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五章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37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情导航 案例探究 考点导析 素能专攻 考点演练 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 高考命题剖析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 2017 · 全国 Ⅰ 卷 ,36; 2017 · 北京卷 ,11; 多以区域某农业发展案例为背景载体考查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分析。 2. 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2017 · 全国 Ⅲ 卷 ,36; 2015 · 全国 Ⅱ 卷 ,2 ~ 3 多以区域图、区域农业发展典型案例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途径。 课时任务通关 知识任务 1. 知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 知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和商品粮基地的生产特点。 3. 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任务 1. 能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2. 能针对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案例探究 理清探究思路 形成思维链条 了解区域发展条件 范围和条件 【 状元笔记 】 东北地区农产 品品质好的原因 (1) 夏季雨热同期 ; (2) 生长期长 ; (3) 昼夜温差大 , 光照充足 ; (4) 冬季气温较低 , 病虫害少。 黑龙江 1. 范围 : 、吉林、辽宁三省和 自治区东部。 2.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 气候条件 内蒙古 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4 ~ 10 月 范围和条件 (2) 地形条件 : 、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 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 土壤条件 : 广布 , 有机质含量高 , 利于农业生产。 2. 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重要的工业基地 , 工业基础好 ; 交通发达 , 利于 型农业发展 ; 开发较晚 , 人口密度 。 【 误区警示 】 热量不足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也有有利影响热量不足使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但冬季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 使土壤更肥沃 ;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 , 缓解春旱 , 可改善土壤的墒情 , 同时害虫较少。 高原 黑土、黑钙土 外向 较低 布局和商品粮基地建设 1. 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 图示分析 】 1.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区域划分图 分析区域发展现状 农业区 分布区 农作物和特产 耕作农 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A 平原 ,B 三江平原 ,C 辽河平原 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 林业和 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D . ,E 小兴安岭 ,F 长白山区 鹿茸、 、苹果梨、柞蚕茧等 畜牧 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 松嫩 大兴 安岭 人参 布局和商品粮基地建设 2. 商品粮基地建设 (1) 地位 :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生产的突出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 生产。 2. 图示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地域性 三江平原 专业化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知识拓展 】 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1) 原因 ①自然原因 : 夏秋季暴雨冲刷 , 春季风蚀 ; 地势起伏大 ; 土壤孔隙大 ; 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②人为原因 : 毁草毁林 ; 土地不合理利用 ; 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2) 危害 : 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 , 土壤板结 , 可耕性越来越差 , 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整合问题与对策 1. 存在问题 :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 ,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 遵循原则 (1) 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 坚持 、生态效益的统一。 农林开发 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状元笔记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途径 (1) 调整农业结构 , 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比重。 (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延长产业链 , 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发展生态农业。 3. 发展方向 农业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原区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 . 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①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促进粮食转化 , 延长产业链条 ③建设 基地 西部草 原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 发展草业经济 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 , 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专业化 绿色食品 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真题剖析 (2017 · 全国 Ⅰ 卷 ,36 节选 )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 剑麻纤维韧性强 , 耐海水腐蚀 , 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 , 被称为 “ 剑麻王国 ” 。自 1999 年 , 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 ( 位置见下图 ) 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 , 并建设配套加工厂 , 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 000 多公顷 , 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 1 000 人 , 预计 2020 年种植面积达 3 000 公顷 , 年产剑麻纤维 1 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 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 , 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 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 , 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 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并分析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和效益。 区域认知 : 我国与区域的气候特征比较。 综合思维 : 基洛萨附近剑麻农场建设的条件分析及带来的效益 ( 地方要素综合 ) 。 如何思 1. 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思考 : 题干要求从哪几个方面说明 ? 我国的产需状况如何 ? 迁移 : 非洲坦桑尼亚 —— 热带草原气候 , 而我国大部分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 感悟 : 解答本题要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作答 , 生产→看生产地特征→剑麻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我国国内热带地区面积小 , 处于热带的地区纬度也偏高→故产量低 , 质量差 ; 需求→看国内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需求量大。 2. 