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步步高》(人教B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六章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 26 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内容索引 考点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及环境问题 图型突破 21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考点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时作业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及环境问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三个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时期:采猎文明 生产力水平: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改造能力微弱 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适应自然环境 1. 崇拜自然阶段 时期:农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发展 主要环境问题:依附减弱 , 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环境科学萌芽 2. 改造自然阶段 时期: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发展速度惊人,较高 主要环境问题:全面不协调 , 人地矛盾激化 , 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3. 征服自然阶段 二、直面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反馈 作用 影 响 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又反馈给人类社会。 人类生存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还必须占据一定空间。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原因:资源索取 大于 资源再生 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生态破坏 原因: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不合理用水 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变暖 环境污染 成因:排放 大于 净化 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环境问题也存在地域差异 乡村: 生态破坏 城市: 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 污染严重工业转移,污染转嫁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典型事例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典型事例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 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 源、矿 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 的过 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 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 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江豚、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典型事例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环境 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 “ 三废 ” 和有害健康的农药任意堆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建筑工地施工影响附近居民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 全国文综甲卷, 37 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等热点问题为素材,考查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和应对策略。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 2013· 大纲全国文综, 7 ~ 9 2015· 北京文综, 2 2015· 重庆文综, 11 环境问题判断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 如 图 是 “ 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 。读图,回答第 1 题。 环境问题判断 1.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 水土流失 ② 雾霾严重 ③ 珊瑚退化 ④ 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解析 图示岛国由珊瑚岛、礁组成,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大气对流旺盛,不易出现雾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国因地势低易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发生改变,导致珊瑚退化。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 年、 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1) 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答案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 ) ,栖息地连成一片;到 80 年代后期 (1987 年 ) ,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2000 年 ) ,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 解析 大规模采伐森林 ( 对植被破坏大 ) ,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 ( 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 ,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 ( 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108 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 ) ,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3) 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解析 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 】 长远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 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 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发展 】 【 定义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 持 续 发 展 可持续 发展 基础 目的 条件 社会可持续 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维护平等自由,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 生态可持续 保护环境 经济可持续 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 物种公平 责任公平 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证全球协调 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 天津文综, 6 以政府报告、大型工程和项目实施以及新型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为素材,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施策略。以选择题为主,难度较小。 2012· 天津文综, 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 1995 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 ,下图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 1 ~ 2 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1995 ~ 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双选 ) 答案 解析 A. 大量消耗资源 B . 大量排放污染物 C. 科教投入不足 D. 人口增长缓慢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由图可看出,我国 1995 ~ 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 120 ,而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均低于 100 ,说明发展的代价是资源的大量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A. 社会保障建设 B . 经济基础建设 C. 农业基础建设 D . 生态与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双选 ) 答案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强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结合图及四个选项可知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实践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 3 题 。 右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可持续发展实践 3. 