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治理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水土流失的治理2

‎ ‎ ‎3.2 水土流失的治理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理解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掌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 ‎3.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具有对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又会对人类生存起反作用。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综和治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 二、重点难点 ‎ ‎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范围、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尚无良方。在这一前提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保持水土、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 四、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自制投影片:黄土地貌主要类型(表格),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示意图。‎ ‎3.自制复合投影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示意图,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措施。‎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子,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自然环境恶化,成为我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今天这捷克我们将详细分析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成功个案,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作法。‎ ‎[讲授新课] ‎ ‎[板书]3.2 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水土流失的形成 ‎[读图]图3.4《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教师讲述:我们一直用“对面叫得应,相会要一天”这句话来形象地描述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地貌。而我们通过图片看到的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表现为狗骨密度大,沟谷深度大,高原面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 指导学生读两个数据:‎ ‎*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严重地区为11万平方千米)‎ ‎*每年流失土壤:约16亿吨 ‎[过渡]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我们来画表总结一下。‎ ‎[板书]‎ ‎ ‎ 影响因素 特点 影响 自 然 因 素 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水 土 流 失 地形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土壤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人 为 因 素 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加速 水土 流失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 开 矿 开挖露天煤矿 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指导阅读]读课本表3.1“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思考:‎ ‎(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径流和对地面的侵蚀出现怎样的变化?‎ ‎(2)科学研究表明,对于黄土高原,当植被覆盖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土壤的侵蚀率非常明显地减少,这个覆盖率值是多少?‎ ‎(3)黄土高原林草植被主要有哪些环境效益?‎ ‎[小结]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地表径流减小率明显增加,从而使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资源,起到拦截泥沙,蓄积水源的功能;地面侵蚀减少率也相应大大提高,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当植被覆盖率达到40%时,两个土壤侵蚀率非常明显地减少。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赖于植被(有蓄水拦沙、保持水土的环境效应)。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讲,只要人类能控制和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的。‎ ‎[过渡]那么,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呢?‎ ‎[板书]二、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承转]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水土保持的措施。‎ ‎[指导阅读]阅读本栏课文,并简要叙述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合理调整相结合,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对>25°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并建设高产良田和优质草场,来弥补由此带来的粮畜减产。同时开矿不忘复垦,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黄土高原人民所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 [板书]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课文,思考:‎ ‎(1)什么是小流域?‎ ‎(2)治理小流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何指导意义?‎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4)小流域综合治理需结合采取哪些措施?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板书]重点:保持水土,开发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并用 ‎ ‎ ‎[过渡]甘肃省西峰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也是黄土高原众多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这里如何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并用,取得水土保持工作良好成效的呢?‎ ‎[小结]教师自叙:南小河沟人民在“保塬、护坡、固沟”实施过程中都注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并用,特别是护坡措施中的“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综合治理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里广阔的塬面条田纵横,坡地上梯田环绕,沟底有坝地,沟头有防护,沟道有沟边埂,起到固沟作用。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开发林粮、果粮生态农业体系,开辟了新的林地、果园,致力于开发相结合,与治穷致富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人为破坏作用对水土流失起了加速作用,而且事实证明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学生震惊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此严重,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恢复植被,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心。因为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通过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制定相关的农业、人口、水土保持政策,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水土流失问题是能够治理的。甘肃西峰南小河沟通过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小流域治理方针,并初见成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