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信阳高中2019届高二寒假回顾测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 385米 B. 395米 C. 405米 D. 415米 2. 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A. ①村 B. ②村 C. ③村 D. ④村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B. 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C. 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D. 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等高距是20米。若围绕N的等高线是400米,则N的范围是400-420米。若围绕N的等高线是380米,则N的范围是360-380米。所以所以最高海拔可能是415米,D对。 2. 根据材料,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读图, ①村、②村、③村所在地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大,地形不平坦,可能性小,A、B、C错。④村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小,地形平坦,D对。 3. 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A对。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河流落差大,水运不便,B错。②村与③村都位于河流源头,服务范围、等级可能相同,C错。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只穿过一条等高线,起伏最小,D错。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高差和最大海拔高度,地形特征,聚落等级与分布特征 【方法总结】等高线数值的判读: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下表为2013年天津、北京、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及生产总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丙地的人口数最多,但生产总值却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内陆,改革开放政策晚 ②市辖范围广,乡村地区面积大 ③东部沿海,矿产资源贫乏 ④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最多的直辖市及其根本原因是 A. 甲政策驱动 B. 甲技术研发 C. 丁旅游发展 D. 丁行政职能 【答案】4. A 5. D 【解析】 4. 根据表格,丙地的人口数最多,第一产业占比重在四地中最大,应是重庆。生产总值最低,其主要原因是地处内陆,改革开放政策晚,①对。市辖范围广,乡村地区面积大,②对。位于西部内陆,③错。工业起步早,基础较好,④错。B对,A、C、D错。 5. 表中丁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最多的直辖市,应是北京。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发展政策,即行政职能,C对。A、B、D错。 点睛:根据表格中的产业结构比重,第一产业占比重大,生产总值低的是重庆。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占比重最大的是北京。天津是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占比重最大的是天津。上海是综合性工业城市,生产总值最高。 伊塞克湖位于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湖水全年不结冰,水深巨大,湖内可定期航行,近些年来湖面明显下降。下图为伊塞克湖周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伊塞克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湖泊为冰川侵蚀而成 B. 西侧湖水的盐度较高 C. 为其周围河流的源头 D. 周边山地无常年积雪 7. 伊塞克湖湖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 填塘塞湖,围湖造田 C. 过度农垦,城镇发展 D. 风沙沉积,湖盆淤塞 8. 伊塞克湖湖内定期航行的最佳时间为 A. 4—5月 B. 6—7月 C. 8—9月 D. 10~11月 【答案】6. B 7. C 8. C 【解析】考查湖泊水文特征,湖面下降的主要原因。 6. 伊塞克湖是构造湖,A错误;东侧由于有大量的河水注入,盐度相对较低,西侧湖水的盐度较高,B正确;湖盆四周高,中部低,不是周围河流的源头而是河流的下游,C错误;天山地处中纬且海拔高,山顶有常年积雪,D错误。故选B。 7. 伊塞克湖是内流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湖泊面积一般会由于冰川融水增多而变大,A错误;填塘塞湖,围湖造田等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淡水湖分布地区,B错误;湖泊近年来面积明显下降,主要是伊塞克湖周边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湖区范围内农、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截留了大量入湖河水,导致伊塞克湖补给减少,C正确;湖盆如果淤塞,在补给水源稳定的情况下,湖面会上升,D错误。故选C。 8. 8-9月,伊塞克湖水量最大,湖面最广,航行条件最佳。故选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雷州半岛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10. 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 地形和水分 B. 热量和土壤 C. 光照和湿度 D. 积温和降水 11. 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和湿度 B. 地形和土壤 C. 热量和水分 D. 市场和政策 【答案】9. B 10. A 11. C 【解析】 9. 图示农业模式是基塘生产模式,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可能出现在雷州半岛,B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不是香蕉产地,没有基塘生产模式,A、C错。华北平原位于温带,不种植香蕉,D错。 10. 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水分,将洼地挖成池塘,塘泥筑基,鱼塘养鱼,基上发展种植业,A错。没有改变热量、土壤、光照、湿度、积温、降水等因素,B、C、D错。 11. 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海拔高度不同,热量、水分条件改变,农业类型有差异,C对。光照和湿度、土壤不是农业随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A 、B错。市场和政策是社会经济因素,D错。 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地形区山河相间,水力资源丰富 ②A地为高原,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 ③E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 ④D山脉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 下列关于B、C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地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下 ②C地属于亚热带,伏旱是威胁该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③B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 ④C地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冬小麦、油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 B 13. B 【解析】试题分析: 12. 读图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分析,图中经度间隔为6°,纬度间隔为5°。F处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山河相间,①对。A处经度104°E,纬度31°N,位于四川盆地,不是高原,②错。E山脉经度约110°E,纬度约35°N,位于秦岭地区,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③对。D山脉位于115°E,纬度约40°N,位于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④对。所以选C对。A、B、D错。 13. 结合前面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B位于华北平原,C位于东北平原。所以B地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①对。C地属于中温带,不是亚热带,没有伏旱是威胁,②错。B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③对。C地一年一熟,不是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春小麦等,④错。所以选项A对。B、C、D错。 考点:地形剖面图,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 读我国“我国锋面雨带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在 “我国锋面雨带图”中表示我国华南秋雨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15. 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空梅的原因可能是 A. D提前出现,或者A滞后出现 B. D滞后出现,或者A提前出现 C. C提前出现,或者A滞后出现 D. C滞后出现,或者A提前出现 【答案】14. C 15. B 【解析】试题分析: 14. 图A我国华北、东北都进入雨季,表示7、8月夏季;B图我国南方进入雨季,表示6月或9月;图C我国华南地区降水,表示华南秋雨,C正确;D图只有东南沿海地区进入雨季,表示4、5月份,雨带刚进入我国。 15. 