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 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 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 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 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答案 解析 A 、 B 和 D 选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均有其合理性,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必然性 P 人口 opulation R 资源 esources E 环境 nvironment D 发展 evelopment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低 需求大 利用率低 人均资源量小 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 经济落后 发展需求强烈 可持续发展 ? 径 途 循环经济 资源 传统生产 产品 废弃物 资源 工业 产品 废弃物 ? 径 途 循环经济 资源 循环经济 废弃物再生资源 减少对环境破坏 降低原料成本 降低污染处理成本 产品 A 产品 B 下游 产业 ? 径 途 循环经济 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如何实现 循环经济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个人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适度消费 玉米 脱胚 发酵 蒸馏 糟液 沼气发酵 消化液 农田 高效有机肥 增产 20%~30% 玉米油 饲料 CO 2 回收率 60% 酒精 杂醇油 饲料 沼气 工艺流程 主产品 废弃物综合利用 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循环经济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个人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适度消费 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粪尿 生产者 农户 太阳能 适量化肥农药 粮果蔬 粮果蔬 鱼肉蛋奶 初级消费者 饲料及农副产品 肉蛋奶 饲料 加工厂 原料 饲料 食品 加工 厂 原料 食品 精饲料 下脚料 秸杆 粪尿 粪尿 沼气池 沼气 沼渣沼液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 循环经济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个人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适度消费 低碳出行 拾粪回田 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 环保购物袋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 —— 生产制造 —— 消费使用 —— 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②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 福建文综, 2 以中国三农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生态环境热点区域为素材,考查地理事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2014· 福建文综, 37(4) 2013· 福建文综, 1 ~ 2 2013· 安徽文综, 35(1)(3) 循环经济策略 1 . 如 图 为 “ 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 世纪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 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 答案 解析 循环经济策略 方案一 ( 文字表述方式 )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作为果园肥料,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 ( 示意图表达 ) :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即可。 解析 循环经济策略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和草作饲料;解决薪材缺乏问题可以发展沼气,且以果渣和粪便为原料;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可以与发展沼气相结合,以沼渣和沼液作为果园肥料。 循环经济模式 读 “ 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 ” ,回答 2 ~ 3 题。 2. 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 市场导向型 B . 原料导向型 C. 劳动力导向型 D . 技术导向型 答案 解析 图中主导产业链是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造纸系统、酒精系统,则主导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 循环经济模式 3. 该生态工业园区 A. 最可能位于湖北 B. 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 能 循 环利用 D. 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 谐的 生态功能 答案 解析 图中显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各个系统中的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既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环境污染,具有和谐的生态功能。 21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循 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图型概述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如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 提高经济效益 ② 加快城镇发展 ③ 提供清洁能源 ④ 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②④ 典型例题 析题过程 找 (1) 研读材料和图名。 (2) 读各框图的内容,分清箭头方向和连线起止点。 析 (1) 对框图的组成要素进行归类,例如,例题中有沼气池与农业活动两类,农业活动又包含种、牧、渔三大类四种。 (2) 确定核心要素或基本活动。 (3) 与传统生产方式对比,分析其特殊性和意义。 答 依据对图的分析,甄别选项或运用术语作答。 1.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 “ 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答案 解析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从图中可以看出, ④ 秸秆作为沼气原料时,制出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沼渣和沼液可以还田作为肥料,符合既提供生活能源,又提高土壤肥力的要求。 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读 “ 我国山东某市光伏农业大棚运营模式图 ” ,完成 2 ~ 3 题。 2. 图中生态大棚中最适宜种植的是 答案 解析 A. 玉米 B . 水稻 C . 甜菜 D . 草莓 建设生态大棚资金投入大,草莓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且相对于玉米、水稻、甜菜,草莓对生产条件的要求更高,因而最适宜栽培。 3. 关于该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 碳排放量小 B . 资金投入少 C. 技术水平高 D . 产品附加值高 从关联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需要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碳排放量小。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 “ 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 ,完成 4 ~ 5 题。 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答案 解析 A. 原料丰富 B . 科技发达 C. 市场广阔 D . 交通便利 读图可知,电解铝以氧化铝为原料,耗用电力多,区内丰富的高铝煤炭有利于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5.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答案 解析 A.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 B .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 成本 D . 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读图可见生产诸多环节紧密相联,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练 下图为 “ 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该社会发展阶段 A. 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 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图中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因而该图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农业文明时期。该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才明确提出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 植被破坏 ② 水土流失 ③ 酸雨危害 ④ 环境污染 A. ①② B . 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答案 解析 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发展、公平、环境和权利四大基本内涵,图示现象就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资源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单纯追求人类所谓的 “ 生存与发展 ” ,忽略了鱼类等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利,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 读 “ 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 ” ,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 的 ① 共同性原则 ② 持续性 原则 ③ 公平性原则 ④ 参与性原则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 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 ) 。