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21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学案(浙江选考)Word版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加试要求 1.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 2.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3.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b)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 分析城市 环境问题 的形成及 解决措施 5.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 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 7.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c)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b) 分析影响 城市形成 和发展的 区位因素 1.城市化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位)场紧张等 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等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等 (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城市区位因素 真题设问 1.(2018·4月浙江选考)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2.(2018·4月浙江选考)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3.(2017·4月浙江选考)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4.(2016·10月浙江选考)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2016·4月浙江选考)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考向和规律 1.考向: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区位。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重要的考查形式。 材料特征:以某区域或某城市为背景,或以有关城市的统计表格数据为载体,呈现有关城市化或城市区位的信息。 设问特征:其设问主要是简述有关城镇的区位特点,或分析、判断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区位的条件等。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所给材料,回扣课本知识,总结、分析、判断城市化的特点、差异或城市区位知识。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1)~(2)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D (2)C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④城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指数都是最高的,故其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2)③城和④城的创新带动能力指数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可判断其科技水平也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因此高新科技发展更具优势。 例2 (2016·10月浙江选考)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行政区 上海 辽宁 广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 3.14 0.26 7.86 城镇人口比重(%) 89.60 67.05 46.01 人均GDP(万元) 9.7 6.5 3.2 三次产业结构 0.5∶34.7 8.0∶50.2 15.4∶46.7 ∶64.8 ∶41.8 ∶37.9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 D (2018·浙江瑞安检测)读“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资源C.地形D.河流 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C.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答案 1.D 2.C (2018·浙江富阳检测)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1998~2006年,该市( )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C.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4.图示反映出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污染加剧 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D.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城镇化水平不是每个时段增速都最慢。第4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017·浙江台州适应性考试)TOD模式是为了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下图为“TOD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城市无限制蔓延”主要是指( ) A.城市郊区化 B.城市化发展快 C.“滞后城市化” D.“虚假城市化” 6.TOD模式主要协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 A.环境恶化问题 B.交通拥堵问题 C.就业困难问题 D.治安混乱问题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TOD模式是一种为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实行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减少了城市面积向郊区的扩展、延伸。所以“城市无限制蔓延”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指城市郊区化。第6题,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说明该模式主要协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问题。 (2017·浙江仿真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增加下渗、净化水质 D.减少地表蒸发量 8.雨水花园规划设计的作用不包括( ) A.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B.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小区绿化及园林建设,设置截流沟、排水沟、沉淀池、水管,会增加下渗、净化水质;植被湿地面积增大,会增加地表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第8题,小区雨水花园规划设计,能够增加下渗、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量,所以有助于提高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与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无关;城市植被和绿地增多,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9.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的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地区。 (2)从气候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的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_____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位于河口,________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 (4)综上所述,________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答案 (1)B、D 平原 (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3)A、C、D C D A (4)D 解析 读图可知,B、D城市位于200米等高线以下,是平原地区;A、C城市在200米等高线以上,是低山丘陵区。从地形因素考虑,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B、C、D城市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其中D城市距海最近。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的气候比内陆地区更为有利。从河流因素考虑,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区位。A、C、D城市都沿河分布,但区位不同。A城市所在河流位于北极圈以北,封冻期长,通航条件最差,C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D城市位于河口处。综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气候、水源和交通等条件上都具有优势,因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10.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者能否协调发展也是影响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上一般采用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来衡量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否协调发展,国际公认的较合理水平为1.4~1.5,小于比值为滞后城市化,反之为过度城市化。下图为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分析示意图。 (1)概述图示时期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的特点。 (2)说明2001~2005年成都出现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原因。 (3)成都市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可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答案 (1)1978~1995年,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比值小于1.4,属于滞后城市化;1996~2000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1.4~1.5,属于协调发展期;2001~2012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超过1.5,属于过度城市化时期。 (2)问题:就业压力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原因:工业化水平低,缺乏产业支撑,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激增。 (3)稳步推进城市化,防治“城市病”,优化就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主导产业。 解析 (1)根据文字材料和图上的数值可知,成都市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1978~1995年小于1.4,1996~2000年为1.4~1.5,2001~2012年大于1.5。(2)2001~2005年成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超过1.5 ,属于过度城市化,城市人口激增而工业化水平偏低,这样容易导致就业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等城市化问题。(3)目前,成都城市化过快发展而工业化发展滞后,因此要提高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防治城市化问题。 28、29加试加练 11.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沿河分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 (4)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趋于枯竭。 解析 (1)图示城市空间形态是条带状,新城区沿交通线方向延伸;旧城区沿着河流和铁矿、煤矿产地发展。所以该城市旧城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河流和煤铁资源。(2)对比旧城区中的①和②两区域,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河流能为①区域提供水源,且交通运输便利,所以①区域较②区域形成早。(3)新城区主要沿交通线方向延伸,主要是铁路出现后,带动了新城区的发展。所以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交通的影响。(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可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能源的开采等方面分析。原因有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趋于枯竭,开发费用越来越高等。 12.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变化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 答案 (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少,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2018·浙江嘉兴联考)2017年5月5日,兰州市连续18个小时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土腥味。读“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卫星图”,完成第1题。 1.影响兰州城区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B.交通C.地形D.气候 答案 C 解析 兰州城区形态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沿河谷呈带状延伸。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2018·浙江绍兴适应考)下图为“湖北省简图”。影响武汉城市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区位是( ) A.土壤肥沃B.气候湿润C.矿产丰富D.河流交汇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3题。 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形成城市带 答案 C 下图示意1981~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 A.③②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①③② 5.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 ) A.城市化进程减缓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C.中小城市大量涌现 D.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答案 4.A 5.C 解析 第4题,读图,1981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不会接近0,城市平均人口数量也不可能接近0,所以③是城市化水平。随着我国城市政策的完善,城市数量由初期逐渐增长,到数量稳定,②曲线代表城市数量。1981年到1995年,由于城市数量增长快,又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沿海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大量民工涌入城市,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呈增加快趋势,①曲线代表城市平均人口数量。所以A对。第5题,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表示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减少,但这是因为城市数量增加快,不表示城市化进程减缓,A错。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不能表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B错。城市数量增加,是因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C对。大城市规模要严格控制,但不能缩小城市规模,D错。 (2018·浙江杭州检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6~8题。 6.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 B.提高北京的交通地位 C.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 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 7.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农业发达 C.开发程度低 D.基础设施完善 8.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 ) A.减缓京津冀城市化进程 B.促进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 C.提高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 D.加大京津冀之间的竞争 答案 6.A 7.C 8.B 解析 第6题,雄安新区的建设主要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使北京的服务种类减少,A项正确,C项错误;北京是交通枢纽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的交通地位影响不大,B项错误;北京依然是我国的首都,北京的服务等级未变,D项错误。第7 题,与保定城区相比,雄县、容城、安新3县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大;保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更具有优势,故C项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促使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京津冀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在一定阶段是不变的,故B项正确。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读图,完成9~10题。 9.对该区域局地气候发生变化作用最轻微的因素是( ) A.水域面积 B.地面风力 C.土壤肥力 D.植被覆盖 10.造成图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演变 B.交通状况的改善 C.人口政策的调整 D.产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城市化速度加快,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域面积变小,影响温差和湿度,影响气候变化;随着城市化发展,下垫面性质改变,影响风力;城市化发展,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及空气湿度都发生变化,且三者均属气候影响因素。土壤肥力不影响气候,故C项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大量的农业用地(农田景观)变为工业园区,表明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变为工业为主。 11.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甲图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乙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2)图乙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15.5km的郊区(如图乙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2)①曲线表示商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曲线所示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②曲线表示住宅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功能区是各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而且离市中心较近。 (3)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解析 (1)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分析。(2)图乙所示的①曲线,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3)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城市职能、保护和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等方面。 12.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一中的图乙,说明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 (1)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加。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紧张。 (3)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解析 (1)据图示信息回答即可。图示信息涉及城市发展的有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用地面积三方面。(2)注意从利弊两方面回答。从利看,主要是促进郊区农业升级,从弊看,主要是占用耕地。(3)因地表径流增大造成的城市内涝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该环节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