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 二轮复习 大气运动规律学案(全国适用)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学案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考向一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讲高考】 1.考纲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热量在大气、地表之间转换的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2.命题规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能说明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会在等压面图上判断某地风向。 【例1】(2017•新课标Ⅰ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9.B 10.C 11.D 10.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11.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例2】(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答案】C 【解析】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例3】(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答案】9、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温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时在日出前。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达到峰值。 【例4】(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 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答案】3、D 4、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及差异的原因,影响雾形成的主要因素,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通过读图,学生要判断出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根据图例找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地区。根据所学知识,雾的形成与静风、逆温现象、水汽含量、凝结核数量有关。分析雾日多少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区域是不是出现逆温现象,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少 。地形不是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讲基础】 1.大气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三讲典例】 【例1】(【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麦克默多干谷(McMurdo Dry Valleys),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U型谷,谷底散布着一些含盐量达到40%的小水塘(下图)。干谷面积很大,约有4000平方千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请回答下列各题。 13.麦克默多干谷常年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14.与麦克默多干谷成为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无关的因素是 A. 下沉气流,降雪稀少 B. 风力强盛,冰雪难留 C. 蒸发微弱,空气干燥 D. 山谷地形,气温偏高 15.干谷中的小水塘终年不冻,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气温偏高 B. 盐度偏高 C. 受地热影响 D. 水生动物扰动 【答案】13.B 14.D 15.B 【解析】 点睛:南极的极地东风影响,常年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南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强劲,谷内积雪被吹走。水体含盐量高,不易结冰。 【趁热打铁】(【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下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四周流向水池 B. 从水池流向四周 C. 中央为上升气流 D. 四周为上升气流 16.“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辐合上升 B. 辐散上升 C. 辐合下沉 D. 辐散下沉 17.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 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C. 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 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答案】15.B 16.C 17.D 【解析】 15.空气经风塔进入大厅,经过塔下中央水池时,冷却降温,凉爽空气从水池流向四周,进入四周的房间,B对,A错。中央为下沉气流,C错。进入四周房间,从房间中逸出,D错。 16.结合上题分析,空气经风塔进入大厅,到达塔下中央水池。“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C对。A、B、D错。 17. 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库区比周边降水少,库区水面温度低,凉爽空气由库区流向四周,上面的空气下沉,不易形成降水,D错。温室大棚气温比周围较高、孔明灯比周围气温高,A、B错。山洞深处冬暖夏凉是因为与外界空气热量交换少,温度变化小,C错。 点睛:水池的温度比周围低,空气经风塔进入大厅,经过塔下中央水池是地,被冷却降温,凉爽空气从水池流向四周,进入四周的房间。“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到达水池处。 【例2】(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图1),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丁地 B.丙地 C.乙地 D.甲地 2.仅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000米 B.1500 米 C. 1000 米 D.500 米 3.丁地所在半球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 东南信风带 C.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北半球 东北信风带 【答案】1.C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温越低,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故排除选项A、D;由材料可知,此时为最冷月,那么图中丁地最低月均温小于15℃、大于0 ℃ ,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故排除选项B;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等值线的判断 【名师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趁热打铁】(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测)“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2 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4.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3.B 4.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冷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影响“冷岛效应”强弱的因素。 【四讲方法】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 3.风向 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 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 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 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90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 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 【注意】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 考向二 气压带和风带 【一讲高考】 1.考纲要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命题规律 能够绘制示意图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和特点的影响 【例1】(2017•海南卷)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图7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170° 180° 40°S 惠灵顿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考点:风的形成原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结合惠灵顿的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由于惠灵顿濒临海湾,加之地形较高,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风,因而有“风城”之称。 【例2】(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据图1、图2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 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例3】(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7、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27.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气候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再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从而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例4】(2014·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答案】4、D 5、B 【解析】 试题分析: 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 5、该海域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而北太平洋海域形成副热带高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移动路径;而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且对大气的运动影响很小。故选B。 考点:世界海陆分布、经纬网、大气运动。 【二讲基础】 1.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风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影响实例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极点附近 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极地东风带 高纬度地区 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动力抬升 多锋面、气旋,为多雨带 极锋的形成,多气旋雨 西风带 中纬度地区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温暖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 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信风带 低纬度地区 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 一般较干燥 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西亚、北非的沙漠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终年受热空气上升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3.