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 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 B. b C. c D. d 2.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读下图,回答3—4题。 3.从成因上看,山地A属于 A.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泰山 C.华山 D.喜马拉雅山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 8亿人次。据此回答5—7题。 5.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7.由上述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Q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该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8—9题。 8.与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 向南移动 B.北半球 向北移动 C.南半球 向北移动 D.北半球 向南移动 9.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B.北京白昼时间渐短 C.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 D.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变质岩 D.丁为岩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C.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D.“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12.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场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分布在各大洲的温带平原地区 ③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基本特点 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14.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対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15.GPS应用广泛,下列活动中没有应用到GPS的是 A.地形图测绘 B.洪涝灾害监测 C.交通工具导航 D.海上搜救 下图为某地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 16.该地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亚热带地区 C.温带大陆西岸 D.地中海沿岸 17.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终年受副高控制 D.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有关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高气压 B.南半球,低气压 C.北半球,高气压 D.北半球,低气压 19.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西北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 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 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 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 22.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乙和丙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A.地形平坦 B.降水丰富 C.交通便捷 D.传统工业集聚 23.丁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低级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 24.下图是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现该城市计划在城郊兴建一座水泥厂,为减轻污染,从风向考虑,应布局在 A.东郊 B.南郊 C.西郊 D.北郊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25—26题。 25.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保肥效果差 D. 植被覆盖率低 26.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27.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中国不是一个区域 C.区域之间的界线都十分明确 D.区域内部的性质相对一致 28.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描述了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据此回答29—30题。 2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A.把握观赏时机 B.选择观赏位置 C.抓住景观特点 D.寓情于景 30.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A.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B.火山喷发而成 C.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 D.由沉积作用形成 二、 综合分析题(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且日本人喜爱吃鱼,日本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交汇,海水发生搅动,饵料丰富。 (3)图中③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⑥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 (5)图中甲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若图中甲海域出现石油泄漏,则甲洋流对泄露在海面上的石油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2分)。 32.读太阳光照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图示日期为__________,该日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 (2)A点在B点的__________方向,A点夜长__________小时。 (3)B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B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点,B 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4)此时鄂尔多斯的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 (5)A点与B点比较,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点,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_________。 33.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末鲁尔区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 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钢铁工业能够得到发展的区位因素。(8分) (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2分)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34.[旅游地理] 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为著名世界遗产,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_____(2分)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节假日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问题是?(2分)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10 BCCDA DBBAB 11—20 BCDAB CACDC 21—30 BCBCC BDCBA 二、综合分析题(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 (1)①③ (2)北海道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2) 北太平洋暖流 秘鲁寒流 (4)④①② (5)增温增湿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2分) 32.(10分) (1)6月22日左右 慢 (2)正南 16 (3)60◦E 8 90◦ (4)昼长夜短 (5)B 相等 33.(10分) (1)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离铁矿区较近;③有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5选4,8分) (2)D(2分) 34.(1)历史文化价值(2分)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地区接待能力强(任答2点,2分)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每空2分,共4分) (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2点,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