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澧县一中2020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澧县一中2020届高三 11月联合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Lx)。下图为昆明植物园(102°30’E)内一栋四层建筑的三层东侧靠南的办公室某月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月最有可能为( ) A. 2月 B. 4月 C. 6月 D. 8月 2. 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 ) A. 光照强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没有关系 B. 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当地正午时刻 C. 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 D. 上午光照强度大于下午 【答案】1. A 2. C 【解析】本题以“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判读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办公室内距离窗户最近的地方光照开始的时间是北京时间8点左右,结束的时间是18点左右,说明昆明昼长约 10 个多小时,昼短夜长,该地处于冬半年,故A正确。 【2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距窗户的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弱,故A错;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 15 时左右,通过计算可知在当地为近 14 时,故B错;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故D错;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C 对。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太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分别是( ) A. 1200米左右,700~900米 B. 1300米左右,1800—2200米 C. 2000米,700~900米 D. 2200米,1800—2200米 4. 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所以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故B正确。 【4题详解】 太白山位于秦岭主峰,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没有冰雪带,故A错误;读图3500-3700高度段,坡度面积小,说明其坡度较陡,故B错误;太白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C错误;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故D正确。 江南春雨即我国东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25°N—30°N)地区春季出现的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下图示意1979—2010年我国110°E—120°E区域候降水与候平均降水差值分布图(五天为一候),负值表示逐候降水低于候平均降水,正值表示逐候降水大于候平均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江南春雨开始时( ) A. 江南地区日出东南 B.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 北极极夜现象消失 D. 北京正午日影在变长 6. 江南春雨的成因是( ) A. 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 B. 气温回升快,对流强烈形成降水 C. 盛行西风带来充沛的水汽 D. 北方冷气流与南部暖湿气流交汇 【答案】5. A 6. D 【解析】本题以有关江南春雨的材料为背景,以区域候降水与候平均降水差值分布图为载体,涉及我国雨带的成因和推移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江南春雨即我国东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25°N—30°N)地区春季出现的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是春季影响我国的雨带推移到这一区域,由图可知,在第10候时,25°N—30°N逐候降水大于候平均降水,出现正值,说明2月后降雨增多,雨带开始活动,在30--35候时达最大正值,说明5月雨带活动达到最强,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到赤道间,江南地 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A正确,其它选项自然排除。 【6题详解】 江南春雨是春季南来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相遇形成的华南准静止锋带来的连续性阴雨天气,故D正确,而江淮准静止锋是6月雨带推移到江淮地区的雨带,故A错;是锋面雨不是对流雨,故B错;不是西风带来的水汽,故C错。 受林冠层(见下面左图)的影响,林内不同高度的气温变化呈现不同特征,林内气温变化特征是林木合理疏伐的重要依据。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平均树高26米)内2.5米、26米、32米、60米等四个高度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下面右图示意该小组统计的8月份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表示8月份林冠层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该林区疏伐后( ) A. 土壤肥力提升 B. 林内昼夜温差减小 C. 土壤湿度增加 D. 林下植物生长周期延长 【答案】7. B 8.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涉及森林的环境效益和疏伐的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林冠层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及疏伐概念的理解。 【7题详解】 森林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消弱作用,太阳能大部分被林冠吸收和反射,透射到林内的太阳辐射量大大减少,所以白天林冠层的温度高于林内的温度,由图可知:乙在白天时段的温度 是最高的,故B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 【8题详解】 疏伐加速森林演替更新,改变生物多样性与群聚结构,是重要的森林经营方式。疏伐改善了林分结构,增加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所以使林地的土壤肥力增加,故A正确;疏伐能提早成材期,缩短森林采伐年龄,使林下植物生长周期缩短,故D错,疏伐后单株林木的材积生长量虽然增加,使森林密度减小,单位面积的株数减少,使林内白天温度增加夜间降温幅度加大,昼夜温差增大,故B错,同时也会使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分减少,故C错。 【点睛】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伐去过密的树木中品质较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并促进生长。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敏感且易变的地质体,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影响冻土厚度和冻土分布范围;另一方面冻土的消融也可能引起水文、工程基础甚至气候的变化。近50年来,黑龙江省冻土平均厚度呈极显著减小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9. 黑龙江山间低洼地比同纬度高地冻土厚度大的原因是( ) A 有地表水常年覆盖 B. 受地热资源影响小 C. 冬季冷气流难以扩散 D. 夏季暖气流难以扩散 10. 随着冻土厚度的减小,黑龙江( ) A. 湖泊水位持续上升 B. 春播时间推迟 C. 物种体系更加稳定 D. 活动积温增加 【答案】9. C 10.