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在一定高度的山体,会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带,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一灌木一草甸。研究发现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28°15'N)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 下图为横断山区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光照②热量③水分④土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根据材料推测,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干旱灌丛 D. 亚热带干旱灌丛 ‎3. 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 A. 气流下沉增温 B. 山谷蒸发旺盛 C. 地壳运动剧烈 D. 山体相对高度大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自然带类型更替。海拔高度变化,热量、水分条件改变,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②③对。光照不是决定自然带类型的因素,①错。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类型,④错。B对,A、C、D错。‎ ‎【2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植被,金沙江河谷底部应是亚热带植被,A、C错。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一灌木一草甸,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结合图示金沙江河谷底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河谷,可能为亚热带干旱灌丛,D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迎风坡一侧山麓,B错。‎ ‎【3题详解】‎ 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地壳运动剧烈,C不包括。植被逆向分布主要受气温和水分因素影响,气流下沉增温,导致山谷蒸发旺盛,形成干旱的环境,A、B包括。山体相对高度大,河谷底部位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环境,D包括。‎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呈南北方向延伸,山麓海拔约为‎551m,山顶海拔约为‎3079m。下图示意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物种的数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峨眉山海拔1100‎-1899 m的乔木主要为(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阔叶混交林 D. 针叶林 ‎5. 研究发现,近年来该山地海拔‎2800m以上地区乔木分布面积扩大、物种数增多,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增多 B. 全球变暖 C. 光照增强 D. 人类活动减少 ‎6. 该山地海拔‎600m以下地区植被带内物种数较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地盐碱化 D. 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海拔‎600m以下地带接近山麓地区,山麓植被带与当地的水平植被带一致。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带的乔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山麓植被带往上的乔木依次是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因而海拔1100‎-1899m地区的乔木应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故选C。‎ ‎【5题详解】‎ 该山地海拔‎2800m以上地区乔木的分布面积扩大, 说明林带向高海拔地区扩展,林线上升,可推出高海拔处的热量条件转好,适合森林发育。全球变暖能使山地更高海拔处气温升高, 热量增加,B项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海拔‎6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带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乔木应较多,物种数应较多,而图中显示这一地区物种数较少,主要原因应是人类活动如开垦耕地、建筑房屋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带,使物种数较少。四川盆地为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植被破坏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A。‎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图中(  )‎ A. 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 B. 丙表示草甸草原带 C. 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 D. 丙表示温带荒漠带 ‎8. 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降水 B. 气温 C. 相对高度 D. 山顶海拔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南缘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北缘为天山。读图可知,该山峰甲坡山麓海拔为‎4600米左右,乙坡山麓海拔为‎1300米左右,甲、乙两坡山麓海拔差异显著,由此可判断该山峰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山脉南侧为青藏高原,北侧为塔里木盆地,因此南坡的地面高度要远高于北坡,故甲表示南坡,乙表示北坡;北坡山麓为塔里木盆地边缘,该盆地较为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旱,属于温带荒漠气候,丙表示温带荒漠带,D正确。‎ 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乙两坡相比,乙坡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谱较复杂,故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相对高度,C正确。气温和降水对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影响较小,并非主导因素,AB错误;甲乙两坡同属于该山地,山顶海拔相同,与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针阔混交林 B. 热带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荒漠 ‎10. 形成东西坡山麓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 B. 降水 C. 气温 D. 洋流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四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位于山脉东麓,结合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对。针阔混交林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A错。该地没有热带雨林,B错。温带荒漠可能在西坡,东坡不存在,D错。‎ ‎【10题详解】‎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植被以森林为主。西坡是背风坡,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形成东西坡山麓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对。东西两坡海拔相同,A错。气温不是形成森林、荒漠植被差异的原因,C错。位于内陆,不受洋流影响,D错。‎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荒漠、草原、森林 ‎12. 从丙到甲自然带更替体现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D. 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图中甲、乙、丙位于我国40°纬线附近,从内陆到沿海距离海洋越近降水越多,自然带由荒漠带、草原带逐渐过渡为森林带,故该题选D。‎ ‎【12题详解】‎ 从丙到甲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为水分,故该题选B。‎ ‎【点睛】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4. 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 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 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 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 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海拔是比较高的,其气温较低,故AB错误;读图由题干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该区域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比较明显,降水较多且其热量条件较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可知C错误,故D正确。‎ ‎【14题详解】‎ 河谷地带的海拔较低,且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其气温是比较高的,故A错误;读图可知乙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区域的纬度较高,气候比较寒冷,河谷与平地地带,排水不畅,且多冻土发育,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排水条件较好,不容易积水,利于森林的生长,可知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林线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线。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林线的海拔就较高,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差,林线就低。‎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 蒸发量减少 B. 下渗量减少 C. 径流总量增多 D. 气候更加湿润 ‎16. 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 自然灾害减少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mm,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mm,A错误。图中显示,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B正确。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更多,所以径流总量减少,C错误。图中显示,与原始生态林相比,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D错误。‎ ‎【1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A错误。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B错误。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 以下四座山的在同一经线上,请根据各自的自然带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7. 若仅依据热量条件判断,则四座山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为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乙甲丙丁 D. 丙甲乙丁 ‎18. 山顶雪线的形态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列关于丁的雪线形态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南坡的热量条件好 B. 北坡的坡度缓 C. 南坡为迎风坡 D. 北坡的植被多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地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据图可知,丙的基带为雨林,位于热带,纬度最低;其次甲,基带是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然后乙,基带是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最后是丁,基带为针叶林,纬度最高。故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丙甲乙丁。故选D。‎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南坡的雪线较北坡低,南坡由于地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东南坡的热量条件好,雪线应该更低;北坡的坡度缓、植被多对雪线的高低影响小。故选C。‎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 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 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0. 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防御 B. 节约耕地 C. 防雨保温 D. 就地取材 ‎【答案】19. C 20. A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故答案选C。‎ ‎【20题详解】‎ 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房顶有宽檐,围墙上部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是就是安全防御,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填空题 ‎21.下图表示位于30°N—60°N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该气候特点是_____;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B.C两地中的_____地区,其形成原因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 ‎(3)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图中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 ‎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答案】 (1). 温带季风 (2).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 B (4).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5). C (6).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7).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8). C (9). B (10).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A地地处温带地区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B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B,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C,其形成原因是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3)①为冬季多雨类型,可以直接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字母为C;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字母为B;③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气候类型,再根据夏季多雨,可知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字母为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