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全国适用)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全国适用) Word版含解析

‎ 荒漠化的防治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结合下图,回答1—2题。‎ ‎ ‎ ‎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甲——土壤盐碱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参考答案】1.B 2.C ‎ ‎ ‎2.图中甲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植被破坏后风力侵蚀加剧,易引发荒漠化问题,A、B错;乙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后流水侵蚀加重,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C正确、D错误。故选C。‎ ‎ ‎ 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产生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点睛】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 ‎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年降水量 ‎50mm以下 ‎200mm以下 ‎400mm以下 土地生产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点睛】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异常。干旱的气候使许多自然要素成为荒漠化的潜在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 ‎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结合下图回答1—2题。‎ ‎ ‎ ‎1.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植被自然恢复 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 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亚洲东部强大的冬季风,挟带中亚和蒙古高原一带的大量沙尘,遇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3—4题。‎ ‎ ‎ ‎3.图中M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是 A.‎850米 B.‎725米 C.‎140米 D.‎‎175米 ‎4.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甲: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B.乙:平整土地,增加下渗 C.丙:开垦梯田,推广滴灌 D.丁:建坝蓄水,调节气候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流经甘肃省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 ‎ ‎(1)指出弱水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沙尘暴源地的原因。‎ ‎(2)针对弱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1.B 2.D ‎ ‎ ‎【答案】3.D 4.B ‎【解析】3.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M地地表海拔是‎850米,黄土底面海拔在650—‎700米之间,黄土层的厚度范围是150—‎200米之间,最大厚度可能是‎175米。故选D。‎ ‎4.图示区域是黄土高原,甲地位于河谷,但径流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发展航运,A错;乙地地形起伏小,土层深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平整土地,增加下渗,B对;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不适宜开垦梯田,C错;丁地位于谷地,适宜打坝淤地,不适宜蓄水,D错。故选B。‎ ‎5.【答案】(1)自然原因:该地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差,物理风化强,形成了大片沙漠;离冬季风的风源较近,风力强劲。‎ 人为原因:弱水流域人口增加,水资源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土地资源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2)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 ‎ ‎ ‎(2)据上题分析可知,弱水流域存在荒漠化问题,因此农业生产中应主要从节水和调整农业结构方面分析。如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耐寒作物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