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温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题详解】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敏感且易变的地质体,冻土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低而形成的,低洼处冷空气不宜扩散,使土壤气温更低,故C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 【10题详解】 冬季气温越低,冻土层越厚,冻土厚度的减小,说明气温升高,积温增高,故D正确;春播时间提前,故B错;物种会增多,物种体系不稳定,故C错,不能使湖泊水位持续上升,故A错。 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中,发现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晒制米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1. 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制米线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2. 晴朗的下午,图中最适合晒制米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晒米粉应该选择降水量小、气温高的月份,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排除C;冬季气温较低,排除A;10月正值稻米收获时节,大米新鲜,且此时气温相对较高,同时雨带已退出中国大陆,晴天多。所以正常年份,当地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10月份。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晒米粉最好的月份是10月份,在晴朗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因此位于山的西南坡光照充足,所以丙地是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地方。故C正确,ABD错误。 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 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 A. 毁林现象严重 B. 森林覆盖率提高 C. 含沙量减少 D. 水库数量大增 14. 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 河床不断变窄 B. 河床不断变宽 C. 主航道变深 D. 主航道南移 【答案】13. A 14. D 【解析】本题以“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涉及河流地貌的形成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是主河道向右偏移,左岸泥沙沉积量大,表明长江中上游毁林现象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对。森林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少,B错。长江中上游含沙量增加,C错。水库数量大增,河道泥沙含量减少,中下游沉积少,D错。 【14题详解】 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向南移,产生的影响是主航道南移,D对。河床宽窄没有变化,主航道变窄,A、B错。主航道变深不是深水槽南北变化的结果,C错。 下图为南欧某地常见的地址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关于该地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曾有沉积作用,但无法确定是否有岩浆活动 B. 钟乳石的形成是流水侵蚀所致 C. 天窗是板块断裂形成的 D. 该地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 16. 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 ) ①流水侵蚀作用普遍,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地下水水位较高,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于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运输方式优先选择铁路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溶洞、钟乳石等信息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但图中有“气孔状玄武岩”,该岩石类型为岩浆岩,推断该地有岩浆活动;钟乳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天窗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该地为石灰岩沉积区,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 【16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普遍,土层较薄,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但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于发展旅游业。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耕地内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完成下列各题。 17. 该地的自然带是( ) A. 针叶林带 B. 落叶阔叶林带 C. 常绿阔叶林带 D. 常绿硬叶林带 18. 图中6月耕地植被覆盖度低是由于( ) A. 洪涝灾害作物被淹 B. 农业播种作物稀少 C. 上年越冬作物收获 D. 高温干旱作物枯死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有林地、耕地且种植小麦和玉米,最可能是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其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故选B。 【18题详解】 我国北方地区小麦在6月份收割,因此造成该地此时耕地植被覆盖度低。故选C。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19. 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楠竹林 D. 灌木林 20. 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楠竹林 D. 灌木林 21. 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 地表径流大 B. 植物种类多 C. 枯枝落叶多 D. 年均温较高 【答案】19. C 20. D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故本题选择C。 【20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择D。 【21题详解】 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正是说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的表现,B选项有关联;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层,增加有机质,C选项有关联;年均温度高会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机质的积累,D选项有关联。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和土壤肥力还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关,和地表径流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排除A。故本题选择A。 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A处水温低的原因是( ) A. 冷海水上泛 B. 距陆地近 C. 太阳辐射弱 D. 阴雨天气多 23. 推测此时(图示)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4. 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 A.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B. 索马里东部沿海 C. 秘鲁西部沿海 D. 