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 考试试卷(地理 考试范围:中国地理(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44 题 每题 1.5 分 共 66 分) 如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B,D 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 B 河 A. 流域面积大于 D 河 B. 流域降水少于 D 河 C. 含沙量大于 D 河 D.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 四河流域中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A. A 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B. B 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 C 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 D 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答案】1. B 2. D 【解析】试题分析: 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C是长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但流量小,B是黄河;珠河流程较短,流域面积不及黄河,但流量大于黄河,D为珠江;A是松花江。黄河主要流经北方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流域内降水较少,且蒸发量较大,流量小;珠江地处我国华南和西南,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流量大。选B正确。 2. A河松花江,纬度高,冬季结冰期长,不利于通航;B河黄河,上游河源地区是青藏高原,应保护湿地,不是植树造林;C河是长江,其下游河口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地势平坦,水域宽阔,应发展航运;D河珠江,其上游是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地势起伏大,水量丰富,可进行梯级开发,且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旅游资源丰富。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我国主要河流及流域开发。 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能源生产量、消费量占全国比例图,完成问题。 3. 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及开发远景十分可观,但能源生产量比重却最小,其原因是 A. 能源消费量小 B. 资金技术缺乏 C. 国家政策倾斜 D. 能源资源总量小 4. 下列扩大东部能源供应的对策中,正确是 ①开发新能源②跨区域调配能源③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④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3. A 4. A 【解析】 3.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工业水平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故能源消费量小,A项正确;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如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问题。 5. 东线放蜂线路经过的省区 A.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B. 山区面积占一半以上 C. 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D. 迁徙方向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 6. 据图判断,蜂农可能 A. 在闽粤遇梅雨 B. 在江浙遇伏旱闷热 C. 在华北遇干旱 D. 在东北遇秋高气爽 7. 蜂农迁徙放蜂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A. 航空运输 B. 内河航运 C. 铁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答案】5. C 6. C 7.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要求掌握影响花期的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不同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差异。 5. 读图可知东线放蜂线路经过的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A错;主要以平原为主,山区面积相对少,B错;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C对;根据材料,蜂农迁徙放蜂是为了“追花夺蜜”,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迁徙方向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D错。 6. 根据图中时间,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在闽粤是1-3月,雨带未到达,闽粤不是梅雨区,A错;在江浙是3-4月份,伏旱是7、8月,B错;在华北是4-6月份,锋面雨带未到,可能遇干旱,C对;在东北是7-8月份,正值夏季,D错。 7. 各地随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需要灵活机动,不需要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不能选择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A、C错;所以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机动灵活,D对;在北方缺少内河航运条件,B错。 如图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8. 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①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 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②以西地区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C. ③附近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D. ④是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答案】8. B 9. C 【解析】试题分析: 8. 读图可知,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的省界,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巫山是重庆与湖北的分界线,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既不是省区分界线,也不是地势阶梯分界线。 9. 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太行山以东是我国华北平原,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以西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在巫山附近;南岭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 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 ,完成问题。 10. 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植被 C. 距海远近 D. 地形 11. 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要持续风力发电功能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A. 河流与水源条件 B. 农业与人口规模 C. 天气与地表环境 D. 矿产与地质条件 【答案】10. D 11.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风能资源。 10. 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地势坦荡,风力较大。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山地环抱,相对封闭,风力相对较小。 11. 风力的大小和稳定程度受天气和地表环境的影响。 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 2000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 年 8 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下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问题。 