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8-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8-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额

‎8.1 农业的区位选择 ‎ ‎(湖南雅礼中学2019届期中)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 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2.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  )‎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 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入海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 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3.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①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 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 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D 2.B 3.B ‎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杞柳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霍邱县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故选D。 第2题,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入海,河滩泥沙沉积增多,面积扩大,土层深厚,B 项正确;淮河流域人口外迁不能使河滩面积增大,A项错误;长江流域多次大旱,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不能提供杞柳适宜生长环境,不是有利地理事件,C、D项错误。第3题,杞柳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河滩泥沙沉积减少,侵蚀增强,土层变薄,不利于杞柳种植,①项正确;交通发展,运输费用应下降,②项错误;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③项正确;柳编工艺目前未失传,柳编制品质量没下降,④项错误。‎ ‎(辽宁沈阳二中2019届期末)梯田是人们在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田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75°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 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130多种。据此完成4~6题。‎ ‎4.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土壤 ‎5.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生物 D.人类活动 ‎6.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B.水热条件优越 C.水稻育种经验丰富 D.市场需求多样 ‎【答案】4.C 5.D 6.A ‎ ‎【解析】第4题,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要破坏地表植被,开垦梯田,故首先须改变植被。第5题,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梯田里的红壤由于受人类长期耕作,增施有机肥,形成肥力极高的水稻土,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第6题,读材料可知,当地种植水稻品种达130多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随海拔增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致。‎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期末)‎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读图完成7~8题。‎ ‎7.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 A.气温较高       B.地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 ‎8.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  )‎ A.采用保鲜技术 B.采用防冻措施 C.全部航空运输 D.清除农药残留 ‎【答案】7.B 8.A ‎ ‎【解析】第7题,蔬菜品种丰富,是指除了热带地区的蔬菜之外,还可以生长其他温度带的蔬菜。气温高,可以生长热带的蔬菜,但不能满足其他温度带的蔬菜的生长,故A项错。地形起伏大,不同海拔高度具有适宜的不同品种蔬菜生长的环境,品种丰富,故B项对。降水丰沛只是水源充足,与品种丰富关系不大,故C项错。土壤肥沃也与品种多少关系不大,故D项错。第8题,蔬菜的远距离销售,主要是保鲜技术的发展,故A项对。香港冬季温和,不需要防冻,B项错。航空运输主要是运输轻、薄、短、小,贵重的物品,蔬菜的价值较低,重量大,空运的成本太高,一般不会空运,C项错。蔬菜生产都不应有农药残留,不只是运往香港的蔬菜,D项错。‎ ‎(江苏扬州中学2019届期中)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如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 ‎10.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答案】9.C 10.B ‎ ‎【解析】第9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10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浙江学军中学2019届模拟)脐橙主要种植在江西省南部丘陵地区的山谷中,赣州是江西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它也是我国最大的脐橙产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经常使脐橙遭受冻害。读 “江西省局部区域图”,回答11~12题。‎ ‎ ‎ ‎11.为防止脐橙受冻,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燃烧柴火熏烟 B.覆盖地膜 C.安置低温报警器 D.设挡风屏障 ‎12.为预防脐橙遭受冻害,应将脐橙种植在(  )‎ A.山谷南坡 B.南坡谷底 C.山谷北坡 D.北坡山顶 ‎【答案】11.A 12.C ‎ ‎【解析】第11题,熏烟一方面燃烧放热,另一方面产生的浓厚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果园夜晚温度。第12题,脐橙种植在气温较高的地方,山谷的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谷底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安徽黄山屯溪一中2019届模拟) “中国农业公园”‎ 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 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0.92万公顷,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浓郁的农耕文化 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有(  )‎ A.小麦种植园 B.苹果采摘园 C.傣族风情园 D.古村文化园 ‎15.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 A.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13.A 14.D 15.A ‎ ‎【解析】第13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因此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一是需要有美丽的乡村风景,另外需要有浓郁的农耕文化,因此①③项正确。第14题,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 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小麦属于北方的作物,苹果属于温带的水果,A、B项错误;傣族在云南,C错误;海南的古村文化园适宜布局在那大“中国农业公园”。第15题,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利用农业和当地的农耕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就地创业,增加收入,A项正确;对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影响不大,B项错误;主要是就地创业,不会导致人口外迁,C项错误;能够传承传统文化,但对该地城市化水平影响不大,D项错误。‎ ‎(福建双十中学2019届模拟)下表为我国某地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16~17题。‎ ‎       作物 项目   ‎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率/(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16.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 km,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 A.水稻、甘蔗 B.蔬菜、甘蔗 C.花卉、甘蔗 D.花卉、蔬菜 ‎17.根据资料判断,这一地区最可能的区域特征是(  )‎ A.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B.西湖畔上品丝竹 C.虎丘塔下论园林 D.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 ‎【答案】16.D 17.A ‎ ‎【解析】第16题,经济效益即农业生产的利润,从表中来看,利润=(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产量,其中运费=运费率×运输距离,据此可分别计算出四种作物的利润,其中利润最高的是花卉和蔬菜。第17题,该地区主要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作物,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指广东,位于热带;“西湖畔上品丝竹”指杭州,“虎丘塔下论园林”指南京,均位于亚热带;“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指东北,位于温带。‎ ‎(江西白鹭洲中学2019届模拟)咖啡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气候是其种植的决定性因素。赤道两边南北纬25°之间的地带,最适合种植咖啡树,被称为“咖啡带”。据此回答18~19题。‎ ‎18.咖啡树多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说明咖啡树(  )‎ A.需土壤肥沃 B.