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普通用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 2019年8月3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橄榄球”状系外行星,代号为WASP-121b,距离地球约900光年。它是一颗“热木星”,即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完成1、2题。 从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看,WASP-121b位于(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2. 2019年8月3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橄榄球”状系外行星,代号为WASP-121b,距离地球约900光年。它是一颗“热木星”,即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完成1、2题。 关于“热木星”温度极高的原因可能是( ) ①“热木星”自身能发光 ②“热木星”距离中心恒星非常近 ③中心恒星温度高 ④“热木星”大气层厚,保温作用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 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亮度最大。2018年9月2 日,行星金星“合“恒星角宿一近距离接触,上演了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如表为金星、地球的数据对照表。读表,完成3、4题。 与太阳的距离 (日地距离为=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主要大 气成分 气压 (地球=1) 表面平均 温度 金星 0.72 0.82 0.86 243天 224.7天 CO2 92 480℃ 地球 1 1 1 23时56分 1年 N2,O2 1 15℃ 金星亮度大的原因可能是( ) A. 有浓密的大气层 B. 距离地球近 C. 有明亮的光环 D. 自身能发光 4. 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亮度最大。2018年9月2 日,行星金星“合“恒星角宿一近距离接触,上演了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如表为金星、地球的数据对照表。读表,完成3、4题。 与太阳的距离 (日地距离为=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主要大 气成分 气压 (地球=1) 表面平均 温度 金星 0.72 0.82 0.86 243天 224.7天 CO2 92 480℃ 地球 1 1 1 23时56 1年 N2,O2 1 15℃ 分 科学家推测在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根据表格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大气主要为CO2,无适宜的大气成分 B. 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 C. 自转周期比地球长,昼夜温差过大 D. 公转周期比地球短,没有液态水存在 1. 2019年6月16日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下地幔 C. 岩石圈 D. 软流层 2. 2019年6月16日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横波不能在其中传播的圈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 红外区 B. 紫外区 C. 可见光区 D. x射线区 1.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造成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降水 B. 地形、降水 C. 植被、地形 D. 植被、纬度 2.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致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如图反映了这一过程。读“岩石崩解过程示意图”,造成如图岩石崩解破碎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3. 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1“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 流水沉积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4. 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2中,能反映“金孔雀”岩石的代码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 2019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日面上几乎无可见黑子,科学家预测2019~2020年将进入太阳活动低峰年。完成12、13题。 根据科学家预测结果,上一个太阳活动低峰年时段约是( ) A. 2030~2031年 B. 2016~2017年 C. 2008~2009年 D. 1998~1999年 2. 2019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日面上几乎无可见黑子,科学家预测2019~2020年将进入太阳活动低峰年。完成12、13题。 在太阳活动低峰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纬地区极光现象明显增多 B. 世界部分地区降水量发生异常 C.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严重干扰 D. 世界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 3.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和化合物。完成14、1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矿物分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形式 ②矿物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③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④绝大多数矿物以气态形式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和化合物。完成14、15题。 石灰岩和大理岩中常见的矿物是( ) A. 石英 B. 长石 C. 云母 D. 方解石 5.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其形成是受板块碰撞及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6、17题。 与赤沙山盐丘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 A. A和C B. B和C C. B和D D. C和D 6.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其形成是受板块碰撞及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6、17题。 甲地的宏观地形是( ) A. 地堑 B. 裂谷 C. 海岭 D. 海沟 1. 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人们将这样形状的山包形象地称之为马鞍山。四川省四姑娘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马鞍山。读“四姑娘山景观图”,完成18、19题。 四姑娘山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 向斜 B. 背斜 C. 地垒 D. 地堑 2. 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人们将这样形状的山包形象地称之为马鞍山。四川省四姑娘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马鞍山。读“四姑娘山景观图”,完成18、19题。 关于图示地质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受力均匀,利于修建隧道等工程 B.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 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 D. 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1.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0、21题。 极光现象多出现在(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①、②层之间 2.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0、21题。 ②层气温变化特点与下列大气成分有关的是( ) A. 臭氧 B. 水汽 C. 尘埃 D. 二氧化碳 3. 读“四幅昼夜阴晴示意图”,完成22、23题。 若只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角度考虑,上图中温差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读“四幅昼夜阴晴示意图”,完成22、23题。 “云层”对太阳辐射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反射 B. 保温 C. 吸收 D. 散射 5. 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两地垂直气压差△P(△PA=P①-P③,△PB=P②-P④)为△PA<△PB.读图,完成24、25题。 