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分60分 1.2018年12月3日,我国出现“金星伴月”现象。下列关于金星、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星属于太阳系 B. 月球是小行星 C. 金星属于地月系 D. 月球是矮行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星属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太阳系,A正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是小行星、矮行星,BD错误;地月系由行星地球与卫星月球组成,金星不属于地月系,C错误。故选A。 2018年8月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并逐渐缩短距离与太阳亲密接触。 完成下列各题。 2.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A. 日冕 色球 光球 B. 日珥 色球 光球 C. 光球 日珥 色球 D. 光球 色球 日冕 3. 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借助某天体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该天体最有可能是 A. 木星 B. 火星 C. 地球 D. 金星 4. 帕克太阳探测器在飞掠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帕克受到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 高温改变飞行速度 B. 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 地球磁场遭受扰动 D. 卫星通讯受到干扰 【答案】2. D 3. D 4. D 【解析】 【2题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距日由近及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帕克太阳探测器借助的某天体应该距离太阳较近的天体,故D符合题意,ABC错。故选D。 【4题详解】 由于太阳活动的耀斑爆发会使地球的电离层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因而帕克受到的影响最有可能是卫星通讯受到干扰,故D符合题意,ABC错。故选D。 5.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岩浆喷发 B. 树木生长 C. 水的运动 D. 石油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岩浆喷发,与地壳运动有关,与太阳辐射无关,故A正确。树木生长与太阳辐射有关,故B错误。信风的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与太阳辐射有关,故C错误。石油形成最终是太阳能的转换,与太阳辐射有关,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要特别注意审题,没有注意很容易误以为设问是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导致错选。 下图是地球某层大气的温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6. M层大气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C.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 利于高空飞行 7. 图中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短波辐射 B. 海拔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 C.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D. 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M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故A错误。 M为大气最底层,高度在12km内,属于对流层,而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的为平流层;平流层多晴朗天气,利于高空飞行,故B、D错误。M为位于大气最底层,集中了3/4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作用显著,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C正确。 【7题详解】 M层位于大气最底层,其温度变化的能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大致为每升高米,气温下降0.6℃,故D正确、B错误。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长波辐射;臭氧主要位于大气平流层中,而图中M层为对流层,故A、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 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的特点是: (1) 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8.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市,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与该现象形成有关的大气作用是 A. 吸收作用 B. 保温作用 C. 散射作用 D. 反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 “白夜现象”主要是地平线附近的大气尘粒对地平线下或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选C。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表示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箭头是 A. ①④⑥ B. ③④ C. ④⑥ D. ③④⑥ 10. 导致“秋阴不散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弱 B. ②弱 C. ③强 D. ⑤强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据图可知,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的箭头是③④,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指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选B。 【10题详解】 “秋阴不散霜飞晚”之“秋阴”说明是阴天,此时,大气层厚,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较为明显,地面损失的热量在一定意义上得到补偿较多,近地面降温较慢,故“秋阴不散霜飞晚”,图中,③为指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选C。 【点睛】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需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之后地面吸收热量增温,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放散热量。近地面大气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该类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据此,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下图为某地高空等压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④处为高气压中心 B. ③处盛行下沉气流 C. ①地的气温一定低于②地 D. ②地垂直气压差小于①地 12. 若①②③④间形成热力环流,则②地可能为 A. 白天的绿洲 B. 白天的海洋 C. 城市的郊外 D. 夜晚的湖泊 【答案】11. D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④处等压线向下弯曲,为低气压中心;③处向上拱起为高压中心,是因近地面气流上升聚集在此形成的; 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据此①地是高压,②地为低压。①②相比,虽然①是高压,但气温不一定低于②地;②地为低压,垂直气压差小于①地,据此分析选D。 【12题详解】 若①②③④间形成热力环流,①②为近地面,则①为相对的冷源,②为相对热源。据此,②地可能为夜晚的绿洲、夜晚的海洋、城市、夜晚的湖泊,选D。 【点睛】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蒸发 C. 水汽输送 D. 降水 14. 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 水力发电量增加 B. 三角洲面积萎缩 C. 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D. 地下径流量减少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从海洋上空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即此环节代表水汽输送环节,选C。 【14题详解】 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得森林的环境功能减弱,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水力发电量更加不稳定;水土流失加剧,三角洲面积增大;河流水位变化加大;保持水土功能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选D。 【点睛】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得森林的环境功能减弱,当地的旱涝灾害增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5. 该种地貌( ) A. 迎风坡坡度陡 B. 背风坡坡度缓 C. 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 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16. 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四川 D. 山西 【答案】15. D 16. B 【解析】 该题考查外力作用。 【15题详解】 该图为新月形沙丘,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所以选D。 【16题详解】 该种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选项中只有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会形成该种沙丘地貌。所以选B。 17.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给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①土壤盐渍化减弱 ②沿岸低地淹没 ③地下水水质恶化 ④海水倒灌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使沿海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加强;沿岸低地淹没;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倒灌增多。故选B。 18.