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兰州一中 2017—2018—2 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答题卡、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30 小题每题 1 分,31~40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以下各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多选、 错选、漏涂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 2018 年 3 月 17 日 15 时许,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 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 入预定轨道,将绕地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当“长征二号”顺利升空时,伦敦夏令时间大约是 A. 1 时 B. 8 时 C. 11 时 D. 21 时 2. 从陆地勘查卫星四号上观测到的地球昼夜交替周期 A. 小于一个太阳日 B. 大于一个太阳日 C. 等于一个恒星日 D. 等于一个太阳日 3. 相比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晴朗天气多,大气能见度高 B. 纬度高,发射方向与赤道平面夹角大 C. 海拔高,惯性离心力大 D. 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型运载火箭 4. 人类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脱离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5. 在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有时会发生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 原因是 A. 臭氧层空洞扩大使红外辐射增强 B. 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 C.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加强 【答案】1. B 2. A 3. D 4. D 5. B 【解析】 1. 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伦敦夏令时为东1区区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可算出,当北京时间15点时,伦敦夏令时为8点,B正确。 2. 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为一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从陆地勘查卫星四号上观测到的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恒星日,小于一个太阳日,A正确。 3.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型运载火箭,D正确;酒泉距海远,晴朗天气多;酒泉纬度高、海拔高。 4. 木星位于太阳系内,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说明已脱离了地月系,但没有脱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D正确。 5. 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B正确;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引起的是磁暴现象;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对无线电通讯没有影响。 【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 地球圈层的结构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大部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以下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人类基本可以直接观测地球内部结构 B.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 C. 地核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和密度很小 D. 岩浆主要来自于下地幔 7. 生物圈大致位于 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上部 C. 岩石圈的中部 D. 地壳的全部 8.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的地震波是 ①纵波 ②横波 ③P 波 ④S 波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9. 莫霍界面附近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特点是 A.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减小 B.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增加 C. 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加快 D. 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答案】6. B 7. A 8. C 9. D 【解析】试题分析: 6. 目前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地球内部结构,A错。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属于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B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C错。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底部的软流层,D错。故选B。 7. 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故选A。 8. 横波(S)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P)既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故选 9. 莫霍界面附近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特点是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地震波的特点 一游客在兰州五泉山游览完下山时,看到太阳在远处缓缓落山,此时当地时间为19 时 16 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该游客最可能是在下列哪个日期观看日落的 A. 3 月 25 日 B. 7 月 13 日 C. 10 月 10 日 D. 12 月 1 日 11. 当天日落时分,兰州一中操场上国旗旗杆的影子朝向 A. 东北方向 B. 正西方向 C. 正东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 根据昼长计算公式:昼长=2×(日落时间-12),可算出该日昼长为14小时32分钟,昼长远大于12小时,最可能是7月13日,B正确;3月25日昼长接近12小时,10月10日和12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兰州昼长小于12小时。 11. 根据昼长计算公式:昼长=2×(日落时间-12),可算出该日昼长为14小时32分钟,昼长远大于12小时,可知当天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南,D正确。 【点睛】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地图比例尺指的是地图上的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应距离长度之比。它表示地图图形的缩 小程度,故又称缩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则地图 A. 表示的范围越大 B. 表示的概括性越强 C. 表示的地理要素越详细 D. 与实际地理图形的差别越大 13. 在图幅相同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假设两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图上间距都相等) A. 若等高距相同,则坡度一定相同 B. 若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C. 若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小 D. 若比例尺相同,则坡度一定相同 14. 在地形剖面图上,若要增强地势的起伏感,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A. 扩大水平比例尺 B. 扩大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C. 扩大垂直比例尺 D. 缩小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15. 某区域规划图的比例尺为 1﹕250000,实际面积为 86 平方千米,若将该规划图的图 幅扩大 3 倍重新进行绘制,则新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A. 1﹕125000 B. 1﹕500000 C. 1﹕750000 D. 1﹕1000000 【答案】12. C 13. B 14. C 15. A 【解析】试题分析: 12.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A错。表示的越详细,C对、B错。与实际地理图形越相近,D错。故选C。 13. 在图幅相同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假设两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图上间距都相等)若等高距相同,则坡度在比例尺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相同,A错。若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B对。若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C错。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也相同,则坡度一定相同,D错。故选B。 14. 在地形剖面图上,若要增强地势的起伏感,可以扩大垂直比例尺,C对。扩大水平比例尺,会使地表变得更加平缓,A错。扩大和缩小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起伏状况不会发生变化,BD错。故选C。 15. 若将该规划图的图幅扩大3倍重新进行绘制,就是图幅面积为原来4倍,比例尺为原来的1/2,故选A。 【考点定位】比例尺的缩放 16. 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环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地表温度高的地区,气流垂直上升,A错。白天,陆地升温速度快于海洋,陆地上空气流上升,海洋为下沉气流,B错。白天,岩石升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C对。