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微专题1.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微专题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精析】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2)递增规律: ①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节气 图示 昼夜的主要特点 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3)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变化幅度越小。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3.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4.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如右图。 【规律总结】 1.昼长随时间的变化线示意图 (1)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等长。 (2)赤道到北极圈之间,北半球春分日后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长),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长),秋分日后昼渐短夜渐长(夜长>昼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之后昼渐长夜渐短(夜长>昼长),春、秋分日时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长短周年变化规律可参照此图进行推理。 (3)北极圈上,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昼,冬至日时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 (4)南极圈以内地区,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出现极昼,夏至日前后出现极夜。 2.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线示意图 由图可知,若甲地和乙地纬度数相同,并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则甲地的昼长等于乙地的夜长,因此可以根据这种对称性来计算某一纬度的昼(夜)长。如北纬40°地区的昼长是14小时,那么南纬40°地区的夜长是14小时。 3.同一经线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为日出时刻,纵坐标为纬度。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赤道上6时日出,昼长为12小时;随纬度升高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表明昼长越来越长,则北半球为夏半年;日出时刻为0:00意味着该纬度出现极昼现象,若该纬度为66°34′,则表明此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图中纬度为南半球则相反。 二、正午太阳高度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 (1)文字描述: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图形描述 (3)特别说明 ①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②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季节变化规律 (1)文字描述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6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地区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 (2)图形描述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 三、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 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 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 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 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 【高考例析】(2018·课标I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 车流量大 B. 雾霾天多 C. 平均坡度大 D. 两侧村庄多 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 6:00出发,左侧靠窗 B. 8:00出发,右侧靠窗 C. 10:00出发,左侧靠窗 D. 12:00出发,右侧靠窗 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解析】 1.高速公路一般较少经过小的居民点,D错误;该高速公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车流量较小,A错误;两路段雾霾天气不严重,C错误;据图可知,该高速公路是从重庆到贵州的毕节,沿途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因此乙和丁路段平均限速较低,B正确。故选B。 2.据题干知为7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B正确D错误。故选B。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选A。 【答案】1.C 2.B 3.A 【点睛】第1题考查了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重庆为“山城”,毕节、遵义属于贵州省,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所以限速的是地形。第2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需要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最少需要2.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第3题考查的还是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区域地形的认知,不难。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8·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下图,完成1~2题。 1. 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 等于1/2 B. 多于1/2少于2/3 C. 等于2/3 D. 多于2/3 2. 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更低 C. 日出方位更偏南 D. 正午时刻更早 1.D 通常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 °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地为1月1日正午即110°E的地方时约为1月1日12:00,因此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70°W。即70°W向东至180°共250个经度进入新年,250/360>2/3,故D正确。 2.A 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故A 正确, B、C错误。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应更晚,故D错误。 (2018·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 A. 5:00—7:00 B. 8:00—10:00 C. 12:00—14:00 D. 15.00—17:00 4.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 A. 1月15日到2月15日 B. 3月1日到3月30日 C. 5月15日到6月15日 D. 10月1日到10月30日 3.B 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D;关于A项,如果是5:00—7:00,夏季日出东北,日影为西南,冬季5:00多天津还未日出,故排除A,选B。 4.C 结合塔影比塔身短,且塔影约250米,设此时太阳高度为α,则tanα=415÷250≈1.66,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肯定大于或等于60°,结合天津市的纬度(接近40°N)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据此选C。也可以结合图示信息,此时影长较短,水面无冰,结合天空云量较多等做初步判断。 【点睛】该题的推理性较强,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图示所给信息进行推理。除了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还要学会通过非正午太阳高度来推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2018·四川省绵阳中学考前适应性考试(三))三伏是我国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时长为三十或者四十天。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付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在中国古代的干支计时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庚日,即为按照干支计时法,当日计时带有“庚”子,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据此回答5~6题。 5.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8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A. 30天 6°N B. 40天 7°N C. 30天 7°N D. 40天 6°N 6.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 B. 雨天多,空气湿度大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 D. 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 5.B 根据材料可知,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伏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所以2018年初伏为7.17-7.27,中伏为7.27-8.17,末伏,8.17-8.27,所以则2018年三伏天数为40。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期间移动,一年的时间(365天)移动一个来回,也就是23.5×4=94°。平均每天移动 94°/365≈0.2575°。从8.27日-9.23日,共27天,0.2575°×27=6.9525°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7°N的位置。故选B。 6.A 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是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雨天多,空气湿度大会缓解炎热程度,B错误。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8月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所以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不具有说服力。综上所述,A正确。 (2018·黑龙江省模拟精编大考卷(九))当地时间2014年1月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完成了钢结构主体的封顶作业。1月21日,科考队员在泰山站首次看到极昼后的日落地平线景象。泰山站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据此,完成7~9题。 7.当泰山科考站主体封顶完工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0:30 B. 12:30 C. 17:30 D. 23:30 8.据材料信息推算,南极泰山站出现极昼的时间约为( ) A. 9月23日 B. 10月22日 C. 11月22日 D. 12月22日 9.南极泰山站从主体封顶到建成开站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B. 尼罗河下游水量最大 C. 天山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高 D.