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气压中心 陆地上是亚洲高压,海洋上是阿留申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海洋上是夏威夷高压 陆地上是亚洲高压,南部海洋上是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 高温、干燥 炎热、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两熟或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 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旱涝灾害 【三讲典例】 【例1】 (【全国百强校】清华大学2018年2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文综地理试题)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独特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早,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丙,有“雨城天漏”之称。下图为雅安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雅安“雨城天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城市热岛 10.导致雅安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 A. 夜间易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地形雨 B. 海拔高,夜间气温较低,水汽冷却凝结 C. 夜间地而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成云致雨 D. 夜间地面温度下降,冷空气沿坡下沉谷底,汇聚后被迫抬升 11.导致雅安“冬无严寒”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海洋性②位于谷地,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③北而高山分布,冬季受寒潮影响小④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C 10.D 11.C 【解析】 【点睛】降水是上空大气水水汽凝结后坠落的现象。气流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促使水汽凝结是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而造成气流上升的原因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降水类型。赤道附近对流旺盛,气流受热后强烈上升,形成对流雨;冷暖气团交汇后,暖气团上升,形成锋面雨;迎风坡处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形成地形雨;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台风,台风中心附近气流强烈上升形成台风雨。 【趁热打铁】(【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 受两非赤道低压影响 C. 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 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13.R、Q两地 A. 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 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两北风 C. 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 七月R地盛行两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答案】12.D 13.B 【解析】 点睛:北赤道暖流向西流,对大陆西部沿海气温、降水无影响。一月北半球是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北侧附近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赤道南侧附近盛行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 【例2】(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B 5、B 【解析】 试题分析: 【趁热打铁】(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17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答案】16、C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区域盛行风的成因,区域地理特征及原因。 【名师点睛】了解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根据区域风向,判断季节。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四讲方法】 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具体见下表) 多雨 少雨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迎风坡 地形背风坡 迎岸风 离岸风 暖流沿岸 寒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 冬季风影响 3.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如下图。 7月份,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地区来说,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如下图。 4.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旱季时受信风带控制,雨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干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湿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考向三 常见天气系统 【一讲高考】 1.考纲要求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命题规律 运用简易示意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例1】(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答案】8.C 9.D 【解析】 考点:等压线的判断,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8题,要仔细阅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例2】(2016·北京卷)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1题。 1.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答案】 A 【例3】(2016·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2~3题。 2.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3.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答案】2.A 3.B 【例4】(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5.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西南方有低压槽,A错;北方大部分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以干冷为主,B错;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可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C错;北京、上海的风向都为西北风,故选D项。第5题,1月份,我国受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为平原,其西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西北风可长驱直入,因此受寒潮影响大;而成都西部、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故选A项。 【例5】(2015•新课标II卷)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18时-19时 D. 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4.C 5.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具体考查冷锋天气系统。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沙尘暴为背景材料,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知识,首先应该明白沙尘暴属于快行冷锋,锋线两侧冷暖气团差异较大。第一小题具体考查冷锋过境时段,第二小题考查冷锋附近空间差异,也就是锋线附近,锋线两侧分属冷暖气团,气温,气压差异最大,也就是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空间差异最大,并伴随有天气转阴现象,找到这一点,题目迎刃而解。 【二讲基础】 1.锋面系统 (1)冷锋 (2)暖锋 2.气旋与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3.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当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右方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左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两锋之间的南部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北部是冷气团控制下的阴冷天气。 4.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 锋面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主要区别 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小 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范围 小 中 大 天气图 雨区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特征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5.气压系统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式(北半球)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顺时针辐散: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逆时针辐散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晴朗干燥天气 实例 台风 伏旱天气等 【三讲典例】 【例1】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下图为2018年1月2-5日南通天气预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中,符合南通1月3日海平面等压线(hpa)分布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月4日南通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图示的 A. ①变大、②变小 B. ①变小、③变大 C. ②变大、③变小 D. ③变小、④变大 【答案】4.C 5.B 【趁热打铁】(【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亳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当前,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并且高温范围逐渐向江汉、江淮甚至黄淮等地扩展……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将迎一轮强降雨……”。下图示意我国高温天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天气出现的月份最有可能为( ) A. 三、四月 B. 五、六月 C. 