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解析版)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文科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1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可知,图中线速度自南向北递增,所以应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线速度的数值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ab两点位于同一纬度,而b线速度大于a,所以应为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故选D。‎ ‎【点睛】地球自转时,地表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叫“线速度”.即该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单位用米/秒表示.这个弧线长和地球纬线的方向是一致的.线速度的大小,和各地的地理纬度及测点的海拔高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均相等。‎ ‎3.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据等高线示意图判断:①图中等高线形似新月,相对高度较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稀,因此为沙丘地貌;②图中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为山地地形;③图中等高线有重叠现象,为陡崖地貌;④图中等高线弯曲明显,且凸向高处,为谷地地貌。故选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下列问题。‎ ‎4. 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 西北 B. 东南 C. 正北 D. 正南 ‎5.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丙、甲 D. 乙、丁 ‎【答案】4. C 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及实际利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4题详解】‎ 根据图中河流可以判断B地势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A地势低,再根据指向标判断向北方。故选C。‎ ‎【5题详解】‎ 乙处为山谷,且有河流,能够形成瀑布。瀑布最佳观赏位置是在适当距离仰视,所以丁是最佳位置。故选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图中甲山位于乙山的()‎ A. 西南 B. 东北 C. 西北 D. 东南 ‎7. 图中陡崖M处的相对高度H为()‎ A. 40<H<80米 B. 120≤H<150米 C. 80≤H≤200米 D. 80≤H<160米 ‎8. 若某人沿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最难上的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①‎ ‎【答案】6. A 7. D 8.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及实际利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6题详解】‎ 结合指向标判定方向: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西南方向,故选A。‎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4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得,M陡崖相对高度为80≤H<160米,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线路②沿线等高线最为密集,坡度最陡,所以最难上山的线路为②,故选A。‎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9. A 10.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经纬网图上方向及面积大小的计算,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东经130°,南纬20°,位于北京东南方向,A对。②位于东经100°,北纬20°,位于北京西南方向,B错。③位于东经20°,赤道上,位于北京西南方位,C错。④位于南纬20°,西经50°,位于北京西南方向,D错。故选A。‎ ‎【10题详解】‎ 在经纬网图上,纬度越低,相差同经纬度的面积越大,读图可知,图中丙位于赤道附近,在四地中纬度最低,阴影部分面积最大,故选C。‎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 4 444千米 B. 3 333千米 C. 2 222千米 D. 1 823千米 ‎12. 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 B. 先东北再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东南再东北 ‎13.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60°N,80°E) B. (60°S,100°E)‎ C. (30°S,100°E) D. (60°S,80°W)‎ ‎【答案】11. C 12. B 13. B ‎【解析】‎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题详解】‎ M和N两点在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较小,仅为40°,其实际距离约等于两点间的纬线段长度.根据纬线段长度计算公式L=111千米×COSΦ×经度差,(Φ为纬线的纬度数,)可以计算L MN=111千米×COS60°×40=2222千米,故选C。‎ ‎【12题详解】‎ 根据两点间的最短航向是该两点及地心组成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方向,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为向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B。‎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点位于北纬60°,西经80°,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和为180°,纬度相反,所以M关于地心对称的点为(60°S,100°E),故选B。‎ 下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10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 昆仑站 B. 中山站 C. 南极点 D. 长城站 ‎15. 上述四地中角速度相同的点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6. 下列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 日食现象 B. 昼夜更替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 ‎【答案】14. D 15. C 16.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14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可知,图中长城站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故选D。‎ ‎【15题详解】‎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0以外,均相等,所以上题四地中自转角速度相同的点有3个,故选C。‎ ‎【16题详解】‎ 日食现象是由于月球阻挡了照向地球的阳光所致,与地球自转无关,A错。昼夜交替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地方时均与地球自转有关,BCD对。故选A。‎ ‎17.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120°E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地方时 ‎ ‎④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时间的有关知识,总体难度较小,基础性强。‎ ‎【详解】北京位于116°E,而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故选D。‎ ‎18.给出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 A. 1:1000 B. 1/3000000‎ C. 040km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只要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换算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数字式比例尺的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成数字式比例尺为:‎ A、1:1000,B、1:3000000,C、1:1000000,D、1:200000,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可得,A比例尺的分母最小即比例尺最大,故选A。‎ ‎19.夏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50° B. 73.5° C. 63.5° D. 36.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5°,故选B。‎ ‎20.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同落,下列四个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1月1日 B. 5月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意义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7月1日距离夏至日最近,所以在选项中昼长最长,所以升旗仪式最早,故选C。‎ ‎21.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处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季节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详解】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为1月初,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墨尔本正值夏季,故选B。‎ ‎22.