美国东部沿海 【答案】22. A 23. C 24.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22题详解】 从该事物分布来看,越靠近海岸越多。由于该季节琼东沿海盛行西南风,沿海地区盛行上升补偿流,加之沿海地区水温高,浮游生物繁盛,是由于冷海水上泛导致的,故选A。 【23题详解】 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六月为夏季,夏季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风,故选C。 【24题详解】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和秘鲁西部沿海及美国东部沿海都位于信风带内,洋流为信风带离岸风影 响形成的补偿流,而索马里沿海与海南岛东部沿海均为季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二者最为相似,故选B。 山东寿光蔬菜种植采用的新型连栋日光温室,空间大,设施管理效率高,蔬菜高产优质。江西农户在引进这种连栋日光温室的同时,根据本地气候进行合理改良,以利于该地蔬菜越冬和夏季育苗。据此回答问题 25. 冬季,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图中大棚门口的朝向可能为( ) A. 正南 B. 正东 C. 东南 D. 西南 26. 为提高夏季出苗成活率,江西大棚的改良措施合理的是( ) A. 覆盖黑色顶膜以保温 B. 保持大棚密闭以降湿 C. 卷起周围裙膜以通风 D. 增加喷灌次数以降温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大棚南北走向,即温室屋脊的走向为南北。图中门的朝向可能为正东,避开冬季偏西风。B正确。 【26题详解】 夏季,江西影响出苗成活率的气候问题为高温高湿。因此,大棚应主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夏季太阳光照强,覆盖黑色顶膜,能够起到减少到达大棚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起到降温作用,因此A不正确。保持大棚密闭,可以避雨但不能降低棚内湿度,因此选项B不正确。大棚内增加灌溉水量,能够起到增加实际蒸发量的效果,增大湿度,因此选项D不正确。卷起周围的裙膜,能够起到通风降温减湿,增加实际蒸发量的作用,C正确的。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 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 10 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完成下面小题。 27. 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 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 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 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 D. 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28. 据图可以推知近 10 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 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B. 径流量由大到小 C. 结冰期长短由长到短 D. 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答案】27. D 28.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变化图”为背景,涉及河流水文特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7题详解】 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流水沉积会抬高河床,D正确,ABC错误。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河段海拔变低,河床变宽,说明丙处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切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一时间水流速度下降,以侧蚀为主,河床加宽,A正确; 径流量、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对河床影响有限。BCD错误。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回答的关键点是“两期、两量、两水”。河流的水系特征则需要回答: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的形状、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常见的水系形状:向心状、放射状、平行状、网状、扇状水系) 下图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29. 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 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 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30. 图中M处( ) A. 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 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 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潜水埋藏深度越深,说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越少,若位于冰雪补给为主的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应与气温变化相关,分析图示两条曲线,该种关系并不明显,可排除这种情况:说明两地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地区。图中①曲线夏季潜水埋藏深度较浅,同时8月份又较深,说明该地5-10月份降水较多,而8月份左右降水较少,结合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可能是江南丘陵,8月份受副高影响而降水较少(珠江三角洲和云贵高原很少受副高影响);②曲线8-9月份潜水埋藏较浅,其他时期埋藏较深,应该是该时期降水较多的地区,结合选项分析,可能是华北平原。选B。 【30题详解】 图中①曲线可判断可能是江南丘陵,而M出现潜水埋藏深度的极高值。则8月份左右降水较少,结合我国雨带推移规律,8月份受副高影响而降水较少。选C。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说出黑河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 (2)说明居延海被分裂成两个湖泊的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春季,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2)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过度引入湖河流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湖面萎缩;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 (3)气候更加干旱,湖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解析】 【分析】考查河流补给类型,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原理。 【详解】(1)从纬度位置看该纬度较高,冬季有积雪,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夏季降水集中,祁连山积雪夏季冰雪融化,所以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降水和冰雪融水都少,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2)居延海被分裂成两个湖泊的原因是湖面下降。湖面政下降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过度引入湖河流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湖面萎缩;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 (3)主要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湖面变小,蒸发水少,气候更加干旱,湖水 盐度升高,水的净化能力弱,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简图。