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北省武汉市三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三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0 分)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一个地区实际的迁移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上该地区流向另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期望迁移之比,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大于100%为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据越大表示吸引力越强。下图示意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省级行政区际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变化特征是 ( ) A. 吸引中心流动人口吸引力在继续增强 B. 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量增加 C. 省级行政区之间流动人口吸引力差距增大 D. 沿海省级行政区的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2. 广东省流动人口吸引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惠政策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 内地逐步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人口吸引力增强 C. 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吸引力增强 D.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对比两幅图可知,广东省流动人口吸引力是减弱的,故A和D选项错误;从图中看出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量减少,同时省级行政区之间吸引力差距在增大,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广东省流动人口吸引力减弱,其原因主要有:20世纪90年代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周边迁移,导致就业机会相对减少,流动人口吸引力减弱;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加。内地科技力量有限,不能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京津唐地区发展速度慢于珠江三角洲,转型后的珠江三角洲发展更快。故答案选D项。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已有多幢大楼倒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莫霍面 B. 岩石圈 C. 下地幔 D. 软流层 4. 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5千米。位于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成为岩石圈,所以震源也位于岩石圈,B项对。所以选B。 【4题详解】 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AC表示的是板块生长边界,B表示两个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选D。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 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 水循环的②和④、⑤环节 C. 水循环的①和⑥环节 D. 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答案】5. D 6. B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及其环节的判断。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材料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材料中“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一段话涉及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地上径流、地下径流等过程,对应②、④、⑤环节。B正确,故选B。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X方向热量增加 B. 沿X方向降水增加 C. 沿Y方向热量增加 D. 沿Y方向降水增加 8. 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 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 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 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 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所以选D。 【8题详解】 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沿Y方向降水增加,甲位于热带荒漠的降水增加方向,则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位于温带草原的降水增加方向,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选A。 读“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9. 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 A.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 ①②都是寒流 D. ①②都是暖流 10. 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 A.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 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C.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 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方向。根据洋流方向可知: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故选C。 【10题详解】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比正常年份减少,而秘鲁、智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甲、乙、丙、丁四功能区中,属于工业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若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3.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ab间地租变化状况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工业区应布局于河流下游。结合长江的分布和流向可知,丙位于长江下游,故C正确。 【12题详解】 住宅区在城市用地中占地面积最广,故可判断乙为住宅区,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丙为工业区,在城市的东北、东南和西南方向都有分布。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故D正确。 【13题详解】 甲占地面积最小,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应为商业区。从a到b之间,中间经过三次商业区。商业区地价较高,其中中间的商业区规模最大,且在长江沿岸附近,地价最高;经过铁路的地段,噪音较大,环境较差,地价较低。故B正确。 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百年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 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 岁人口数)100%]。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可知中国 “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 A. 2010 年左右 B. 1990 年左右 C. 1970 年左右 D. 2030 年左右 15. 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 A. 20 年前后 B. 80 年前后 C. 60 年前后 D. 40 年前后 【答案】14. A 15. D 【解析】 本题以中国、韩三国人口负担系数为背景,考查人口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4题详解】 解饿和材料可知,“人口机会窗口”即人口负担系数低,故图示可知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约为40%人口负担系数最低,A正确; 1970 年人口负担系数为77%,1990 年约为50%,2030年约为50%,均高于2010年,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根据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结合图示可知日本的人口负担系数≤50%的“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从1985年到2025年,大约40年时间,故选D。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左图)及丹东某银杏大道景观(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丹东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叶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7. 与湖州相比,丹东的银杏( ) A. 生长缓慢 B. 枝叶繁茂 C. 冬季落叶 D. 树干高大 18. 秋冬季节往往将银杏树树干涂白,树木涂白后可以( ) A.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 增强太阳辐射,提高树干的温度 C. 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防止树皮开裂 D. 增强大气逆辐射,减缓夜间冻害 【答案】16. C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丹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故选C。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丹东的纬度更高,气温较低,银杏的生长速度较慢,A正确。两地都是银杏树,因此枝繁叶茂,冬季落叶和树干高大,都是相似的,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树干涂白后,会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少,地面热量少,AB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白天气温降低,但是不会对大气逆辐射产生影响,晚上气温不变,所以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防止树皮开裂,C正确,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海滨地区一日内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 A. 甲为夜晚,吹陆风 B. 乙为白天,吹陆风 C. 甲为白天,吹海风 D. 乙为夜晚,吹海风 20. 某同学想到该海滨地区赶海,下列时间最合理的是( ) ①涨潮后 ②落潮后 ③寒假 ④暑假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白天陆地升温快,是热源,近地面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是冷源,近地面气压高,故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图乙吹海风,为白天,B、D错误。晚上陆地降温快,是冷源,近地面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是热源,近地面气压低,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图甲是晚上,吹陆风,A正确,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赶海是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采集海产品,落潮后,出露海面的滩涂和礁石较多,更容易采集海产品,②正确。此处海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寒假气候寒冷,不适合赶海,③错误。暑假气候适宜赶海,④。故选C。 21. 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形成机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形成过程。冬季,教室内气温高,气流上升,下层空气密度小,气压较低;室外温度很低,气流下沉,下层空气密度大,气压较高,因此,教室内的空气会从教室门上方流出,室外冷空气会从教室门下方吹进教室内,形成热力环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 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下图示意“东方女神”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2. 组成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23. 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 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 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答案】22. B 23. D 【解析】 本题考查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大类岩石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判:根据材料可知,组成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岩石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只能由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凝形成,B正确;喷出岩主要为玄武岩,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C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结合前面岩层位置分析可知,地质作用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来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地貌景砚。