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7.C 当泰山科考站(76°58′E,属于东五区)主体封顶完工时为当地时间2014年1月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北京时间(东八区)约为14:30+3=17;30,选C。 8.C 南极泰山站的纬度为73°51′S,出现极昼的时间为太阳直射点位于16°09′S左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每个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左右,据此南极泰山站出现极昼的时间约为11月23日,选C。 9.D 南极泰山站主体封顶时间为1月3日,建成开站为2月8日,该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该时段为南半球的夏季,期间,巴西高原草木茂盛;尼罗河下游水量6-10月最大;北半球为冬季,此时天山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低;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选D。 (2018·天津市红桥区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 ) A. A地的白天比B地短 B. 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4日上午5时 C. 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 D. 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 11.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 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 B.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 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增大 D.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10.C 读图可知,此时北极点周围出现了极昼,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A地较B地纬度高,故A地的白天比B地长,A选项错误;由于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A地的白天比B地长,故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6日上午5时之前,B选项错误;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与C地纬度差较小,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C选项正确;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地,D选项错误。故选C。 11.A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即黄赤交角变小。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与黄赤交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变小,故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A正确;黄赤交角的角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B错误;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黄赤交角变小,则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也缩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黄赤交角大小无关,始终等于90°不变,D错误。故选A。 (2018·东北三省三校第三次高考模拟)为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往往使街道与子午线之间成30°~60°的夹角。下图为36°N某城镇街道与子午线关系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在春分日,不考虑任何遮挡问题,阳光能从图的窗户中直接射入室内的时段大约是( ) A. 6时—9时 B. 9时~12时 C. 12时~15时 D. 15时~18时 13.正午过后两小时,该地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12.D 该地区位于北纬36°(北回归线以北),春分日当地地方时正午12时太阳朝向正南方向,18时朝向正西方向,由图中信息可知,街道与子午线夹角为45°,所以大约在该地地方时15时至18时之间,太阳位于西南方位,结合窗户的朝向,可推知该时段阳光可以从窗户直接射入室内,故D正确。 13.A 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全年正午过后两小时(即14时),太阳均位于西南方位,所以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相反方向,即朝向东北,故A正确。 【点睛】日影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日影朝向的变化 时间 地区 日出 日落 太阳方位 日影朝向 太阳方位 日影朝向 太阳直射北半球 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极昼地区 (除极点) 正北 正南 正北 正南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 正东 正西 正西 正东 太阳直射南半球 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南 西北 西南 东北 极昼地区 正南 正北 正南 正北 (除极点) 2.正午日影朝向的变化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正北。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朝正南。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当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就在物体底下,其他时间有时朝正北,有时朝正南。 3.日影长度的变化 (1)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长。一天中日影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2)一年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则相反。在太阳直射点上,日影长度为0。 (2018·天津市十二校联考二模)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陌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的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据此回答14~15题。 14.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 A. 18天 B. 36天 C. 25天 D. 50天 15.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 冬季长,夏季短 B. 冬季长,夏季长 C. 冬季短,夏季长 D. 冬季短,夏季短 14.D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日,因此在12月22日之前的24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到阳台,即一共48天左右,故答案选D项。 15.D 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影子较短,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上海晾衣杆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故答案选D项。 (2018·天津市和平区二模)下图为某学校(25°N,1l5°E)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校所在地一年中夏至日的昼长约为( ) A. 15小时10分钟 B. 13小时40分钟 C. 13小时 D. 12小时20分钟 17.阳光的入射角度越大,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越高。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 ) A. 一直调大 B. 一直调小 C. 先调大后调小 D. 先调小后调大 16.B 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县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5:10,则该县夏至日的昼长是13时40分,故选B。 17.B 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电池板固定式是以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依据安装的,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故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一直调小。故选B。 【点睛】位于晨线上的各点,此时为日出,同一纬度上各点昼夜等长。因赤道上昼夜平分,各地日出的地方时都为6时,所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利用公式计算日出、昼长、日落时间,其公式为:(12时—日出时间)×2=昼长、(日落时间—12时)×2=昼长。日出与日落方位判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方向为西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方向为正东,日落方向为正西。 (2018·陕西省榆林市下学期第四次模拟)下图示意某地6月22日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学校旗杆影长变化。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夏至日该地的最大太阳高度是( ) A. 60° B. 70° C. 80° D. 90° 19.该地位于( ) A. 东亚 B. 南亚 C. 东南亚 D. 西亚 18.D 该日为夏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影子最短时为0,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选D。 19.B 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图可知,该日该地拥有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区域,说明北回归线穿过该地;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太阳最高影子为0,即当地12点,据此可知该地经度为75°E,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南亚,选B。 【点睛】 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影子最短时为0,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017·课标卷III)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5~6题。 20.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21.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20.B 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季进入冬季,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纬度低,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 21.D 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 (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为校园局部平面图,右图为二十四节气)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2~23题。 22.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3.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2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E-(14:08-12:00)×15°/h=88°E,由材料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迟,根据北京10:00时该地日出,根据其经度为88°E,则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为7:52分,根据日出时间=12:00-昼长的一半,则可以判断该地昼长为8个小时左右,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8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综上所述,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故本题选C。 