12. 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A. 唐徕渠 B. 惠农渠 C. 汉延渠 D. 秦渠 13. 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 大水漫灌 B. 河水蒸发 C. 泥沙淤积 D. 河水下渗 14. 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 A. 增加灌溉面积 B. 缓解土壤盐碱化 C. 增加农产品种类 D. 提高通航能力 【答案】12. A 13. C 14. A 【解析】 12. 据材料可知,该区域为银川平原,此处黄河大致自南向北流,因此南高北低,据图可知,唐徕渠引水起点最偏南,海拔最高。故选A。 13. 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水减缓,泥沙易沉积,所以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泥沙淤积。故选C。 14. 据材料可知,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凌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过去由于自由引水,受自然条件约束,需大量岁修。枢纽建成后,控制调节自如,可满足灌溉引水,增加灌溉面积,对农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故选A。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5.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6. 甲地形区典型地貌的成因是 A. 风力沉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答案】15. D 16. D 【解析】 15. 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和气温分布判断,甲位于云贵高原,乙位于洞庭湖平原。故选D。 16. 根据上题判断,甲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选D。 【点睛】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它们形成的地貌都不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地貌、“V”型谷、河流上的瀑布,使坡面变得比较破碎。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谷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冲积扇。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问题。 17.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 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 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C. 等高线基本平行 D. 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18. 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 形态 B. 土壤类型 C. 坡向 D. 物质组成 【答案】17. C 18.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7. 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C正确。 18. 梯田的修筑,使沟谷发育的山坡形态发生了改变,A正确。土壤类型是自然和人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坡向是不易改变的,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C、D错误。 【点睛】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地表形态,但不能改变土壤类型、坡向、物质组成。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清明节气在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 后,据此完成问题。 19. 下列地区符合“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黄河三角洲 C. 辽东半岛 D. 珠江三角洲 20. “清明时节,种瓜点豆”是民间描述清明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 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湟水谷地 D. 三江平原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 由材料可知,清明在每年的4月5日,结合我国雨带推移规律,4月份锋面雨带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形成降水,故选D。 20. 清明时节,华北地区温度回升,农作物可以种植,B对。珠三角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一年可以随时收获和种植,A错。湟水谷地海拔高,气温低,在4月份,不适宜种植作物,C错。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一般在5月份种植,D错。故选B。 如图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 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21. 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 A. 3-5 月 B. 6-7 月 C. 7-8 月 D. 10-11 月 22. 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A. 松嫩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23. 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 南北皆涝 B. 北涝南旱 C. 南北皆旱 D. 北旱南涝 【答案】21. B 22. A 23. D 【解析】根据③地降水量变化特点,雨季长,在7、8月份降水少,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现象。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6-7月。在四图中冬季气温最低,说明纬度最高,可能位于松嫩平原。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北方的时间晚,离开的早,易造成北旱南涝。 21. 读图,根据③地降水量变化特点,雨季长,在7、8月份降水少,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现象。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长江流域是梅雨天气,正常年份时间约在6-7月,B对。A、C、D错。 22. 图中,②地的气温最低,最冷月气温小于0℃,说明位于温带,C、D错。冬季寒冷,在四图中冬季气温最低,说明纬度最高,可能位于松嫩平原,A对。华北平原纬度较低,冬季气温比松嫩平原较高,A错。 23. 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北方的时间晚,离开的早,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短。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北旱南涝,D对。A、B、C错。 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表完成问题。 24. a、b、c、d 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A. 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 B. 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 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 D. 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25. C 河流域的蒸发系数大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面积小 B. 气温高 C. 光照强 D. 降水量小 26. a 与长江的分水岭是 A. 秦岭 B. 武夷山 C. 南岭 D. 巫山 【答案】24. C 25. D 26. C 【解析】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a河流域降水量大,应是珠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量小,d是黄河。雅鲁藏布江流经高寒气候区,蒸发量最小,b是雅鲁藏布江。C是松花江。蒸发系数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影响。 24. 结合选项中河流分析,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a河流域降水量大,应是珠江。