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 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晃 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④横波到达,左右摇晃 A. ① 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先到达地面,且纵波到达地面时,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上下颠簸,横波后到达地面,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左右摇晃,故①④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9. 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光热充足 ②水热组合好 ③有灌溉水源 ④土壤肥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0. 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①交通不便 ②劳动力价格低 ③政策扶持力度小 ④科技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9. B 20. C 【解析】 该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19题详解】 新疆与澳大利亚的棉花都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光热充足且有丰富灌溉水源的地方;而新疆降水少,土壤较贫瘠。故选B。 【20题详解】 澳大利亚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的交通条件较差、科技水平较低。故选C。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夜间或双休日将停车位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功能区属于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22.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 人口密度的差异 B.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C. 地租水平的差异 D.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该功能区人口早晨流出,黄昏流入,则说明该功能区夜晚停车较多,应该是人们夜晚居住的地方,则判断为住宅区,D对;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都是白天车辆进入停留较多,夜晚停留较少,不符合题意,ABC不对。 故答案为D。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的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B对。人口密度大,车辆流动量不一定大;地租水平的差异不是导致两地的汽车流动的差异的原因;根据材料,造成两功能区的是汽车流入和流出的差异,不是汽车拥有量的差异;ACD不对。 故答案选B。 【点睛】随着人们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难成为一大难题。一般来说,住宅区一般晚上停车,其它功能区白天停车较多,因此为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可以采取错峰停车的措施,鼓励社会各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者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23. 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 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 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 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 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4. 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 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23. D 24. C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该题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 【24题详解】 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误;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误。 考点: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读图“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甲——住宅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商业区 B.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文教区 丁——商业区 C.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丁——文教区 D. 甲——商业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住宅区 26.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甲位于市中心,道路交汇处,交通通达度高,故应为商业区;乙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丙位于郊区,地租较低,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故应为工业区;丁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环境优美,应为文教区,故该题选C。 【2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西南方向,若该工业区布局合理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故该地主导风向应为东北风,故该题选B。 【点睛】各功能区特点: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征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 中心商务区 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 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 工业区 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业区 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现象 商业区 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或超级商场) 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与企业分布相邻或结合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主要功能区,外边景观是成片密集的楼房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机构和设施 一般距工业区较远,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等条件 文教机构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28.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中心城区有多条公路穿过,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由中心城区向外,地租逐渐降低,所以,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a>b>c,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因此,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是因为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所以地租等值线向外凸出。地形条件不是主要因素,故A错误。等值线向外凸出,是因为道路沿线交通便捷,地租水平较高,所以地租等值线向外凸出,故B正确。人口分布状况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故C错误。早期商业活动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B。 读某国1960~2017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1980-1990年期间该国出现 A. 快速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虚假城市化 D. 郊区城市化 30. 1960-2017年期间,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A. 1960-1970年 B. 1970-1980年 C. 2000-2010年 D. 2010-2017年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国从1960年至200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虽有变化但整体较高,均在77% 以上,说明该国应该是发达国家,1980年至1990年期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略有下降,说明此期间该国出现逆城市化才能导致城镇人口比重降低,B选项正确。 【30题详解】 该国在1960-2017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最快也就是图示中斜率最大的部分,结合图示可知的是2000年至2010期间,C选项正确。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31.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32. 【小题2】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答案】31. C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位置,地形不同,布局不同的农业类型。故选C。 【32题详解】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发展蔬菜,花卉,乳肉禽蛋类农业为主,粮食的种植结构减少。故选A。 雅戈尔集团将一种原产于我国云南山区、有“天然纤维之王”美誉的麻类植物改良后命名为“汉麻”。目前,雅戈尔集团的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汉麻”的种植、加工中心和“汉麻”纤维化产业示范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3. 雅戈尔集团在云南勐海建立“汉麻”加工的工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交通便利 B. 科技水平高 C. 原料丰富 D. 政策支持 34. 该工业园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②改变了地理景观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3. C 34. A 【解析】 该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开发。 