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突破练 (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北京时间2019年2月4日(除夕)20: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1号演播大厅开播。下图为“除夕当天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1~2题。 1.当春晚开始时,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发生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甲地月明星稀 B.乙地华灯初上 C.丙地旭日东升 D.丁地朝阳明媚 2.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与央视春晚进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①央视春晚开始1小时,地球上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超过总面积的3/4 ②央视春晚开始2小时,丙地广场上旗杆的影子朝向偏西 ③央视春晚开始3小时,120°E经线大部分位于夜半球 ④央视春晚开始4小时,丁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昼最长的是甲地,出现了极昼,A错;北京时间与伦敦时间相差8小时,即乙地在伦敦时间2时日出,则北京时间10时日出,20时日落,春晚在北京时间20时开始时,乙地华灯初上,B对;丙地在伦敦时间6时日出,即北京时间14时日出,春晚开始时丙地正值正午,故C错;丁地在伦敦时间20时日出,即北京时间凌晨2时日出,春晚开始时丁地正值黑夜,故D错。第2题,央视春晚开始1小时即北京时间21时,0时经线在165°E,即新一天占1/24,地球上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23/24,超过总面积的3/4,①对;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在伦敦时间6时日出,18时日落,说明丙地昼夜平分,其地理坐标是(0°,0°)。央视春晚开始2小时,说明丙地应是伦敦时间的14时,已过正午,说明太阳照射方向偏西,广场上当地旗杆的影子朝向偏东,②错;央视春晚开始3小时,即北京时间是23时,24时所在经线是135°E,赤道上日落地方时经线在45°E。从45°E到135°E,绝大部分处于夜半球,故120°E经线大部分位于夜半球,③对;丁地在伦敦时间20时日出,则在北京时间凌晨2时日出,央视春晚开始4小时,即北京时间24时,丁地依旧处于黑夜,故④错,A对。 3.(2019·天津河北区模拟)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俗称“金光穿洞”。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光穿洞’景观图”。据图可知( ) A.桥体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B.拍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8:00 C.拍摄照片之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为黑夜 D.在整个可拍摄该景观的日子里,北京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 A 解析 读题分析可知,该时间为冬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太阳日落方位为西南,太阳光线要从桥洞穿出,说明桥洞朝向西南,桥体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A正确;此时为冬至日,北京日落时间应早于18:00,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因此中国南极昆仑站为极昼,C错误;拍摄日期为冬至日前后,冬至日前北京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冬至日之后逐渐增大,D错误。故答案选A。 (2019·贵州模拟)当地时间2017年8月24日23时,中国海军174舰艇编队在合肥舰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即同时跨越赤道和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据此回答第4题。 4.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 ) A.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长 B.舰艇跨越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 C.全球处于24日的地区小于一半 D.太阳直射北纬8°,西经165°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为当地时间(零时区)2017年8月24日23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舰艇跨越了南北半球,但没有跨越东西半球;此时,0时所在经线为15°E,故全球处于24日的地区为15°E向西到180°,其范围大于一半;此时距秋分日大约一个月,太阳直射点每月在球面上大约移动8°,根据0°为23时,可以计算出此时12时所在的经线大约为165°W,太阳直射的坐标可能为(8°N,165°W),故选D。 (2019·天津河北区模拟)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图中时钟为北京时间14:00,表中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完成5~6题。 时间 第一 天 第二 天 第三 天 第四 天 第五 天 第六 天 面积 (m2) 7 6.99 6.98 6.97 6.98 6.99 5.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6.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30°N,所以排除D。图中窗影朝向正北,因此当地地方时为12:00,而图中时钟为北京时间14:00。根据地方时计算规律,即判断该地为90°E,因此该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故A正确。第6题,表中信息显示,该地阳光照射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时间应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趋向于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黑夜先变短后增长;白昼先增长后变短。故B正确,A、C、D错误。 (2019·江西临川联考)某地理爱好者在冬至日测得P地部分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如下图)。读图,回答7~8题。 7.P地的地理坐标最可能是( ) A.(33°N,110°E) B.(33°N,120°E) C.(36.5°N,120°E) D.(36.5°N,110°E) 8.下列关于P地此日可见的现象比较可信的是( ) A.渔民出海捕鱼 B.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黄土高坡厚厚积雪 D.遍地分布常绿阔叶林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据图分析北京时间11:00与14:20时太阳高度相等,根据正午对称原理,该地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为12:40,计算出当地的经度为110°E,同时根据图示推断当地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大于30°,计算出当地的纬度小于36.5°,综上故选A。