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下列省区中不与该省相邻的是( ) A.河北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行政区划的分布 读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2.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所在省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国庆黄金周,李明同学一家集体出游,计划去体验一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比较适宜该同学作为目的地的省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小明想在假期去看海,4个省区中能满足他要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④ 5.下列描述的省级行政区中与③最相符的是( ) A.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B.漓江水碧 飘来三姐唱新歌 C.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D.苍松雪岭 沃野龙江稻谷香 【答案】 2.B 3.D 4.A 5.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我国本题省区的地理特征 6.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拓展】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中,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是中国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中国积温 4500℃经过地区,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界线。 4.祁连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与河西走廊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 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6.阴山(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民族界线。 7.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 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8 巴颜喀拉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9 横断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 10.太行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11.巫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重庆与湖北省界线。 12.雪峰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 13.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14.南岭,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 15.怒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16.大巴山,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7.若甲、乙分别对应我国目前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8.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初级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资金 【答案】 7.B 8.A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之间的联系 【知识拓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资源的跨流域调配:我国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大型工程主要有: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区域间不流动 (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我国的资源状况: 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较低;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4、我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地区分布: 水能: 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 煤炭:大别山一秦岭一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约占6%。 天然气: 陆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如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10.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1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答案】 9.B 10.D 11.D 【解析】 11.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潜在市场广大以及具有较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知识拓展】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1、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5、产业转移规律: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 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 完成下列问题。 12.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下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悬(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14.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④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⑤扩大水田面积,刹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A. 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12.D 13.C 14.B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知识拓展】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6.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答案】 15.C 16.B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知识拓展】农业的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读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图示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发达的交通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优质的铁矿 D.广阔的消费市场 18.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答案】 17.B 18.A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鲁尔区工业的区位条件 右图为我国某条河流某河段的标志性景观,该景观用冷暖两种不同的色调说明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地 B.河流大致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与田纳西河相同 D.流经横断山区适宜梯级开发 20.图中河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于( ) A.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 B.扩大梯田面积,扩大生产规模 C.推广新型灌溉技术,控制土壤盐碱化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9.B 20.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草场超载量=(实际载畜量-理论载畜量)/实际载畜量×100%。读我国牧区草地利用状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21.表中四省份草场超载量最严重的是( ) A.山西 B.宁夏 C. M省 D.辽宁 22.M省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环境污染 【答案】 21.D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2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人均占有量辽宁省最小,且实际载畜量是理论载畜量的倍数最大,说明草场超载量最严重的是辽宁省,故D项正确。 22.M省的人均占有草地量最大,说明M地位于半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以草地为主;且M 地实际载畜量大于理论载畜量,说明过度放牧会导致该地土地的荒漠化,故B项正确;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故A项错误;盐碱化问题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故C项错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发生在城市,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23.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髙 24.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技术导向型产业 B.资源导向型产业 C.能源导向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答案】 23.C 24.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特征 【知识拓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1、城市化。 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 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一道中梁山将武汉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 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5. 九龙坡区西城处于“城镇时代”,东城处于“城市时代”,二者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历史基础 C.国家政策 D.自然条件 26.九龙坡区西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产业结构调整 C.地方政府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27.西城将通过建“今天的园区”为“明天的城区”,促进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努力建设“融合型”城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城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 B.西城城市化会促进工业化 C.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D.西城的城市化会抑制工业化 【答案】 25.A 26.C 27.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知识拓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1、城市化。 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28.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9.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0.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8.C 29.D 30.B 【解析】 30.鱼鳞坑可以拦蓄地面径流,所以植树应该位于鱼鳞坑附近,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图中②位于鱼鳞坑附近,适合种植树木,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材料一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 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图1)。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图2)。 材料三 30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图3)。 (1)分析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6分) (2)材料3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什么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分) (3)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4分) 【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有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有凌汛现象,河水易泛滥(任答对3点得6分) (2) 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3) 协调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对三江平原进行综合整治规划;综合利用三江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生产;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考查湿地的主要作用 【知识拓展】湿地的主要作用 (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32.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材料二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分) 【答案】 (1)地处我国中东部,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每点1分,答满得4分) (2)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每点1分,共5分) (3)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距消费市场近;水陆交通便利;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资源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名师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33.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5分)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答案】 (1)河流众多,河流的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每点2分,共4分) (2)对澜沧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实现我国西 南和东南亚国家间的水陆联运;开展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转口贸易; 促进西双版纳热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每点1分,答满得5分) (3)防治水土流失;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 多样性;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每点1分,共4分)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澜沧江和湄公河的开发与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