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106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106张ppt)

第 2 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必备知识 】 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经济 人类活动 生物 2. 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 以山西为例 ) 市场经济 利用率 传统产业 外运能力 传统 3. 区域农业发展 ( 以东北地区为例 ) 商品粮 黑土地培肥 保护区 4.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 (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江三角洲 城镇 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典题探究 】 【 典例 1】 (2017 · 兰州二模 )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下图为 我国原生、次生荒漠 ❶ 的分布图。 材料二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目前,甘肃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下图为 河西走廊地区水系及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❷ 。 (1) 简述材料一图中 A 地和 B 地周围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 (2) 评价甘肃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条件。 (3) 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可能对当地和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4) 为实现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我国原生、次生荒漠分布广、面积大。 信息❷: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在河西走廊地区。 (2) 图像信息。 信息❸: A 地和 B 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信息❹:我国荒漠化加快地区主要在西北内陆地区。 信息❺:依据经纬度位置,甘肃省大部分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信息❻:河西走廊河流为内流河,水量相对较少。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人为原因 A 、 B 地区位于我国西北 _____ _______ 地区→不合理用水, 在能源缺乏区 _________ ,在 牧区、农牧过渡区过度开垦、 _________ 等→引起土地荒漠化 干旱 半干旱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2) 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条件 图中经纬度→甘肃省大部分处于 ___________ 区→光照充足、 ___________ 大,利于玉米制种。 有利于玉米的 _____ 和储存,保证 种子的 _______ 等。 _____ 少,是该 地发展玉米制种的主要限制性条 件 干旱半干旱 气温日较差 晾晒 发芽率 降水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3) 当地和下游地区 地处河西走廊→主要通过 _____ 灌溉发展玉米制种→不合理的 灌溉方式→可能会造成地下水 位抬升, _______ 加剧;对下游 地区而言,上游用水量增加, 下游水量减少,湖泊和绿洲 _____ ,植被退化, _______ 加剧 引水 盐碱化 荒漠化 萎缩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4) 防治目标 治理荒漠化→调控 _____ 行为→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加强 _____ ,加强宣传,控制 _____ 过快增长等 人类 立法 人口 答案: (1) 人为原因:不合理用水、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 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烈,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玉米产量大,品质好;灌溉系统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干旱的气候利于玉米种子脱水干燥,也有利于种子的保存。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 (3) 对当地的影响:大量引水灌溉,易加剧土地次生盐碱化。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湖泊萎缩,沙丘活化,沙丘移动造成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绿洲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加强立法和行政干预;加强对荒漠化地区的监测;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育草封沙,设置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矛盾;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解题技法 】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 问题判断。 ①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 (2) 原因分析。 ①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 ( 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 ) 、地形特征 ( 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 、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3) 防治措施。 ①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 ②工程措施:因地制宜。 ③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 新题预测 】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 1 ~ 3 题。 1. 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 (    ) A. 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 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 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 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2. 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 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 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 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 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3. 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D , 3 选 A 。第 1 题,我国南方某低 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与丘陵地形起伏大、 降水集中多暴雨及植被稀少等因素有关。针对水土流 失的调查,影响水土流失程度的因素有地形因素、降 水因素等,所以需要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的 分布图。降水量的大小、季节分布状况与水土流失 关系密切。第 2 题,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 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第 3 题,一般情况下,在坡度较缓的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当坡度达到一定情况,输沙量变化较小,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①。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 990 千米,其中有 140 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图甲为包兰铁路部分路段和某观测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 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自然环境特点。 (2) 说出该地区冬季的盛行风,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 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 解析 】 第 (1) 题,地表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文和土壤等方面。第 (2) 题,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第 (3) 题,注意材料二中信息, “ 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 ” ,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条件;另外,砂砖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沙丘流动。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 (1)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 主要为荒漠植被 ) 。 (2) 西北风。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 ( 近地面 ) 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方向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盛行西北风。 (3) 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 加固训练 】 (2015 · 安徽高考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 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 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 -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 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 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 解析 】 第 (1) 题,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干流 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向西流经盆地,然后 流经大尤尔都斯盆地,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第 (2) 题,湿地形成原因,主要从湿地水的来源、地形、蒸 发、冻土等因素考虑。结合图中的信息,从上述方面 分析。第 (3) 题,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应从法律、 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角度分析。加强宣传,增强 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 答案: (1)( 自源头 ) 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 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考点二 区域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 【 典题探究 】 【典例 2】 (2017 · 汉中三模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波斯湾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 ❶ ,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 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 3.5 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 ❷ ;并且 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原油外运方便 ❸ 。油田的地下压力高, 油井多为自喷井 ❹ ,占油井总数的 80% 以上。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 “ 石油王国 ” 。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费保持着 6% ~ 8% 的年增长率。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 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 50% ❺ 。 材料三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1) 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 (2) 简述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 (3) 指出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信息❷:该区域油田规模大。 信息❸:运输成本低。 信息❹:石油开采成本低。 信息❺:改变沙特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比重。 (2) 图像信息。 信息❻:沙特阿拉伯是波斯湾沿岸最大石油生产国。 信息❼:沙特阿拉伯地处副热带地区,纬度低。 信息❽: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竞争 力强 作为波斯湾沿岸最大石油生产 国的沙特阿拉伯,具备石油 _________ 低、运输成本低和 _____ 好的优势→在世界石油贸易 中竞争力强 开采成本 品质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2) 优势 条件 纬度低→太阳 _____ 热量高, 气候干旱→云量少→太阳光照 强→太阳能丰富 辐射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3) 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 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 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 50%→ 改变沙特的 _________ 结 构,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 比重→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从长远来看,降低沙特对原油 出口的依赖,优化 _________ , 有利于沙特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费 产业结构 答案: (1)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大,油田规模大,埋藏浅,能够自流喷发,易于开发,开采成本低;石油品质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海运成本低。 (2)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热量高;气候干燥,云量少,太阳光照强。 (3) 能源结构方面:能源结构从依赖石油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环境方面:减少石油燃料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经济方面:从依赖原油出口,向石油化工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 解题技法 】 评价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思路 (1)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 资源分布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3) 交通条件:包括主要港口、交通运输方式等。 (4) 劳动力:包括数量和素质。 (5) 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6) 工业基础:包括社会协作条件等。 (7) 地形地质:从地形类型、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 (8) 政策:对区域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 新题预测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 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 “ 盐差能 ” 。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为 3.5% 时,其 与河水之间的 “ 盐差能 ” 相当于 240 米水头差的能量 密度。“水压塔渗压系统” ( 乙图所示 ) 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一。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 ( 见甲图 ) 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 2014 年 11 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该电厂每平方米半透膜的发电功率为 1.3 瓦,而盐差能发电要实现经济盈利,半透膜的发电功率应达到每平方米 2 ~ 3 瓦,半透膜安装总面积应达到数百万平方米。 (1) 荷兰 “ 盐差能 ” 蕴藏量丰富,请分析原因。 (2) 与风力发电相比, “ 盐差能 ” 发电有何优势? (3) 分析荷兰尝试 “ 盐差能 ” 的原因。 (4) 在实际试验中发现, “ 水压塔渗压系统 ” 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请分析可能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依据材料,盐差能是河流淡水与 海洋咸水之间产生的能量,必然与河流多少、海域面 积有关。第 (2) 题,注意两者比较,风力发电受风力 变化影响较大,同时风力发电要占用较大土地面积; 而盐差能是两种水体之间产生的,不占用陆上土地, 基本不受天气影响。第 (3) 题,开发新能源能缓解能 源紧张压力,同时属于清洁能源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 (4) 题,结合材料可知,发电效率与技术成熟度、半透膜效率、海水盐度有关。 答案: (1) 临海,海域广阔 ( 海岸线长 ) ;河流众多,水量稳定。 (2) 受天气的影响小;占用土地少。 (3) 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 “ 盐差能 ” 属清洁能源,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4)( 半透膜 ) 技术不成熟;淡水渗透进海水后,海水浓度下降,半透膜两侧盐度差会下降;半透膜容易受河 ( 湖 ) 床泥沙及污染物堵塞致使效率下降;半透膜容易受水生生物的影响。 【 加固训练 】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 (1) ~ (3) 题。 材料一 图 1 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 1 中甲地区建有 “ 芦风电场 ” ,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 ( 如图 2 所示 ) ,风机大叶片朝向东北。 材料三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 “ 一次转移 ” 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 “ 二次转移 ” 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 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及风机叶片朝向的主要原因。 (2) 说明甲地海岸带 ( 海陆交接地带 ) 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3) 说出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从题干中得知,该风电场建在山 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地势高而风力大,另外从经纬 度可以判断为我国福建省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该地区季风和海陆风明显,风能资源丰富。