正常年份,长江流域6月中旬到7月上旬进入梅雨季节,若夏威夷高压势力强,雨带北进速度快,如A提前,长江流域出现空梅;若夏威夷高压势力弱,雨带进入我国较晚,如D滞后出现,长江流域也会出现空梅,B正确。 考点: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知识拓展】我国雨带移动规律:一般年份,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最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 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 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 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17. 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 A. 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 B. 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 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 D. 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18. 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 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 有较便宜的地价 C. 有便利的交通 D. 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 【答案】16. D 17. D 18. A 【解析】 16. 在电子工业新产品阶段,研发费用高,技术要求高,故一般布局在科技发达、资本雄厚的地区,所以D正确。 17. 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该电子工业附加值降低,利润下降,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为降低生产成本,电子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 18. 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所以A正确。 【点睛】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 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 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 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20. 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 防洪 B. 发电 C. 养殖 D. 防治水土流失 21. 三门峡水电站的修建对渭河的影响有 ①流速降低 ②加快泥沙淤积 ③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④水量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2. 西安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地表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 ②邻近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 ④邻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19. B 20. D 21. A 22. C 【解析】 19. 图中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河网密布的成因是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表现为河网密布,B对。该地区降水较少,属于半湿润区,A错。北部地区地形起伏大,水流快,C错。该地区气候冬季寒冷,海拔较低,没有冰川作用,D错。 20. 从图中水库分布看,水库建设在支流上游,规模小,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防治水土流失,D对。防洪、发电、养殖等不是主要作用,A、B、C错。 21. 三门峡水电站的修建对渭河的影响有抬高了水位,导致渭河流速降低,①对。水流慢,携带泥沙能力减弱,加快泥沙淤积,②对。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③对。不影响渭河的水量,不会减少,④错。A对,B、C、D错。 22. 西安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③对,①错。不利自然条件有邻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④对,②错。C对,A、B、D错。 点睛: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表现为河网密布。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防治水土流失。抬高了水位,导致渭河流速降低,携带泥沙能力减弱,加快泥沙淤积。 下图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3. 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4. 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把新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D. 降低珠三角地区对煤炭、石油的依赖,减轻酸雨危害 【答案】23. D 24. D 【解析】试题分析: 23.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经新疆-河西走廊-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二线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经过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经过黄河、长江、珠江流域。选D正确。 24.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把中亚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A错;工程建设,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不会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错;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C错;天然气入粤,利于降低珠三角地区对煤炭、石油的依赖,减轻酸雨危害,D正确。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及其影响。 25.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IS→RS→GPS D. RS→GIS→GPS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经过系统分析后,可以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材料所述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RS—GIS—GPS。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有关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 甲—冻融作用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水蚀作用 B. 甲—过度放牧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冻融作用 C. 甲—冻融作用 乙—水蚀作用 丙—盐碱化 丁—过度樵采 D. 甲—风蚀作用 乙—盐碱化 丙—过度垦殖 丁—水蚀作用 27. 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 【答案】26. A 27. C 【解析】 26. 我国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相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主要为风蚀作用,灌溉农业分布区为盐碱化,青藏高寒区为冻融作用。甲位于青藏高原,为冻融作用;乙位于华北地区,为盐碱化;丙位于甘肃,风蚀作用强;丁位于河流上游,为水蚀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7. 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较少。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最大,②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南方地区;③为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①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9.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 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 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 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 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30.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 第二产业向东南 B. 第二产业向东北 C. 第一产业向东南 D. 第三产业向东南 【答案】28. B 29. C 30. D 【解析】试题分析: 28. 由上图可知1986—2002年间,①线代表的产业在三次产业重心变化中表现出产业重心向西转移的特点;②线代表的产业重心表现出向东转移的特点;③线代表的产业重心东西振荡但总体变化不大。结合我国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综合判断①线代表第二产业②线代表第三产业③线代表第一产业。 29. 由右图可知1986—2002年间,①线代表的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重心变化中纵坐标即纬度变化最大线最陡。