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60分)‎ ‎1. 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①河出现春汛 B. 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 ③地小麦黄熟 D. 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答案】A ‎【解析】图中地轴左倾,则轨道图中左侧为冬至(左倾左冬至),右侧为夏至,因此图示季节为春季。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形成春汛,故A正确。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是为冬季;③地种植春小麦,7——8月收获;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的时间为夏至。故B、C、D错误。‎ ‎【点睛】在公转轨道图中判断的技巧: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左倾左冬(至),右倾右冬(至)。‎ ‎2. 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答案】A ‎ ‎ ‎3. 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 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③沼泽可缓解气温的日、年变化 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宜采用排除法。沼泽作为重要生态系统,环境效益显著,目前在我国应停止开发,个别地区注意退耕还湿,④错误。故D正确。‎ ‎4. 读下图,回答题。‎ 有关甲、乙两图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位于华北平原 B. 乙图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C. 甲图位于珠江三角洲 D. 乙图位于东北平原 ‎【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以及陆地轮廓、湖泊形状可知甲图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根据经纬度可知乙图位于东北平原。故D正确。‎ ‎5. 中国最大的林区是( )‎ A. 东北林区 B. 西南林区 C. 华南林区 D. 西北林区 ‎【答案】A ‎【解析】中国最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故A正确。‎ ‎2015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图,下表为乌兰察布市五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6. 关于a,b,c,d四处马铃薯优势产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B. b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 c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 d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7. 根据材料,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 ‎①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②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 ‎③多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钙土,土壤肥沃 ④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6. A 7. B ‎【解析】‎ ‎6. 图中a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起伏明显,降水丰富,因植被破坏导致水体流失,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地下暗河,水分下渗严重导致地表水缺乏,故A正确。b处位于湖南省,当地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c处位于甘肃和宁夏(西北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条件充足;d处位于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故B、C、D错误。‎ ‎7. 乌兰察布所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无霜期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植被为草原,发育栗钙土,土壤较肥沃。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B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 混交林 B. 针叶林 C. 水稻 D. 冬小麦 ‎9. 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①河出现春汛 B. 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 ③地小麦黄熟 D. 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答案】8. D 9. A ‎【解析】试题分析:‎ ‎8.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区冬季寒冷,不适合冬小麦过冬,故不适合种植冬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9. 根据图可知,此时是夏至,①河出现夏汛,A错。②地一年中气温最高,B错。③地小麦正是生长期,C错。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D对。‎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机自然地理特征。‎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0.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11.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 天然林 B. 水源林 C. 湿地 D. 草地 ‎12.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0. A 11. C 12. A ‎【解析】‎ ‎11. 读图可知,P处有大面积沼泽,属于湿地。故C正确 ‎12. 水稻的生长期长;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符合东北事实且均为大米质量优良的条件。大米质量优良由机械化水平无关。故A正确。‎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左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水源不足 B. 地表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14. 以下哪项不是东北的农产品 A. 大豆,甜菜,鹿茸 B. 春小麦,高粱,人参 C. 油菜,冬小麦,柑橘 D. 玉米,水稻,灵芝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 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热量不足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故C正确。‎ ‎14. 柑橘为亚热带水果,故C正确。‎ 读“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 ‎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 ‎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 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  )‎ A. 热量不足 B. 原料不足 C. 资金不足 D. 技术落后 ‎【答案】15. A 16. 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结构。‎ ‎15. 该乡发展了多种经营,且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农、渔、副业的综合发展,以及合理地利用沼气,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③④无法体现。‎ ‎16. 根据该乡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发展了野猪、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可以推测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因此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 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回答下面小题。‎ ‎17. 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 ‎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强,含水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 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A. 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状态 B. 山间洼地多,排水不畅 C. 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 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答案】17. A 18. A ‎【解析】试题分析:‎ ‎17. 根据材料,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原因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①对。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②对。气温低,蒸发弱,③对。东北地区是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④错。A对。‎ ‎18. 根据材料,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多,气温低,东北地区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所以耕地过湿加重春涝程度,A对。东北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不是山间洼地,B错。降水过多,积雪增多,而不是地表径流增加,C错。东北地区有凌汛的河流很少,D错。‎ ‎【考点定位】区域耕地过湿的原因,春涝的原因。‎ 所给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问题。‎ ‎19. 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 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0. 导致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 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 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答案】19. A 20. B ‎【解析】试题分析:‎ ‎19. 结合三地的地理位置判断,A为三江平原;B为宁夏平原;C为华北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故雨热同期,光照条件较好,A正确;华北平原人口稠密,B错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于中温带,C错误;华北平原的土壤为黄土或黄棕壤,而不是黑土,D错误。‎ ‎20. 注意自然原因的要求,A、D属于人为原因,而B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为风蚀荒漠化,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应用。‎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 气候资源优势 B. 动物资源优势 C. 土地资源优势 D. 劳动力资源优势 ‎22.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1. C 22.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21.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较,东北平原的最大优势是平原面积广阔,且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黑土广布。‎ ‎22. 东北地区的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故适宜建立商品粮基地;森林广阔,适宜建立林业基地。‎ ‎23.