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 A. 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 B. 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 C. 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 D. 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 ‎2. 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正确的是( )‎ A. 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 B.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 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 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甲功能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主要分布在中心商业区的周围,可判断是住宅区;乙功能区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利,远离中心城市和居民区,可判断是工业区;且乙功能区是西北-东南向延伸,说明城市盛行东南风或西北风。选D正确。‎ ‎【2题详解】‎ ‎①处靠近居民区,不宜建钢铁厂; ②处靠近河流,建大型仓库易污染水源;③处靠近大学城市,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④处在居民区,建食品加工厂——劳动力丰富,且接近消费市场。选C正确。‎ 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 ‎4. 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A 4. A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区域资源数量最少的资源,故选木板最短的森林,A对,BCD错。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成负相关。所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①②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不好把控,实行计划生育是减少人口数量,两者均不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③④错,A对,BCD错。故选A。‎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资源 C. 对外开放程度 D.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有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A、C、D三项错误,B项为正确选项。‎ ‎6.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下题。‎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A. a>b>c B. a C. a=b>c D. a>b=c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 ‎【详解】城市地租高低分布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方,地租水平较高。故a>b>c。选A。‎ ‎7.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租水平。‎ ‎【详解】读图,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是因为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故选B。‎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影响,读某城市的空气环流,回答下列各题。 ‎ ‎8. 图示反映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热岛效应 D. 臭氧空洞 ‎9. 为减轻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宜 A. 建设生态城市 B. 提倡使用私家车 C. 限制城市发展 D.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图示城郊风,是城市有热岛效应,城郊风永远都是由郊区吹向城区;与荒漠化、水土流失、臭氧空洞无关。选C正确。‎ ‎【9题详解】‎ 城郊风,是城市中有大量的人口、工厂、交通工具不断排放废热和温室气体,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建设生态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提倡使用私家车,只会加重城市热岛效应;限制城市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都不能减轻热岛效应。选A正确。‎ ‎【点睛】减轻城市热岛屿效应措施:‎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全部地表应为草坪所覆盖,甚至在树冠投影处草坪难以生长的地方,也应加以遮蔽,以提高地表的比热容。 ‎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 ‎ ‎10.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10. C 11. D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甲国人口增长率0.4,乙国人口增长率是1.3、丙国的人口增长率是1.5、丁国的是0.4;四个国家增长率最快的是丙国。选C正确。‎ ‎【11题详解】‎ 四个国家中丁国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迁移率高,外来人口多,说明其经济发达。选D正确。‎ ‎【12题详解】‎ 当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选C正确。‎ ‎【点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对外吸引力大,外来人口多。‎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完成下列各题。‎ ‎13. 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分条件 ‎14. 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 市场距离远近 B. 市场需求变化 C. 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 政府政策的优惠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塑料大棚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塑料大棚没有改造其土壤、光照和水分条件,主要是考虑热量温度。故本题选择C。‎ ‎【14题详解】‎ 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必然会上涨。从材料中得知: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了野菜的价格。市场距离远近、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优惠,在材料中都没有提及也无法推断出,不是影响野菜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排除A、C和D。故本题选择B。‎ 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1990、2000和201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5. 与江苏省相比,贵州省城市化发展(    )‎ A. 速度慢,目前水平低 B. 速度快,目前水平高 C. 速度慢,目前水平高 D. 速度快,目前水平低 ‎16. 影响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 B. 人口数量 C. 环境质量 D. 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15. A 16.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5题详解】‎ 根据图例和坐标分析可知,贵州省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江苏,而1990年两省的城市化水平相当,故贵州省城市化速度比江苏慢。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6题详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影响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 ‎17. 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A. 1951年、1991年、2031年 B. 1991年、2031年、1951年 C. 2031年、1991年、1951年 D. 2031年、1951年、1991年 ‎18. 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 人口增长速度快 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台湾自1951年,经1991年至2031,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不断进步,老年人口比重会不断增长。读人口金字塔图,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③最大,①其次,②最小;老年人口所占比重②最大,①其次,③最小。从③到①,再到②,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的过程,图③表示195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①表示199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②表示203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台湾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该地2031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而且程度较高,A正确;人口增长率较低,增长速度较慢,B错误;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青壮年比重小,就业压力小,C错误;性别结构不会严重失衡,D错误。故选A。‎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 ‎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诞生在( )‎ A. 气候干旱区 B. 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 C. 热带雨林区 D. 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 ‎【答案】19. B 20.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19题详解】‎ 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①③正确。故选B。‎ ‎【20题详解】‎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中下游平原上。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 ‎21. 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 城市级别高 B. 城市规模大 C. 服务范围大 D. 服务种类少 ‎22. 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 交通用地减少 C. 第二产业产值减少 D. 耕地比重增加 ‎【答案】21. D 22. A ‎【解析】‎ 分析】‎ 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21题详解】‎ 合肥市为省会城市,淮南市地级市.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服务种类少、城市规模小、服务范围小、城市级别低。故选D。‎ ‎【22题详解】‎ 随着城市化进程,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A对。交通用地增加,B错。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但产值增加,C错。大量耕地被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比重降低,D错。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及城市化,理解即可。‎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 ‎23. 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 ‎24. 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资源开发 B. 宗教信仰 C. 气候优越 D. 水源充足 ‎【答案】23. A 24.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3题详解】‎ 从安徽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A。‎ ‎【24题详解】‎ 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关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选择C。‎ ‎【点睛】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2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6. 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 A. 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B. 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 C.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 D. 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25. D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看出由甲图到乙图,城市数目明显增多,且城市等级升高,为城市化进程,并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6题详解】‎ 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所以C正确。‎ ‎【点睛】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 ‎27. 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B. 