七、八月 D. 九、十月 7.影响我国北方强降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A. 锋面 B. 高压脊 C. 气旋 D. 反气旋 8.当前月份,可能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 ) A. 寒潮 B. 沙尘 C. 梅雨 D. 台风 【答案】6.C 7.A 8.D 【解析】 【例2】(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2. 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闱广,其主要原罔是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 B.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C.冷暖气同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D.中部地形平坦利冷空气运行 【答案】21、A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风向 ,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名师点睛】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向,风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了解天气系统特征、符号,图示甲地将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特征,且图中有几个冷锋接连从甲地过境。属于天气系统叠加,暴雪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趁热打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5.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南风 C.西风 D、西南风 6.此次“极涡”南下,说明了 A.全球气候开始变冷 B.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的影响变小 C.西伯利亚地区不是我国冬季冷空气的唯一来源 D.寒带的范围变大 【答案】4.D 5.C 6.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天气系统及对我国的影响 风向的判断 【四讲方法】 1.准静止峰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过境时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我国在春季有华南准静止峰,6月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准静止峰,冬季在云贵高原上有昆明准静止峰。 2.锋面气旋图判读方法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3.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技巧 气旋、反气旋四侧的风向有两种表示方法,其判断方法略有不同,下面分别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2)在(1)的基础上,加切线判断 如在图中气旋的东侧,加切线方向,风向为偏南风,同样,在其他三侧也可加切线方向,风向分别是:北侧为偏东风,西侧为偏北风,南侧为偏西风。 4.根据锋面判断南、北半球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左半部分发育的是冷锋,右半部分发育的是暖锋。 (1)根据风向来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或者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 (2)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知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其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热南冷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3)根据雨区位置判断南、北半球 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根据雨区能判断出冷、暖气团的位置,进而能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根据雨区可判断出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冷南热可知此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 考向四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一讲高考】 【例1】(2017•新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 7.A 8.B 考点:气候,农作物生长状况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16·北京卷)读图,回答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答案】 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例3】(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二讲基础】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世界气候的分布 (1)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特殊地区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位于西风带内,但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区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三讲典例】 【例1】 16.(【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地理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基多是南美小国厄瓜多尔的首都,它坐落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山谷中,海拔为2850m,素有“永春城”之称。当地民居室内多有取暖用的壁炉,居民调侃说“全年如春天,一天有四季”。 材料二 下表为基多气候资料表。 材料三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自然带分布图。 (1)描述基多的气候特征。 (2)试分析基多当地“一天有四季”的原因。 (3)说出图中南美洲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1)四季如春,气候凉爽湿润,干湿季较明显 (2)基多地处赤道附近,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很高;夜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所以夜晩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故有“一天有四季之说 (3)特点:分布于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2分)成因:该自然带分布于南美洲低纬度大陆西岸,其南段位于回归线附近,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北段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带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受西海岸髙大的安第斯山脉地形阻挡,自然带不能向东扩展;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促使自然带向北延伸,所跨纬度广 (3)甲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分布于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 该自然带分布于南美洲低纬度大陆西岸,其南段位于回归线附近,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北段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带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受西海岸髙大的安第斯山脉地形阻挡,自然带不能向东扩展,局限在沿海狭窄范围内。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促使自然带向北延伸,所跨纬度广。 【趁热打铁】(【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3月,美国东部特别是五大湖东岸、南岸和大西洋沿岸地区,迎来冬季以来最严重的暴风雪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 (l)分析本次五大湖东岸、南岸暴风雪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五大湖东岸在本次暴风雪过后的天气变化。 (3)说明本次暴风雪对美国种植业的影响。 【答案】(1)本次冷空气势力强大;中部地势平坦,有利于冷空气长驱南下,造成大幅度降温、大风天气;冷空气经过五大湖时增温增湿带来大量的水汽;东岸、南岸地势较高,地形阻滞抬升作用。(答对4点即可) (2)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气温日较差变大。(答对3点即可) (3)不利影响:低温冻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业基础设施受损;暴雪和大风致使交通受阻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大量积雪融化导致春涝,影响农业生产(答对3点即可)有利:低温致使病虫害减少;春季大量积雪融化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墒情 (2)暴风雪是冷锋天气,暴风雪过后就是冷锋过后,冷锋过后该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气温日较差增大。 (3)暴风雪是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降温、暴风雪等天气,大幅降温形成低温冻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大风和暴雪天气使农业基础设施受损、交通受阻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大量积雪融化导致春涝,影响农业生产;低温致使病虫害减少;春季大量积雪融化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墒情。 【例2】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答案】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西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 【解析】 第(1)题,甲国东北部阴影部分,由于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于受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日本西海岸和东海岸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差异。第(3)题,日本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越过赤道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西北风。 【趁热打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地形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盆地中乙地气候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1.9 0.9 8.4 16.4 21.7 26.2 27.2 24.7 19.6 12.8 6 0.7 降雨量(mm) 26 33 37 28 21 8 6 2 4 26 22 25 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地形对该地气候的主要影响。 【答案】 夏季高温,冬季较周边地区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降水量少,夏季干燥(降水稀少),冬季稍多。 盆地深居内陆,且地形封闭,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全年降水量少;夏季,盆地内大陆干热气团不易扩散,气温高;冬季,周围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强,盆地内气温较盆地外高;盆地西侧有开口,冬季盛行西风携带少量湿润气流进入,产生一定降水。 【四讲方法】 1.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2.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