需光照充足 C.喜冷湿环境 D.喜阴湿环境 ‎19.人们常在南北纬25°附近的咖啡种植园里夹种树干较高的植物,这一举措不是为了(  )‎ A.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B.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改变咖啡树热量条件 D.改变咖啡树光照条件 ‎【答案】18.D 19.C ‎ ‎【解析】第18题,赤道附近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高大乔木,而咖啡树为灌木或小乔木,说明不喜光照;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森林中气候潮湿,而咖啡树最适合在此生长,说明喜湿。第19题,因咖啡树最适合在赤道附近种植,而南北纬25°附近纬度较高,从热量条件看该处已经是边缘地带,不能再降低热量;而树干较高的植物会阻挡光照,会降低小环境的热量,故这一举措不是为了改变热量条件。‎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模拟)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如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富碳农业”生产模式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依靠(  )‎ A.市场 B.政策 C.气候 D.技术 ‎21.“富碳农业”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  )‎ ‎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 ②缓解粮食短缺 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20.D 21.C ‎ ‎【解析】第20题,据图中信息可知,发展“富碳农业”首先要搜集工业过剩的二氧化碳,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第2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富碳农业”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发展高效农业,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①错;能够生产粮食,缓解粮食短缺,②正确;能够围绕“富碳”区域形成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③正确;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 ‎22.(广东中山纪念中学2019届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12.2人/km2。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种植的水稻品质好,被誉为“西藏的江南”。如图为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说明墨脱水稻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3)分析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气候原因。‎ ‎【解析】第(1)题,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要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人类活动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墨脱水稻品质优的自然条件要从光照、气候、污染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分析气候成因要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季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高寒地区,地形闭塞,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2)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优良。‎ ‎(3)纬度较低,位于河谷,海拔较低,冬季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年均温较高;夏季印度洋西南风沿峡谷深入,湿润多雨。‎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3.C 4.A 5.B ‎【解析】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 ‎3.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4.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故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正确;安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纬度较黑龙江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故选A。‎ ‎5.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故选B。‎ ‎2.(2018年江苏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图12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21. 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B. 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 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 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22. 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技术 B. 资金 C. 地形 D. 气候 ‎【答案】21. AC 22. CD ‎【解析】‎ ‎21. 蔗糖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对原料需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甘蔗种植成本升高,产业升级转型导致甘蔗种植区西移,故A项正确;东部地区并不一定会出现环境退化,B项错误;广西由于经济落后,蔗糖生产成本较低,故C项正确;广西蔗糖产业的市场在全国,广西人口较少,市场没有东部地区大,D项错误。‎ ‎22. 甘蔗需要湿热的气候,广西中南部纬度和地势都比较低,气候条件适合甘蔗种植,故C、D项正确。技术对甘蔗种植影响不大,A项错误;甘蔗种植对资金的需求不大,B项错误。‎ ‎3.(2018·海南卷)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1.A 2.B ‎ ‎【解析】第1题,需要抓住“荷兰温室栽培技术先进”这一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即可得出A为正确选项。和山东相比,荷兰在交通、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上并无明显优势,排除B、C、D选项。第2题,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而且这也符合企业发展的目的,B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该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可以和荷兰相关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即可,没有必要去当地兴建生产基地,排除C选项。D选项很容易排除。‎ ‎4.(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题。‎ ‎3.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答案】D ‎ ‎【解析】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5. (2017·江苏卷)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图8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 1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16.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5.D 16.A ‎【解析】‎ ‎1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16.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适宜亚热带水果柑橘种植。 ‎ ‎6.(2017·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邻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解析】第(1)题,要结合题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应用领域较大,需求量大,因而产需矛盾突出。第(2)‎ 题,结合农业区位因素,读图可以看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距沿海(首都、港口)近;临铁路(便于运输),交通便利;临河流,水源充足。‎ ‎7.(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解析】第(1)‎ 题,可从甲地的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高,不需要人工增温;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但降水较少,温室可以减少蒸发,这都是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第(2)题,该地发展农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其北侧的欧洲发达国家冬季气温较低,冬季蔬菜、瓜果的市场缺口大。第(3)题,可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与更新设施与设备、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等方面分析。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回答赞同或不赞同均可。若赞同,可以从当地的技术及气候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后的效益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可以从该地的土地及水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 ‎8. (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解析】第(1)‎ 题,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影响小;而江苏、杭州地形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生长。第(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