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艺术班)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但不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据此分析可知C对。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A. 金星和火星 B. 水星和金星 C. 木星和土星 D. 金星和木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度较易。 【详解】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地球相邻的为金星和火星,故选A。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3.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海拔高度 B. 电网供电 C. 阴晴状况 D. 交通流量 4. 下列哪一城市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差( ) A. 拉萨 B. 重庆 C. 大庆 D. 海口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该处信号灯是太阳能信号灯,当晴天时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温度较高,而阴天相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故温度低,所以信号灯的亮度会跟天气阴晴状况有关。晴天较亮,阴天较暗。故不符合题意;受海拔影响小,不是电网供电,交通流量不会影响亮度。故选C。 【4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到,这种信号灯上面有一个太阳能集热板,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的,安装这种信号灯要求太阳辐射充足的地区,拉萨有日光城的称号,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云雾天气较多,日照少,效果最差,大庆位于北方地区,太阳辐射较强,海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故选B。 5.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 地形开阔,气候寒冷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原因的理解程度。 【详解】青藏高原上水汽较少,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导致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导致太阳能丰富,B不符合题意。地形开阔,气候寒冷,与太阳辐射丰富没有因果关系,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导致太阳辐射强度较高,D不符合题意。 6.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 B. 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是因为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 地球有厚度适宜的大气层是因为太阳光照稳定 D. 地球有厚度适宜的大气层是因为体积和质量适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对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理解程度。 【详解】日地距离适中,获取的太阳辐射能量适中,导致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A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导致白天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温度不至于过低,昼夜温差较小,导致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B不符合题意。地球有厚度适宜的大气层与太阳光照稳定没有因果关系,C符合题意。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引力适中,能够形成厚度适宜的大气层,利于生命存在,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 【详解】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顺时针,BCD正确,A选项中,地轴北端和南端的自转方向不同,A错误,故选A。 8.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地一年两次直射 B. 线速度大小,甲小于乙 C. 丙地经度为80°W D. 角速度大小,丙大于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直射点移动规律、经纬度位置判断、自转速度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图中显示,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A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大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图中显示,甲的纬度比乙地低,因此自转线速度甲大于乙,B错。丙地附近经度向西递增,由此判断,丙地经度为80°W,C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极点外,各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因此丙和丁自转角速度相等,D错。 9.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点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结合图示的自转方向和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判断:①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②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夏至日;③晨昏线过极点,表示春秋分日;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表示夏至日,故选A项。 10.下列地球光照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图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②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④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所以①③是晨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11.产生昼夜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C. 地球公转存在着黄赤交角 D. 地球的球体形状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面为白昼,另一面为黑夜,故B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黄赤交角存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而非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与地球的球体形状无关。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A答案,注意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B.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 黄赤交角始终不变 D. 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 13. 若黄赤交角变大,下列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轴和黄道平面夹角变大 B. 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变大 C. 直射点回归范围扩大 D. 地球自转角速度会变大 【答案】12. D 13. C 【解析】 本题组以黄赤交角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及变化、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2题详解】 目前的黄赤交角约为23.5°,A错。图中显示,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B错。黄赤交角是不断变化的,只是变化幅度和速度较小,C错。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幅度,而直射点移动的南北界线即为回归线,因此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D对。 【13题详解】 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夹角互余,当黄赤交角变大,则地轴和黄道平面夹角变小,A错。黄赤交角的变化不影响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B错。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变大,则直射点的回归范围扩大,C对。黄赤交角的变化不影响地球自转角速度,D错。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表示秋分日节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5.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16.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段是( ) A. A至B B. B至C C. D至A D. C至D 【答案】14. B 15. B 16. A 【解析】 本题组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节气判断、季节判断、昼夜长短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4题详解】 图中显示,地球在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节气应为夏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推断,图中表示秋分日节气的是B位置,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图中显示,地球在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节气应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推断,图中D位置应表示春分日,排除C、D。 【15题详解】 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D位置表示春分日,A位置表示夏至日,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即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吃月饼,共庆团圆,表示中秋节,应在农历八月十五,一般在9月份,不在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排除A。荡秋千,踏青插柳,表示春季,在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B符合题意。放鞭炮,守岁迎春,表示春节,一般在1、2月份,不在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排除C。望双星,鹊桥相会,表示农历七月初七,一般在8月份,不在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排除D。 【16题详解】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说明直射点向南移动,由此推出应为夏至日至秋分日。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图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段是A至B,选项A符合题意。B至C,即秋分日至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排除B。D至A,即春分日至夏至日,直射点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排除C。C至D,即冬至日至春分日,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排除D。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8.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7. D 18.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 【17题详解】 图中ABCD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正确。 【18题详解】 C表示地面辐射,近地面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正确。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N地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0. 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答案】19. B 20.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基础知识及在等压线图上绘制实际风向的能力。 