城市人口密集,工业交通等排放大量人为热,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从郊区流向城区,D错。故选C。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 17. 南半球某人迎风而立,则高气压中心在其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存在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气流从高压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向左偏,那么迎风站着,高压自然向右偏一些,故选B。 【考点定位】风向判断 18. 下图为垂直方向的气压变化示意图(曲线为等压线), 据图比较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则 A. ① > ② B. ③ < ④ C. ② > ③ D. ④ < 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②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②处为高压,高于③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气压关系为② > ③>④>①,故选C。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中气压高低的判断 大气运动状况对烟流的扩散形式有较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0. 波浪型烟流大多出现在 A. 湿润地区 B. 日出前后 C. 晴朗的白天 D. 多云的夜晚 21. 下列地理因素中,与三圈环流的形成有关的是 A. 海陆分布 B. 海拔高度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答案】19. D 20. C 21. D 【解析】 19. 从图中看,A图在垂直方向上某一高度处出现了逆温,不利于烟的扩散,应为熏蒸型;B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有利于烟的扩散,为波浪型;C图近地面出现逆温,上方逆温消失,应为爬升型或熏蒸型;D图从地面向上出现逆温,不利于烟的扩散,为平展型,D正确。 20. 波浪型烟流一般出现在对流作用较强的时间,晴朗的白天,对流作用较强,C正确;湿润地区对流作用强弱无法判断;日出前后和多云的夜晚对流作用较晴朗的白天弱。 21. 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因此与三圈环流形成有关的是地球自转,D正确。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如果图中 a、b 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数值 b 大于 a B. 图示区域为海洋 C. 图示区域为陆地 D. 图示月份为 7 月 23. 如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 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 图示区域气温普遍在 0℃以下 24. 气压带与风带的空间移动规律是 A. 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基本一致 B. 1 月北移,7 月南移 C. 北半球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D.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答案】22. C 23. B 24. A 【解析】试题分析: 22. 根据图中的两条纬线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故等温线b的数值小于a;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为南半球的夏季,所以图示月份为1月份;图示区域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所以图示区域为陆地。故选C。 23. 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该气压带移动到了30°以南区域,说明为北半球冬季,但是此时不一定为冬至日,所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达到最小值,A错。北半球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B对。不一定为冬至日,所以南半球昼长不一定达最大值,C错。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图示区域大部分气温在0°C以上,D错。故选B。 24. 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影响,全球气压带与风带作相应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A错。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月为北半球冬季,向南移,B错。夏季,北半球高压被低压切断,冬季低压被大陆冷高压切断,C错。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D错。故选A。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 等值线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图示天气系统中,能表示太平洋台风成因的是 A. B. C. D. 26. 图示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夏秋季暴雨天气形成有关的是 A. B. C. D. 27. 图示天气系统中,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形成有关的是 A. B. C. D. 【答案】25. C 26. A 27. D 【解析】试题分析: 25. 读图可知,A表示冷锋(两侧气流移动方向相反),B为暖锋(锋面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同)。C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D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选C。 26. 读图可知,A表示冷锋(两侧气流移动方向相反),B为暖锋(锋面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同)。C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D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我国夏秋季节的暴雨主要为冷锋,故选A。 27. 读图可知,A表示冷锋(两侧气流移动方向相反),B为暖锋(锋面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同)。C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D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伏旱天气主要受副高控制导致的,故选D。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方法总结】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图中科技馆位于学校的 A. 正西 B. 正南 C. 西南 D. 东北 29. 几位同学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 A 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车辆 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30. 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 A. 西北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 【答案】28. C 29. C 30. A 【解析】 28. 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科技馆位于学校的西南,C正确。 29. 由材料可知图中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注意图例中的断道施工路段;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算出,向正东方向行驶道路长度为109(24+25+20+40),向西为101(15+17+19+23+27),向南为103(33+20+23+27),向北就又回到学校了,向西距离最短,C正确。 30. 结合图例和指向标,可读出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 31. 若某人从北京(40°N,116°E)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 进 500 千米,则其最终位于 A. 出发地 B. 出发地以西 C. 出发地以东 D. 出发地以北 【答案】C 【解析】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北京向正东和正南前进500千米后,所在地就位于40°N以南了,纬度较40°N低,纬线圈更长,再向正西前进500千米,就回不到116°E,而在116°E以东;所有经线都一样长,向北前进500千米,还可回到40°N,最终位于出发地以东,C正确。 为了合理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楼间距有明确规定。读北半 球四个城市的日照间距统计表(其中 H 是住宅楼的建筑高度),回答下面小题。 32. 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 ABCD B. ADCB C. BCDA D. DCBA 33. 夏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 A B. B C. C D. D 34. 据表可以推断,我国建筑物日照间距的空间变化规律是 A. 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 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 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 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35.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约为 A. 23 ° 26′ B. 46 ° 52′ C. 52° 08′ D. 66 ° 34′ 36. 对照表中信息推算,在北纬 26º某城市修建两栋 60 米 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 大约为 A. 70 米 B. 85 米 C. 111 米 D. 121 米 【答案】32. C 33. A 34. B 35. B 36. A 【解析】试题分析: 32.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由此可判断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BCDA,故选C。 33.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纬度最高,所以夏至日昼最长,故选A。 34. 读表格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我国楼间距随着纬度增高,楼间距变大,故选B。 35.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6 º52ˊ,故选B。 36. 北纬26º某城市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5+26),约为40.5,根据表格数据,楼间距应为楼高1.18倍,计算可得,约为70米,故选A。