B、D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量小,d是黄河。雅鲁藏布江流经高寒气候区,蒸发量最小,b是雅鲁藏布江。C是松花江。C对,A、B、D错。 25. 根据表格中数值,C河流域的蒸发系数大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小,D对。流域面积不影响蒸发系数大小,A错。C河流气温较低,B错。C河纬度较高,光照较弱,C错。 26. A河是珠江,与长江的分水岭是南岭,C对。秦岭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A 错。武夷山是长江与闽江分水岭,B错。巫山位于长江流域内,D错。 下表①②③④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答问题。 27.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成都 B. ②为昆明 C. ③为拉萨 D. ④为西安 28. 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①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B. ②位于汉水谷地 C. ③位于黄土高原 D. ④位于云贵高原 29. 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答案】27. D 28. A 29. C 【解析】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①地七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应是拉萨。②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位于亚热带,②是成都。昆明气温季节变化不明显,③昆明。 ④地冬冷夏热,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位于温带地区,为西安。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 27.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①地七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应是拉萨,海拔高,气温低,A错。②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位于亚热带,②成都,B错。昆明气温季节变化不明显,③昆明,C错。 ④地冬冷夏热,位于温带地区,为西安,D对。 28. 结合上题分析,四地所在地形区,①是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A对。②成都,位于四川盆地,B错。③昆明,位于云贵高原,C错。④是西安,位于渭河平原,D错。 29. ①是拉萨,是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②是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闭塞,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对。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 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问题。 30. 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高粱 31. “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30. B 31. A 【解析】 30. 本题考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饮食习惯理所当然地与农业生产产品保持一致性,这就形成了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面条和锅盔都是用小麦加工的面粉做的,故选B。 31. 本题考查“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尤其冬春季节多风沙天气,姑娘为减少洗头次数而头上戴,故A正确。故选A。 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如下的游览线路图。据此回答问题。 32. 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3. 小华沿丙线路到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为 A. 沟壑纵横 B. 一望无际 C. 丘陵广布 D. 山河相间 【答案】32. B 33. A 【解析】试题分析: 32. 根据下图的地形剖面特征,判断该地形剖面经过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故判断为乙线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形地势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地势分布特征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判断。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问 题。 34. 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河西走廊 D. 四川盆地 35. 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 跨流域调水 B. 修建水库 C. 人工降雨 D. 植树造林 【答案】34. B 35. B 【解析】试题分析: 34. 根据材料“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选项中,云贵高原因为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缺水明显。所以,选B。 35. 季风区内因为水资源的季节性分配不均,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修建水库,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36.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 人口增长过快 C. 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37. 根据表格内容分析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该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气温年较差减小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年降水量增加 D. 地下水增加 【答案】36. D 37. B 【解析】 36. 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增加,年降水量减少,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平均亩产减少,总产量下降;可能是近十年来,该地毁林开荒,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食粮减产。选D正确。 37. 森林覆盖率下降,年降水量减少,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水下渗能力减弱,地下水减少。选B正确。 山东黄河入海口一带盛产海盐,使滨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如图为山东及周边局部区域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8. 黄河入海口一带盛产海盐的原因是 A. 河流带来大量的盐类物质 B. 广阔的海滩和多晴天的气候 C. 黄河人海口处海水盐度高 D.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 39. 关于滨州和临沂两市气温差异,最明确的是 A. 1 月滨州气温高于临沂 B. 1 月滨州气温低于临沂 C. 7 月滨州气温高于临沂 D. 7 月滨州气温低于临沂 【答案】38. B 39. B 【解析】 38. 河流水是淡水,受其影响其流经地区和入海口往往盐分较低,AC选项错误;黄河入海口附近平坦广阔的泥质海滩和降水少晴天多的气候特点是晒海盐的好条件,特别是春季雨季未到,降水量少,而且气温回升快、风大、蒸发量大的季节产盐量大,B正确。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是形成土地盐碱化和盐渍化的原因,并非晒海盐的条件,D错误。故选B。 39. 7月我国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小区域内南北气温差异不大,且滨州和临沂海拔高度和距海远近差别不大,难以明确两地温度的高低。但1月份南方太阳高度比北方高且昼长比北方长,都明显显示区域南方温度应高于北方,加之1月份盛行冬季风,滨州位于山东丘陵北侧,受冬季风影响明显而气温低,而临沂位于山东丘陵南侧,处冬季风背风坡地带,降温幅度小。故选B。 点睛: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问题。 40. 甲、乙、丙依次是 A.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41. 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A. 清洁、无污染 B. 可再生 C. 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D. 