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九章第3讲 我国地理分区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3讲 我国地理分区 考点一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命题角度一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 [经典例题] (2017·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D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B )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D ) 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________ 的景观,应该为________地区。 (2)图示景观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________相关,该地区为________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________,因此河道________, 传统出行方式为船。 (3)川剧为________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________一带,粤剧主要在________一带,越剧是________一带的剧种。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南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②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②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 气候 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③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多寒潮灾害 ①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③主要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多寒潮、冻害 自然资源 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为天然林区;②水资源不足;③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①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②水资源丰富;③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农业生产 ①旱地农业;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③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①水田农业;②一年两熟至三熟;③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长三角”沪宁杭地区和以武汉、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环境 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风沙、土壤盐碱化;黄土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问题 高原:水土流失 [变式训练] (2018·湖北省武汉调研)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回答1~2题。 1. 关于图中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东西两侧垂直带谱一致 B. 图中河流无凌汛,含沙量小 C.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 铁路走向主要受地形影响 2. 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甲地可见冲积扇 B. 乙地水能资源丰富 C. 甲地广种春小麦 D. 乙地山岗橘园遍布 命题角度二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 [经典例题] (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河套平原地区,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1)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________,出水口在________,灌渠多呈________走向,可得出河套平原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低。 (2)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________问题。因为河套平原地形________,水流缓慢,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形地势的判读,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小试牛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用整体性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 ①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②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2)青藏高寒区发展条件及其评价 ①有利条件: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②不利条件: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 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放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绝大部分地方干旱,土壤质粗层薄。 (3)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①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②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源匮乏。 [变式训练] (2019·湖北省黄冈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湖东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更广。 材料二 青海湖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 16 ℃,底层水温平均为9.5 ℃,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材料三 每年隆冬时节,青海湖千里冰封。到3~4月间,青海湖的冰就会融化,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开湖”。青海湖的开湖在民间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湖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开湖后的连天碧波。“武开”是随着气温升高,彻夜的狂风大作,使封冻的湖面温度迅速升高。在动荡的湖水和猛烈的大风共同作用下,厚薄不均的冰层在一瞬间四分五裂。 (1)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差异的大小及原因。 (3)与湖区西岸相比,东岸沙漠面积更广。请描述东岸滨湖地区沙丘的形成过程。 (4)比较分析青海湖“文开”和“武开”现象发生条件的异同。 考点二 我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差异 命题角度 我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差异 [经典例题] (2014·北京高考)“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下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题干要求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从土地面积对比,川渝地区位于长江________,土地________,价格________;从资源条件分析,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比长三角地区________;有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及________的支持;从劳动力分析,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________。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区域发展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差异。 [小试牛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长江沿江地带区域发展的不同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长江沿江地带是典型的跨省区域。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的区域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发展和生态问题。 上游 中游 下游 区域发展 ①水能开发:西电东送、三峡工程;②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①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②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③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①农业发达;②以南京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三角洲城市群;③沪宁杭工业基地 主要问题 ①自然灾害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 ①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降低;②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河流含沙量增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 大,河床逐渐抬升,威胁生存环境 对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封山育林等 ①治理长江水患;②建设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治理环境污染等 (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经济圈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经济圈 煤、铁、海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 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 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 “西三角”经济圈 能源(水电)、煤、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 东北经济圈 煤炭、石油、森林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政策的拉动 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计划经济色彩浓厚 [变式训练] (2018·浙江省三市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东部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度较高,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相对安全季和两个多发季,其中冬季风险度最低、春季风险度最高。 材料二 近年来该区域的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将大型件、特大型件的生产部门向大连、秦皇岛、天津等港口城市转移,并已形成规模。 (1)图示区域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简要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2)说明东北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向港口城市转移大型件生产部门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冬季风险度最低、春季风险度最高的主要原因。 微专题 常规题目突破 答题能力提升中国区域图的判读 [经典例题] (2019·河南省信阳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输出地。