23.A 结合图示方向和材料,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年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这段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本题选A。 (2017·江西联考)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左图为巨石阵景观图,右图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④ 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夏至日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 A.6月12日 B.1月2日 C.7月12日 D.7月2日 24.A 该地位于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冬至日太阳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夏至日太阳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结合图示,可以得出A正确。 25.D 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7月2日,所以D正确。 (2016·江苏高考)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C 读图可知,太阳能热水器朝向的一侧,应为向阳的一侧,即南面。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盛行偏北风,为更好地采光,其南面应种植落叶阔叶树,为更好地挡风,北面应种植常绿针叶树。①②④南面均有常绿针叶树,影响采光,排除;③南面种植的是落叶阔叶树,北面种植的是常绿针叶树,符合要求。故选C项。 27.D 太阳能利用效果最佳时,热水器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角度判读可知,①③图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夏半年。②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华北地区的春季或秋季;④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冬季。故选D项。 二、综合题 28.下列图甲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区时为8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 (2)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该日武汉日出方向是_______。 (3)此时全球属于新日期的范围是_______,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 (4)请用斜线表示黑夜范围,把图甲的昼夜分布状况转绘到图乙中。 28.【答案】 (1) (15°E,23°26' S) 12月22日19时 (2)自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南方 (3)自165°W向东至180° 105°E向东至160°E (4)如下图所示: 【解析】(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里约热内卢区时为8时,该地位于西三区,西三区中央经线为45°W,计算可知,此时15°E为地方时12点,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5°E,23°26' S)。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此时为12月22日19时。 (2)由上题可知,此时为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太阳直射南半球,有昼夜交替地区,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3)划分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个为地方时0点经线,一个为180°经线,此时15°E为地方时12点,0点165°W,此时从165°W向东至180°为新日期。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赤道上的夜为地方时18-6点,计算可知,此时75°W为6点,18点在105°E,此时从105°E向东至75°W为夜半球,所以此时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夜半球的范围是105°E向东至160°E。 (4)读图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29.(2018·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行。下图中左图为福建省略图,右图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______,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______(填“大”或“小”)。 (2)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2)右图中PQ为______(填“晨线”或“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_____。 (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______,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______。 29.【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 大 (2)秋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 0 (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会议期间时间为9月3日至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昼渐短,夜渐长。厦门纬度比福州低,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大。 (2)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右图中PQ为晨线,该日Q点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是0。 (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即9月3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秋分日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30.(2018·山西省榆社中学(新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B点位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一年中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最小的地点(纬度位置)是 。 (3)此时a点的对跖点经过 小时与B点重合,北京当天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4)此时,北半球各地日出地方时晚于 时。位于b点的物体沿经线向O点移动,逐渐向 (东或西)偏移。 30.【答案】(1)(135°W,23°26′S) 快 (2)赤道(0°纬线)和极点 (3)3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4)6 东 【解析】(1)从图中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45°E位于夜半球的中央,地方时为0点,可知135°W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135°W;此时为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的地点是赤道。 (3)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极俯视图,a点的坐标为(180°,66°34′N),对跖点坐标为(0°,66°34′S),过三个小时与B点重合;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京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4)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晚于6点;b点在赤道上,沿经线向O点移动,是向北移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水平运动物体向东偏移。 31.(2018·广东省化州市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O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12°。回答下列问题。 (l)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2)此时北京时间是多少?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在哪里?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日出、圣保罗日落时间的变化状况。 (4)此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北京、广州、开普教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 (5)若此后一段时间。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____(选择填空)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南极中山站(69°22′S)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31.【答案】(1)略;(正午太阳高度12°N地区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以南地区 (2) 9:20 ; 12°N,160°E (3)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迟),圣保罗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晚(迟) (4)北京、广州、开普敦;广州、北京、开普敦 (5)B 【解析】(1)晨昏线应为和太阳光垂直的地球的直径,对着阳光的为昼半球,背向阳光的为夜半球。据题可知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12°,可推出此时太阳直射12°N。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的纬度与当日出现极昼(夜)的最低纬度数互余,所以极昼(夜)的最低纬度为78°,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因此极夜的范围为78°S及以南地区。 (2)图示半球为东半球,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太阳光线直射ADB经线,因此160°E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采用120°E的地方时,两地时差为2小时40分钟,用12时减去时差即为北京时间。由第(1)小题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12°N,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点,故直射点的坐标为(12°N,160°E)。 (2)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变短,即日出时刻逐日推迟,南半球白昼变长,即日落时刻逐日推迟。北京在北半球,圣保罗在南半球。 (4)此时太阳照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因此昼长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广州、开普敦。距离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因此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广州、北京、开普敦。 (5))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因此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南极中山站(69°22′S)出现极夜现象,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慢。B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