钦查群岛位于秘鲁的西南部,主要由3个花岗岩岛屿组成,地表植被少,表层分岩石进似圆球状,呈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岛上的悬崖和洞穴中生活着至少600万只海鸟,号称“飞禽王国”,它们是岛上唯一的常住居民,在群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19世纪后,岛上开始种植葡萄。目前,该岛葡萄以品种多、品质好、味道甜馳名世界。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钦查群岛圆球状岩石的形成过程。 (2)分析饮查群岛成为“飞禽王国”的主要原因。 (3)分析饮查群岛葡萄品质优良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钦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之后,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球状风化),使花岗岩出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因而呈圆球状。 (2)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鸟类的理想越冬地;附近海域盛行上升补偿流(或秘鲁寒流流经),鱼类丰富,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岛上人类活动少,对鸟类干扰少(秘鲁政府的保护);生存空间较大,岛上栖息环境多样;天敌少。 (3)该岛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鸟粪作为肥料,土壤肥沃,避免了化肥的滥用;人类活动少,施用农药少,环境良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局部区域简图为载体,以钦查群岛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风化地貌的成因,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等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语言表述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钦查群岛位于南极洲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之后,由于板块的挤压运动使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再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坚硬的花岗岩出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因而呈圆球状的风化地貌。 (2)由图可知:钦查群岛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鸟类可以安全地越冬;附近海域秘鲁寒流流经,盛行上升补偿流,饵料丰富,鱼类丰富,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岛上人类活动少,对鸟类干扰少(秘鲁政府的保护);材料中说岛上的悬崖和洞穴中生活着至少600万只海鸟,号称“飞禽王国”,它们是岛上唯一的常住居民生存空间较大,岛上栖息环境多样;天敌少。 (3)该岛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荒漠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岛上有厚达50米的粪便层,鸟粪作为肥料,土壤肥沃,避免了化肥的滥用;人类活动少,施用农药少,环境良优。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城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布齐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潭克足的优,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一一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答案】(1)该地气候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 (2)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 (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详解】(1)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加剧蒸发;同时该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该地区趋于干旱,最终演变成“死亡之海”。 (2)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向黄河大量入泥沙,而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同时会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等。 (3)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应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角度找答案。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岸带是陆地和河流的交错地带,坡面径流的变化使河岸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物种多样性等特点。采取恰当的河岸带管理措施,调节坡面径流量,可以使其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下面左图为某次降水过程中河流岸坡不同坡度(10°、20°)和植被盖度(0、30%)条件下坡面径流的变化过程(假定降雨强度不变,径流系数表示降水形成径流的比例)。右图溪流倒木是我国东部地区河岸的一种常见景观。在该河流岸坡改造工程中,有关部门计划采取“生态梯田”的岸坡设计理念,并且着手清理溪流倒木。 (1)据图说出哪个坡度的坡面径流量受植被盖度影响程度大?请指出依据,并推测“生态梯田”改造的具体措施。 (2)简析河岸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3)针对有关部门清理溪流倒木的做法,有专家提出异议,请帮他阐明理由。 【答案】(1)植被盖度对坡度10°(小)的岸坡,,影响程度大。依据:10°时,不同植被盖度的坡面径流差异大,说明植被盖度对坡面径流的影响大;或者:20°时,不同植被盖度差异小,说明不同植被盖度对坡面径流影响小;措施:降低坡度,平整坡面,改造成阶梯状河岸;植树种草,增加植被盖度 (2)河岸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多河流沉积物,土壤较肥沃;位于水域、陆域交错地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河岸浅滩浅水环境,为鱼类产卵孵化提供条件;近岸陆地营养物质输入较多,饵料丰富,利于鱼类汇集;食物丰富,利于动物觅食(任答三点) (3)溪流倒木可以拦阻河水,降低流速,减弱河水对堤岸的侵蚀破坏;可以促进泥沙淤积,加固堤岸;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或生存空间);拦截物被分解、产生养分,为鱼类生物提供充足的饵料;清除后破坏部分生物的栖息地;清除后导致河流生物多样性降低(任答四点)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坡度为10°时,植被盖度低,径流量最大,植被盖度高,径流量最小,径流量不同植被盖度差异大;反之,20°时,植被盖度低,径流量不是最大,植被盖度高,径流量不是最小,不同植被盖度差异小;所以,植被盖度对坡度小的岸坡的影响程度大。根据统计图,可知坡度小时,坡面径流小,侵蚀作用弱;因此,坡度为20°时,应该先平整坡面,降低坡度;降低坡度后,植树种草,增加植被盖度后,坡面径流小。 (2)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利于生物饮水和喜湿植物生长;河岸地带,水域、陆域、森林等生态环境多样,为不同生物提供栖息地;河岸的浅水环境,为鱼类产卵孵化,提供场所;临近河岸,树叶草籽等食物丰富,近岸水域饵料丰富。 (3)溪流倒木可以拦截泥沙,促进泥沙淤积,加固河岸;阻拦分流水流,降低流速;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空间;拦截养分,提供鱼类需求的饵料。清除后破坏部分生物的栖息地;清除后导致河流生物多样性降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