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民乐县一中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民乐县一中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民乐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四月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该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下列各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④时期类似的是(  )‎ A. 埃及 B. 德国 C. 巴西 D. 印度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题中的统计图纵坐标为自然增长率,横坐标为时间。‎ ‎【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那么人口处在增长的状态,读图可知由①到②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因此A、B错误;可知这段时间人口是增长的一直持续到③人口增长率为零,不再增长,④进入负增长时期即人口减少了,因此D错误,因此可知C正确。‎ ‎【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④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选项所给的四个国家中只有德国的人口目前处在负增长的状态,可知A、C、D错误,B项正确。‎ ‎【点睛】第1题容易误选为A项;第2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都是正增长的状态。‎ 读我国某市1982~2012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1992年该市城市化水平约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4. 2002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 ‎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1992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其数值约为20%,选B。‎ ‎【4题详解】‎ ‎2002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最可能的情况是很多农村人口进城了。吸引农村人口进城的最关键因素是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就业机会多, 还有部分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原有的农民工作也相应变化,由从事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据此分析选D。‎ ‎【点睛】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制约该省区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耕地资源 D. 太阳能资源 ‎6. 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 新疆 B. 湖北 C. 贵州 D. 广东 ‎【答案】5. C 6.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省的人口容量统计资料为丙材料,考查了人口容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结合读图可知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由图可知耕地资源是其短板,其耕地资源较少,限制了人口容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项;由图可知其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太阳能资源不是其最短的短板,因此A、B、D错误。‎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省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知其面积较为辽阔,其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较为缺乏,由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气候干旱水源贫乏,土地资源被大面积的荒漠所覆盖,因此其耕地资源较少,因此A正确;湖北、贵州、广东这些省区的水资源都较为丰富,因此可知B、C、D错误。‎ ‎【点睛】第1题容易误选为A项,本题解题的一个关键点是要明白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第2题容易误选为C项。‎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 青藏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内蒙古地区 D. 新疆地区 ‎8.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 资源数量 B. 科技发展水平 C. 人口的消费水平 D.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除自然资源外,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也是重要因素。我国选项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B对。青藏地区受温度限制,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受水源条件限制,人口合理容量小,A、C、D错。‎ ‎【8题详解】‎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下,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低,C对。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B、D错。‎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10.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11. 下列城市依次是在河流、交通、政治、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 A. 攀枝花  石家庄  大同 堪培拉 B. 广州  华盛顿  西安  鞍山 C. 赣州  株洲  巴西利亚  大庆 D. 攀枝花   郑州  杭州  邯郸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租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地租的因素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租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城市地价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处向郊区凸出,其原因是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中a距市中心最近,其次是b、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题详解】‎ 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表明凸出部位地租高。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示在交通干线沿线,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表明地租受交通条件影响,地租高。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攀枝花为著名的矿业城市,石家庄为铁路交汇而兴起的城市,大同为煤矿城市,堪培拉是因政治职能而形成的城市,A错误;广州位于河流入海口,华盛顿因政治职能形成,西安为古都城市,鞍山为矿业城市,B错误;赣州位于赣江水运的起点,株洲位于铁路交汇,巴西利亚因政治职能而形成,大庆为石油之城,C正确。郑州、杭州是省会城市,邯郸是古驿道的交汇处、交通成因,也是古城,D错。据此分析选C。‎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铁路交通 D. 水运 ‎13. 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 A. 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 防城市内涝 C. 阻止行人穿行 D. 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答案】12. D 13. A ‎【解析】‎ ‎【分析】‎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 ‎【12题详解】‎ 根据题意,该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结合图一可以看出,水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D正确。‎ ‎【13题详解】‎ 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可以减小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最小程度的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A正确;城市内涝与排水设施有关,与交通线路无关,B错误;高路基无法阻止行人穿行,C错误;地面下沉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自然因素有关,D项错误。