开发难度小 42.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 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A.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 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D. 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答案】40. C 41. D 42. B 【解析】 40. 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该地区水电较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些省区煤炭资源丰富,故为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能源消耗较多,是电力短缺区。故选C。 41. 甲图例代表地区以水电为主,乙图例代表地区以火电为主,其中水电开发需要建设水库、大坝等,所以水电开发难度比开采煤炭难度大。故选D。 42.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为了缓解我国能源供需地区分布不均现象,是我国建设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故选B。 如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43. 下列对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地势比乙地高 B. 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C. 甲地气压比乙地高 D.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44.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43. D 44. C 【解析】 43. 结合常识可知雨雪分界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所以甲地为雨、乙地为雪;甲处比乙处纬度高但甲处降水类型是“雨”说明甲地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地势比乙地低;二者的气压相差不大;但乙地等压线密集,因此乙地风力较强,据此选D。 44. 由图可知,雨雪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此时最可能为我国冬半年,甲处比乙处纬度高,但甲处降水类型是“雨”,说明甲地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不符合纬度规律,排除A;而甲乙两地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故可排除B、D ;通过经纬度可判断甲地处于四川盆地,由于北侧山脉的阻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所以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选D选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3 题共 34 分 45.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 A ,B ,C 。 (2)A 区与 C 区的界线与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B 区与 C 区以 山脉为界。 (3)A 区耕作业以 为主,其限制性因素是 ;C 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4)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 ②以平原为主 ③都是湿润区 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答案】⑴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⑵400 横断 ⑶灌溉(绿洲)农业 水源 雨热同期 ⑷D 【解析】(1)据图中区域位置和范围可知,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B为青藏高寒区C为东部季风区。 (2)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为东部季风区,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B为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乙横断山脉为界。 (3)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以绿洲农业位置,其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而我国东部季风区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雨热同期。 (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位于长江下游,以平原为主,属于湿润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且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①②④⑤正确。故选D。 46. 读我国西北某地地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2)简述图中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3)据图说明图中城镇分布的特征,并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 【答案】(1)西南部为山地,中部为河西走廊,东北部为内蒙古高原(或南部为山地,北部为高原);地势西南高 东北低(或地势南高北低)。 (2)流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水量大(夏汛);含沙量大;下游为季节性河流(或下游冬季断流)。 (3) 分布在山麓地带(或沿河西走廊分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 【解析】(1)根据图示经纬网判断方向,图示西南部为山地,中部为河西走廊,东北部为内蒙古高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图示位于西北干旱区,甲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流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气温高,融水多,河流水量大,有夏汛。植被覆盖率低,河流 含沙量大。为内流河,下游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少,下游断流。 (3)在西北干旱地区,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山麓地带水源充足。河西走廊的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居住和对外联系。 4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 湖为咸水湖,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C 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B 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 从 A 河调水改善 B 湖水质。 比较 A 河流域降水的地区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差异:(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成因:地处中纬西风带,且有山口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深入;(东)北部为山地迎 风坡,且山体高大,水汽遇地形抬升明显,多地形雨。 (2)冬季。①地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适合放牧;夏季保留的草场资源有利于牲畜过冬,充分利用了 草场资源。 (3)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应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发展节水农业,区域可持续减少灌溉 水源,缓解湖泊萎缩,改善湖泊水质;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预防荒漠化和盐碱 化;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开展区域特色旅游;发展制盐工业;开发利用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 【解析】A河流域地处中纬西风带,受地形影响,西部有山口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深入。东北部为山地迎风坡,山体高大,地形对抬水汽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所以流域内东北部降水多,西南部降水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