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题 Word版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考班)地理试卷 试卷说明:‎ ‎(1)本卷共44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的边界都是确定的 B.区域虽有大小之分,但其级别相同 C.相同级别的区域其特征一致 D.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据此回答2~3题。‎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读甲乙区域对比图(图1),回答4~5题。‎ 图1‎ ‎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5.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 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 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 D.⑤⑥⑦⑧‎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6~7题:‎ ‎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7.对2000年与2018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9.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下列自然灾害利用遥感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是(  )‎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图2),完成11~12题。‎ 图2‎ ‎1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砍伐 ‎12.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 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 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13~14题。‎ ‎13.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坏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5~16题。‎ ‎15.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图3),完成17~18题。‎ 图3 ‎ ‎17.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 A.减轻交通压力       B.减少环境污染 C.提高能源利用率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18.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 结合“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图4),回答19~20题。‎ 图4 ‎ ‎19.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20.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21题。‎ ‎2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2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D.上游修建水库解决用水不均的问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图5),回答23~25题。‎ 图5 ‎ ‎23.田纳西河有利于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A.有众多优良的建坝坝址    B.地势平坦 C.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 D.地区经济基础 ‎24.在田纳西河两岸之所以能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25.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某地区地形图”(图6),回答26~27题。‎ 图6‎ ‎26.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7.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 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28~29题。‎ ‎28.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29.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图7),完成30-32题。‎ 图7 ‎ ‎30.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四川攀枝花 D.浙江温州 ‎31.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先进 B.政策支持 C.矿产资源开发 D.劳动力素质高 ‎32.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产业升级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读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图8)。完成33~34题。‎ 图8 ‎ ‎33.图中南部通道输送的电能是 (  )‎ ‎①水电 ②火电 ③核电 ④风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南部通道输送的电能主要来自    (  )‎ A.内蒙古、山西、贵州 B.四川、湖北、安徽 C.云南、贵州、广西 D.贵州、广西、重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东盟国家。尽管近年来东盟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迅猛发展,但一些纺织企业无法满足欧美客商对产品的高要求,导致仍需从我国大量进口一些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高档面料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东盟地区最大面料供应国。据此完成35~37题。‎ ‎35.欧美服装经销商将订单由我国转入东盟国家是因为( )‎ A.东盟原材料更丰富 B.东盟产品质量更优良 C.东盟劳动力成本更低 D.东盟距欧美市场更近 ‎36.影响东盟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高档面料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 A.与我国交通联系便捷 B.自身生产工艺较薄弱 C.本国生产规模较小 D.当地产业升级的需求 ‎37.我国珠三角地区某知名服装企业到东盟国家设立服装生产厂,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欧美市场 C.塑造品牌形象 D.增强集聚效应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来,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千米的桥梁组成,沉管隧道是由预先制成的管道沉入开挖好的海底稳定地层并连接而成的隧道,图9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38~40题。‎ 图9‎ ‎38.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珠海,曾经是一个渔村,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影响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科技 D.政策 ‎39.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岛——隧”方式修建,其目的是( )‎ A.躲避台风侵袭 B.缩短桥梁长度 C.便于江海联运 D.避免雾霾影响 ‎40.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B.缩短主要城市间的距离 C.提升港澳国际地位 D.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41.图10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图10‎ ‎(1)该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1分)‎ ‎(2)该区自东向西降水量越来越 ,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 ‎ 的地域分布规律。(2分)‎ ‎(3)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至少回答4点)(4分)‎ ‎ ‎ ‎(4)针对图示地区出现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42.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图11所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 图11‎ 材料:阶段Ⅱ成果:‎ 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地区。(1分)‎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表一空白区域。(4分)‎ 表一 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比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通过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43.图12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12‎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3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如图13所示)。‎ 图13‎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5分)‎ (3) 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3分)‎ ‎44.阅读图14及表二,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14 产业转移示意图 表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和产值对比表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2分)‎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分)‎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考班)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DABBB 6-10 ACDAC ‎11-15 CAADD 16-20 CADCD ‎21-25 ACCDA 25-30 DBCDA ‎31-35 BDACC 36-40 BADCD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41.(12分)‎ ‎(1)干旱(1分)‎ ‎(2)少  由沿海向内陆 (2分)‎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等(4分)‎ ‎(4)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退耕还林还草;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5分)‎ ‎42.(8分)‎ ‎(1)东北(1分)‎ ‎(2)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黑土 ④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4分) ‎ ‎(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黑土培肥(3分)‎ ‎43.(11分)‎ ‎(1)水能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3分)‎ ‎(2)方案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5分)‎ ‎(3)从经济效益看:输电比输煤经济效益好。从环境效益看:输煤会减轻当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电则会减轻使用地环境污染,而造成当地环境污染。(3分)‎ ‎44.(9分)‎ ‎(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 年产值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4分)‎ ‎(3)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美国的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