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转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与公转意义的区别,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昼夜现象是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所致,而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与自转有关,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公转有关,故选C。‎ ‎23.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塔底中央嵌有一颗铜心与顶球相对,塔身是空心的,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游人立于塔底铜心,抬头仰望,从塔心及铜球的一个圆孔窥见苍穹。一年中在某天正午可观察到阳光从顶部圆孔直射到地面的景象。请问这一天应该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属于基础知识部分,难度一般。‎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某天正午观察到阳光从顶部直射地面,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应为北半球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故选B。‎ ‎24.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日珥 C. 黑子和日珥 D. 耀斑和黑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有关知识,基础性题目,难度一般。‎ ‎【详解】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是的为日珥和耀斑,日冕层上为太阳风,故选A。‎ ‎25.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 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 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 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特殊性,意在考查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是由于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而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生存和繁衍,地球不位于太阳系中心位置,八大行星均处在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太阳系中除了水星与金星没有行星外,均有行星,故选A。‎ ‎26.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 人口普查 B. 森林普查 C. 交通定位导航 D. 确定某点高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3S”技术各自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详解】人口具有流动性,故无法用遥感监测,A错误。交通定位和导航、确定某点的高程是GPS技术的主要功能,CD错误。而森林普查和利用遥感影像勘察。故选B。‎ ‎27.GIS的全称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球卫星导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3S”技术各自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详解】GIS的全称是地理信息系统,故选A。‎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28.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溶蚀作用 ‎29.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开山取石 C. 过度放牧 D. 风化作用 ‎【答案】28. B 29.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成因,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红色荒漠出现在我国江西南部山区,由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壤广布,在发生强降水情况下,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红色岩石裸露,形成红色荒漠,其自然原因为水蚀作用,故选B。‎ ‎【29题详解】‎ 我国南方地区由于人类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出现红色荒漠,故选A。‎ ‎30.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B. 垦荒难度大,成本高 C. 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 D.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保护,意在考查学生对湿地生态效益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三江平原属于湿地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破坏湿地会使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政府下令停止开发,故选D。‎ ‎3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城市化的模式,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城市化动力的掌握情况,基础性强,难度一般。‎ ‎【详解】我国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一样,如珠三角地区主要依靠对外开放的优势,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①模式;浙江温州地区以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而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②模式;苏南靠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化发展,从而推进城市化;符合③模式;东北地区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④模式。故选C。‎ ‎3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 原料导向型、动力导向型 B. 劳动力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C.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 D. 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珠三角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基础性题目,难度一般。‎ ‎【详解】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故当时的主导产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90年代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而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选D。‎ ‎33.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为推动西部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详解】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就是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西部基础条件差,因此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故选B。‎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4.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35. 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 A. 土壤侵蚀,导致入河泥沙量大增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34. B 35.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4题详解】‎ 东北平原湿地被破坏后湿地对气候和河流的调节功能减弱,所以当地气温季节变化幅度将增加,年内温差变大,左图中选乙;河流汛期时流量较大,冬季枯水期时,流量较小,年内流量差别也较大,右图中选丁。故选B。‎ ‎【35题详解】‎ 三江平原主要是开垦湿地沼泽,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使沼泽湿地面积缩小,湿地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36.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 A. 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 石油、煤、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 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消费构成,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详解】世界能源消费是从煤炭的利用开始的,随着石油的出现,逐渐超过煤炭,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读图可知,图中B曲线符合,故选B。‎ ‎37.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下列措施不适宜的是(  )‎ A. 关、停资源型工业 B. 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联系 C. 发展环保产业,实现清洁生产 D.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详解】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环保产业,实现清洁生产,但是不能关、停资源型产业,故选A。‎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8. 