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二轮复习 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学案(全国适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 二轮复习 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学案(全国适用)

‎2018年高考备考艺体生文化课-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3 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课标解读细化】‎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3.理解热量在大气、地表之间转换的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5.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构建知识网络】‎ ‎【思维发散训练】‎ ‎1.为什么晴朗的早晨反而比阴天的早晨气温更低一些?‎ ‎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 ‎3.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 ‎4.地转偏向力能不能改变风速?‎ ‎5.是不是受信风(带)影响的地方降水一定稀少?为什么?‎ ‎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何意义?‎ ‎7.与撒哈拉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为何能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参考答案】‎ ‎1.晴天的早晨,天空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故较阴天的早晨气温低。‎ ‎2.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 ‎3.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但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受热膨胀上升等热力作用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4.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5.不一定。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7.撒哈拉地区地处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的控制,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我国东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东岸,面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气候,夏季风和台风都会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形成“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归纳梳理知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__________。‎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 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 。‎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 ‎ ‎【提示注意】(1)图解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能量源泉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能量最集中的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 ‎【答案】纬度分布不均 热量差异 ‎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 。‎ ‎【答案】水平气压梯度力 ‎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图示 ‎ 受力状况 ‎ 只受图中F__________的影响 ‎ 受图中F1__________与F2__________的共同影响 ‎ 受图中F1 ________、F2______ 和F3_______的共同影响 ‎ 风向 ‎ 垂直于_____指向_______‎ 与等压线_______‎ 与等压线_______‎ ‎【答案】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等压线 低压 平行 成一夹角 ‎ ‎【注意提示】图解风的形成 ‎ ‎ 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 的不同,产生 。‎ ‎ ‎ ‎2.分布 ‎(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A ,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C 。A与C之间的近地面形成B 。‎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 ,称为D盛行 ;它与G 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 ,即F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E 。‎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 西南风 西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约5°。‎ ‎【提示注意】(1)图解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 ‎ ‎(2)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 其中,上方代表高空,下方代表地球表面,左侧为南,右侧为北。‎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由于 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 ‎ ‎2.表现 季节 ‎ 北半球夏季 ‎ 北半球冬季 ‎ 气压中心 ‎ 亚欧大陆 ‎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北太平洋 ‎ 夏威夷高压 ‎ 阿留申低压 ‎ 风向 ‎ 亚洲东部 ‎ ‎ 风 ‎ 西北风 ‎ 亚洲南部 ‎ 西南风 ‎ ‎ 风 ‎ ‎【答案】东南 东北 ‎ ‎3.季风的形成 ‎【注意提示】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分布 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 气候类型 ‎ 典型分布区 ‎ 赤道低压带 ‎ ‎ 气候 ‎ ‎ 、 、马来群岛 ‎ 西风带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 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地中海气候 ‎ ‎ 沿岸、北美洲的 ‎ 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 ‎ ‎【答案】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 欧洲大西洋 地中海 加利福尼亚 好望角地区 ‎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 、 、地形、洋流等。‎ ‎【剖析高考真题】‎ ‎(2017•新课标Ⅰ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9.B 10.C 11.D ‎10.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11.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7•北京卷)41.(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图17‎ ‎【答案】(1)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 考点:自然带类型和成因。‎ ‎【点睛】自然带的类型和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的类型可以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根据经纬网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2017•海南卷)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图7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170°‎ ‎180°‎ ‎40°S 惠灵顿 ‎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考点:风的形成原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结合惠灵顿的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由于惠灵顿濒临海湾,加之地形较高,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风,因而有“风城”之称。‎ ‎ (2016•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9、10题。‎ ‎9.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 ③至④ B. ④至⑤ C. ⑥至⑦ D. ⑨至于⑩‎ ‎10.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答案】9.A 10.B ‎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大气运动、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充足的信息。提取水平气压梯度力、天气系统等地理知识核心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图。‎ 图5‎ ‎7.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8.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答案】7.C 8.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气温变化,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名师点睛】从图中读取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的信息,从而判断该气象站的纬度位置;从图中提取一年中逐时气温变化状况,就可以判断温差大小的月份。‎ ‎(2016•天津卷)13.(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2)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答案】‎ ‎(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解析】‎ ‎ 试题分析:‎ 考点: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6•新课标Ⅰ卷)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解析】‎ 试题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勘察加半岛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为载体,考查从地形对气候的区域差异影响,到探究该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最后到推测熊的拍摄地选择的理由。从宏观到微观,对该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同时对学生的基本规律认知,地理要素信息的提取及要素间逻辑关系的思考和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该题难度较大,是整套试题难度最大的题。(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提取山脉走向和相对高差的信息,结合当地季风的特点分析气候的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垂直分布差异。‎ ‎(2015•上海卷)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 ‎6、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 )‎ A、土壤 B、地形 C、劳动力 D、市场 ‎7、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 )‎ A、减少灰霾污染 B、缓和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 D、增强雨岛效应 ‎【答案】6、D 7、B ‎【解析】‎ 考点:热岛效应。‎ ‎(2015•广东卷)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属于文字类材料选择题,根据题干提示“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解析火山爆发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的原因,同时注意是地表温度,而不是通常说的气温,地表温度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气温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答案】9、A 10、C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 根据材料,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温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时在日出前。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达到峰值。‎ ‎(2015•四川卷)图4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7、D 8、A ‎【解析】‎ ‎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B错。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C错。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错。‎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城市热岛效应 ,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是考查重点,学生应熟记。通过读图,要判断出该地的气候要素中,气温小于0°C这一关键内容。然后才能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征,判断正确选项。城市热岛效应,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市中心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气流上升处,容易降水或加快污染扩散的程度。‎ ‎(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答案】3、D 4、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及差异的原因,影响雾形成的主要因素,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 通过读图,学生要判断出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根据图例找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地区。根据所学知识,雾的形成与静风、逆温现象、水汽含量、凝结核数量有关。分析雾日多少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区域是不是出现逆温现象,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少 。地形不是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0.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答案】10. C ‎ ‎【解析】试题分析:10.该国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旺盛,因此多对流雨。考点:主要考查降水类型判断。‎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地理事件为背景,以区域水资源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区域地图的方式展示地理信息,重点考查降水类型、区域环境问题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主干知识,将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等放到具体区域加以考查,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区域地理位置)、知识迁移能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问题等)的考查。‎ ‎(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7、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27.D ‎【解析】‎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气候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再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从而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2015•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D 2.C ‎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等高线图为切入点,将等高线图判读、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凸显近年来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取图中“波斯湾”、海拔较低、低纬度等信息,做出精确的空间位置判断,并依次推测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 ‎【考点归纳总结】‎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的过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学以致用】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过程有关。‎ ‎【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2.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学以致用】2.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解析】图中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下凹。‎ ‎【答案】A ‎3.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C或以下物体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 ‎【答案】B ‎ ‎3.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表示在同一海拔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一)认识基本气压场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二)等压线图的判读步骤 ‎(三)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 (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近地面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 (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 (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 (4)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5)根据等压线的高低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6)风向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7)风向的应用: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定南北半球、定气压高低、定三力、定近地面或高空。‎ ‎(8)风力大小判定: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学以致用】4.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 ‎ ‎(1)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 ‎(2)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