因此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但不在同一半球的两个地点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丁 D. 乙、丁 25. 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 6时 B. 15时 C. 18时 D. 21时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日甲地昼长为18小时,乙地昼长长于12小时,二地均为昼长夜短,位于相同半球上,而丙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上,丁昼短夜长和甲乙位于不同半球。排除AB。甲和丁的昼长和为24小时,则两地位于相反半球但纬度相同,故选C。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昼长为6小时,日落时间为12+6/2=12+3=15点,故选B。 下图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左图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A. 提升城市形象 B. 防止人为践踏 C. 阻挡雨水杂物 D. 节省人力成本 27.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 热岛问题 B. 拥堵问题 C. 内涝问题 D. 雾霾问题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的种植池和路面之间的路缘石明显高于路面,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混杂及随意踩踏的的不文明行为等城市现状,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答案选B项。 【27题详解】 图2中种植池面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下渗,能够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故答案选C项。 28.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进行科学考察时拍摄的祁连山地“阴阳脸”照片,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回答。 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B.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C.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D. “阳脸”为陡坡,土层厚,土壤肥力高 【答案】C 【解析】“阴阳脸”的差异是植被的差异,而影响植被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水分,A错误;此为祁连山地,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全年降水较少,材料中提到“阳脸”草地青翠,说明当地水分较少,B错误;“阴脸”林木葱郁,说明当地水分较多,可能是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C正确;“阴阳脸”的差异是植被的差异,而影响植被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水分,D错误。故选C。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丁→丙 C. 丁→甲→丙→乙 D. 丁→甲→乙→丙 30.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B. 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C. 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D. 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实线表示人口出生率,虚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在丁阶段,人口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说明人口死亡率也很高,是高-高-低模式,出现最早。甲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说明死亡率下降,是高-低-高模式。乙阶段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开始向现代型转变。丙阶段,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也低,是低-低-低模式,出现最晚。所以D对。 【30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甲阶段人口基数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数量总量少,A错。乙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地矛盾突出,环境人口容量较小,B错。丙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C对。丁阶段人口少,老龄化水平低,社会养老负担轻,D错。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变化,人口容量及人口问题。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年 2 月 19 日,四川成都迎来了 9 年一遇的降雪。在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一位市民收到一个朋友在离市中心不到 20 千米的三圣乡发来的照片——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在城里的她,只能心生遗憾地看着飘落的雪花化成了水…… (1)材料反映了什么城市问题? (2)对比以上两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上述城市问题的原因。 (3)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缓解措施。 【答案】(1)城市热岛效应 (2)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通风条件差;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等,吸热快增温快;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生产生活及交通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设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3)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建设“海绵城市”);控制废热排放,达标排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建筑物淡色化等。 【解析】(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来看,材料一中“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发来的照片——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在城里的她,只能心生遗憾地看着飘落的雪花化成了水……”说明郊区气温低,城区气温较高,这反映了城市热岛效应。 (2)读“城市景观”和“郊区景观”两幅照片,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通风条件差;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砂石路,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城市建设植被覆盖率低;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生产生活及交通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等。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控制废热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建筑物淡色化等。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地地质构造是_____,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图示区域若要修建东西方向的隧道,甲乙丙丁四地宜选址于_____。 (2)丁处地貌是_____,其形成原因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四地_____处可能找到石油,理由是_________。 (3)丙处地貌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该地貌形成于_____位置,该地貌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为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变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三大类水循环中的_________循环,该循环对人类意义重大,通过该循环,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_________;在该循环中,人类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_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答案】(1)向斜 断层 丁 (2)背斜 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丁 背斜是较好的储油构造 (3)洪(冲)积扇 流水堆(沉)积 山麓地带(或河流出山口) 小 (4)海陆间(或大) 补充(或更新) 地表径流 【解析】(1)甲地下方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乙处岩层断裂且左右两侧岩层发生位移,是断层;背斜是天然的拱形结构,适合修建隧道,故选择丁地。 (2)丁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的作用,岩石易破碎,容易遭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进而易被侵蚀成谷地;石油一般储存在背斜中,图中丁处背斜,属于良好的储油。 (3)根据丙的地貌景观及位于出山口,可以判断丙为冲积扇地貌,冲积扇是河水搬运碎屑物质的结果,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出山谷后地形变得平缓,水流速减慢,水流携带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长期沉积,便形成了山前冲积扇。粗质颗粒物更易沉积, 而细质的则容易随水流冲到水流更小的地方才沉积下来,故从冲积扇中心至边缘沉积物颗粒从大逐渐变小,由粗变细。 (4)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包括①海洋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雨、④地表径流,海洋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最后通过地表径流回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通过海陆间循环,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人类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造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km2,是美国最城市化的一个州,2000年,94%的加州人口居住在城市或城镇。 材料二:加利福利亚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其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材料三:美国“调查报道中心”在报告中说,加利福尼亚州2015年出现了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地面下沉;2016年预计情况将继续恶化。 (1)指出 2015 年加州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加州人口多、密度大的原因。 (3)分析加州虽然主体经济为农业,但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答案】(1)夏季 原因:加州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 (2)加州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对内、外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 (3)加州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生产率高,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少。 【解析】(1)加州的地面沉降与其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关。结合加州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来分析。地面沉降是因过度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而造成的;由经纬度可知,加州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且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是夏季。 (2)现代人口高度聚居地一般自然条件优越并且经济发达。据此结合加州实际分析即可。加州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 (3)城市化水平高说明从农人员少,非农人员多。由于加州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产量高但所需劳动力少,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从而为城市化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