风 机大叶片应面对风来的方向,福建省处于季风气候 区,我国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风强劲, 又由于纬度较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冬季的西北 季风到达该处时就转化为了东北季风。第 (2) 题,结 合各种海岸带的类型及利用方式,沿海地带应考虑海 洋资源的开发,如水产养殖、捕捞、潮汐发电等。第 (3) 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第一次产业转移是发展中 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工资 水平低,土地租金便宜、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等原因承 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而第二次 产业转移是作为转出区,结合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劳动力、土地价格、环境、政策等角度考虑。 答案: (1) 沿海地区风力大;山脊或山顶地区,地势高,风力大。 该地东北风持续时间长,且风力强劲。 (2) 水产养殖;水产捕捞及加工;潮汐能 ( 波浪能 ) 发电。 (3) 角色:一次转移时为转入地 ( 承接地 ) ,二次转移时为转出地。 原因: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增大;政府政策支持。 考点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典题探究 】 【 典例 3】 (2017 · 石家庄二模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汉代称为“北海”, 其周边地区曾是 中国古代北 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地带 ❶ ,也是汉代苏 武牧羊之地。贝加尔湖 水质优良,水量丰富,蕴藏着 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约 20% ❷ 。湖面海拔 456 米,表层水温 8 月最高,为 9 ~ 10 ℃, 1 月至 5 月结冰,冰层厚度 70 ~ 115 厘米 ❸ 。 (1) 苏武牧羊受到的主要自然威胁有哪些? (2) 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 “ 空调机 ” ,请分析原因。 (3) 有人建议从贝加尔湖引水到我国北方地区,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古代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 信息❷: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 信息❸:贝加尔湖结冰期长。 (2) 图像信息。 信息❹:贝加尔湖纬度较高。 信息❺:贝加尔湖南部、东部等高线密集。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自然威胁 纬度较高→气候 _____ , 冬季漫长→牲畜缺少 _____ 寒冷 草料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2) 天然双向 贝加尔湖水量大→夏季升温 ___ , 冬季降温 ___→ 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3) 引水 赞成→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 大→改善北方地区 _____ 环境, 促进 _____ 发展。反对→线路长, _____ 量大→投资大;纬度高→ 气温 ___→_____ 期长;跨越 _____ 调水→协调难度大 慢 慢 生态 经济 工程 低 结冰 国界 答案: (1) 冻害 ( 气候寒冷 ) ,冬季缺草 ( 料 ) 。 (2) 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 (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潜热 ( 或热量 ) ,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 (3) 赞成。理由: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理由:线路长,工程量大,投资多;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跨越国界调水,协调难度大。 【 解题技法 】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角度 (1) 调配原因: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 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以下两方面分析:①对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② 对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新题预测 】   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 2014 年底开工建设,预计 2018 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B. 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C. 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D. 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2. 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A. 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B. 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 C. 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D. 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 解析 】 1 选 A , 2 选 C 。第 1 题,材料显示配水工程输 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说明沿线地区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大;杭州使用河道型水 源,说明千岛湖不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图中显示, 该调水工程线路走向与富春江流向一致,水可以自 流;为了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第 2 题, 该工程建成后不会对千岛湖产生污染;工程采用管道输水,不会改善沿线河湖水质;千岛湖水的调入,不会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调水能够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可以延缓杭州城区地面下沉;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可以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3.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 “ 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 。 材料二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 ( 我国重要能源基地 ) 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图。 (1) 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 (2) 说明盐城素有 “ 鱼米之乡 ” 美称的理由。 (3) 分析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4) 说明实施 “ 皖电东送 ” 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 解析 】 第 (1) 题,湿地的形成从来得多 ( 水源足 ) 、 走得少 ( 地势 ) 、存得多 ( 径流 ) 三个方面分析。第 (2) 题, “ 鱼米之乡 ” 分析要从当地生产 “ 鱼 ”“ 米 ” 条 件入手。当地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故 生产稻米;水面广阔,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适合渔业生产。第 (3) 题,结合图例可知淮南地区有 丰富的煤炭资源,距离江苏省、浙江省等经济发达的 省份比较近,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第 (4) 题, “ 皖电东送 ” 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分析。 答案: (1) 沿海地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海水倒灌;降水较丰富;河水泛滥等。 (2)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河湖众多,邻近上海等大城市,有利于渔业发展。 (3) 地处我国中东部,邻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 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 加固训练 】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 5 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 1 674 千米。读图,完成 (1) 、 (2) 题。 (1) 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川气东送管线走向的经济因素的是 (    ) A. 城市分布 B. 地形因素 C. 交通运输条件 D. 工业基础条件 (2) 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市,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    ) ① 长期来看,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市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解析 】 (1) 选 A , (2) 选 D 。第 (1) 题,城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 A 项正确。第 (2) 题,川气东送、西气东输都是为了满足上海市的能源需求,并不是为了利用上海港口出口天然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