19题详解】 结合题干中的“N地气压高于P地”,可在N点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N点处等压线垂直,再结合图中纬度知此地位于北半球,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形成东北风,故B正确。 【20题详解】 四地中,Q地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故D正确。 【点睛】确定空气流向,要注意高空与近地面风向与受力的差异。 21.图中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详解】A选项是局部热力环流,地面受“热”点,气流应膨胀上升,反之遇“冷”点,则气流收缩下沉,故A选项不正确;白天山坡升温较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山谷升温较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山谷吹向山坡,B选项正确;海滨地区夜晚陆地降温较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较慢,气流相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C选项正确;D选项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的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市区,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A。 22.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③地转偏向力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切割从而使北半球部分气压呈块状分布,故不符合题意;②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形成气压差,造成大气运动,故正确;③假设地球不自转,即无地转偏向力,则形成单圈环流;自转形成自转偏向力则形成三圈环流,故正确;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于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而形成的,不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气压带为 (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极地高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由热力因素形成 24. 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 ) A. 气压带②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B. 风带③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 C. 在风带③,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D. 风带①的气流性质为寒冷干燥 【答案】23. C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气流向南北两侧流动,应是高压带,而且图中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风向不同,所以不会是极地高压带,应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故选C。 【24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气压带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错。风带③为东北信风带,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B对、C错。风带①为西风带,其气流性质为温和湿润,D错。故选B。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0º~10ºN盛行下沉气流 B. 10ºN~20ºN盛行东南风 C. 20ºN~30ºN盛行西北风 D. 30ºN~40ºN盛行西南风 26.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3月份、春季 B. 乙表示7月份、夏季 C.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乙表示1月份、冬季 【答案】25. D 26. B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由甲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甲为北半球的冬季,0°~10°N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10°N~20°N受东北信风影响;20°N~30°N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故选D。 【26题详解】 甲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乙为北半球的夏季,7月份。故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学生通过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对季节的判断及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7. 6月下旬,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 A. 亚洲低压 B. 亚洲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 28. 此时,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27. A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阿留申低压和夏威夷高压均位于海上,排除CD。6月下旬,亚欧大陆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为亚洲低压中心,A正确,B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赤道终年高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没有被切断,故A不符合题意;北半球是冬季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故B不符合题意;副热带高压带是夏季北切断的,故C正确;极地终年寒冷,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被切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A. 德干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伊朗高原 30. 乙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A. 受西风带控制 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D. 受季风环流影响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甲地最冷月气温高于15°C,全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1月降水多,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选项中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 【30题详解】 乙地最冷月气温高于0°C,最高气温在20°C以下,全年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A正确。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故选A。 二、综合题 31.读图,回答问题。 (1)将上左图中的A、B、C、D标在上右图适当的位置。 (2)在上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运行到图中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慢。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并且逐渐向_____移动,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在不断变_____。 【答案】(1) (2) (3)B (4)北 北 慢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示意图和地球公转中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左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右图左边地球位置可以看出太阳直射北半球,应为二分二至中的夏至日,应标B,右图右边地球位置可以看出太阳直射南半球,应为二分二至中的冬至日,应标D,再根据地球逆时针公转方向判断,右图下边地球位置表示秋分日,应标C,右图上边地球位置表示春分日,应标A。 (2)图中已经标注北极方向,顺着北极指向,地球自转应从左至右自转;由地球北极指向而确定,该公转示意图是从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应呈逆时针公转。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7月初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在左图中各点来看,B点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离远日点较近,公转速度较慢。 (4)图中显示,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此期间,地球逐渐靠近远日点,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在不断变慢。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 ,B ,C ,D 。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答案】(1)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3)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以记忆为主,为基础题。 【详解】(1)图示为南半球,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气流向南流动,在30度附近下沉,在30度地表,气流分别向北、向南流,在60度附近气流上升,在高空向南、南北流,90度气流下沉,90度近地面向北流。 (2)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位于极点,为极地高气压带。 (3)图示为南半球,0度-30度之间为东南风,标记为东南信风带;30度-60度为西北风,标记为西风带;60度-90度为东南风,标记为极地东风带。 3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5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与图16中A、B、C、D反映的气候类型连线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2)共同影响①和②两种气候类型的因素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人类活动 (3)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②_______受影响,气候特征是_______。 (4)④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 (5)①与④地的冬季气温相比,_______(填序号)气温高,除与大气环流因素有关,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 【答案】(1)①一A;②—B;③一D;④—C (2)B (3)西风带,温和湿润。 (4)海陆热力差异(季风)。 (5)①,北大西洋暖流(洋流)。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四地的地理位置可判断,①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③位于温带大陆内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④位于温带大陆东岸,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结合A、B、C、D四图的气温、降水量分布信息判断,A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图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C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终年降水量较少,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结合上题分析,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而形成,②为地中海气候,受fur德国高压带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4)④为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5)结合两地的气候特征,①地冬季温和多雨,④地冬季寒冷少雨,由于①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和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准确的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并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和气候特征等内容即可判断。注意比较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