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海口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自然区域划分和农业区域划分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区域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详解】 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如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划分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旱地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界限,但该图未表达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故A项错误。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在划分指标的特征上,内部是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故B项正确。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可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该图未表达出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故C项错误。区域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故D项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自然地理要素中湿度的差异,同时直接影响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故C符合题意。题意没有体现区域的发展水平、生活特点和发展条件,排除A、B、D。故选C。 海水稻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水稻。它并非是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而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海水稻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2018年,它已经开始全国大范围试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 海水稻长势监测的依据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上图所示的某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4. 实时监测和预报海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GPS B. RS、GIS C. GPS、GIS D. RS、数字地球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海水稻植被指数主要通过收集海水稻的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获得,属于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主要运用了RS技术,A正确;GPS主要用于定位地理信息,GIS主要用于分析、查询地理信息,数字地球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的技术,排除BCD。故选A。 【4题详解】 实时监测用到了RS技术,预报海水稻病虫害的灾情用到了分析的功能,主要运用了GIS技术,故选B。 【点睛】遥感的主要应用:资源普查、植被分类、环境污染监测、灾害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和产量调查等。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活动,用户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树长大后,蚂蚁生态公益伙伴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截止2018年底,蚂蚁森林已经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5552万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 B. 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 C. 土地荒漠化和全球变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 6. 该公益项目分别将树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 A. 保持水土 B. 涵养水源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蚂蚁森林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分析解答。结合材料可知蚂蚁森林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这是针对全球变暖问题;该公益活动会在某个地域(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实体树,因此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土地荒漠化问题。C对;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不是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该公益活动无法针对解决大气污染问题,ABD错。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蚂蚁森林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和维护真树,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这些树能在该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其他选项不是其主要功能,ABD错误。故选C。 【点睛】森林的主要功能以及破坏后的影响总结如下图: 读“某地区原始森林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 与图中甲区域原始森林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暖流 ③地形 ④东南信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如果图中乙处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 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增③当地沙漠化严重④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原始森林形成的原因分析,旨在考查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影响气候成因的分析。读图,甲地原始森林为热带雨林,该地形成热带雨林是由于该地纬度较低,且与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有关,还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③④都与甲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关;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较小,①无关。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读图可知乙处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如果被毁,则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①对;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的作用,乙地森林被毁,全球水循环量减少,降水变率大,②错;雨林是生物基因宝库,雨林被毁,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对;雨林地区高温多雨,雨林被毁,会加剧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但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③错。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铜矿石的含铜量一般在1%左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铜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影响图中铜矿冶炼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10. 云南省长期向外省输出铜矿,今后应( ) A. 利用廉价水运,扩大铜矿输出 B. 利用水能资源,发展炼铜工业 C. 拓展铜矿市场,加大输出数量 D. 禁止铜矿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9. C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读图,图中铜矿冶炼厂布局在铜矿附近,靠近铜矿产地,所以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C对。铜矿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但图中铜矿厂布局的主导因素不是能源,A错。市场、劳动力不是铜矿冶炼的主导因素,B、D错。 【10题详解】 云南省长期向外省输出铜矿,收益少,不应扩大铜矿输出,A、C错。今后应利用水能资源,发展炼铜工业,延长产业链,B对。禁止铜矿开采,会阻碍经济发展,D错。 考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区域发展的措施。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 ① 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 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 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 利用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 继续增加资源的开采,提高经济效益 B. 彻底改变依靠常规能源的发展途径,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发展坑口电站,改善了生态环境 D. 加大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生产附加值 【答案】11. D 12. D 【解析】 结合图例,根据资源、能源的类型,分析发展重化工业的影响。采矿会破坏地表植被,加重水土流失。重工业发展,会加重大气污染。当地能源消耗增加,输出减少。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快开发会加速资源枯竭。我国是发展是国家,长时期内仍以常规能源为主。坑口电站会加重当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1题详解】 根据图例中的能源、矿产类型,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改变地表形态,加重水土流失,①错。会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②对。能源在当地消耗增加,减少能源输出,减轻贫困现象,③错。便于利用资源,促进城市发展,④对。D对,A、B、C错。 【12题详解】 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生产附加值,D对。继续增加资源的开采,会加快资源枯竭,不得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我国目前不可能彻底改变依靠常规能源的发展途径,B错。发展坑口电站,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错。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 对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14. 图中河流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 水电充足廉价 B. 科技水平高 C. 市场广阔 D. 劳动力丰富 【答案】13. C 14. A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图示河流为珠江流域,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故选C。 