‎ ‎【点睛】题难度较小,以某城市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绿植墙是在金属支架上固定常绿小盆栽做成的垂直绿色植物墙。绿植墙可以用不同植物设计图案,可根据需要任意设计造型,可以在室外也可在室内,灵活方便。 绿植墙主要采用滴灌方式定期供水。下图为绿植墙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以下地区最适宜采用绿植墙绿化的是 A. 塔里木盆地 B. 东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青藏高原 ‎15. 绿植墙采用滴灌方式定期供水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用水 B. 便于补充水肥等 C. 调节周围小气候 D. 应对降水不足问题 ‎16. 不利于绿植墙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主要是 A. 成本 B. 技术 C. 政策 D. 交通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推知绿植墙绿化建设成本较高,应该位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了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美化城市、减轻城市大气污染,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小气候等积极的作用。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C选项正确。‎ ‎【15题详解】‎ 绿植墙采用滴灌方式定期供水应该主要是为了绿色植物墙上的植物能够正常生长。节约用水、调节小气候和应对降水不足等问题不是主要目的,便于补充水肥才能使其正常生长,B选项正确。‎ ‎【16题详解】‎ 绿植墙是在金属支架上固定常绿小盆栽做成的垂直绿色植物墙,可以用不同植物设计图案,可根据需要任意设计造型,采用滴灌方式定期供水,因此其成本较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交通对其影响较小,这是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是政府鼓励扶持的项目。因此限制绿植墙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主要是成本,A选项正确。‎ 都市农业是一种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原则,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集生产、 生态、生活、示范与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下列属于都市农业的是 A. 家庭农业 B. 大型农场 C. 教学试验田 D. 观光农业园 ‎18. 都市农业各功能及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 生产功能——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农产品 B. 生活功能——调节微气候,提供优质生活环境 C. 生态功能——让市民接触农业,学习农业知识 D. 教育功能——为农民与市民的社会交流提供平台 ‎19.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的哈尔滨市,都市农业起步较早,现阶段都市农业水平较高, 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A. 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B. 土地资源丰富,耕地质量较高 C. 气候独特,适合喜凉作物生长 D. 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17. D 18. A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都市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大城市周边的现代农业模式。能够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具备众多功能的农业发展的模式应该是观光农业,家庭农业、大型农场和教学实验田的功能比观光农业单一,D正确。‎ ‎【18题详解】‎ 调节微气候属于生态功能,让市民接触农业并学习农业知识是教育功能;为农民与市民的社会交流提供平台是社会服务功能;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农产品是农业的生产功能,BCD错误,A正确。‎ ‎【19题详解】‎ 土地资源和耕地质量、气候属于自然条件,BC错误;我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地处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大,D错误;哈尔滨市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都市农业水平高,消费市场广阔,A正确。‎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介绍:“成形于 2000 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 24 个节气来指导农事”。某地 3 月回暖, 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 月蝴蝶化茧,砍枝取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 月 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 待到 9、10 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材料中体现的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是 A. 单一性 B. 季节性 C. 地域性 D. 非地带性 ‎21. 我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历史渊源 B. 民俗风情 C. 地形 D. 气候 ‎22. 该地农民准备秧苗之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 A.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B. 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D. 太阳辐射达到最强 ‎【答案】20. B 21. D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结合题文信息可知农业生产在一年里按照24 个节气来指导农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B选项正确。‎ ‎【21题详解】‎ 这主要是我国南方天气热,恰好南方盛产甘蔗,因此南方人爱食甜;北方冬温低,少青菜,一般都做成咸菜储存,所以爱食咸;西部气候干旱,食物较硬,易形成消化不良,所以爱吃酸有助消化;东部天气湿热,潮气大,所以爱吃辣去湿。因此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饮食习惯。D选项正确。‎ ‎【22题详解】‎ ‎5月农民准备秧苗,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因此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A错误;此时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B错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逐渐增大,C正确;此时为5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还没有达到最强,D错误。‎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读三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 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条件是 A. 地广人稀 B. 接近市场 C. 降水丰富 D. 劳动力充足 ‎24. 下列关于乙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水平低 B. 水利工程量大 C. 投入劳动力多 D. 受市场影响大 ‎【答案】23. A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甲图是大牧场放牧业,丙图是商品谷物农业,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区位条件是地广人稀,A对。产品可以远距离运输,不需要接近市场,B错。甲地多在半干旱区,降水少,C错。地广人稀地区,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D错。‎ ‎【24题详解】‎ 乙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错。水利工程量大是水稻种植业特点,B错。投入资金技术多,投入劳动力少,C错。属于城郊农业,靠近市场,受市场影响大,D对。‎ 国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1994年就开始进入我国。目前我国本土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成立最早的沈阳新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国外厂商在我国设立工厂主要是为了 A. 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 获得充足的自然资源 C. 提前占领广阔的消费市场 D. 