指出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思考 : 建剑麻农场需要考虑哪些条件 ? 材料中呈现了哪些条件 ? 迁移 : 农场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原料、水源、市场和交通状况、地价、劳动力、政策、种植历史 ( 经验 ) 等因素。 感悟 : 抓住限制性条件 ——“ 据图”“与其他地区相比” —— 图示有哪些信息 ?—— 铁路、港口→交通 ; 首都、城镇→市场、劳动力 ; 河流→水源。 3. 简述兴建剑麻农场当地可获得的利益 思考 : 建剑麻农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 其中对当地有利的有哪些 ? 材料中呈现了哪些信息 ? 迁移 : 农场建设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 感悟 : ① 经济 —— 种植、建厂、建配套加工厂→提高经济效益 ;② 社会 ——“ 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 1 000 人”→增加就业 ;“ 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改善基础设施 ;③ 生态 —— 多侧重分析不利影响→不能获益。 (1) 剑麻纤维生产 : 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 , 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 , 产量低 ; 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 , 气候季节差异大 , 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 : 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 , 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 离沿海 ( 首都、港口 ) 较近 , 临铁路 ( 便于剑麻纤维运输 ), 临河流。 (3) 增加就业 , 增加税收 , 促进基础 ( 民生 ) 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出结论 考点探究 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 特征 影响 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 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 ; 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 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 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 , 降水较多 , 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 土层深厚 , 有机质含量高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 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 , 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2.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 (1) 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 , 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 , 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 综合考虑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 , 如区位、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 , 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 , 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同时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方法技巧 考点二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真题剖析 (2015 · 浙江卷 ,7 ~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 , 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 可推断出 ( ) A. 甲地海拔较高 B. 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 丁地地势低平 D. 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 目前 , 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 ①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大规模经营的措施。 区域认知 : 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 ( 图示信息 ) 。 人地协调观 :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扩大规模 ) 。 如何思 1.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 推断相应特征 思考 : 图中四地地理位置有什么差异 ? 两个阶段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 迁移 : 土地利用变化要看类型变化和面积变化。一般来说 , 农业的布局与地形有关 ,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 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 河湖宜发展渔业。 感悟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图示的分布与变化信息 , 具体如下 : 2. 农业大规模经营可采取的措施 思考 : 农业的大规模经营与哪些因素有关 ? 迁移 : 实现农业的大规模经营 , 一要保证耕地多 , 即地广人稀 ; 二要机械化程度高。 感悟 :① 要实现地广人稀→一是增加耕地面积 , 二是减少人口→材料中“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说明此措施基本不可行→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多→利于农业机械化与大规模经营。 ②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利于大规模经营。 (1)B (2)B 出结论 考点探究 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问题 对策 黑土 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 表土流失较为严重 , 土壤肥力下降 ①实行 “ 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 ” 的耕作制度 ②加强黑土的培肥 , 增施有机肥 ③植树造林 , 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林业 发展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 覆盖率日益下降 ①以营林为主 , 合理采伐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 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 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 ,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③采取工程措施 ,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 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 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 稳步发展商品粮食生产 ; 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 ; 调整产业结构 , 发展第二、三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 ; 抓好养畜基地建设 ;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 , 提高抵御旱涝能力 ; 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加速文化教育普及 ,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 ; 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 ; 合理解决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 首先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 步骤如下 : 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 1. 评价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 , 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 ( 地形、气候等 ) 、资源、交通、农业基础、政策等方面 , 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2. 描述区域农业的特点 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 3. 分析区域农业的问题 (1) 农业发展及定位问题 : 农业发展及定位与社会发展、市场趋势不符合 , 如卖粮难。