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8.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目的是( )‎ A. 以税养老 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 鼓励生育 D. 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27. A 2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的人口状况和欧洲人口政策的相关知识。‎ ‎【27题详解】‎ 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A错,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的人口基数太大,故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BC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8题详解】‎ 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特征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负担重。而对独身者收税,有利于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C正确,B错误;该法律与以税养老、平衡人口性别差异无关,AD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哈密瓜的原产地是新疆鄯善县,新疆大部分地区都产哈密瓜,最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的伽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从1992年起,科学家采用杂交辐照等多种手段经过8年的时间终于培育出适于东南部沿海和南方种植的哈密瓜新品种。之后,南方开始种植哈密瓜。2010年夏天,新疆人大举南下,将新疆特产—哈密瓜输送到南方各大小城市进行销售。‎ 据此完成第下面小题。‎ ‎29. 南方人在当地种哈密瓜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条 B. 科技和市场 C. 土壤肥沃 D. 地形条件 ‎30. 新疆哈密瓜在南方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是( )‎ A. 距离市场近 B. 交通便利运费低 C. 水源充足 D. 光照强,日温差大,质量好 ‎【答案】29. B 30. 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9题详解】‎ 决定农业生产种植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是市场,而结合材料培育优良品种反映了科技因素的影响。所以南方人在当地种哈密瓜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科技。气候、地形、土壤因素不是主导因素。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由于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故生产的哈密瓜特别甜,具有市场竞争优势,D正确;新疆哈密瓜距离南方市场远,运费高,AB错误;新疆种植哈密瓜的不利条件是水源不足,C错误。故选D。‎ 如图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 ‎31. 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32.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为普通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B. 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 C. 甲为小吃店、乙为普通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D. 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普通饭店 ‎【答案】31. A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反之,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故选A项。‎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而服务等级较高的城市职能,只有较高等级的城市才具有。反之亦然。因此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故选B项。‎ ‎33.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变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过程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故正确的排序为②③①。‎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 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5.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 ‎④短期内,全球河川径流量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34. C 35. A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大气保温作用即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把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图中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⑤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保温作用与①③有关。故选C。‎ ‎【35题详解】‎ 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使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使干旱、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光化学烟雾的形 成与汽车尾气排放物有关;全球变暖使部分地区降水增多,因而不会使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故答案选A项。‎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变暖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题。‎ ‎36. 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工业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用地 D. 文化用地 ‎37.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则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答案】36. B 37. A ‎【解析】‎ ‎【36题详解】‎ 图中面积最广的是B功能区,分布在AC之间,是住宅区,A位于市中心,是商业区,C在外围是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小于住宅,A错误;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在城市中面积最大,B正确;商业用地面积最小,C错误;文化用地在图中没有位置信息,D错误。故选B。‎ ‎【3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A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吸纳最大消费人群,形成商业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B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C 处沿河靠海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由于当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是形成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据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 ‎38.“开源节流”是我们利用资源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 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 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答案】B ‎【解析】‎ 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是开源部分,而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属于节流,故选B。‎ 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 ‎ ‎39. 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A. 与交通要道交叉的距离 B. 与市中心的距离 C. 土地面积的大小 D. 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40. 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是()‎ A. 扇形结构 B. 混合结构 C. 多核心结构 D. 同心圆结构 ‎【答案】39. B 40.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 ‎39题详解】‎ 图示反映三种经济活动的地价高低都是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即与市中心的距离是影响地租水平的主要原因。选B。‎ ‎【40题详解】‎ 该图是以商业区为中心,外围是住宅区,住宅区的外围是工业区,由此形成的城市地域结构是同心圆结构。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41.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 ‎(1)A处宜发展_______生产。‎ ‎(2)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 ‎(3)C处宜发展_______生产。‎ ‎(4)D处宜发展_______生产。‎ ‎【答案】 (1). 棉花 (2). 蔬菜 (3). 乳牛 (4). 水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布局。‎ ‎【详解】(1)A地距离城市较远,地价低,且地形平坦开阔,故适宜棉花种植。‎ ‎(2)B地距离城市较近,便于销售,且靠近水源,故适宜蔬菜种植 ‎(3)C地距离城市较近,便于销售,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故适宜布局乳畜业。‎ ‎(4)D处距离城市较远的丘陵地带,适宜种植水果,既可保持水土,又获得经济效益。‎ ‎4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亳州市地处皖西北,属淮河流域,人口596万,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药材种植基地,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年有大量的人员流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亳州市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答对4个要点即可)‎ ‎【解析】‎ ‎【分析】‎ 农业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详解】注意题目要求分析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气候条件来分析,亳州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从地形、土壤条件来分析,该地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从水源来分析,亳州市地处皖西北,属淮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等。‎ ‎4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城市和________城市(填代码)。 ‎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________。 ‎ ‎(3)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矿产 资源丰富 (4). 旅游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形成及区位因素,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详解】(1)据图示信息,B位于河流交汇处,C位于河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类早期交通以河运为主,B、C水运便利。‎ ‎(2)根据图例,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矿产,A、C有石油资源,D处有煤铁资源。‎ ‎(3)E城市位于风景区,交通便利,城市目前可能定位于发展旅游,因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旅游。‎ ‎【点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44.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______.‎ ‎【答案】 (1). A (2). B (3). 晚 (4). 低 (5). 快 (6). 逆城市化 (7). 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②交通拥堵③住房困难④就业困难⑤影响社会治安等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详解】(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A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B曲线。‎ ‎(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A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B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的逐步完善,出现了逆城市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②交通拥堵;③住房困难;④就业困难;⑤影响社会治安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2、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3、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