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

www.ks5u.com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能力 自然灾害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1.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为云南省蒙自市1995~2014年春季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蒙自市春旱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  )‎ A.1996年、2004年 B.2000年、2011年 C.2010年、2014年 D.2001年、2012年 ‎(2)蒙自市春旱频发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季风变化 B.地形阻挡 C.深居内陆 D.人类活动 ‎【解析】(1)选C,(2)选A。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2010年与2014年蒙自市降水距平为负值,说明该时间降水较少;气温距平为正值,说明该时间气温较高,因此蒸发强烈,导致地表缺水严重。第(2)题,干旱是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的自然灾害。蒙自市地处云南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在夏季风不稳定的年份,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减少,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因此产生春旱。‎ ‎2.(2016·全国卷Ⅰ)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且有大量冰川分布,因此夏秋季节因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同时,夏秋季节降水十分丰富,导致该季节水量巨大;材料中给出了松散堆积物量异常大,且中游河谷狭窄、坡度大,从而导致发生泥石流的规模大、强度大,所以破坏力大。‎ 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 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3.(2016·全国卷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解析】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四周高,泄洪能力不足;由于河网密布,雨季会导致大量水体汇集,且不易排出,因此加强工程措施的建设,增强河道泄洪、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功能,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从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方面入手,以减轻洪灾损失。‎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1.(1)‎ 突破2‎ A.气温分析   B.降水分析 C.最高数值 D.最低数值 ‎1.(2)‎ 突破2‎ A.地形特征   B.气候特征 C.水文要素 D.植被类型 ‎2.‎ 突破1‎ A.空间地形特点 B.降水时间分布 C.地质物质基础 D.人类活动特征 ‎3.‎ 突破3‎ A.工程措施   B.非工程措施 C.生物措施 D.技术措施 ‎ 答案:1.(1)AB (2)B 2.ABC 3.AB ‎ 【备用真题】‎ ‎(2015·全国卷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M地位于河口地区,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右图中看出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而且多暴雨。河口地区受海潮顶托,影响河水下泄。‎ 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突破1 常见的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特点 防御措施 火山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气体、固态物质从地壳中喷出 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会造成人、物伤亡 加强科学研究和管理、实施减灾抗灾措施、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地震 地壳运动、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等 烈度同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滑坡、‎ 泥石流 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破坏甚至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突破2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 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①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②加固海塘堤坝 ‎③建沿海防护林 ‎④渔船返港避风 暴雨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 ‎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风雪、冻害等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突破3 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的答题技巧 ‎(1)自然灾害的分布: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方面回答。‎ ‎(2)自然灾害的成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植被等方面,人为原因包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防灾措施: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水库、加固大堤、建设防护林等,非工程措施包括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监测预报、应急机制等方面。‎ ‎1.(2016·全国卷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 ‎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析】从图中明显看出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是北多南少,原因是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相对较小。‎ 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2.(2020·宜宾模拟)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地处横断山区,2019年 3月 30日该县某山地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坡陡谷深,交通不便,扑救十分困难,火势迅速从着火点(图)向周围蔓延,截至 4月 10日火场过火面积达到 20公顷。有专家认为本次森林火灾将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区域今年水土流失现象会较往年明显加剧。‎ 推测专家认为火灾发生区域今年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加剧的原因。‎ ‎【解析】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主要结合山火发生对植被破坏、发生时间及气候等角度分析。水土流失是地表疏松物在流水作用下,导致表层土壤及水分流失问题。该地发生了山火,风化作用增强,地表疏松物质增多。由于山火燃烧,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水土保持的作用降低。‎ ‎“坡陡谷深”地形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从气候看,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快,所以冲刷能力强,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答案:岩石经高温灼烧,风化作用加强;山火发生区域植被烧毁,地表裸露(土壤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该地山高坡陡,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处季风区,降雨强度大,冲刷能力强;火灾发生于雨季之前,植被减少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加固训练】‎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下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此次雪崩是由地震引起的,靠近乙市山峰海拔高、终年积雪量大;本次地震里氏7.6级,震级大,破坏了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上积雪的稳定性,从而诱发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几分钟内被毁,人员逃生时间短,伤亡重大。‎ 答案: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