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2016年9月底,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大窝凼”(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处启用。读图1,回答第1~4题。‎ ‎1.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 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 ‎ 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2.初步探寻适合修建望远镜台址的“大窝凼”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3.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 A.经岩浆喷发冷凝形成 B.可能含有化石 C.经过变质作用形成 D.经过流水侵蚀形成 ‎4.贵阳旅游‘名片’——“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的得来缘于 A.地处低纬,海拔较高 B.秦岭阻隔,长夏无冬 C.海拔较高,起伏较大 D.年温差大,冬无严寒 北京时间2015年11月5日12:50,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越南首都河内(21°01'N, 105°53'E),开始对越南、新加坡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结合图2,回答第5、6题。‎ ‎5.抵达河内时, ‎ A.当地太阳高度最大 ‎ B.新加坡已夜幕深沉 C.北半球白昼范围大于黑夜 ‎ D.全球多半地区为11月5日 ‎6.访问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B.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变小 C.我国各地昼长小于越南 ‎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河内 图3为 “东南亚某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 地形剖面示意图中M点对应左图中点 A. ‎① ‎ B. ‎② ‎ C. ③ ‎ D. ④‎ ‎8.婆罗洲 A. 东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 B. 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 C. 甲河流程约为100公里 ‎ D. 降水多,河流通航里程长 图4为某地区12月1日11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据此,回答第9、10题。‎ ‎9.此时, ‎ A. 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 B. ②地气压大于③地 C. ③地正值阴雨天气 ‎ D. ④地云量大,气温低 ‎ ‎10.此时,M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 ‎①逆温现象的存在 ‎ ‎②近地面空气湿度大 ‎③东南风风力小 ‎ ‎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图5为 “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13题。‎ ‎11.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 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 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 ‎12. 图示 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 ‎13.图示四地 A.甲地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地河流水系发达 C.丙地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 D. 丁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6),回答第14、15题。‎ ‎14.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环流 A.西侧有上升寒流影响形成的渔场 ‎ B.东侧为暖流 ‎ C.呈逆时针流动 ‎ D.呈顺时针流动 ‎15.自然带由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 ‎ D.由洋流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读图7,回答第16、17题。‎ ‎16.图中河段 A.R1流速快于R2 ‎ B.R1径流量大于R2‎ C.R1含沙量小于R3 ‎ D.R2结冰期长于R3‎ ‎17.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①、②两地 ‎ B.②、③两地 ‎ C.③、④两地 ‎ D.①、④两地 ‎  ‎ ‎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可可西里盐湖,近年来面积增大了近105km2。与此同时,与可可西里盐湖经河流相通的上游的卓乃湖湖水溃坝外溢,4年间缩小近100 km2。据此,回答第18、19题。‎ ‎18.卓乃湖湖水外溢、面积缩小的原因可能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消融 ②地壳下沉运动 ‎③地震、湖水侵蚀等引起溃坝 ④当地降雨量增多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可可西里盐湖面积增加对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破坏湖岸附近的草场资源 ②腐蚀临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③居民饮用水水质下降 ④由干旱区变成湿润区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回答第20、21题。‎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乡村人口(万人)‎ ‎2303‎ ‎2256‎ ‎2216‎ ‎2177‎ ‎2104‎ 城镇人口(万人)‎ ‎1176‎ ‎1213‎ ‎1269‎ ‎1325‎ ‎1404‎ 总人口(万人)‎ ‎3479‎ ‎3469‎ ‎3484‎ ‎3502‎ ‎3508‎ 人口自然增长率(‰)‎ ‎7.41‎ ‎6.38‎ ‎6.31‎ ‎5.9‎ ‎5.8‎ ‎20. 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贵州省 B. 青海省 C.江苏省 D. 上海市 ‎ ‎21.该省级行政区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图8,回答第22、23题。‎ ‎22.该岛土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 耕地面积减少 ‎ B. 泥沙沉积而成 ‎ C. 大量填海造陆 ‎ D. 水体面积增加 ‎23.土地结构的变化说明该岛 A. 耕地被撂荒 ‎ B. 水土流失加剧 ‎ C. 经济结构调整 ‎ D. 生态环境恶化 北京某服装企业将除总部外的2000多名生产工人和全部设备迁至河北衡水。新厂流水线从6条变为12条,面积由70亩扩张至307亩。据此,回答第24~26题。‎ ‎24.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呆了十多年,成本越来越高”,此成本主要指 A.劳动力和交通 B.劳动力和地租 C.动力和原料 D.动力和交通 ‎25.企业总部留在北京主要因为 A. 方便获取市场信息 B.距离远,搬迁费用高 C. 在京发展政策优惠 D.在京市场尚未饱和 ‎26.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影响有 A.提高人口容量 B.解决“大城市病” ‎ C.均衡教育资源 D.分散城市职能 读图9,回答第27、28题。‎ ‎27.M国 A.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B.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 C.高原、山地地形为主,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多滑坡、泥石流 D.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经平原和洋面长驱南下,形成寒潮灾害 ‎28. M国安提瓜咖啡举世闻名,其产地火山土富庶、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由此可判断该产地位于 A.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在2100年前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据此,回答第29、30题。‎ ‎29.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两极地区海水盐度上升 B.南迁候鸟离开东北地区时间提前 C.欧洲西北部气温下降 D.大型、超大型台风灾害减少 ‎30.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 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交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二、综合题 (31题——33题共40分)‎ ‎31.读图10,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1)对比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4分)‎ ‎(2) 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该地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3)指出在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3分)‎ 甲、乙两地所在国家都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甲所在国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旅游。‎ ‎(4)说明前往甲所在国家的中国游客远少于乙所在国家的原因。(4分)‎ ‎32.读“中亚地区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共17分)‎ ‎(1)描述中亚地形特征。(4分)‎ ‎(2)说出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7分)‎ 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长绒棉。‎ ‎(3)针对该地区棉花市场广阔的特点,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合作建设的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已于2013年竣工,D线工程也计划于2016年建成。‎ ‎(4)分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3分)‎ ‎33. 读“海南岛交通变化与城市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共8分)‎ ‎(1)指出海南岛陆路交通运输的变化特点。(2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海南岛城市化的促进作用。(6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B A D D D B A D B A C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D A B B C B A D B C C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31.(共15分)‎ ‎(1)同:都位于南印度洋沿岸。异:甲地位于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 ‎ ‎(2)甲地:水热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可两到三熟;可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等喜湿喜热的农作物。‎ 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不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可以种植小麦、棉花等喜光照农作物。‎ ‎(3)狂风、巨浪、冰山、大雾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4)与乙地相比,甲地距离中国更远,且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32.(共17分)‎ ‎(1)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形。‎ ‎(2)(4分)时间上:主要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径流量最大。‎ ‎(3分)空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 ‎(3)赞同:棉花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不赞同: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且农田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4)中国: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等;中亚国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3分)。‎ ‎33.(共8分)‎ ‎(1)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快速化,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形成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