关于A、B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的气温①高于② B. A为山地,B为谷地 C. 高空空气密度③小于④ D. A为陆地,B为海洋 1. 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两地垂直气压差△P(△PA=P①-P③,△PB=P②-P④)为△PA<△PB.读图,完成24、25题。 ③、④之间的风向是( ) A. 东风 B. 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 读“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26、27题。 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读“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26、27题。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 东北信风带南移后偏转而成 B. 受海洋低气压影响 C. 东南信风带持续影响而形成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读“我国部分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28、29题。 比较1月份哈尔滨与上海气温高低及原因( ) A. 哈尔滨高纬度高,太阳辐射强 B. 上海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 哈尔滨高降水量小,太阳辐射强 D. 上海高降水量大,太阳辐射弱 5. 读“我国部分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28、29题。 判断上海的气候类型及降水特点(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1. 今年9月中旬,浙江部分地区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天气。读“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0、31题。 对上述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顺时针辐合上升 B. 乙--顺时针辐合下沉 C. 丙--逆时针辐散上升 D. 丁--逆时针辐散下沉 2. 今年9月中旬,浙江部分地区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天气。读“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0、31题。 与浙江“秋高气爽”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32、33题。 图示时刻,①、②、③、④可能会有降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32、33题。 图示季节可能为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34、35题。 判断甲洋流的性质及所属环流是( ) A. 寒流副热带环流 B. 暖流副极地环流 C. 寒流副极地环流 D. 暖流副热带环流 3.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34、35题。 地形对该区域海陆间水循环影响较大的是( ) ①水汽输送 ②径流 ③蒸腾 ④降水 ⑤蒸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______和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宜居带行星与太阳 ______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太阳大气层③是______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__,其到达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 现绚丽多彩的______。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______千米,______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4)岩石圈范围是指______全部和______的顶部(填写图3中文字)。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总面积550万平方公里,它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如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与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巴西亚马孙雨林遭遇大火侵袭。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火持续燃烧了16天,超过80万公顷的雨林被烧毁。 (1)亚马孙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2)丙地常年受受______和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交替控制。 (3)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______(多或少),所以乙地光照比甲地______(强或弱)。 (4 )丁地附近海域洋流向______(方向)流动,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_作用。 (5)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7月小尼同学从浙江杭州飞往甘肃敦煌,开启了“甘青”之旅(见图1)。 材料二:旅行过程中,小尼用相机记录了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见图2)。 材料三:朋友建议小尼同学此次旅游必须准备以下物品:墨镜、遮阳帽、防晒服、防晒霜,秋衣、秋裤、薄羽绒服。 (1)形成A景观的地质作用是______,B处地貌名称是______。 (2)按照成因,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写出形成牛心山的地质作用过程:①______形成牛心山花岗岩岩体;②______形成了高耸的山体;③______使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4)简析小尼在途经B至C段时,既要防晒又要保暖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的直径约4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8万光年。而WASP-121b行星距离地球约900光年,因此它不在地月系和太阳系范围之内,但一定位于银河系范围内。 故选:B。 据材料信息“WASP-121b,距离地球约900光年”可知,该行星不可能位于地月系和太阳系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和银河系的范围,才能正确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热木星”,即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其温度极高的原因可能是距离中心恒星非常近,中心恒星温度高。 故选:C。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考查了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3.【答案】B 【解析】解:金星的光照来自于太阳辐射,故金星亮度大的原因可能是距离地球近。 故选:B。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考查了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4.【答案】D 【解析】解:金星距日比地球距日近,故表面温度较高;金星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很多,昼夜温差过大,温度太高不可能有液态水,主要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无适宜的大气成分。 故选:D。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考查了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5.【答案】C 【解析】解: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20千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故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岩石圈。 故选:C。 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学生结合图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关键要掌握岩石圈的范围重点是找好软流层的位置… 6.【答案】C 【解析】解:因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地核中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所以横波无法通过。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要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重点是掌握两个分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以及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上波速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故选:C。 1、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 (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8.