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高二地理 试卷 试卷说明: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本卷包括35小题,共8 页。其中,第Ⅰ卷是客观试题,共33题,每题2分,总计66分;第Ⅱ卷是主观试题,共2题,总计34分。 3.请将第Ⅰ卷的客观试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主观试题答在试卷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3题,每题2分,总计66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2.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下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1月均温在0 ℃以上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地形类型为丘陵 D.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4.我国古代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5.江南茶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 ) A.科技投入大,机械化水平高 B.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 C.家庭大农场经营,商品率高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6.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高粱 7.“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9.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10.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11-12题。 11.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下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用到对比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对不同地面物体、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完成13-14题。 13.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14.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2014年6月18日,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的 “2014治理荒漠化论坛 ”在北京举行。副理事长孙建宝披露,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8%。30个省区都有沙化土地分布 ,近4亿人口受荒漠化困扰。据此完成15-16题。 15.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西北地区比较,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16.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7-18题。 17.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8.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9-21题。 19.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0.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21.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1 480m,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m。读图回答22-23题。 22.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 ①土地沙漠化扩大 ②水环境恶化 ③洪涝灾害频发 ④水土流失增加 ⑤地面大幅沉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3.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 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25.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6.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 ①气象灾害少 ②水源较丰富 ③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7.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酸雨危害 A.ab B.ac C.cd D.bc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 A.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29.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B.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C.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30-31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30.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31.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32-33题。 32.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3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Ⅱ卷(共2题,总计34分) 二.综合题 34.(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唯一以贵重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市已探明铜、银等30多种矿产,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全市有产业工人16万。这里有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会宁会师红色旅游等景区。白银市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223元。经过大规模开发,资源保障程度越来越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三:2014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 简述白银市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工业衰落的原因(10分) (2) 根据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6分) (3)甘肃省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示: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6分) 35. (12分)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的亚马孙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6分) (2)当前造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人类活动和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1-5ADBAD 6-10BDDDB 11-15BAABD 16-20CABBA 21-25CBACA 26-30ADCCC 31-33DDA 34.(1) 区位有利条件:劳动力丰富;距离兰州市近,交通便利;距离兰州消费市场近;黄河经过,水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任意答对3点得6分) 衰落原因: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矿区环境问题突出等 (2)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甘肃省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甘肃省地处内流域与外流域的交界处;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等。(任意答对3点得6分) (3)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6分) 35.(1)亚马孙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2)人类活动: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建城镇;开辟大型农牧场。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增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