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41张)
第二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以混合农业为例说明 农业地域的形成 考点二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地域类型 考点三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 地域类型 1.基本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 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① 农业生产 地区。 2.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②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 具有相同的特征。 考点一 以混合农业为例说明农业地域的形成 (1)分布:国土的③ 东南部 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区位:地势④ 平坦开阔 ,灌溉条件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广人 稀,机械化程度⑤ 高 。 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农业地域的影响因素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大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河、达令河、东水西调)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条件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策鼓励扶持 2.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1)区位条件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 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墨累—达令盆地的东水西调墨累—达令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西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为解决该地区农业缺水问题,澳大利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东水西调以 增加当地水源;节约用水,促进节水农业发展。 命题视角一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1.澳大利亚南部(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 展畜牧业,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期末)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现代混合农业 (2)(2017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期末)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精耕细作,技术水平低 C.大牧场上牧羊与小麦种植混合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D C 答案 (1)D (2)C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 南部和西南部,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具 有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生产规模大,种植小 麦和饲养绵羊相结合等特点。 命题视角二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2.读图,回答下题。 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 然优势。(6分) 答案 乙、丙两地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 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解析 结合上图可知,乙、丙两地区都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丙地 区为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是其最大优势。 1.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作物以水稻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 生产国。 (2)生产特点 2.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和我国 ③ 东北 、西北地区。农作物以④ 小麦和玉米 为主。 考点二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区位条件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区位条件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 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 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2)生产经营特点 (3)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区位 因素 区位 优势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地形 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 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平坦 开阔,为机械化生产和大 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 水源 水源丰富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雨热同期 2.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 交通 交通便利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 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 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人口 地广人稀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机械化 水平高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 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 业化和社会化 (2)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相似之处 都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 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实行机械化生产;交通 运输便利;市场广阔 不同之处 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由家庭经营,规模大,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 程度高;机械化水平高,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 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机 械化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 可借鉴 的经验 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 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 经济效益 命题视角一 亚洲水稻种植业 1.(2016北京东城综合能力测试)读下图,回答下题。 该地区附近是传统的稻米产区,说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4分) 答案 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单产较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 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答出任意4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从“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回答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命题视角二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2.读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6 北京自主招生模拟 )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 )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2016北京自主招生模拟)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 件是 ( )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答案 (1)B (2)C (1)北美的小麦、玉米均为专业化、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故为商品谷物农业。(2)北美的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故C项符合题干要求。 B C 1.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 (2)区位:大面积的③ 干旱、半干旱 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3)特点:④ 生产规模 大、⑤ 专业化程度 高。 考点三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气候:图中的牧牛带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天然草场。 土地:⑥ 土地租金很低 ,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4)典型地区: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3.典例分析 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生长。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时间短,有利于 ⑨ 多汁牧草 的生长。 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2.乳畜业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 件、特点 项目 异同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点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点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点 满足国内市场的城市人口生活需要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 方式 相同点 集约化、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点 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交通 条件 相同点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点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公路 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海运 原料 供应 相同点 牧草、饲料 不同点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区位 不同点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区 2.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比较 科技 相同点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1)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为了保证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 其影响如下: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区位比较 我国内蒙古牧区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优良的 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现状比较 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其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其畜产品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可借鉴 之处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 方法点拨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且稳定,首先根据 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然后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联系其分布范围,最后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下图是美 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 分布即可判断:A为乳畜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下图“某农场的土地 利用 ( 左图 ) 和年收入构成 ( 右图 )”, 该农场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 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 , 因此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3)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 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命题视角一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读下图,回答下题。 1. (2015 北京东城一模 ) 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 国 , 其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答案 C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 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为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 放牧业,C项正确。 C 命题视角二 根据农事活动判断乳畜业的特点及分布 2.下图是某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农场所属国家最可能是 ( ) A.英国 B.美国 C.新西兰 D.巴西 C (2)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B.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 D.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区 答案 (1)C (2)C (1)由图可知,该地区3—5月播种冬谷,故为南半球,因此A、B项错误;该地区农业生产以养牛为主,可知为新西兰的乳畜业,故C项正确,D项错误。(2)乳畜业主要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其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故A项错误,C项正确。乳畜业发展所需水利工程量小,故B项错误。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故D项错误。 C 命题视角三 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3.(2017北京四中期中)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为 (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稻作农业 D.乳畜业 答案 B 从图中看到:甲国每公顷肥料使用量是四国中较少的,每公顷 收获量是四国中较高的,人均收获量也较高,人均耕地面积是四国中最 多的。说明甲国土壤比较肥沃,单产较高,地广人稀,故商品率较高。由 于题目中只提到粮食作物,故排除A、D选项;稻作农业为需要劳动力多, 精耕细作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中反映内容不符,C项错误。商品谷物农 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B项正确。 第十二单元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