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A. 大农场生产 B. 生产专业化 C. 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 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39. 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进行农业区划 B. 加强水利建设 C. 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 退耕还林还草 ‎40.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 加大技术投入 B. 加强市场营销 C. 改善交通条件 D. 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38. B 39. C 40. 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措施和生产特征综合分析。‎ ‎【3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时,农产品只销往当地市场。处于第二阶段时,农产品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处于第三阶段时,农产品可打入国际市场。其销售范围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类农业生产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故选B。‎ ‎【39题详解】‎ 建国以来,我国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建立了粮、棉、油、糖料等商品性生产基地,以推动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当地→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了出口贸易,使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因此,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故选C。‎ ‎【40题详解】‎ 农产品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这需要加大技术投资,改善交通条件,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大量使用农药只能间接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而没有直接影响。故选D。‎ ‎【点睛】农业的区位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1)气候。判断分析当地气候,并根据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2‎ ‎)地形。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者林业。3)土壤。影响作物的种类。4)水源。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对干湿状况的要求选择。‎ 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关注其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2)交通。商品率越高的农业对交通运输便利程度要求越高。3)劳动力。发达国家内劳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4)科技。冷藏、机械化生产、培育优良品种等,促进农业发展。‎ 二.综合题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图为北半球______日(节气)的日照图。‎ ‎(2) 比较A、B、D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角速度______;线速度______。‎ ‎(3) 图中晨昏线为______(晨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 点。‎ ‎(4) 某物体从A点向B点做水平运动,那么该物体向______偏。‎ ‎(5) 此时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 (1). 冬至 (2). A=B=D (3). B> A >D (4). 晨 (5). (23°26〞S,30°E) (6). 10 (7). 18 (8). 右 (9). C>B> A >D (10). C>B> A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光照图的判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应为北半球冬至日。‎ ‎(2)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均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角速度A=B=D,线速度B>A>D。‎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为晨线,图中晨昏线为晨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地方时12点经线位于图中0°经线东侧30°,为东经30°,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30°E)。A点在昼半球中央经线西侧30°,地方时为10点,北京时间比该地早8小时,为18时。‎ ‎(4)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地偏力向右,南半球向左,图中AB位于北半球,所以物体从A点向B点做水平运动,向西侧偏。‎ ‎(5)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距离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图中C>B> A >D,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昼夜长短为C>B> A >D。‎ ‎【点睛】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昼夜更替现象 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出现了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的昼夜交替现象,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置相对偏东地区早看到日出,每个地区又以本地太阳高度最高时为地方时12点,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为地方时。‎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42.阅读材料及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左图),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以后,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右图),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 根据左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根据右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流域地势特点。‎ ‎(3) 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4) 田纳西河确定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实行梯级开发,建造水电站。除防洪外,水资源综合开发还具备哪些效益。‎ ‎【答案】(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矿产,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东高西低 ‎(3)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落差较大。‎ ‎(4)航运 发电 灌溉 旅游 养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开发与治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详解】(1)根据图a中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利用方式,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影响时,要从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进行。‎ ‎(2)流域地势特点主要从河流流向角度分析判断。读图可知,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动,所以地势东高西低。‎ ‎(3)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落差、水量角度分析。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落差较大,所以水能丰富。‎ ‎(4)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综合效益,除防洪乙为,水资源综合开发还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效益。‎ ‎43.读图回答问题: ‎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 ‎(2)近年来A周边地区_______(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_______。‎ ‎【答案】 (1). 气候干旱 (2). 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破坏严重 (3). 冬春(季节) (4). 降水少,风力强 (5). 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位于我国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其发展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垦殖。‎ ‎(2)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是由于冬春降水少,风力强。‎ ‎(3)沙尘暴的防治应从发生的原因角度针对性的分析,由于该地区的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产生的,所以应该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点睛】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 ‎1.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