【14题详解】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优势为: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有色金属冶炼需电解,耗能大)、廉价水运,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所以选A。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势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15.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 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航运的需要 D. 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16. 从年径流量比较,长江远高于尼罗河的原因是( ) A. 长江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长江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 尼罗河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 尼罗河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防洪,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灌溉,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下游地区。故选B。 【16题详解】 尼罗河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长江处于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所以长江年径流量远高于尼罗河故选C。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7.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③防洪 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流域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 渭河净化速度减慢,水质变差 C. 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盐渍化现象减轻 D. 水流受阻,不利于发展航运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修建水利工程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库区及水库以上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淤积,所以对黄河下游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②③正确;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发电能力较弱,不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且这也不是该水利工程枢纽对黄河下游地区发挥的主要作用,①④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水利工程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会上升,故A错误;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水体净化速度变慢,水质变差,故B正确;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故C错误;渭河河床水位升高,水流速度变慢,有利于航运,故D错误。故选B。 读图中甲、乙两国,回答下面小题。 19. 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两国农业的对比符合实际的是( ) A.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20. 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B.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C.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甲是印度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及德干高原及半岛两侧的沿海平原,乙是美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平原和中央大平原,A错;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劳动力素质、机械化水平都低于美国,B错、C正确;印度人口众多,粮食商品率低,主要是自给,美国粮食大量出口,D错。故选C。 【20题详解】 印度东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A正确;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山地和高原阻挡了冬季风,受寒潮影响小,B错,符合题意;美国东西两侧临大洋,受海洋影响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C正确;美国中北部地区纬度高,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故选B。 下表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陆生生物多样性增加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大 D.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2.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 推广鱼塘—台田农业 B. 推广水稻种植 C. 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 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21. C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干信息,掌握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比较图示反映的1979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相比于1979年,2005年湖泊面积大大缩小,湖泊的生态环境功能减弱,则空气湿度明显下降,且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小,洪涝灾害多发,粮食产量不会大幅提高。由于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扩大,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水生生物物种减少,陆生生物多样性也减少,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旨在考查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了解辽宁西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处在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较少,不适合在该地推广鱼塘—台田农业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 C对,ABD错。故选C。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地条件不同 B. 矿产资源条件不同 C. 海陆位置不同 D. 气候条件不同 24.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不利于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 秋雨较多,光照不足 B. 地形崎岖,平原面积小 C. 水旱灾害频繁 D. 紫色土壤不适宜棉花种植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而图示甲图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乙图为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相对不足,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所以影响两区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不同,D对;两区域土壤都肥沃,地势均较平坦,A错;矿产资源条件不会影响农业生产方式,B错;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不利于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与乙区域(华北平原)相比,甲区域(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由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在秋季不利于棉花采摘,A对;该区域为面积广大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土壤条件适合棉花种植,两区域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都频繁,BCD错。故选A。 【点睛】棉花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或多年生灌木植物,喜温暖,要求积温3000℃以上,阳光充足;适宜沙壤土壤种植,土壤要有一定肥力,富含硼元素;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棉花收获季节要雨量小,持续晴朗,便于棉花采摘。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 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 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6. 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 资源短缺 B. 劳动力短缺 C. 环境质量下降 D. 农产品供应不足 【答案】25. B 26.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模式,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模式的差异即可正确作答。 【25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到,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B对。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对应的主要是①地,A错。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对应的主要是④地,C错。图中没有显示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D错。故选B。 【26题详解】 上述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是工业化带动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污染物的排放增加,必然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C对。四人地区的工业类型不同,不是都需要大量资源,出现资源短缺问题,A错。我国劳动力丰富,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B错。只有农产品加工工业可能有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D错。故选C。 【点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②对生物的影响: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对水的影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 ④对气候影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 ⑤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近几年来,有不少山东、上海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疆投资建厂。