据此回答第 4 题。 4. 如果过度猎狼,将 会 ①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过度猎狼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 ① 正确 ; 狼 减少会导致生态失衡,山区环境承载力下降, ② 错误 ; 猎 狼是由不良的消费观念引起的, ③ 错误 ; 猎 狼的行为破坏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其他动物享有同等生存权的公平性原则, ④ 正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和 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 5 ~ 6 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2000 ~ 2008 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 答案 解析 A.1 300 米以下 地带 B.1 300 ~ 1 900 米地带 C.2 500 米以上 地带 D.1 900 ~ 2 500 米地带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和,反之则相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2000 ~ 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 解析 A. 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 缓和 B. 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 . 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 紧张 D . 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在 1 900 米以上的地方,这 8 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和,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 年 10 月 25 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 “ 爆表 ” , “ 烧荒 ” 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 4 千万吨,其中约 25% 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材料二 从 2014 年 10 月 20 日~ 26 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 7 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 省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山东 河南 新疆 火点数 292 208 110 42 40 15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 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和粉尘等细小颗粒,进而形成雾霾。 雾霾是由细小的水滴和细小的污染物颗粒组成的,大量地焚烧秸秆能产生烟和粉尘等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答案 解析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个省份。 10 月 20 日~ 26 日是东北秋收之后,农田产生大量的秸秆,受利用技术等影响,秸秆被大量焚烧。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因为此时正值 10 月份,是东北地区秋收之后,农民集中焚烧秸秆时刻。 省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山东 河南 新疆 火点数 292 208 110 42 40 15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每年中国产生的秸秆量很大,有效地处理秸秆可以减轻大气环境问题,将秸秆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能力提升练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 ( 如下图所示 ) 。据此回答 8 ~ 9 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 A 、 B 、 C 分别 代表 答案 解析 A. 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 . 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 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 . 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通过 A 可以取用 “ 木材 ” ,说明 A 表示 “ 破坏森林 ” ; B 和 “ 草皮 ” 相关,应该是 “ 牧业下降 ” ; 根据 与 C 相关的 “ 秸秆 ”“ 广种薄收 ” 等可判断 C 为 “ 农业减产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结合植树造林,营造 薪炭林 B. 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 .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 发 展水稻种植 D. 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9. 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 是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图中显示该地区主要问题是因破坏森林、草皮和不合理的耕种方式 ( 广种薄收 ) 导致的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解决的办法有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或积蓄肥料、发展沼气,或开发新能源以解决燃料问题,从而减少植被破坏,以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的作用。根据该地的农业生产类型和产生的问题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读 “ 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 ” ,完成 10 ~ 11 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 附加值 ② 废弃物资源化,减少 环境污染 ③ 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 生产 ④ 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 破坏 ⑤ 果草套种,提高 土地利用率 ⑥ 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 第三产业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本题强调的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及促进餐饮、休闲旅游业属于经济效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 体 现在 ① 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 、 粪便 用于生产沼气 ② 养黄粉虫 作 为 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 饲料 ③ 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 黑 麦草 、玉米草等牧草 ④ 收集 珍禽 的 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答案 解析 黄粉虫、套种都不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下图是 “ 我国人口总量、 GDP 、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2 ~ 13 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① 人均能耗不断 下降 ② 人口增长明显变 快 ③ 万元 GDP 能耗呈下降 趋势 ④ 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 ①② B. ③④ C . ②③ D. ①④ 12. 下列描述符合 2010 ~ 2017 年变化特征的 是 答案 解析 我国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 能源 供需 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 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 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 比 重 ③ 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加快产业升级应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能源强度区域 具体省区 低能源强度区域 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 8 个省市 中能源强度区域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 12 个省市 高能源强度区域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 10 个省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材料二 “ 碳强度 ” 是指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 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答案 低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高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 (2) 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的使用效率低;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说明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答案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 ;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 开发利用新能源 ) ;调整产业结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www.91taoke.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