【答案】B 【解析】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贫乏;故造成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降水。 故选:B。 1、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 (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9.【答案】A 【解析】解: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致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读“岩石崩解过程示意图”,造成如图岩石崩解破碎的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 故选:A。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读图1和文字材料“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可以知道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风力大,风力侵蚀形成“金孔雀”的外观形态。 故选:D。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气流的含沙量随风力的大小而改变,风力越大,气流含沙量越高。气流中的含沙量过饱和或风速降低,土粒或沙粒与气流分离而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垅。土(沙)粒脱离地表、被气流搬运和沉积的 3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穿插进行的。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11.【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丁为岩浆,以为岩浆岩,甲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金孔雀”岩石是大理岩风化侵蚀形成的,大理岩为变质岩。 故选:A。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考查了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资循环,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12.【答案】C 【解析】解:太阳活动有11年的周期,2019~2020年将进入太阳活动低峰年,所以,上一个太阳活动低峰年时段约是2008-2009年。 故选:C。 1、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考查了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和主要标志,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13.【答案】D 【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太阳活动低峰年,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所B必选项错误; 太阳活动低锋年,太阳风相对也较少,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出现减少,A 选项错误; 太阳活动低峰年耀斑和太阳风减少,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减弱,C 选项错误; 根据课本知识,太阳活动低峰年,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D选项正确。 故选:D。 太阳活动低峰年即太阳的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数量少,则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矿物绝大多数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故④错误。 故选:A。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考查了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资循环,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15.【答案】D 【解析】解: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石灰岩和大理岩中常见的矿物是方解石。 故选:D。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考查了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资循环,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16.【答案】B 【解析】解:赤沙山盐丘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从图中看出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即图中的B和C。 故选:B。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 17.【答案】C 【解析】解: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及边界类型。甲地为大西洋,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所处的宏观地形是海岭。 故选:C。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 解题关键是对板块分布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够熟读板块构造示意图,了解各板块的名称及形成的地貌。 18.【答案】A 【解析】解:读图和文字材料“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可以看出,岩层较完整,山地的岩层向下弯曲,故为向斜。 故选:A。 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人们将这样形状的山包形象地称之为马鞍山。四川省四姑娘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马鞍山。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向斜的相关知识。 19.【答案】B 【解析】解:读图和文字材料“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可以看出,该山地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故选:B。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 解题关键是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地质构造基本概念的了解,能够知道地质构造的用途,并能在不同的图中熟练应用。 20.【答案】C 【解析】解:极光除出现在大气的电离层,极光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来自地球磁层和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③为高层大气,有电离层的存在。 故选:C。 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发生极光的现象,属于基础知识,难度小。 21.【答案】A 【解析】解: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可见,②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原因是位于22--27km处有个臭氧层,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故选:A。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22.【答案】D 【解析】解:白天多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比晴天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阴天昼夜温差小,故选D项。 故选:D。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解题关键是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且学会读“大气受热过程图”,能说出大气受热的各环节,熟记基础知识。 23.【答案】A 【解析】解:“云层”对太阳辐射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反射作用。 故选:A。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24.【答案】A 【解析】解:近地面气压高的地方,垂直方向上气压差大,△PA<△PB,②地气温低,形成高压,①气温高,气压低;故B正确。 故选:A。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25.【答案】B 【解析】解:图中△PA<△PB;B地气温低,形成高压,④为低压,③高压,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高空风从③吹响④,最终右偏为北风。 故选:B。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26.【答案】C 【解析】解: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图中的丙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故为地中海气候。 故选:C。