 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 D.利于空气流通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及城市功能结构分布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12. 图例 A、B、C 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2. 甲区域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环境优美 B. 农产品丰富 C. 交通干线经过 D. 地势平坦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重点解决“公交最后 1 公里”的问题。据此完成 14-15 题。 13.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具有的优势是 A.可随意停放 C. 单车私有化,取代公共汽车 B. 可在道路上随意骑行 D. 共享单车是一种更低碳环保、更健康的出行方式 12. 共享单车为人们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但目前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C.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度 B. 建立个人共享单车的租用信用体系D.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 16-17 题。 12.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 增加下渗 A. ①② ②调节地表径流 A. ②③ ③增加降水 A. ③④ ④增加水汽输送 A. ①④ 13.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B. 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下凹式绿化带不易造成城市内涝 “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 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 18-19 题。 12. 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B. 农副产品价格上升 C.人口大量移出 D. 加重人口老龄化19.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 大力发展科技 D. 进行技能培训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 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 20-22 题。 20.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 适宜的气候 B. 便利的交通 C. 广阔的市场需求 D. 发达的科技21.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 口感 B. 价格 C. 品质 D. 新鲜度 B. 22.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 促进了人口迁移 C. 加剧了环境污染 B. 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D. 完善了服务功能 房屋结构体现了建筑设计与当地环境的和谐。读我国部分地区传统民居与特色建筑示意图,据此完成 23-25 题。 23. 晾房设计为平屋顶,蜂窝状通透式墙体,这样的结构有利于 A. 防晒 B.通风 C. 收集雨水 D. 减小温差24.屋顶设计以防御大风为主要目的是 A. 晾房 B. 平 顶房 C. 蒙 古包 D. 四合院25.甘肃与北京两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 A. 甘肃光照较强 B. 甘肃大风日数多 A. 北京降水较多 D. 北京气温较高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 26-27 题。 26. 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 同级别的城市数量多 B. 城市规模大 C. 服务半径大 D. 提供的职能种类多27.关于合肥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产生“热岛”“雨岛”效应 B. 环境污染加重 C.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D. 耕地比重增加 2018 午 5 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城镇化被列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城镇化被解读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有专家提出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 28-30 题。 28.城镇化被解读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由于城镇化可以 A. 转变消费观念 B. 丰富商品种类 C.促进科技的创新 D. 拉动内需 29.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的观点体 现的地理思想是 A.因时制宜 B. 地理环境整体性 C.因地制宜 D.地理环境联系性30.目前北京和上海城镇化应侧重于 A.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C. 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B. 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D. 大力开发新能源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 分)。 材料一 下图(图甲)是我国某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⑴若图中所示的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A、B、C、D、E、F 五地中有中心商务区、高级住宅区、新兴工业区、大型仓储超市,请在 A、B、C、D、E、F 五地中进行合理选择,并说明理由(12 分)。 地点(填字母) 理由 ①中心商务区 ②高级住宅区 ③新兴工业区 ④大型仓储超市 材料二:城郊热力环流图 (图乙) (2) 在图上标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4 分)。 (3)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为减少对城市的影响,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市区迁出和规划建设绿化带,你认为应如何在①②两地选择。并说明理由(6 分)。 31.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18 分)。 (1) 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8 分): 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2 分)。 (2) 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 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 (2 分)。 (3) 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有 和 。(每空 2 分)。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B C B D B C D B A B B B C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A A A D C C D B C C A D D C B 二、 非选择题(40分)。 31题(22分)。 (1)(12分) ①C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 ②A 环境优美(靠近风景区);环境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 ③D 科技发达(靠近大学城);交通便利 ④B 地价较低;交通便利。 (2)(4分)市区气流上升,郊区下沉,近地面由郊区到城市 (3)(6分) 在①建设绿化带,理由可以通过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净化空气等作用。在②建大型企业,理由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 32题(18分)。 (1)(10分) ②、③、④、①; 蔬菜等副食品,城市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 (2)E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2分)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