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 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 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 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 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答案】C ‎【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北地区降水大致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处于闭合中心,依据大大小小原则,B处降水应低于400毫米,因此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但B与C之间为大兴安岭,受地形影响,从B到C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故C正确。‎ ‎【点睛】本地有一定难度,容易错选成A答案。‎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8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 ‎24.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25.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 ≥10℃积温 B. 日照时数 C. 太阳辐射量 D. 年降水量 ‎26.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 计算机网络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遥感 ‎【答案】24. C 25. A 26. B ‎【解析】试题分析:‎ ‎24. 根据等值线“凸高值低,凸低值高”的原则,甲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较高,该地区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因此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选项C正确。‎ ‎25. 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地势的升高,≥10℃积温降低,且玉米生长受热量条件影响显著,所以≥10℃积温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A正确。‎ ‎26.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是想和算的过程,所以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才能经过分析得出结论。B正确。‎ ‎【考点定位】气候与农业;我国东北区域地理;“3S”技术。‎ ‎【名师点晴】全球定位系统主要获取点状的位置信息,遥感主要获取大面积地理事物的影像信息,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想和算的过程)用到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27. 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C. 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地,可以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故A正确。‎ ‎28.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 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 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故C正确。东北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说法正确,但未体现出对农业的影响。故A、B、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A或D答案。主要是将黑垆土和和黑钙土混淆以及审题不清。‎ ‎29. 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 A. 地形 B. 土壤 C. 气候 D. 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答案】C ‎【解析】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发生在大气圈中,与地形、土壤、水等条件相比是最难改造的自然要素。故C正确。‎ ‎30. 读我国某区域图,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 A. 降水少,气候干旱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C ‎【解析】图中地区位于黄河以西,依据经纬度可知主要农业区是宁夏银川平原,最突出的农业生产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C正确。降水少、气候较干旱是本区的气候特征,但不是优势条件。东北平原地区土壤更肥沃、机械化水平高。故A、B、D错误。‎ ‎【点睛】注意利用黄河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 ‎(2)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完成下表:‎ ‎【答案】(1)东北 平原 南方丘陵 山地丘陵 ‎(2)甲:耕地、林地、沼泽地 较稳定 可相互转化 乙:山地、坡地、耕地 不稳定 难以转化 ‎【解析】(1)依据国界线轮廓可知,甲地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平原。乙图河流为长江,因此乙为我国南方丘陵,该地区主要地形是山地丘陵。‎ ‎(2)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沼泽地等;地广人稀,土地利用类型稳定;不同类型间可相互转化。南方丘陵地区多耕地、山地、坡地;由于地窄人稠,地形起伏等,土地利用类型不稳定;不同类型间难以转化。‎ ‎32. 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并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完成下列要求。‎ ‎(1)①请填注图中主要的山脉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 ②请填注图中主要的平原名称: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 ③请填注图中主要的河流名称:G_________,H_________,I_________。‎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简要概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在建国之初,东北地区在我国政府的经济规划下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请简要分析本区域发展重工业优越的区位条件。‎ ‎(4)近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请根据你对此方面的了解,分析保护沼泽地对本区域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意义。停止开垦后,在人口增加的同时,耕地绝对面积将不再增加,请简要阐明你对该区域农业发展出路的建议。‎ ‎【答案】(1)①长白山 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 ②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③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2)地形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总体描述;具体可以说,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呈马蹄形环绕在广阔富饶的东北大平原的西、北、东部。‎ 气候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具体可概括为:冬季漫长且寒冷潮湿,夏季高温多雨。‎ ‎(3)自然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丰富的淡水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发达的农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政策的扶持;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保护沼泽的意义 生态意义:沼泽是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地区域自然环境主要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抗灾、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经济意义:沼泽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物质资源,另外,围绕沼泽可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政治意义:我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资源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建议:依靠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禽产品加工工业,加大农业发展的科技投入,走农业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子。‎ ‎【解析】(1)①A、C山脉东北--西南走向,A位于中、朝之间,为长白山;C位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为大兴安岭;B山脉西北—东南走向,为小兴安岭。‎ ‎②D位于三江交汇处,为三江平原;E位于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为松嫩平原;F位于辽河中下游,为辽河平原。‎ ‎③G为中、俄界河黑龙江;H为黑龙江支流松花江;I为中、俄界河黑龙江。‎ ‎(2)地形特征主要考虑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气候特征主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类型,全年气温、降水状况以及水热配合。读图可知东北地形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具体可以说,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呈马蹄形环绕在广阔富饶的东北大平原的西、北、东部。气候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具体可概括为:冬季漫长且寒冷潮湿,夏季高温多雨。‎ ‎(3)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区位和这会经济区位。自然区位包括: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交通、工业基础、农业基础、政策、劳动力、技术等。‎ ‎(4)保护沼泽的意义应主要考虑湿地的作用。答题时经济和生态效益容易答出,但其政治意义容易被忽略。‎ 农业发展的出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农、林、牧综合发展、发展观光农业等。‎ ‎33. 下图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和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作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区域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解析】(1)仔细阅读图形,根据图中图例判断:首先说明整体差异状况,再说明分布变化情况,再找准极值所在位置。如果选择左图气温距平图作答,根据图示:图中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西部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如果选择右图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作答,根据图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2分);西部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春季气温回升导致洪涝灾害严重地区主要表现为冬季降雪多,而气温低,融化少,导致地面积雪多。西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西部海拔低于200米,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更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3)回答本题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东北地区热量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降水较少,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根据气温较常年低,导致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根据降水较产量多,导致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影响农作物产量。‎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区域气候特征、自然灾害、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和地理图表的综合判读能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