【33题详解】 “汉麻”加工是原料指向型工业,要靠近原料产地,所以主要考虑因素是原料丰富,C对。云南多山地地形,交通不便,A错。经济发展起步晚,科技水平低,B错。政策支持不是主要因素,主要是当地适宜“汉麻”的生长,原料丰富,D错。 【34题详解】 该工业园区的建立必然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当地成了全国的“汉麻”的种植、加工中心,地理景观发生改变,②对。园区的建立,增加了就业机会,③对。该工业园区并不作为旅游景点,对推动了旅游业发展作用不大,④错。所以A对。B、C、D错。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我国大型客机发展核心能力。 完成下面小题。 35. 下图中,与我国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最符合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6. 我国C919大飞机项目布局在上海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市场前景广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5. A 36. A 【解析】 考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的区位优势条件。 【35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大型客机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要求的技术水平非常高,因此影响我国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图中图例甲表示技术导向型工业,A正确。故选A。 【36题详解】 我国C919大飞机项日布局在上海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有:地处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科技力量发达,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多,劳动力素质高(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②正确;集聚条件好(靠近大型工业园区,各配套企业之间加强协作交流);水陆空交通便利,①正确;国家政策支持,③正确;地形平坦、空域广阔等。我国大飞机的国际市场前景广阔,而不是上海市的市场前景广阔,④错误。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a、b、c、d四位置,最易形成城镇的是 A. a B. b C. c D. d 38. 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 A. 土地生产力大小 B. 水资源的多少 C. 基础设施的建设 D. 经济规模的设想 【答案】37. B 38. B 【解析】 【37题详解】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最容易形成城镇,由图例可知a、b、c、d四个位置中b位置最优越,有较大的绿洲,且位于河流交汇的下游地区,有铁路经过。故选B。 【38题详解】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由于此处有绿洲、沙漠,说明这个地区气候干旱,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水资源的多少问题。故选B。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中直接显示影响葡萄分布区与薰衣草分布区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河流 40. 薰衣草精油加工工业类型属于( ) A. 劳动力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 【答案】39. A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读图,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区都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B错。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薰衣草分布在海拔500 -1000米的山地区,而葡萄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低山丘陵区,二者分布区的最大不同区位主要是地形,A对。气候相同,土壤也相同,C错。河流水量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故选A。 【40题详解】 薰衣草精油加工业的原料是薰衣草,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因而它要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B正确;劳动力导向型要靠近劳动力丰富区,A错。动力导向型靠近能源,C错。技术导向型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D错。故选B。 二、综合题 41.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__作用,使得比能量少。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④____________(增强、减弱)。 (4)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削弱(吸收、反射和散射) (2). 地面辐射 (3). 地面 (4). 减弱 (5). ⑤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名称及大小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图中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代表进入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散射等削弱作用,使得比能量少。 (2)图中显示,序号代表的能量从地面出来,应该代表的是地面辐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获得能源,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空气的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吸收地面辐射的主力,因此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会使④(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弱。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直接由大气逆辐射的补偿作用来完成,图中⑤表示大气逆辐射。 42.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属于绿化带的是 。 (2)图示乙功能区的分布特点是 。 (3)说明图中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1)甲 丙 (2)占地面积大,介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3)临近公等,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污染较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有绿化带,减轻污染;地处城市郊区,地价较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甲位于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丙介于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该为绿化带。 (2)图乙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应该是住宅区。住宅区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介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且要考虑环境污染。据图可知,该工业区临近公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污染较轻;工业区距市区较远,且与住宅区之间有绿化带,可以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地处城市郊区,地价较低。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熟记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是解答本题关键。 43.“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的A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生产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温差大、光照强。请你分析A地区温差大的原因。 (2)导致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3)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1)昼夜温差大原因: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云层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比较少,返还地面的热量少,地面温度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2)原料 (3)地处山麓绿洲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源较充足;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疆的“农夫果园”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番茄品质优良的条件与该地区温差大关系密切,昼夜温差大可以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保温作用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云量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 (2)由题,该地生产的番茄品质优良,故吸引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3)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可以从地形、水源、交通、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44.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城区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因素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____。 【答案】 (1). 水运便利 (2). 取水方便 (3). 交通 (4).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城市平面略图为背景,考查城市的地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城市沿河分布,河流的功能主要体现供水和水运。后期城市沿公路和铁路分布,因此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交通条件的影响 (2)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