说明纬度方向上重心转移最快。A选项错误明显易排除。B、D选项相对于C选项都不能说最快。故选C。 30. 综合以上两图1985—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趋势是第一产业向西北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故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 ............... 第II卷(非选择题) 3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a b (1)描述图a所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说明图b中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的药用植物,被誉为“天然中草药宝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草药的消费量迅速增长。巨大的消费需求加速了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采挖,使该地区的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 (3)说明该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的原因,并针对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是国家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该线路穿越秦岭山区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为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该铁路于2017年12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4)简述西成高铁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 【答案】(1)汉中盆地在北部,东西延伸;秦岭(或大巴山、或秦巴山地)在中部,呈东西走向;四川盆地在南部,地势较平坦(或地势有起伏,或面积广阔). (2)分布特点: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或河谷地区). 形成原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河流两岸地势较平坦,便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3)成因:该地区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且山地垂直高差(相对高度)较大,生长环境复杂多样. 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区;加强科技投入,积极开展人工种植,研发替代产品. (4)降低路线坡度,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或缩短运输时间),保证运营安全. 【解析】(1)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据图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汉中盆地位于北部,呈东西向延伸;秦岭(或大巴山、或秦巴山地)位于中部,呈东西走向;四川盆地在南部,地势较平坦(或地势有起伏,或面积广阔)。 (2)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据图可知:右图中聚落多分布在渭河和汉江河流沿岸地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势较平坦,便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利用水运,交通便利。 (3)秦巴山地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且山地垂直高度大,垂直地带性分异复杂,所以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解决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区、科技投入、人工种植和研发替代产品等方面考虑。 (4)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区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为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降低路线坡度,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营安全。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还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经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调整,开始将在中国的部分生产企业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和生产,形成“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如浙江省的某日本高精度机床生产企业最近撤资迁回到了日本九州岛。 (1)试简析日本企业选择在我国杭州市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的原因。 (2)从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这一现象的实质出发,分析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措施。 (3)据材料二简析日本部分生产企业回归本土的原因。 【答案】(1)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地租较低;与日本距离相对较近;临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业基础较好;有政策优惠。 (2)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的产品;改进营销方式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 (3)本国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失业率增高(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防止技术的扩散,保持技术优势;国外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上升(如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利润下降;本国生产效率上升,成本下降。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借助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的事例与“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呈现信息,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时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结合图示及产业转移的知识,应主要从劳动力、地价、交通、工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2)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主要是因为其质量较好,因此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要在产品质量、品牌、产品研发、改进营销方式等方面努力。 (3)结合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日本产业长期向海外转移,会造成本国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增高。生产企业回归本土是政府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且可以防止技术的扩散。生产企业回归本土还跟国外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上升有关。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展现了壮族先民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绘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岩画与其依存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台地一起,形成“岩画-山-水”的和谐的视觉效果,使人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古文化仪式原貌。绘制者在万仞崖壁上持续、有意识地作画,作画位置之奇险,难度之大,举世无双,图像数量多达2600多个,岩画大部分为赭红色的图案,以人物形象为主,与黄黑色的崖壁形成鲜明对比。下图为花山岩画临摹图。 (1)结合材料分析花山岩画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 (2)分析花山岩保存面临的主要自然挑战。 【答案】(1)红色图案,黄黑崖壁,颜色对比鲜明具有色彩美(或美学价值);山水结合,游览时移步换景,具有动态美(或美学价值);岩画反应了壮族古代宗教仪式、民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经济价值。 (2)当地为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典型,岩画易被发育的钟乳石等覆盖;岩画暴露在空气中,受风化作用影响,岩体脱落,岩画受损;夏季降水丰富,水位上涨明显,低处岩画易遭受流水侵蚀。 【解析】旅游景观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花山岩画属于人文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岩画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由于岩画依存于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强,岩画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风化作用影响,发生岩体脱离。降水丰富,水位上涨,岩画容易受流水侵蚀,增加保护难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