下图为2005-2016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可推断图示时间内( ) A. 新疆棉花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B. 棉花消费区不断向东推移 C. 2011-2013年新疆棉花单产下降 D. 棉花生产区集中程度增强 28. 有利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是( ) A. 产业链完整市场适应性强 B. 基础设施完善 C 位于新丝绸之路核心位置 D. 技术水平较高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图为2005-2016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示意图,推断不出新疆棉花单产水平,故A错误;同理,推断不出棉花消费区的推移以及新疆棉花单产水平,故B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比重在上升,棉花生产区集中程度增强,故D正确。故选D。 【28题详解】 新疆地处边远地区,产业链不够完整,市场适应性较弱,A错;基础设施不完善,B错;位于新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技术水平较低,D错。故选C。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图甲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③图甲、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30. 如果用图乙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图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东部地带经济发达,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图中甲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图乙表示中部地带、图丙表示西部地带,B正确。 【30题详解】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图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C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2:珠江流域图 (1)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答案】(1)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2)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的影响以及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本题考查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红水河水电开发可以使西南地区的电能输往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但常规能源短缺,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珠三角直接用电能作为能源,可以少利用煤炭,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水库的修建可以防洪抗旱;梯级开发还包括水土流失的治理,导致珠江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 (2)本题考查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河流的综合开发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有:发展旅游业(当地多喀斯特地貌,且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当地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琼中绿橙”属于红心橙中的优等品种,在同类品种中成熟较早,市场潜力大,能够满足现代人对高品质果品的需求,它要求种植在海拔600米以下,土壤为冲积土,pH在4.5至6.5,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区。“琼中绿橙”是海南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但目前只能种植于海南省琼中山区(下图),由于种植环境的特殊性和土地的稀缺性,其产量不高,相对国内其他品种的橙来说,知名度不够高。 (1)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琼中适宜绿橙生长的土地条件。 (2)请为海南“琼中绿橙”进一步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答案】(1)琼中位于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地区,适宜绿橙种植;土壤由万泉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呈酸性。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种植范围,增加产量;加强推广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先于同类产品上市,提高供应效率,抢占市场先机;开发绿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多样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需要紧密结合材料灵活分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琼中适宜绿橙生长的土地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材料“它要求种植在海拔600米以下,土壤为冲积土,pH在4.5至6.5,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区”,据题图信息可知,琼中适宜绿橙生长的土地条件主要有琼中位于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地区,适宜绿橙种植;土壤由万泉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呈酸性。 (2)本题主要考查海南“琼中绿橙”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材料“目前只能种植与海南省的琼中山区”,因此海南“琼中绿橙”进一步发展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种植范围,增加产量;根据材料“相对于国内其他品种的橙来说,知名度不高”,因此需要加强推广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该地可借助海南优越的热量条件,进一步改善绿橙的生产条件,先于同类产品上市,提高供应效率,抢占市场先机;最后,可以开发绿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多样化。 【点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可以思考的角度:合理控制种植规模;加大生产过程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加大技术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灾害抵御能力,保证粮食稳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相关产业链;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品牌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农作物类型等。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北京的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材料二: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 材料三:京津冀区域简图、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已进入右图中的_____阶段。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等。 (2)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意义有哪些? 【答案】(1)加速阶段;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用地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 (2)缓解北京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周边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京津冀地区城市化的阶段和城市化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城市化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据题图信息可知,就整体水平而言,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用地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 (2)本题主要考查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材料“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北京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信息可知,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缓解北京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从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3 000毫米左右。哈拉诺尔湖位于敦煌市区西北方向30多千米处,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由于河西走廊移民开发,疏勒河逐渐断流退缩,党河下泄水量锐减,哈拉诺尔湖水面开始萎缩。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党河上游又相继建起昌马水库、双塔堡水库和党河水库,哈拉诺尔湖便彻底干涸了,昔日的广阔湖泊变成了盐碱荒滩。经过治理,2017年初春,干涸了60年的哈拉诺尔湖重现碧波。下图为疏勒河中下游流域简图。 (1)试分析哈拉诺尔湖萎缩的原因。 (2)指出哈拉诺尔湖萎缩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河西走廊移民开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急剧增加;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入湖水量减少;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任答其中3点) (2)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沙尘暴天气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其中2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有效提炼和整合材料相关信息,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哈拉诺尔湖萎缩的原因。哈拉诺尔湖萎缩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3 00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造成哈拉诺尔湖萎缩。人为原因:根据材料“历史上由于河西走廊移民开发,疏勒河逐渐断流退缩,党河下泄水量锐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党河上游相继建起昌马水库、双塔水库和党河水库后,哈拉诺尔湖便彻底干涸了”可知,人为原因主要有:河西走廊移民开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急剧增加;同时,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从而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 (2)本题考查哈拉诺尔湖萎缩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不断加重;湖床裸露,增加了新的沙源,沙尘暴天气频繁;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