该省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布图。 (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推测依据。 (2)解决该省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本地区发展的影响。 (4)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试指出促进这些矿业城市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贵州省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输出地,但该省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1)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而且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变化大;根据图中夏雨比重曲线可知,中西部地区夏雨比重高,说明夏季降水更为集中,降水强度更大,所以由东部向西部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2)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调整________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恢复自然植被;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大力实施________工程;合理规划,控制________与生态移民相结合;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等。 (3)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水能资源开发、建设西电东送工程可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增加________。由于工程建设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4)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后继乏力,应该调整________,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延长________,提高矿产资源的________等。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 [小试牛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归纳] 拓展性归纳 (1)中国主要区域定位方法 ①用经纬网判读:仔细研究中国区域地图,不难发现每隔5 个经纬度记忆中国区域地理事物非常有效: 北纬45°线: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 北纬40°线: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 北纬35°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 北纬30°线: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北纬25°线:云贵高原—南岭—台湾岛。 我国南方省区较多,可用每隔5°经线来记忆: 经度 100°E 105°E 110°E 115°E 120°E 长江一线 四川省 四川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江苏省 南岭一线 云南省 贵州省 湖南省 江西省 浙江省 ②用省区轮廓判断:熟悉各省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天鹅、青海省像玉兔、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等。 ③用相对位置判读:首先,还是用经纬度位置来判定,比如记住西安市的大概位置是(34°N,109°E)和北京市的位置是(40°N,116°E)。如题中提到某地(40°N,100°E),可根据在西安的西北方向判断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某地(30°N,103°E),可根据在西安的西南方向判断在四川盆地;某地(45°N,125°E),可根据在北京的东北方向判断在东北平原等。 其次,根据著名的地理事物来判断,如鄱阳湖边的旅游胜地是庐山,附近有京九铁路通过等。 以上仅是一些总结,其实用心的学生仔细阅读题设条件也能推理出某地的地理事物,希望大家解题时细心认真,那才是答题的最好方法。 (2)确定区域位置,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① 确定地理位置,可利用经纬网定位法、轮廓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进行准确定位。 ②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了解一个地区的特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何地——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B.何物——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C.何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D.何时——什么季节等。 E.何问题——当地存在何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F.前景——根据当地优势,避开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要准确描述区域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思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地理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等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要坚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域的具体事例为案例,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要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仅要掌握区域特征,而且要通过对区域特征的比较了解区域差异,了解、认识并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异同,以人地协调观反思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即学即练] (2018·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南某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图。 材料二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川酒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2008年四川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中阴影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1)比较昆明和成都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昆明有“春城”之美誉。请你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 (3)分析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酿酒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第3讲 我国地理分区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一 江南水乡 长三角 地形和气候 亚热带季风 缓 密集 四川 河南 广东、广西 上海、浙江 小试牛刀 (1)D (2)B (3)D 变式训练 1. D 2. A 解析: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河流有凌汛,含沙量大;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垂直带谱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第2题,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北方不适宜种植柑橘;甲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可见冲积扇,地处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命题角度二 西南部 东北部 西南—东北 西南 东北 泥沙淤积 平坦 小试牛刀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变式训练 (1)由于构造运动使外泄河道被阻断,形成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不断累积;全球气候变暖,湖区蒸发加强;气候干旱加剧,降水减少,湖水补给减少。 (2)差异:夏季差异大,秋季差异小。原因:夏季表层升温快,下层温度较低,加上夏季风力最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差异大;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差异变小。 (3)湖区盛行西北风,将西岸和北岸的沙粒向东南方向搬运;在西北风和湖流作用下,沙粒在东部浅水带形成水下沙堤,逐渐露出水面并受风力沉积作用影响;受东部山地阻挡后沉积,在东岸滨湖平原形成沙丘。 (4)同: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湖冰融化。异:与“文开”相比,“武开”要求在短期内遇到大风天气,加上快速升温,导致湖冰和湖水相互作用增强,冰层瞬间破裂。 考点二 我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差异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 上游 广阔 较低 丰富 政策 丰富且廉价 小试牛刀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变式训练 (1)河流封冻期长;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流通航里程较短;东部地区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2)大型装备陆路运输不便,且运输成本高;沿海海运便利,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地处沿海,有利于拓展市场。 (3)冬季气温低,多积雪;春季升温快,积雪消融,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 微专题 西高东低 西部 中西部 严重 农业 退耕还林还草 人口过快增长 就业机会 产业结构 产业链 附加值 小试牛刀 (1)分布规律:由东部向西部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推测依据:由东向西海拔增高,地势起伏变大;中西部地区夏季降水更为集中,降水强度更大。 (2)调整农业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 (3)有利:转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不利: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 即学即练 (1)昆明日照时数比成都的长。原因:昆明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昆明多晴天,成都多阴雨天气。故昆明比成都日照时数多。 (2) 冬季,昆明因纬度低(25°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照时间较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昆明受准静止锋的影响,位于单一暖气团一侧,温暖晴朗;北面的山地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昆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夏季昆明受西南季风影响,多云雨天气,云层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气温并不高;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低10 ℃左右)。故昆明有“春城”的美誉。(冬季任意答两点即可) (3)位于很多大河上游,水源充足,水质好;地处粮食产区,酿酒原料充足;地处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川南经济文化中心,酒文化盛行,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白酒酿造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产品品质优良,品牌知名度高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