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本溪市燕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段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辽宁省本溪市燕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段考(解析版)

辽宁省本溪市燕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线上段考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1. 根据表中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 B.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 D. 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2. 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开发历史的长短 C. 政治经济因素 D. 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故A选项错误。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故B选项错误。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故C选项错误。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故D选项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既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又有政治、经济、资源、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 A. 西北多东南少 B. 南多北少 C. 东北多西南少 D. 均匀分布 ‎4. 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源充足 B. 资源开发 C. 交通便利 D. 地势高峻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移,说明人口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 ‎【4题详解】‎ 结合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丰富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交通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 纸币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风力侵蚀 B. 乙——流水沉积 C. 丙——流水溶蚀 D. 丁——断裂下陷 ‎6. “五岳独尊”的泰山山体所属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7. 图中四地,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最高的是(  )‎ A. 泰山地区 B. 长江三峡地区 C. 桂林地区 D. 黄河壶口地区 ‎【答案】5. C 6. C 7. C ‎【解析】‎ ‎【5题详解】‎ 甲图表示泰山,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泰山为断层形成的地貌,与流水侵蚀也有密切关系,但与风力侵蚀无关,A错误。 乙图表示长江三峡,三峡是地壳上升过程中,长江下切侵蚀的结果,不是流水沉积的结果,B错误。丙图表示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流水溶蚀形成,C正确。丁图表示壶口瀑布,瀑布一般是流水溯源侵蚀形成的,一般与断裂下陷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图中显示,泰山四周陡峭,中间突出。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特点为断块掀斜抬升。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泰山为断层组合形成的块状山地,从地质构造上来看,“五岳独尊”的泰山山体属于地垒,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7题详解】‎ 图中四地,泰山地区位于山东省,属于山地丘陵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排除A。长江三峡地区位于湖北和重庆交界地区,属两省市的边远山区,经济较落后,人口密度较小,排除B。黄河壶口地区位于黄河中游山西与陕西交界处,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排除D。与其它三个地区相比,桂林地区平原相对较多,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C符合题意。故选C。‎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 “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 “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 环境负担加重 B. 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C. 房租价格上涨 D. 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10. 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 A. 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 B. 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C. 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 D. 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答案】8. C 9. B 10.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反向春运现象,试题难度一般。‎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反向春运”是在过年期间年轻人不选择回乡探亲,而是将父母和子女接到城里过年。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会受到城市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观念发生了转变,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保障,所以①③④对,故选C。‎ ‎【9题详解】‎ ‎“反向春运”是人口流动的短期行为,不会造成城市负担加重,以及环境的破坏,A错误;父母到子女工作城市过春节,子女正值假期,往往会陪父母到附近旅游,B正确;老人和小孩到城里过年对地租价格基本无影响,C错误;反向春运能够保证劳动者留在城市坚守岗位,缓解季节性缺工,保证各岗位正常运转,D错误。综上所述,选B。‎ ‎【10题详解】‎ ‎“反向春运”减少了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运输压力,同时提高了从三四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上座率,所以其交通运输部门(铁路部门、航空部门等)应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故选D。‎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植被 D. 河流 ‎12. 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B.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 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D. 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13. 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 ‎②改善交通条件 ‎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11. B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川东与川西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不大,A错误;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丘陵、平原,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B正确;川东与川西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不大,植被差异也不大,C错误;川东与川西均有大江大河分布,差异不大,D错误。‎ ‎【12题详解】‎ 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不明显,说明该地区的城乡差距不明显,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者就近就业,远距离流动人口少,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A正确;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对人口流动影响不大,B错误;四川是人口大省,成都更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生育率应较高,C错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对留守儿童现象影响不大,D错误。‎ ‎【13题详解】‎ 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可以拓展区域联系,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起着重要作用,①②正确;加快农业现代化可能会出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使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进一步增多,③错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思想问题,但并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④错误。所以D正确。‎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 1400 万,离该市1500 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 “1500 万”的数值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 B. 最适宜人口数量 C. 环境人口容量 D. 确定不变的 ‎15. 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  )‎ A.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 就业紧张 C. 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D. 科技发展迟滞不前 ‎16. 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 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 控制人口的增长 B. 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 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 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答案】14. C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1500万”是个“临界点”或者“警戒值”,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是环境人口容量,C对,AB错。这个数值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D错。故选C。‎ ‎【15题详解】‎ 当人口超过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口持续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就业紧张,废弃物大量的排放,污染环境等,ABC不符合题意。科技发展迟滞不前与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没有必然联系,D符合题意。故选D。‎ ‎【16题详解】‎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状况,所以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能扩大环境人容量,B对。人们的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错。控制人口增长不能改变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只能推迟人口达到这个数量的时间,A错。广州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淡水资源并不是制约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D错。故选B。‎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 A. 