第8题,此日为冬至日,气候寒冷,天气恶劣,不利于出海捕鱼,A错;此日,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B错;冬季,黄土高原地区虽有积雪,但由于纬度较低,积雪容易融化,C错;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故选D。 (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下图是北欧维京人使用的一种航海工具,用来指引航行方向。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下图为“北欧维京人使用的航海工具示意图”。读图表资料,回答9~10题。 注:小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 节气名称 公历日期 清明 每年4月4日或5日 谷雨 每年4月20日或21日 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 小满 每年5月21日或22日 芒种 每年6月5日或6日 夏至 每年6月21日或22日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 大暑 每年7月22日或23日 二十四节气(节选)所对应公历日期表 9.北半球夏半年,船队在从欧洲向西南方向持续航行过程中,木棍正午影长变化幅度最小的某时间范围最有可能是( ) A.清明至谷雨期间 B.立夏至小满期间 C.芒种至夏至期间 D.小暑至大暑期间 10.某年7月船队航海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恰好与凹槽重合,则航线所经海域的纬度范围最接近( ) A.45°N~52.5°N B.58.5°N~66°N C.63°N~68.5°N D.45°N~68.5°N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维京人在从欧洲向西南航行的过程中,纬度位置不断变低,要想木棍的正午影长的变化幅度较小,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小,则太阳直射点需向南移动。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清明至谷雨期间、立夏至小满期间、芒种至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在不断北移,因此A、B、C错误;小暑至大暑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因此D正确。第10题,由“木棍的正午影长恰好与凹槽重合”可知,航行过程中所经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均等于4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为7.8°/月,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N,则7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21°N,7月3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3°N;7月1日航行海域的纬度约为66°N,7月31日航行海域的纬度约为58°N。故答案选B项。 (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挪威小镇尤坎(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见下图)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的遮挡 B.火山周期性喷发 C.多阴雨天气 D.发生极夜现象 12.巨镜最可能位于小镇广场的( )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13.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总计约( ) A.1个多月 B.3个多月 C.7个多月 D.10个多月 答案 11.A 12.B 13.C 解析 第11题,据题知,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说明该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此时太阳光线被山脉遮挡;火山灰和多阴雨天气不可能长时间遮天蔽日,该地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选择A。第12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光线一般从南方照射过来,所以说要把太阳光线反射到该镇,只能把巨镜放置在广场的北侧,选择B。第13题,该镇从9月起就整日见不到太阳,9月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就更见不到太阳了,直到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运动到赤道附近,人们才能见到太阳,所以见不到太阳的时间大约持续7个月,选择C。 (2019·山东潍坊模拟)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芒种到白露期间( ) A.山东潍坊市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山东济南市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 D.南沙永暑岛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15.图示二十四节气中,下列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两节气日期都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答案 14.C 15.D 解析 第14题,芒种到白露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先向北运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运动。此期间山东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A不对;地球先接近远日点,再远离,则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不对;济南市昼长先变长,然后再缩短,则昼夜长短差值先变大,再减小,C对;南沙永暑岛大约在9°N,太阳直射点先远离,再接近,则影长先变长,再变短,D不对。故选C。第15题,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大约相差180天,但不一定都是180天,A不对;两节气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一定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太阳视运动的轨迹也不一定相同,B、C不对;两节气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相反,纬度相同,则两节气日昼夜长短相反,D对。 (2019·湖南湘潭模拟)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10时47分,正在执行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与冰山碰撞。下图示意碰撞发生时“雪龙号”所处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第16题。 16.“雪龙号”与冰山相撞时( ) A.距南极点约1 110千米 B.地方时约为8时47分 C.太阳位于船体西北方 D.船影向东偏北方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看,“雪龙号”与冰山相撞的地点约在70°S,距南极点距离约为2 220千米;相撞地点位于90°W附近,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4小时,约为20时47分;太阳位于船体西南方,且向南方向移动,则船影向东偏北方向移动,D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