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其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西南部伯斯和南部阿德莱德一带,南非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区,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分析思维,并能结合课本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A 【解析】解:甲地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太阳直射的点的移动,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 故选:A。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季风环流,季风环流的成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8.【答案】B 【解析】解:读图看出,上海的纬度比哈尔滨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故选:B。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解题关键是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了解,了解不同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原因,能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29.【答案】C 【解析】解:读图结合平时课本知识可以知道,上海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12、1、2月较少,故冬季少雨。 故选:C。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不低于10℃积温在8000℃至4500℃之间,最冷季气温在0℃至15℃之间的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候因素的相关知识。 30.【答案】D 【解析】解:丁近地面为高气压,故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大气在辐散,据图丁可知,该地近地面的大气在逆时针辐散。 故选:D。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主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等。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31.【答案】C 【解析】解:浙江秋高气爽的天气为受到反气旋的控制,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北半球的反气旋顺时针辐散。 故选:C。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主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等。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32.【答案】C 【解析】解:据图可知,③位于低压槽的位置,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故选:C。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主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等。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33.【答案】D 【解析】解:由于海陆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读图看出40°N 的亚洲大陆上为高压控制,故为冬季。 故选:D。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最为强盛,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解题关键是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的了解,熟记不同季节大陆和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及名称等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4.【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以看出,该地为南半球的大陆东岸,纬度在0°--30°S之间,为副热带地区,根据大洋环流的模式可以知道,中低纬度大陆的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故D正确。 故选:D。 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海洋中的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和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可以使沿岸增加湿度并提高温度,更有助于生物的生长与发展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属于基础题,要熟记洋流分布的特点和性质。 35.【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地形对该区域海陆间水循环影响较大的是水汽输送、径流和降水,与蒸发、蒸腾关联不大。 故选:B。 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形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即可。 36.【答案】地球 火星 距离 日冕 太阳风 极光 6 硅铝层 甲乙 丙 【解析】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地球和火星,从图中可以看出宜居带行星与太阳距离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读图可知,太阳大气层③是日冕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其到达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6千米,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4)读图可知,岩石圈范围是指甲(硅铝层)乙(硅镁层)和丙(地幔)的顶部。 故答案为: (1)地球;火星;距离。 (2)日冕层; 太阳风; 极光。 (3)6;硅铝层。 (4)甲乙;丙。 (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2)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3)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4)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7.【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少 强 北(西北或偏北) 降温减湿(或者减湿) 【解析】解:(1)亚马孙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2)丙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读图可知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少,所以乙地光照比甲地强。 (4)丁地附近海域洋流向北(西北或偏北)流动,形成秘鲁寒流,其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或者减湿)作用。 (5)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强。 故答案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2)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两者前后位置可互换)。 (3)少;强。 (4)北(西北或偏北;降温减湿(或者减湿)。 (5)①蒸发、蒸腾作用减弱②下渗减弱③地下径流减弱④地表径流增强(从影响水循环环节角度出发)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候因素、水循环、洋流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图中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38.【答案】风力沉积 冲积扇 沉积岩 层理构造(分层结构)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风化侵蚀 【解析】解:(1)根据图形可以判断,A景观是沙丘,为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B为冲积扇,是在山脚处,由流水的堆积形成的地貌。 (2)从图可以看出,张掖丹霞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 (3)牛心山是由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在此地形成高大的山脉,外力的侵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 (4)B-C短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需要防晒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需要保温。 故答案为: (1)风力沉积;冲积扇。 (2)沉积岩;层理构造(分层结构)。 (3)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4)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根据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 查看更多