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 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 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 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18. 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 B. 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 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 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答案】17. D 18. A ‎【解析】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7题详解】‎ 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D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需要防寒保暖,A错误;采光与建筑物朝向有关系,与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吊脚楼一般借用地形依山临水而建,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湘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袪风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其特征是家庭网店数量多,比重高,电子商务总额大(超1千万元以上)。下表为2014年我国“淘宝村”数量前10名省份分布表,据此完成下题。‎ ‎19. 东部省区“淘宝村”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廉价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市场大④物流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 “淘宝村”可能主要分布在(  )‎ A. 中心商务区 B. 市区街角路口 C. 郊区交通干线附近 D. 高校、科研机构附近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东部省区“淘宝村”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省区经济水平高,市场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便利,东部省区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价格较高,所以B正确。‎ ‎【20题详解】‎ ‎“淘宝村”要求物流便利,所以可能主要分布在郊区交通干线附近,中心商务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市区街角路口是商业区的分布位置,不是村落位置,淘宝村是因家庭网店发展起来的,与高校、科研机构分布关系不大。选C。‎ 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 A. 市区中心 B. 市区边缘 C. 河流两岸 D. 郊区 ‎22.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 A.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 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 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 城市规划不合理 ‎23. 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 (  )‎ A. 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 B. 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 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 D. 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答案】21. A 22. B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A对。BCD错,故选A。‎ ‎【22题详解】‎ 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B对。如果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商业中心的建筑物一般较低。A错。与城市环保意识强烈关系不大,C错。不能说明城市规划不合理,D错。故选B。‎ ‎【23题详解】‎ 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种建筑形式上的鲜明对照,是因为中美地域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B对,ACD错。故选B。‎ 山西省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下图为乔家大院建筑模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乔家大院建筑特色与设计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 院门向东——日落方向 B. 正房高大——尊卑有序 C. 屋檐倾斜——冬季防风 D. 高墙深院——遮挡阳光 ‎25. 在乔家大院众多传统题材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  )‎ A. 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B. 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 C. 铁路最早出现在山西省 D. 建造者的想象力丰富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院门向东,应是朝向日出方向,日落方向在西方,A错;正房高大,显示尊卑有序,B项正确;屋檐倾斜是为了雨季排水,C错;高墙深院,冬季可以防风,D错。故本题选择B。‎ ‎【25题详解】‎ 在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A项正确,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无法体现,B错;铁路最早并不是出现在山西省,C错;木雕中反映的是文化对现实中事物的一种反映,并不是靠想象力丰富,D错。故本题选择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答案】(1)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2)D地 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解析】(1)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资源角度表现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出环境污染加重,在人类生活方面表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2)高级住宅区最佳建造位置应位于D地,原因可以从图中分析:文化氛围好(靠近文化教育中心);空气清新(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地带和靠近森林公园);水质较好(位于河流上游)等。‎ ‎(3)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主要从路面硬化,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水循环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的一部分。‎ ‎(1)写出图中人类大陆的名称:A ,B 。‎ ‎(2)分析图中B、C两个人类大陆形成的共同原因。‎ ‎(3)D处被A、B、C三个人类大陆包围,但D处只形成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欧洲 南亚 ‎(2)地处中低纬度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 ‎(3)D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稠密。‎ ‎【解析】(1)结合世界海陆分布轮廓以及世界人口分布等相关知识可知,A为欧洲,B为南亚。‎ ‎(2)B为南亚,C为东亚,B、C两个人类大陆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热量充足,地势较为平坦,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且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 ‎(3)D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稠密,所以D处只形成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 ‎2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 、 、 等行业。 ‎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案】(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 ‎(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解析】(1)从材料一可看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材料三可看出,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从材料二可看出,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 ‎(3)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入区的有利影响是,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主要有,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示意陕西省三大地形区,南部秦巴山地地形崎岖,是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也是陕西省贫困县最集中的地区,另外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2011年5月以来,历经五年陕西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95亿元,搬迁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 ‎(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 ‎(2)说明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其主要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答案】(1)陕南地处山区,人口密度明显小于渭河谷地;陕南人口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带,呈带状和点状分布;渭河谷地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呈团聚状。‎ ‎(2)秦巴山地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宜垦耕地有限,耕作难度大,加之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所以人口容量比渭河谷地小得多。‎ ‎(3)陕南移民可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利恢复被破坏了的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保持水土;还有利于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利于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保护。‎ ‎【解析】(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可以结合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进行分析。秦巴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受地形限制,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聚落密度小,规模小,呈点状或带状,承载人口密度较小。渭河谷地为关中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形限制较小,聚落密度大、规模大,多呈团聚状,承载人口密度大。‎ ‎(2)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宜垦耕地面积有限,耕作难度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所以人口容量比渭河谷地小得多。‎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人口减少后,当地植被、生态及水源污染方面变化进行分析。随着人口的搬迁,当地人口密度减少,因开垦、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环境压力减小,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因当地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水源污染减少,利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