跟不上当前绿色生态发展的趋向 , 无法参与国际市场或高端市场竞争等问题 ( 质量与品牌竞争力不足 ) 。 (2) 农业布局问题 : 不能因地制宜的布局农业 , 区位选择不合理 , 可能引发 :① 农业生态问题 ( 如陡坡发展种植业会引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 , 干旱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 , 引发荒漠化、盐碱化等 ),② 市场或成本问题 ( 如低产值农业布局在高地价区 , 生鲜农业布局在交通不便地区 ) 。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① 土壤问题 ( 板结、肥力下降、污染等 , 后备耕地不足问题 );② 水源问题 ( 水源不足、污染等 );③ 植被问题 ( 植被破坏问题 );④ 化肥农药 ( 过量使用、污染浪费严重 ) 。 4. 提出农业发展的措施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社会、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 ) 为根本目的。 (1) 定位布局上 : 合理定位、调整结构 ,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 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2) 产业发展上 : 延长产业链 , 提高附加值 ; 开拓市场 , 扩大规模 , 构建品牌 ; 提高生产效率、单位产量 , 提升知名度 , 提高竞争力。 (3) 具体措施上 :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 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5. 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向 (1) 专业化、科技化、机械化、品牌化。如建设专门的产业带、产业区 ; 发展节水技术、良种、化肥、农药、温室技术、工厂化生产等 ; 提高机械化的比例 , 降低生产成本。 (2) 安全化、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如使用有机肥等 , 提高品质 , 注重食品安全。 提升训练 (2016 · 全国 Ⅰ 卷 ,36(4) 改编 )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 , 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 , 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 年 , 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 , 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代 , 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 年 , 横县获 “ 中国茉莉之乡 ” 的称号。目前 , 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 以上 , 占世界总产量 60% 以上。 【 深度链接 】 见“考点演练” T2,“ 课时冲关” T8 、 12 、 13 解题思路 : 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发展的方向问题。第 (1) 题 , 根据材料提示 , 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 , 发挥当地农业优势 , 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 , 延长产业链 , 增加附加值。第 (2) 题 , 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 , 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 , 形成品牌 , 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1) 以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为例 , 分析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措施。 (2) 简述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发展方向。 答案 : (1) 因地制宜 , 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 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 ( 实行专业化生产 ); 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 , 延长产业链 , 增加附加值。 (2) 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 , 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 ; 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 ; 开发新产品 ; 拓展旅游、文化市场 , 实现经营多元化。 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 据此回答 1 ~ 2 题 :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水面及建 筑等用地 1982 年 55% 19.8% 4.9% 15.4% 4.9% 2012 年 40% 44.1% 6.2% 1.3% 8.4% 解析 :1.B 2.C 第 1 题 , 从表中可知 , 该地的耕地比重在减小 , 林地、草地比重在增加 , 且变化较为合理 , 因此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第 2 题 , 由上题可知 , 在低山丘陵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 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 1. 该地的地形 ( ) A. 以平原为主 B. 以低山丘陵为主 C. 以高原为主 D. 以盆地为主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 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① 利用水面发展渔业 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 延长产业链 ③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④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 ⑤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 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考点二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2015 年秋季东北地区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 , 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 , 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 , 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如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 读图 , 回答 3 ~ 5 题 : 3.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 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 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 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 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4. 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 ( ) A. 原料不足 B. 冬季寒冷漫长 C. 日照不足 D. 科技水平较低 解析 :3.B 4.B 第 3 题 ,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 , 秸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 , 推知①是饲料 ; 沼气可为禽畜养殖提供燃料 , 推知②为燃料 ; 沼渣可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③ 为肥料 ; 农牧业废弃物可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 ,④ 为废弃物 ; 故选 B 项。第 4 题 , 东北地区纬度高 , 冬季寒冷漫长 , 热量不足 , 不利于发展沼气 , 故选 B 项。 解析 :5.C 第 5 题 , 将秸秆作为造纸工业原料或燃料 , 容易造成污染 , 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 ,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 故选 C 项。 5. 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政府定期进行收购 , 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 将秸秆作为燃料 , 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 C. 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 ,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 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 , 恢复土壤肥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