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与楼间距 【名师点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减弱① B. 增强② C. 减弱③ D. 增强④ 38.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上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37. D 38. D 【解析】试题分析: 37.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越多,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因此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增加大气的二氧化碳,进而增大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8. 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少,吸收地面辐射就越少,大气逆辐射也就越弱,即④减弱,保温作用也就越弱,就会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选D项。 【考点定位】大气的受热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弄清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机制,结合题中信息判断即可。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 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40. 下图中与15 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A. B. C. D. 【答案】39. B 40. C 【解析】 39. 水库的比热容较周围陆地大,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白天水库中心区升温慢,气温低于东西两侧地区;夜间水库中心区降温慢,气温高于东西两侧地区,B正确。 40. 从图中看15 时,水库气温低于水库东西方向,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凹,C正确。 【点睛】 等压面的“高凸低凹”规律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50 分) 41.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50m B.337m C.350m D.429m (2)若在甲村和乙村之间铺设一段天然气管道,应该选择②、③)两条规划线路中的哪一条?请据图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 如果要在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中,优先选择一个投资建设小城镇,最可能是哪一个?请简要说明理由。 (4) 为综合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当地政府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若计划库区蓄水位为 80 米,则四个村庄中,急需搬迁的是 ;若拟建水坝坝长为 175 米,则其在地图上的长度大约为 。请简要分析选择该处建坝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丘陵(低山) B (2) ② 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施工难度小(③线路经过处等高线向低值凸为山脊,坡度大,施工难度大) (3) 丁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4) 丙 0.35cm(厘米) 口袋状盆地,蓄水量大、工程量小。 【解析】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1)从图中看该地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且等高线较为弯曲密集,为低山丘陵;根据图中河流可读出,该地海拔最低的地方位于丁地(50~100米),海拔最高在图的左上角,300米等高线内,海拔高度为350~400米,可算出相对高度为250~350,B正确。 (2)图中②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施工难度小,应选择②线路;③线路经过处等高线向低值凸为山脊,坡度大,施工难度大,不合适。 (3)从图中看,丁处等高线最为稀疏,说明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临近公路和河流,水陆交通便利;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最适宜建设小城镇。 (4)图中甲村不在库区,乙村海拔100~150米,丙村海拔50~100米,库区蓄水位为 80 米,丙村可能被淹没,应先搬迁;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500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算出水坝坝长为 175 米时,图上距离为0.35cm;建坝的自然条件为口袋状盆地,蓄水量大、工程量小。 42.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某节气地球光照状况俯视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至少再 过 小时,甲、乙两地将分属于不同日期。 (2)甲地当天的日出方位为 ,乙地当天的昼长大约为 小时。 (3)该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 要使兰州市(36˚N,104˚E)的太阳能热水器当天正午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则热水器集热管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 【答案】(1)23º26′N,180º 18 (2)东北 18 (3)0º—90ºS 12º34′ 【解析】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2)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乙地地方时为3点,刚好在晨线上,说明乙地3点日出,根据昼长计算公式:昼长=2×(12-日出时间),可算出昼长为18小时。 (3)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要使太阳能热水器当天正午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热水器安装的角度等于直射地与安装地的纬度差,可算出为12º34′。 【点睛】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为90°-H;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当地纬度差),可推出直射地与当地纬度差为90°-H;因此热水器安装的角度等于直射地与安装地的纬度差。 43. 读“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状况及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请说出 M 地的大致风向及主要成因。 (2)比较 M、N 两地风力的大小,并据图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图中天气系统 A 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 (4)图示①、②两地中,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请说明理由。 【答案】(1)西北风(偏北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等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 (2)M 地风力比 N 地大。M 地等压线比 N 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3)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4) ① 因为处于暖锋锋前。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M地西部为高压中心,东部为低压中心,根据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M地的风向为西北风。 (2)读图可知,M处等压线比N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3)读图可知,A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读图可知,①处为低压槽附近,会形成暖锋天气系统,①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上方,会成云致雨,所以①处会有阴雨天气。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判断 锋面系统与天气 44.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几种气候类型示意图(曲线表示气温,条柱表示降水)。 A. B. C. D. 材料二:某理想大陆的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40° (1)材料一中的 A、B 两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别分布在材料二中的___处和___处。 (2)简述 C 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与成因? (3)D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_____________,该气候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是_____________。 (4)除南极洲外,其他六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名称是________气候与________气候; 甲、戊两处的气候类型完全不同,但其自然带却基本相同,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戊__________。 【答案】(1)乙 丁 (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 风带控制 (3)东岸 小麦 (4)地中海 高山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试题考查气候成因、分布规律、自然带 (1)图中A地7月气温最高,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乙地;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丁地。 (2)图中C地1月气温最高,位于南半球,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 (3)图中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除南极洲外,其他六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与高山气候; 甲位于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戊位于大陆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两地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