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26. 相比较国外企业,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 重工业基础好 B. 生产成本低 C. 运营时间早 D. 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25. C 26. B ‎【解析】‎ ‎【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25题详解】‎ 材料可知,国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该企业的工业类型属于技术指向型,不是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AB错误;我国经济发展快,市场广阔,故C项正确;我国的制造技术相对落后,故D项错误。‎ ‎【26题详解】‎ 机器人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与重工业关系不大,A错误;相比国外,当地生产成本较低,科技力量较落后,B正确,D错误;运营时间与工业无关,C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俄式提拉米苏是以面粉,奶油和蜂蜜等为原料制作的千层蛋糕,用料足,口感好,但口感随新鲜度变化走。俄式提拉米苏最初通过黑龙江省的绥芬河口岸进口到中国,并向全国市场辐射,迅速成为“网红”食品。现在绥芬河的本地商家从俄罗斯聘请糕点师,进口原材料,将俄式提拉米苏在中国批量生产,进而促进了俄式风味食品加工业在绥芬河的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绥芬河生产俄式提拉米苏的优势条件 A. 位于小麦产区,面粉等原料绿色无污染 B. 多条铁路线交汇,交通通达度好 C. 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 D. 临近俄罗斯,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28. 俄式提拉米苏成为“网红”食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得益于 A.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B. 独特的俄罗斯风味 C. 我国消费市场广阔 D. 优秀的品牌营销 ‎【答案】27. D 28.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食品工业的发展区位条件。‎ ‎【27题详解】‎ 芬河临近俄罗斯,成为联系俄罗斯的通商口岸,进口农产品关税有优惠, 本区俄罗斯人数量多,俄罗斯文化流行,D正确。‎ ‎【28题详解】‎ 俄式提拉米苏保质期较短,远距离运输对时间要求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俄式提拉米苏迅速销往全国各地提供了保障,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015年年初,国内游客在日本旅行带回来的马桶盖,居然产自国内的杭州经济开发区,地理上的称呼是“下沙”。一趟“马桶盖日本自由行”让“下沙智造”走红,松下马桶盖国内销量翻一番。近年来,部分廉价劳动力工业部门又有不断被召回日本国内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下沙智造”走红,松下马桶盖国内销量翻一番,说明我国企业需( )‎ A.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自主品牌 B. 向海外转移,降低劳动力成本 C. 增加薪酬,改善职工待遇 D. 精简人员,提高代工效率 ‎30. 日本部分廉价劳动力工业部门有不断被召回日本国内的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B. 降低进口关税,降低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 C.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需要 D. 缓解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松下马桶盖国内销量翻一番,是因为“下沙智造”走红,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说明销售量受宣传及品牌效应的影响,说明我国企业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效应,故选A。‎ ‎【30题详解】‎ 日本部分廉价劳动力工业部门不断被召回日本国内,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A错;日本劳动力价格高,降低关税,不利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B错;廉价劳动力从事的工业部门经济效益较低,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作用有限,C错;廉价劳动力工业部门不断召回,能够缓解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下面是“世界某地区图”。‎ ‎(1)简述该地区有利于图中阴影所示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2)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案】(1)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2)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 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农业的气候条件,结合图中经纬度及轮廓图判断,该地为东南亚,中南半岛上,气候为热带季风,全年高温,雨旱季分明,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全面高温,且雨热同期。‎ ‎(2)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问题,根据图示区域判断,该地农业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结合亚洲的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力量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即可。该地为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低;人多地少,商品率低。针对存在的问题其对应措施如下:兴修水利,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减少洪涝灾害;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3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我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如今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7%左右,是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海外媒体称,中国汽车产量将在2013年超越欧洲总体产量,独步全球。‎ 结合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1)描述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的特点。‎ ‎(2)东北地区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优势。‎ ‎(3)为什么说我国会成为世界汽车的第一大潜在市场?‎ ‎(4)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答案】(1)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 ‎(2)原料、燃料丰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3)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汽车拥有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 ‎ ‎(4)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形成规模效应。‎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读图,从图中呈现的信息看,我国汽车产业产业群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同时汽车又是高消费产品,倾向于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 ‎(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有丰富的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原料及燃料丰富;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老工业基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购买能力增强;我国人口众多,汽车需求量大;同时当前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较低,因此未来汽车消费市场广大。‎ ‎(4)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势。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好处,应围绕资源的利用,产业链的长短,经济效益的大小等角度分析。即汽车工业为了利用共同资源,共同协作,从而集聚在一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