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城市(1)学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城市(1)学案(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城市(1)学案(人教版)‎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城市---考点复习】城市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城市总体上的外部轮廓形状。‎ 主要类型分析对比如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市,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市 重庆市 特征 城市各组成部分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 影响因素 地形(多位于平坦开阔的平原)‎ 地形、河流、交通 地形、河流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 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 缺点 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 集中于两个方向,两头运距很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 用地比较分散,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较高 ‎【城市---考点复习】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功能区的布局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 商业区 ‎ 工业区 ‎ 住宅区 ‎ 形成 ‎ 形态 ‎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 集聚成片 ‎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 特征 ‎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布局原则或趋向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的交会处) ‎ 沿交通干线分布(对运输的要求较高)、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高级住宅区 ‎ 低级住宅区 ‎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位于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地方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与高级住宅区常相背发展 在布局城市工业区时,要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设卫生防护带,以减小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应按照污染越轻、离市中心越近的原则布局;不同污染类型的企业在布局时,应遵循下表:‎ 污染类型 典型企业 布局原则 ‎ 大气污染 水泥厂、发电厂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和季节性盛行风(如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垂直的郊外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河流下游和远离水源地 固体废弃物污染 发电厂、钢铁厂 远离居民区 泛练习题 一、(2018·豫晋冀模拟)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 A.工业区、批发市场 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C.高速公路、工业区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解析:1.D 2.B 3.C 第1题,注意关键词“早期”‎ ‎,故排除高速公路选项。第2题,乙位于河流上游,且临河分布、周边无工业区,具有环境优美的特点,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第3题,图中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会干扰市内交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也不合理,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工业区应布局在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图中布局不合理。‎ 二、(2018·合肥调研)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 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万的大城市 ‎4‎ ‎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 ‎10‎ ‎10万~50万的小城市 ‎70‎ ‎<10万的乡镇 ‎13 500‎ ‎1.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2.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解析:1.C 2.D ‎ 第1题,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故C正确。‎ 第2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